種樹三個月領到三個芒果,阿里拼多多們的水果農場是套路還是福利?

2020-12-21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讀:水果的價格越來越高,不少人直呼連水果都吃不起了。針對這個痛點,不少電商平臺推出「種樹免費領水果」的活動,風靡全網。本文從四個方面對文章進行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網友熬夜的原因終於找到了——有人熬夜追劇,有人熬夜「肝」片,有人通宵拼多多種水果為了免費領。

在水果價格越來越高的當下,一塊錢一個的車釐子已經成了生活水平的衡量標準之一。現實生活中,咬咬牙買個包包幾千甚至上萬的都市白領大有人在,而「車釐子自由」卻無法隨時實現。

似乎是看到了大家的「水果焦慮」,最近「種樹免費領水果」遊戲十分風靡,讓不少網友都成為了「雲上農民」。繼拼多多之後,美團、京東、阿里都在自己旗下的APP裡面開闢了農場果園,用戶通過做任務種樹成功就可以領免費的水果。

本質上,這就是一個用戶留存轉化遊戲,電商巨頭使出十八般武藝來表演搶人搶時間大戰。不過,為何這次選擇種水果作為切入點,「水果農場」將來又還有多少想像空間呢?

一、從多多果園到芭芭農場,免費領水果為電商四少帶來了什麼?

零幾年的時候,QQ開心農場遊戲幾乎讓全民陷入「癲狂」狀態,夫妻半夜定鬧鐘開心農場偷菜的新聞屢見不鮮。你偷我一個蘿蔔我偷你一個茄子,你來我往玩得不亦樂乎。

有網友調侃如此,泱泱華夏五千年,小農思想深入人心,網上衝浪也不忘養雞種地。

不過,那個時候,大家玩QQ農場更多的是滿足一種娛樂社交心理,是一種精神上需求。

而現在,電商巨頭們推出的果園遊戲,除了娛樂之外,卻是真真正正地有水果可以拿。

拼多多是最先打出這一玩法的,率先開闢「多多果園」。隨後其他電商緊跟其上,阿里的淘寶、天貓在首頁都展示了芭芭農場,本月初在支付寶螞蟻莊園也同步開闢,美團則是「小美果園」,京東也是在APP首頁展示了「免費水果」標籤入口。

這些免費領水果的小遊戲,其實玩法都類似。用戶開始的時候可以免費領水果種子,這些水果一般不是單價過高的水果,而是一些平價的比如說橙子、芒果、獼猴桃之類。想要果樹快快長大,就要每天籤到、瀏覽商品界面來領取肥料。

以支付寶為例,支付寶是把芭芭農場鑲嵌在了螞蟻莊園裡面,每天籤到可以領600克肥料,逛精選商品瀏覽3次,每次15秒一共可以領3000克肥料,如果直接購物下單每單可以領10000肥料。

筆者身邊一朋友就曾在美團的「小美果園」種了一棵芒果樹並且成功領到免費芒果,詢問了該朋友才知道,她前前後後大概種了三個月,才領到三個芒果。沒錯,只有三個,但是朋友覺得挺有意思,就是花點時間玩玩,反正是免費的。

為了這三個芒果,這位朋友每天定點打開美團籤到領水滴澆樹,逛商品,還分享連結請朋友幫忙助力,這一點跟拼多多玩法類似,利用社交裂變。朋友還提醒我,如果你經常點外賣,那麼你美團的果樹就可以長得快一點。

那麼,憑藉這種免費領水果的遊戲,電商巨頭做到了什麼成績呢?

據拼多多透露,2019年一季度嘗試「多多果園」遊戲以來,拼多多日活比年初增加了1100萬,日活躍用戶達到了5000多萬,每天送出的免費水果遠超100萬斤,目前仍在保持高速增長。

在多多果園的帶動下,前不久農貨節期間,拼多多平臺的農產品訂單超過1.1億筆,其中七成銷往了一二線城市,預計2019年農產品上行規模將超過1200億元。上個月,拼多多還宣布,與褚橙進行戰略合作。

二、活躍用戶增加黏性時長,遊戲成為電商增長新動力?

可能是拼多多的日活增長令人豔羨,可能是「多多果園」製造的話題過於亮眼,總之就是在拼多多之後,其他電商巨頭紛紛向拼多多看齊,水果農場小遊戲成了一個標配。

為什麼各家都開始種果樹?這裡面有什麼玄妙之處嗎?

其實,還是開頭說的,「種樹免費領水果」,是一個遊戲,本質就是為了增長用戶黏性,而遊戲顯然相對於其他方式來說更為有效。

今年上半年,因為疫情,線上電商用戶交易量上升,宅在家無法出門的居民,很多東西都需要在網上購買,因此幫助這些電商平臺增長了獲客量。但是在用戶使用了電商平臺之後,也需要合適的東西留住這些用戶。於是,各種果園農場應運而生。

說到疫情,還有一個大環境因素不能忽略,那就是一些地方果農的水果蔬菜去庫存壓力。這些年,拼多多、淘寶其實都在做助農產品,幫助一些貧困地區消耗水果蔬菜庫存,農產品成了電商平臺的一個重點銷售對象。而通過這樣一種與用戶互動娛樂的方式免費送水果去庫存,不失為兩全其美的好辦法。

從通宵拼多多種水果的網絡段子就可以看出,用戶挺吃這一套,「雲農場」顯然是有一定用戶市場的。

從用戶角度而言,每天只需要花費一點時間,就可以免費領水果。雖然水果不多,但是碎片時間閒著也是閒著,這樣一種玩遊戲的方式,既消磨了時間,又能領水果何樂而不為?而且購物是生活的必須事項,既然都要買,從果園農場領優惠券買豈不更划算?購物還能領上萬肥料水滴。而且如果有幾個朋友一起,還能多個社交話題。

目前暫未搜索到各果園用戶活躍數據,只有拼多多此前有過數據,還是去年一季度的時候,「多多果園」日活5000萬,每天送出的水果超100萬斤,但也是可以管中窺豹。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想,每天送出這麼多水果,這些電商平臺會虧嗎?答案是不會。

首先,每天進來果園農場籤到的活躍用戶就是流量,配備瀏覽商品的遊戲任務,電商平臺就有了廣告收入。拿美團來說,用戶想要獲得水滴,就必須瀏覽商品界面,而如果直接下單,水滴數量更是翻倍,這就刺激用戶消費下單。

其次,平臺的商家想要獲得更多的曝光量,獲客渠道,肯定會願意在果園農場做出廣告預算,畢竟這些果園農場的下單激勵也是十分奏效,據浙報融媒體報導,淘寶天貓「芭芭農場」發放的代金券、紅包,兌換率就高達60-70%,新的訂單由此產生,就像最近的支付寶消費券活動一樣,用十塊錢的消費券撬動整個消費市場。

可以說,包括果園農場的小遊戲在內,已經成了電商平臺增長的新動力,將來這些遊戲能夠為這些電商平臺帶來的,或許不止是活躍用戶。

三、遊戲化電商還有多少想像空間?

不管是「芭芭農場」還是「多多果園」或者直接的「免費領水果」入口,都被放在了各大APP的首頁位置,首頁位置對於平臺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那麼對於這些電商平臺而言,遊戲化還能有多少想像空間?

1. 社區團購的可能性

現在各家電商都在做社區團購,過去幾個月疫情,線上生鮮平臺崛起,叮咚買菜、盒馬鮮生、每日優鮮都成為教育用戶的前哨戰,都培養了市場。

而社區團購的主打產品是生鮮,水果作為一種大眾日常消費品,是比較好打入「內部」的一個選擇。

但是現在相比於服飾等其他商品,消費者對生鮮商品的購買意識還是停留在線下,所以通過這種免費領水果遊戲,可以培養消費者的線上購買生鮮商品的消費意識。

2. 生鮮電商線上線下聯動

現在大部分種水果遊戲是包郵免費送到家,但其實以後各家可以結合自己的線下電商布局來展開。

比如天貓的「芭芭農場」項目,用戶成功種植領導水果後,去附近的盒馬鮮生免費領,或者菜鳥驛站領水果之類,就可以加強線上線下聯動,為線下導流,增強線下轉化可能。

3. B端供應鏈談判籌碼

通過種水果遊戲為商家跑出更好的案例之後,比如說通過遊戲消耗了100噸蘋果庫存,那麼電商平臺就能夠有更多的籌碼去與供應鏈方談判。

現在,天貓「芭芭農場」裡面的免費領水果項目,有很多供應商,其中之一是探疆奇遇店鋪,該企業還是華潤、永輝超市的供應商。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他們在天貓開起了旗艦店,並在6月份成為了農場的水果供應商。

據浙商融媒體報導,探疆奇遇店鋪表示,「第一個兌換的周期過去後,我們店鋪新增了1.5萬的粉絲,評論裡,很多免費水果的消費者復購率也非常高。」所以,遊戲化導流跑出好的案例之後,電商平臺就有了更多的籌碼去與這些B端供應鏈談判。

4. 水果只是前奏

其實,在水果之後,將來這種「玩遊戲免費領」模式還可以應用到其他商品身上,京東目前就是不局限於水果,還包括一些日常比如說小麥粉之類的商品。這樣慢慢積累起來,將又會形成一個巨大的流量池。

畢竟,免費的始終是「真香」。

四、結語

詢問了身邊一圈之後才發現,參與「免費領水果」小遊戲的朋友不在少數。不過大家都有自己習慣的平臺,有的是在美團,有的是在天貓,本人自己是在支付寶。

雖然目前還沒有領到過免費水果,但是每天看著果樹一天天長大,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確幸」,緩解了部分「水果焦慮」。

這樣一種於平臺、商家、用戶都有益的「雲上農場」,未來還是有不少想像空間。

本文由 @松果財經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大神們的案例拆解丨拼多多是怎麼玩轉種樹送水果的?
    拆解人:王小蝦(想找他私信我)1、案例拼多多[種樹3斤水果免費送]2、案例行業電商行業3、案例目標獲客拉新、促活留存、促成轉化澆完第一次,底部提示文案「再澆2次就可以成長成幼苗」,push用戶期待快速看到進一步成長結果,繼續澆水,澆完之後界面彈出誇張提示「水果長成幼苗」,同時小字文案不忘提醒用戶「種樹送水果,包郵寄回家」,在過程中讓用戶得到滿足感,堅持下去。
  • 網際網路上的農場生意:4億多人在支付寶餵雞,5000多萬人在拼多多種樹
    美團、京東、拼多多如此步伐一致、大張旗鼓上線農場遊戲,大抵因為在支付寶的螞蟻森林裡望見了甜頭。在螞蟻森林上線兩年後,網際網路大廠開始紛紛抄作業。2018年4月,拼多多上線多多果園,開啟了另一種玩法,即以免費水果引流獲客反哺商業,這一模式也立馬反哺了阿里巴巴,同年9月,淘寶上線「芭芭農場」,玩法基本一致,後來又加入了支付寶的螞蟻森林體系下,和螞蟻莊園,螞蟻森林成為一個生態體系。圖:京東農場、小美果園、多多果園2019年前後,京東和美團上線了京東農場、小美果園。
  • 淘寶京東拼多多果園的巨大魔力
    每天醒來,先是打開支付寶,收螞蟻森林能量,然後去芭芭農場澆水,接著打開淘寶京東拼多多,挨個澆水...... 01 5000萬人在拼多多澆水有數據顯示,僅2019年就有5000w+用戶在拼多多的多多果園澆水、種樹。
  • 水果農場成為電商巨頭標配:手機打卡澆水,水果免費包郵到家
    三湘都市報記者 潘顯璇拼多多的「多多果園」、天貓的「芭芭農場」、京東的「免費水果」、美團的「免費領水果」......悄然間,澆水領免費水果的小遊戲風靡各大電商平臺,並且在各自首頁中佔據了絕對醒目的位置,吸引了眾多用戶成為「網上果農」,每日通過
  • 拼多多、阿里、京東電商三國殺:拼多多脫穎而出的秘訣是什麼?
    在拼多多 APP 「百億補貼」和「全球購」的頻道,均設立了亞馬遜海外購的入口。 雙方將達成戰略合作,國美全量商品上架拼多多,品牌大家電將參與「百億補貼」計劃;國美旗下安迅物流、國美管家兩大服務平臺,將成為拼多多物流和家電後服務提供商;拼多多向國美提供消費大數據、平臺流量等資源。
  • 「打不到的怪獸」拼多多讓阿里慌了?
    阿里為什麼要反擊拼多多,因為阿里電商的底層基石是淘寶,而不是天貓,沒有淘寶/手淘流量,天貓就是個狗屁。京東代表著消費升級,京東再強大,也無法動搖淘寶,也就無法影響阿里的根基。但拼多多,是完全可能動搖阿里電商的根基。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淘寶走下坡路了,天貓也沒有什麼好日子過。騰訊,非常需要拼多多這樣的馬仔對抗阿里,進行代理人戰爭。
  • 阿里、京東、拼多多們的「看臉」哲學
    波哥手底下有個跟班叫小菲,她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是打開支付寶收能量澆水,然後在天貓芭芭農場施肥,再去拼多多的多多果園籤到領水滴。這麼「勞動」了半小時後,小菲才算是真的起床了。小菲有個表姐叫莫莫,996的工作節奏,導致婚房和婚事一拖再拖。
  • 3個拼多多=1個阿里?
    12月24日,阿里涉嫌壟斷被立案調查,消息傳出,石破天驚。昨夜美股剛一開盤,阿里巴巴股價大跌,截至收盤,跌幅仍達到13.34%;而與之相反的是,同為中概電商股的拼多多,卻股價大漲8.91%。再看一下兩者的市值,阿里市值一夜蒸發1000億美元,目前只剩6000億美元出頭;而拼多多市值達到1873億美元,距離2000億美元的關口也僅僅只有不到10%的距離。反壟斷的第一槍對準阿里,其他巨頭亦嚴陣以待大氣都不敢出,沒想到拼多多卻成了最大贏家。
  • 拼多多種水果損失6.5萬?河南老鄉酒後頭暈編謠言
    在本期闢謠中,多哥給大家講述一個關於拼多多APP多多果園背黑鍋的案例。話說2018年10月上旬,在微信群中流傳過這樣一條謠言,相信不少網友都見過:「天上不會掉餡餅,掉餡餅就是掉陷阱!我鄰居種樹的確得了水果!但是到她得到第三箱水果時,她綁定的銀行卡裡6.5萬元錢一分不剩。她老公不讓她種樹,她偏種,結果氣神經了,這是實事!你得到的水果越多代表你的手機已經中了木馬病毒。」
  • 阿里還是拼多多?誰能贏得「雙11」背後的電商產業爭奪戰?
    攝影:劉哲銘阿里平臺上不乏品牌神話。據魔鏡市場情報統計,「雙11」截止到11月6日(只含第二輪),彩妝香水美妝工具品類,累計銷量與累積預售額排名前三的分別是完美日記、花西子以及雅詩蘭黛。前兩者便是新國貨品牌的代表。阿里走向家電產業帶,拼多多則走進了家紡產業集群地。
  • 特價版淘寶,阿里的「拼多多」?你怎麼看?
    淘寶特價版和聚划算的雙重狙擊也未能扼制住拼多多的增長,就目前的趨勢來看,拼多多月活趕超淘寶似乎也不無可能。電商流量見頂,而阿里的增長又過於依賴電商引擎,淘寶特價版的捲土重來究竟是其底氣的顯露還是焦慮的外溢不難得出答案。無論是老年「省心版」信息流頁面的推出還是「一元更香節」的補貼常態化,都足以證明阿里對下沉市場的渴望。
  • 昨天,拼多多周年慶,讓阿里著急的拼多多,5年間做了什麼?
    昨日10月8日拼多多迎來了5周年慶,一個從大家都看不上的平臺發展成現在的電商巨頭,正在滲透著我們的生活。能讓阿里著急的為什麼是拼多多?成立5年間做了什麼?雖然經過了十幾年的市場變遷,目前阿里在電商領域已經無人能敵,但是不能忽視的是,淘寶、天貓一直享受的是一二線市場紅利市場,三四線市場是阿里一直沒有關注到的,但是被拼多多特別的注意到了。在我國,14億人口中有10億人是三四線市場的主要客戶群體。
  • 拼多多6種水果開箱大測評!10塊多一大箱真的值得買嗎?!
    在拼多多買水果是不是能實現水果自由了~我們買了藍莓、草莓、芒果、牛油果、蘋果、火龍果一共6種,今天就來給大家測評一下,拼多多上面的水果真的便宜又好吃嗎?!當然它是真的新鮮,有種樹上摘下來的新鮮的水果味~這個藍莓適合在乏味的午後來一顆,酸的提神!
  • 拼多多、B站、芒果超媒……為何這些公司股價半年翻倍?
    從當下表現來看,勢不可擋的拼多多幾乎可以被認定為2020上半年最強勢新經濟企業。如果從2020上半年股價增幅來看,京東、唯品會、蘇寧易購三家企業聯手仍要被拼多多按在地上摩擦。2020年1月2日,拼多多報38.5元,6月30日收盤報85.84元,半年股價增幅達122.96%。股價一路飆升,市值自然如脫韁野馬。
  • 財報相繼出爐:阿里、京東、拼多多走向了三岔口
    而京東33.8%的同比增速,對比來看確實略有遜色,但是這個成績卻創下京東十個季度的最佳,同時也意味著京東重新回到了高速增長的賽道之中。另外,拼多多的增速優勢在用戶上表現得淋漓盡致。根據財報數據,拼多多過去12個月累計的活躍買家數達到6.8億,本季度用戶增量達到5510萬,創下上市以來單季度最大增幅。而且6.8億的數據,也讓拼多多和阿里差距逐漸縮短。
  • 拼多多市值超萬億,百億補貼竟被阿里收割?
    不過,為了能更加深刻地了解拼多多,他們開啟了為期近一個月的實地調研。他們深入三四線城市,甚至農村,拜訪了幾百家拼多多的供應商,以及眾多拼多多的用戶。最後花費百萬元,最終整理出了上百萬字的調研紀要。在綜合分析之後,他們覺得拼多多被「誤解」太多,存在很大的投資機會,於是重倉買入。拼多多後來的走勢,給他們這次投資帶來了非常豐厚的回報。
  • 「貓狗拼」成績單:拼多多有點野,京東還很穩,阿里該急了
    在收入和淨利潤指標上,三家公司都超出了市場預期,其中,拼多多居然盈利了(Non-GAAP規則下淨利潤為正)。在用戶增長上,拼多多繼續保持高速,與阿里的年活用戶數量差距縮小至2570萬人,阿里用戶增長遭遇瓶頸,月活用戶數據不及市場預期。京東則保持原來的速度繼續增長。資本市場直接進行了「打分」。
  • 店寶寶:拼多多用戶量接近阿里 電商三巨頭財報出爐
    近日,國內電商三巨頭阿里、京東、拼多多分別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就三家財報來看在今年三季度,三巨頭的營收均保持了穩定增長。就營收規模來講京東的營收規模依舊是三家中最大的,其中阿里和京東的營收規模都在千億以上,拼多度則兩個季度營收均超百億。就利潤來講三家在非公會計準則下淨利潤均有增長,累計實現淨利大達到531.5億元,拼多多首次實現季度盈利。店寶寶電商研究院張斌表示:「在用戶方面,阿里增長疲軟,拼多多則迅速拉近和阿里的差距,京東也取得了高速增長。
  • 店寶寶:搶人利器,阿里與拼多多的百億補貼大戰!
    不過,與前面幾次「過山車」大多數是因為財報表現不同的是,這一次飆漲,卻是因為四個字——百億補貼,這也是拼多多給客戶的驚喜。拼多多單季新增活躍用戶5310萬,相比之下阿里的這一數字為1900萬,京東的這一數字為1300萬。如此明顯的差距,導致拼多多在活躍用戶數上不斷迫近阿里,並甩遠京東。因此即便面臨巨額虧損壓力之後,拼多多依然堅持百億補貼,並且堅持到了讓阿里、京東坐不住的那一天。用黃崢的話說就是:百億補貼花的每一分錢都是值得的。
  • 淘寶、京東絞殺拼多多,物流會成為對付拼多多的殺手鐧嗎?
    物流從來都不是電子商務的殺手鐧,電商真正的殺手鐧還是低價良品,蘋果、小米和拼多多已經無數次用事實證明了這個道理。物流要是成了電商殺手鐧,京東早就超過阿里了,拼多多也絕對不可能半路殺出來成為一家超過1000億美金市值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