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鈴花的花語是感謝、感恩。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生命的啟迪。像所有熱愛生活的人們,我們感謝春天帶來的生機勃發,感謝春天帶來了憧憬希望,感恩在每一個春天裡返回的一切,還有那些莫名的重新開在田野裡的小草小花。
席慕容的《一棵開花的樹》和舒婷的《致橡樹》是我小時候非常喜歡的詩。這兩首詩所表達出的真情、執著等理念,對我的審美和價值觀影響很大。我一直認為兩首詩所描述的花應該是同一種花,非紅碩的木棉花莫屬。來到南方生活以後,我發現,在春日的枝頭,璀璨如黃金般閃爍,又如紙鳶般搖曳的風鈴花也許更適合!
陽春三月,在一個春和景明的周末,我應一群文友相約踏青尋春,遊覽一家農莊。柔風和煦,藍天白雲下,我們奔向黃花風鈴開的路口。路邊的風鈴花已近凋謝,只有少少金黃的花瓣提醒著它們的來處、我們的遲到。記憶中的風鈴花總是出現在某一個路口的轉彎處,在汽車駛過的剎那驚豔了某一片天。近年來,種植黃花風鈴木的地方越來越多,市內郊外隨處可見。春日裡,一陣微風吹來,大朵大朵的黃花搖曳起一片浪漫的金黃,風鈴花因其枝條間鵝黃色碩大的花冠呈漏鬥狀,花緣皺曲,像風鈴,亦像翩躚的蝴蝶而得名。其花色鮮黃,光亮,在太陽的照耀下,豔麗得令人眩暈。數日前在一處地方,沿河兩公裡多的黃花風鈴樹競相綻放,一個個花苞迎風招展,金黃的花海像一片黃色的彩帶,在空氣中迎風飄蕩,許多遊人為之驚嘆。雖然這次未能一睹風鈴花盛放的風採,可大家一路聊的還是它的美。我尋思著:這風鈴花一定是感性的吧?不然,在這複雜的世界裡,它怎麼可以如此任性,不管不顧地兀自盛放呢?我忍不住問身邊的一位長者:
「風鈴花沒有一片綠葉的映襯,這麼純粹的美,它會孤單嗎?」「不會!它不需要映襯,就可以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朋友非常堅定地回答,然後看了我一眼,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我驚嘆他敏銳的洞察力和分析力。風鈴花願意在每一個春天表達出自己的錦繡,以無與倫比的自信與張揚傳遞著對生活的熱愛,像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女。它輕盈,如一個夢境;它美麗,仿佛從未經歷過人間的悲喜;它明豔,如詩一般靈動。「清風如可託,終共白雲飛」!儘管青春短暫,只有十來天的花期,它卻綻放出太陽一樣的光彩,其精神足以令世人驚嘆!
我們一邊聊著風鈴花,一邊欣賞著春天的美景,一邊思考著內心的獨白和自然的啟示。風鈴花其名為「風鈴」花,其實它是安靜的、沉默的。它懷抱著一棵植物的素心,淡然面對世事的無常和人心的變換,默默無聞地奉獻著自己的美,寵辱不驚。一路上我們用「形色」軟體學習辨認不同的植物,如雙色茉莉、雞蛋花、潤楠、黃蟬、龍船花、洋紫荊等。文友英姐特別向我介紹她最喜歡的香茅草,一種簇生,直立,葉線形,散穗花序大的靈性的草。這種草看上去很平凡,卻具有食用、藥用等多重功效,能發散出一種令人醒腦的神奇香味。英姐一邊介紹一邊掰一截草葉讓我聞一聞。霎時,一股濃烈的芬芳撲鼻而來。當時我在想,面對生活,一個人如何讓自己的精神世界修得如風鈴花一般閃耀,又如一株四季常青的香茅草般淡然若素、自帶幽香呢?植物給人帶來一個永恆的謎,這種春風化雨般的啟示更是引人深思。
「遠瞻玉樹泛珠黃,近見風鈴灑馨香」。風鈴花的花語是感謝、感恩。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生命的啟迪。像所有熱愛生活的人們,我們感謝春天帶來的生機勃發,感謝春天帶來了憧憬希望,感恩在每一個春天裡返回的一切,還有那些莫名的重新開在田野裡的小草小花。正如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在這花葉的世界裡,有我們最溫暖最靈犀的遇見!
每一種植物都是生命的另一種存在,暗藏著對世界的隱喻和啟示。「側耳傾聽花絮語,往來多是惜花人。」我非常感謝陪伴我走進這一段春光的朋友、可親可敬的老師。他們像風鈴花一樣,有著陽光、純淨、美好的情懷,它帶給我光亮、積極、飽滿、正能量的精神意義。在追逐功利的時候,那些熱烈而純粹的花兒,會提醒人們偶爾停下腳步,看看春天,看看太陽和繁星!
立夏漸近,花事漸遠,我停下筆端,抬頭遙想風鈴花的美。我希望在下一個春天,在風鈴花開的路口,在推窗即可相見的月色裡,還可以見到那一片搖曳的金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