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帶顯胖標籤的羽絨服一直以來一邊遭人嫌棄一邊又讓人離不開它。嫌棄它的臃腫屬性,離不開是因為它的保暖性很好,只要羽絨服的蓬鬆度和含絨量有了足夠的保證,即便到北極旅遊也沒有問題。
寒冬臘月,在溫度和風度之間當然要選擇溫度來保命了!而最好的保暖單品非羽絨服莫屬,雖然它臃腫、不時尚但我們可以選擇膨脹感弱,版型合適的款式來降低顯胖指數以及通過和其他單品的合理搭配來減少土氣感。
本篇文章的主要任務是:
⒈了解羽絨服的基礎知識,弄清吊牌上充絨量、含絨量、蓬鬆度的準確含義以及它們分別與保暖度的關係。
⒉常見羽絨服的優缺點&不同身材所適合的款式。
⒊常見的羽絨服的踩雷搭配&相對好看的穿法。
羽絨服的基礎知識
羽絨服的保暖性是由羽毛和羽絨來維持的,其中羽絨的作用性更大。羽絨與羽絨之間可以形成上萬個微小氣孔,這些小氣孔能夠鎖住體表的熱量使之不散發出去,這就是羽絨服保暖的原理。
正規的羽絨服吊牌上一般都有充絨量、含絨量、蓬鬆度這三個參數,它們都能反映羽絨服的保暖程度。
充絨量指的是羽絨服內的填充物重量,一般用克數來做計量單位。
含絨量指的是在填充物中,羽絨所佔的比重,即:羽絨重量/填充物重量×100%。
蓬鬆度也就是羽絨服的暄軟程度。
同一碼數的羽絨服,在充絨量相同的情況下,含絨量越高越保暖。在充絨量和含絨量相同的情況下,蓬鬆度越高越保暖。
生活在南方的朋友,穿充絨量100g、含絨量60%的羽絨服就已經很暖和了。生活在寒冷北方的朋友,需要穿充絨量>200g、含絨量>70%的羽絨服才能得到足夠的保暖。
我們在買羽絨服的時候除了要看吊牌上的參數之外還要用手在上面拍打幾下,若拍打之後沒有粉塵和絨毛飄出並且羽絨服能快速回彈到原狀表明質量上佳,反之,欠佳。
另外,鵝絨的絨朵大,絨絲長,蓬鬆度高,比起鴨絨來,鵝絨的保暖性更好且氣味小,價格也更昂貴。
羽絨服的選擇
絎縫線寬而疏,通常這類羽絨服充氣感較強,膨脹係數大,穿在身上非常顯胖,適合肩窄背瘦、平板身材的人穿,背部厚實、胸部又豐滿的人穿上會猶如企鵝般臃腫(本人親測)。
帶有光澤感的漆皮亮面、絲絨面比普通的啞光面料顯膨脹,前兩者面料的羽絨服顯胖指數1+1>2。
絎縫線細而密,這類羽絨服充氣感一般較弱,膨脹指數小,穿在身上比較顯瘦。但絎縫線太密集又太明顯(如上圖中的最左圖)就會顯得很老土。
羽絨服的搭配
中長款羽絨服(長度在膝蓋以上臀部以下)最忌諱和裙裝搭配(超模身高的除外),特別是比較厚實的羽絨服,裙裝和鞋襪又不同色時會顯得人的下半身很短。這類羽絨服的最好搭配方式就是選同色/相近色的leggings和靴口收緊的短靴,打造上寬下窄上下一色的視覺順延感。若是輕薄款的羽絨服,長度剛好過胯,可考慮一下與裙裝的組合。
如果你對自己的身高很自信又喜歡用中長款羽絨服去搭半身裙的話,靴子的靴筒一定要緊包小腿,這是在你小腿很細的情況下。
若你的小腿比較粗壯請自動遠離能增加腿圍的筒靴,可以選擇一些襪靴,低邦鞋、淺口單鞋等能展出細腳脖子的輕便鞋子。
短款羽絨服和及踝長裙、長褲相搭時,小個子女孩最好選擇淺口單鞋。淺口單鞋可視覺延長腿部線條,增加下身的輕盈利落感(鞋、襪、褲同色更好),不用擔心壓不壓個子的問題。
和裙子搭配時裙子的廓形越垂順越好,廓形膨脹的裙子不僅會拉低視覺重心,拉伸下身的橫向寬度還會增加look的土氣感。
一般來說,膝上長度的羽絨服與及踝長裙的搭配,最好的鞋類搭檔就是淺口單鞋,淺口單鞋可視覺減重下半身,讓人顯得輕巧靈活,而其他靴子只會增加look的笨重性。
過膝的長款羽絨服與裙裝互搭時,及踝靴可增加look的酷帥性,注意:裙邊與靴筒沿的間距相差在±2cm之內,切記不要把靴筒完全遮住。
羽絨服的和褲裝組合是很日常的,羽絨服本身已是膨脹單品,褲子的版型最好能修身一點,鬆緊結合,有了廓形對比,才不會把自己穿成上下一樣寬的桶狀。
除了黑、灰、白、藏青、棕色的常規的中性色搭配之外,還可以為我們臃腫的look來點色彩,比如:選飽和度較低的彩色外套、裙褲裝、鞋子、別致的包包等能打破秋冬沉悶造型的單品。這樣的組合不僅能引起別人的主意,還可提升穿著的時尚度。
夏季穿的連衣裙也別急著收起來,搭在外套裡面,配上打底褲襪,厚重結合,照樣也能做到保暖、時髦兩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