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生活: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要強的背後是對生活的不安全感

2021-01-10 侃劇三哥

《這就是生活》是一部現代都市情感劇。

雖然講述的是霸道總裁與年輕女下屬之間的愛情故事,但區別於以往瑪麗蘇式劇情,這部劇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

劇中有一處情節吸引了觀眾的熱議。

豐盛證券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禁止公司內部員工之間談戀愛,非談不可,必須要有一人離職。

可是感情的事情向來都不是用理性的思維來考慮的。

管一鶴與葉小白在朝夕相處中互生情愫,最終佳偶天成,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緣。

既然婚姻即成事實,對於公司的規定,身為高管的管一鶴自然會以身作則。

按照常理,管一鶴是高管,在公司又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正是他大展宏圖的時候;而葉小白只是一個初入職場的新人。

無論是從家庭、物質、前途等各方面考量,選擇離職的都應該是葉小白。

這裡不是對職場女性有任何的歧視,而是基於現實的考慮,既然二人已經組建了新的家庭,就要儘可能地將損失最小化。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最終離職的卻是管一鶴。

為此,管一鶴必須要承擔300萬的離職違約金來成就妻子葉小白的職場夢想。

這不符合常理,就算是管一鶴再怎麼有錢,這樣的劇情設定都不符合常理。

更何況葉小白一個職場新人未必能達到管一鶴那樣的高度。

儘管所有人都知道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情幾乎不會發生,但通過這件事情,我看出葉小白的堅持和管一鶴妥協的背後,其實是對生活的不安全感在作祟。

管一鶴出生在一個單親家庭,父親在他14歲那年就已經去世,從小他就和母親相依為命。

單親長大的男孩往往會走入兩個極端,要麼非常的有擔當要麼就是一個媽寶男。

很明顯,管一鶴是前者。

父愛的缺失並沒有讓他的性格產生缺陷,對母親唯命是從。相反性格上的獨立最終促使他為了葉小白甘願放棄在豐盛的工作。

對於管一鶴而言,家庭的美滿幸福遠比工作重要得多。

他渴望家庭帶給他的溫暖,這是單身家庭的原罪,所以為了家庭,他可以選擇退出。

巧合的是葉小白同樣是在單親家庭長大,但與管一鶴不同的是葉小白從不妥協。

她就像一個女戰士,無論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永遠都保持最佳的戰鬥狀態。

葉小白的單親家庭是因為父母之間感情不合離婚導致的。

在母親葉慧芬的眼中,葉小白的父親始亂終棄,所以從小母親就給她灌輸一種思想:

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靠誰都不如靠自己,只有自己足夠強大,才能做自己的主人。

這一點和《天龍八部》中木婉清的母親秦紅梅有點相似,都是被男人辜負了感情,從此對男人就「另眼相看」。

所以,就算對管一鶴有感情,但從小到大所接受的思想在告誡她絕對不能為了男人而迷失了自己。

骨子裡缺乏的安全感導致她在工作和生活中用力過猛,患得患失。

什麼都要抓住,反而讓自己活得更累。

管一鶴對她的感情是真摯的,最大程度上去包容她的任性,理解她的不安。

這是因為同為單親家庭長大的管一鶴更明白愛對於一個人,一個家庭的重要性。

所有理想的生活狀態都沒你想的那麼理想。

愛的本質是賦能,方式是經營,手段是溝通。

在感情世界裡害怕去愛,害怕被愛其實是可憐的,而愛是雙方經營的產物,遇到問題時敞開心扉地溝通才是唯一有效的解決方法。

相關焦點

  • 徐夢潔真誠感謝繼父,單親家庭的孩子很脆弱,繼父卻給了她安全感
    相信很多觀眾也是首次得知,徐夢潔並不是原生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單親家庭的孩子很脆弱也很敏感,不過,繼父卻給了她安全感。徐夢潔真誠感謝繼父,這麼多年來對媽媽和自己的照顧。徐夢潔的媽媽看上去很面善,為人也很熱情。媽媽特意租了一套民宿,還親手準備了一桌子美食。吳宣儀歡樂調侃:我們又來到了「火箭養豬場」,好吃好喝胖成豬。
  • 單親家庭:3大影響證明家庭完整的重要性,帶你走進孩子的心
    在這個世界上,有那麼一群孩子,在單親家庭的環境下長大,艱難而又滿足的生活著。案例分析:朋友是個單親家庭下長大的孩子,從小他的父親就因為車禍意外去世了。朋友家有兄弟姐妹四個,還有年邁的爺爺奶奶,一家人靠著種地生活。
  • 單親家庭的孩子長大後,如何擁有昆凌般的童話人生?
    和父親一起生活的她害怕孤單,七八歲的時候還經常跟著爸爸去男廁所。很多人對單親孩子的印象還停留在「性格有缺陷、內向敏感、缺愛」的標籤裡,但其實,在撫養人的用心陪伴下,很多單親孩子並不缺愛。昆凌便是如此,她和爸爸感情非常好,單親並沒有造成她的性格缺陷,反而使她更加重視家庭的幸福。
  • 劉愷威主演的電視劇《這就是生活》:單親家庭與職場的現實映射
    不按套路出牌的電視劇 劉愷威跟陳都靈主演的這部都市愛情劇《這就是生活》,越看越讓人感慨良多。 不知道是我看的電視劇不夠多,還是《這就是生活》不按照套路出牌,劇中的男主管一鶴(劉愷威)和葉小白(陳都靈)開局就戀愛,很快就懷孕結婚,然後肚子裡的孩子都生出來了。
  • 單親家庭長大,對婚姻沒有安全感,跟媽媽也無法好好相處……
    我現在是個準媽媽,人家說女人懷孕以後就會理解父母的辛苦,但好像我就是無法對我媽媽感恩。我是來自單親家庭(父母離異),我也知道我媽一個人帶大我不容易,但是我很反感我媽,她做事,說話,我都很煩,不認可。一方面這是我媽本身有問題,但更多的問題在於我自己,我有的時候在想,我煩她是不是也是對自己的不認可。我有的時候甚至痛恨她,我知道我這樣是不對的,是我不成熟的表現。
  • 【心理案例】單親家庭孩子的9大心理問題
    3、焦慮離異家庭兒童有心理壓抑和行動退縮等嚴重表現,女孩表現出更多的焦慮和苦惱。他們的監護人由於家庭缺失而引起情緒失調,極易把這種情緒帶到與孩子的交往中,孩子生活在提心弔膽中,要花大量的時間來應付家庭破碎後的家庭關係,對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感到焦慮,缺乏安全感。
  • 單親家庭對孩子的心理有哪些影響?
    從家庭瑣事的爭吵令人對婚姻產生了失望的感覺。戀愛時親密的關係不復存在,精神生活不能滿足,從而導致家庭走向破裂,而家庭破裂最受傷的是孩子,一個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可能在心理上會容易有一些缺陷。        單親家庭對孩子的心理有哪些影響?
  • 孩子,你結婚時,千萬不要找單親家庭的人!
    你是不是經常會聽見身邊的同學朋友在議論關於婚姻的事情,那麼你應該也聽見有人和你說過:「千萬不要找單親家庭的孩子結婚吧!」可是,單親家庭的孩子,真的不適合戀愛結婚嗎?難道,單親家庭的孩子,會將他們的不幸帶入自己的婚姻中,再帶給自己的孩子嗎?
  • 「談戀愛千萬別找單親家庭的孩子」
    普羅大眾並不懂心理學,不想明白那麼多為什麼,他們只知道用最簡單的方法去規避風險,那就是單親的不要。當然,這絕不是說單親家庭的孩子就一定會婚姻不幸,因為概率這東西,落實到個體身上,基本就算不得準。為數不少的單親孩子會竭力避免重複自己父母的問題(如家暴、酗酒等)。很多孩子在童年時深刻體會過家庭暴力,在自己的婚姻中往往也會極度的厭惡暴力。
  • 媽媽前後背雙胞胎擺攤,數萬網友感動,單親家庭生活有多難
    兩個孩子看上去都很小,不到一歲的樣子,前面背一個、後面背一個,只有在擺攤閒下來的間空,這位媽媽才有時間匆匆看一眼,照顧一下兩個寶寶。雖是偶爾一瞥,我們仍能從媽媽的眼神中,感受到深深的母愛。單親媽媽,既需要精力照顧孩子,又要面臨經濟上的壓力,生活艱辛不易。
  • 來自單親家庭的人,在愛情與婚姻中,比別人差在哪裡?
    我們都知道,原生家庭對一個人有著深遠的影響。我們的很多特質,都是從家庭中潛移默化而來的。很多來自單親家庭的人,似乎比別人來得敏感一些。我們一說到「單親」家庭,第一反應就會覺得這個人肯定缺乏「安全感」。前男友曾經與我說起他的前女友,說她是單親家庭長大的,跟母親一起生活。我問「為什麼你不跟她一起了?」
  • 單親家庭的孩子常見的心理問題
    隨著現在離婚率的攀高,單親家庭也就越來越多了,有相當多的單親家長和孩子相依為命,家長自然就會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孩子身上,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夠在孩子身上開花結果。但是,事實上,單親家庭的孩子是有缺陷的,他們容易自卑,常常有失落感,他們更需要人來呵護。
  • 單親家庭:爸爸媽媽離婚後,我連微笑都變成了犯罪!
    但是反轉就在一瞬間,當他自曝來自單親家庭後,卻觸碰到了現場父母的心,他們開始質疑、開始顧慮,甚至說了一些讓人非常不舒服的話語。為什麼來自單親家庭的孩子會被貼上各種標籤呢?在很多父母看來,他們的理論是被大量的臨床經驗所證實的: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康,難以與伴侶長久相處,最後甚至得出「單親家庭的孩子一定有問題」這樣的刻板結論。誠然,我們無法否認單親家庭確實有可能給孩子帶來不太好的影響。
  • 幾種家庭下長大的女孩,往往感情生活多不順,很難走進婚姻殿堂
    這幾種家庭下長大的女孩,長大後往往不願輕易嫁人1、父母不和諧的家庭曾經有人對237位30歲以上的獨居人士做過調查,其中56%的人表示父母的婚姻已經讓她們對結婚失望和恐懼。她們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婚姻在她們的眼裡就是牢籠,並不是什麼幸福的港灣,一旦嫁人,就會陷入這樣可怕的生活,這是從小到大積攢的對婚姻的不信任,重者可能會患上嚴重的心理抗拒和焦慮症。
  • 生活在「假性單親」家庭的孩子
    Super兒童情商工作室作者:羅靜博士一位媽媽曾這樣跟我抱怨:我丈夫工作很忙,下了班又總是捧著手機。周末要麼應酬要麼加班,陪孩子的時候特別少。為這,我沒少跟他鬧,可是總是沒用。羅老師,你能幫我勸勸麼?像這類媽媽的抱怨,不在少數。從這個問題,我們可以談到很多重要的課題:父親缺失、假性單親家庭、留守兒童……但是說到底,還是有不少父母,尤其是父親們,對於陪伴孩子的重要性,缺少認識。安全感的重要性,很多父母應該都知道。
  • 某電影陳念小北單親家庭的經歷表明什麼,從心理學談原生家庭影響
    劇中提到了單親家庭,兩位劇中的主人公陳念和小北都是生活在單親家庭中。從小的不健全的原生家庭經歷,讓兩位十分沒有安全感,也造就了陳念的性格內向與隱忍。小北的逃離家庭成為社會小混混中的一員。難能可貴的是小北雖然有些自卑,但並沒有失去內心中的那份善良,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讓他成為了陳念的守護者。
  • 我離婚了,孩子以後會自卑嗎?單親家庭,也能培養出自信的孩子
    由於性格的不和我國的離婚率在逐年的增多,單親的孩子也相應地在增多。很多單親父母開始擔心,孩子的人生軌跡中缺少了一部分本應該屬於他們的東西,大多數孩子不是生活在爺爺奶奶家;就是生活在姥爺姥姥家,他們或是見爸爸多一些;或是見媽媽多一些,孩子只能享受到一種愛,對他們身體和心理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這種隱患在上小學的時候特別明顯,如果孩子開始自卑了,我們該怎麼應對呢?
  • 單親家庭的孩子不能嫁!這種話你也信?
    但就因為是單親家庭的背景,遭受各種翻白眼,而歧視的理由不外乎是:單親家庭的婆婆一定很惡毒!單親家庭的孩子一定很愚孝!單親家庭的孩子一定心理歪曲,婚姻不幸!……不知道是否看狗血國產婆媳鬥爭劇看多了,還是家長們本來就是drama之王,看到單親孩子,自動腦補各種情節,各種標籤。
  • 「閨女,他是單親家庭,你不能嫁」「媽,我會不後悔」
    很多父母都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嫁給單親家庭,因為父母會覺得這樣的家庭出來的孩子性格各方面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並且有的家長性格思想也會有些古怪。「閨女,他是單親家庭,你不能嫁」「媽,我會不後悔」1.最近的熱播大劇《愛的釐米》裡面佟大為飾演的徐清風就生活在這樣的一個單親家庭當中。
  • 2019年中國離婚率世界第一,單親家庭對孩子的傷害,又一次擴大了
    上海某幼兒園的一位老師就曾說過,自己的班上有將近一半的孩子都是單身家庭,而且這位老師還發現,單親家庭的孩子明顯和雙親家庭的孩子不太一樣,他們常常是不愛說話的很少放鬆地大笑,他們看起來「情商」更高,很會看人眼色。一言以蔽之,就是他們基本都無法只像一個孩子那樣天真無邪,都被迫過早地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