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瓦多·菲拉格慕:手工製鞋傳奇工匠

2021-02-17 國家人文歷史

 1950 年,義大利影星索菲亞·羅蘭(左)接受薩爾瓦多·菲拉格慕製作的鞋

 

 皮鞋是「Ladys and Gentleman」日常必備行頭,世上做鞋的工廠無數,知名品牌也多如繁星。但是把鞋子不僅做成奢侈品,還能做成一座專門的「皮鞋博物館」,擁有俗話說「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就非義大利品牌Salvatore Ferragamo(薩爾瓦多·菲拉格慕,以下簡稱菲拉格慕)莫屬了。這個以做女鞋起家的皮鞋王國,如今擁有男女皮鞋、皮包、配飾、服裝和香水等諸多產品,且都典雅華貴、品質不凡,尤以堅持傳統手工製作而享譽世界。

在義大利佛羅倫斯,有一座名為Palazzo SpiniFeroni(費羅尼·斯皮尼)的古堡,既是菲拉格慕的總部,又是一座著名的皮鞋博物館。遊客可以在館內找到葛麗泰·嘉寶、索菲亞·羅蘭、溫莎公爵夫婦、奧黛莉·赫本等名人穿過的鞋子,以及諸多開創性的皮鞋設計款式。1938年買下這座古堡的菲拉格慕品牌創始人薩爾瓦多·菲拉格慕本人,也是位頗具傳奇色彩的皮鞋製作大師,有「明星御用鞋匠」之稱。名人與名鞋,共同成就了這段財富品牌故事。

 

 

1926 年,好萊塢影星瓊·克勞馥(左)在菲拉格慕的「好萊塢鞋店」裡,聽薩爾瓦多·菲拉格慕關於鞋的建議

 

 

好萊塢明星御用鞋匠

 

1898年,薩爾瓦多·菲拉格慕出生於義大利南部那不勒斯地區的小鎮博尼圖(Bonito),他在家中的十四個孩子裡排行第十一。薩爾瓦多家很窮,所以他在八九歲的時候就輟學了,在鎮上的鞋匠作坊當學徒,掙點小錢貼補家用。當時在義大利南部,鞋匠這個職業身份卑微,相當於我們所說的「下九流」,儘管人人都要穿鞋,鞋匠卻備受鄙視。小薩爾瓦多卻不服氣,決心在鞋匠行裡折騰出點名堂來。菲拉格慕的品牌資料裡甚至記載,九歲的小薩爾瓦多就「立志創製出結合美觀和實用的完美鞋子」。

他心裡怎麼想的沒人知道,事實上他的確非常努力地工作,十三歲時就可以承攬定製皮鞋的任務,成功做出了自己生平第一雙量身定製的女鞋。另一個關於小薩爾瓦多受刺激的故事是,他因為沒有白色的鞋子,不能去參加教堂裡的聖餐儀式。小薩爾瓦多為此傷心不已,從此發奮圖強。1914年,十六歲的小薩爾瓦多漂洋過海來到美國,和他的兄弟姐妹們一起開了家修補皮鞋的店,算是就此踏上了創業的道路。

走運的是,在上世紀二十年代,他們所在的美國加州,正趕上電影業蓬勃發展的黃金年代。薩爾瓦多?菲拉格慕顯露了過人的商業嗅覺,他不滿足於做普通的鞋子,而是努力成為各大電影公司的道具用鞋供應商。薩爾瓦多按照片方要求定製了很多款式獨特的道具鞋,從西部牛仔騎馬穿的靴子,到羅馬或埃及式的涼鞋無所不包,漸漸在電影圈中打開了市場。1923年,薩爾瓦多乾脆把鞋店搬到了好萊塢,開了家「好萊塢鞋店」(HollywoodBootshop),專為當紅的電影明星設計鞋子。他的顧客裡包括瓊·克勞馥、瑪麗·碧克馥、波拉·尼格麗、葛洛麗亞·斯旺森等人,還有很多大導演也「欽點」薩爾瓦多為他們的電影定製鞋子,比如塞西爾·B·戴米爾導演的《十誡》(1924)和《萬王之王》(1927)、拉烏爾?沃爾什導演的《巴格達之盜》(1924)等影片,都成為經典之作。眼見生意日益紅火,但菲拉格慕並未滿足,他繼續尋找製造永遠合腳的鞋的秘訣,甚至為此跑到加州大學修讀人體解剖學,研究腳掌結構,他懂得了身體的重量如何對腳掌造成壓力,於是設計出加入鐵片的鞋子以加強在拱位處的支撐力。他甚至學習化學工程和數學,發掘護理皮膚及使用不同材料的新方法。

在好萊塢積累了豐富的人脈資源後,薩爾瓦多又把目光重新投向義大利國內,畢竟那裡才是他的家鄉。薩爾瓦多看到,義大利手工業雖然有優勢,但還缺乏視野更廣、品位更高的能工巧匠,他相信高檔定製皮鞋未來一定大有賺頭,於是決定回到佛羅倫斯發展,把小鞋店變成大鞋廠。他招聘了超過六十名工匠,專門為客人量身定製手工皮鞋,這個規模在當時不僅能夠滿足義大利的市場需求,更大量的產品是出口給美國的老客戶們。1928年,薩爾瓦多正式用自己的名字給品牌命名,在佛羅倫斯開出了第一家「菲拉格慕」牌手工皮鞋專賣店。

不幸的是,1929年華爾街股票市場崩潰,經濟危機席捲美國,波及全球。菲拉格慕皮鞋出口美國的數量銳減,導致資金鍊斷裂。1933年,菲拉格慕被迫宣布破產。

 

1955 年,夢露在《七年之癢》裡的造型,她穿的高跟鞋也出自菲拉格慕之手

 

女人都想要夢露的高跟鞋

 

商業擴張夢想遭遇挫折,薩爾瓦多陷入了事業低谷,他把鞋廠規模縮小,勉力支撐的同時,嘗試新的設計路線。1939年二戰爆發,傳統的製鞋原材料皮革成了緊俏的戰略物資,薩爾瓦多開始試驗新材料:他用編染的椰葉纖維和賽璐玢(一種透明的再生纖維)來製造鞋面,用水松木製作松糕鞋底和凹陷型的鞋跟,因為原本用來在鞋的拱位安放的鐵片也很難找,木質鞋底成為經濟適用的選擇。薩爾瓦多再用金色的玻璃鑲嵌上去,讓這些看起來「不值錢」的材料煥發出奪目的光彩。薩爾瓦多還大膽使用鮮豔的配色和前衛的設計款式,收穫了很好的市場反響。

這個時期菲拉格慕最經典的鞋款,是「透明玻璃鞋」——這雙鞋採用了菲拉格慕標誌性的凹陷鞋跟,輔以金色的羊皮裝飾,鞋面用透明的尼龍線縫合。1947年,有「時裝界的奧斯卡」之稱的NaimanMarcusAward大獎授予菲拉格慕的透明玻璃鞋,他成為第一個獲得該獎項的製鞋師。

1948年,菲拉格慕又推出了更加大膽、性感的極細高跟鞋,再度引領時尚潮流。菲拉格慕別出心裁的設計和精工細作的手工藝,重新讓好萊塢的電影明星們瘋狂。一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菲拉格慕的手工製鞋工廠都保持著每天製作三百五十雙鞋的高產量,當紅女星葛麗泰·嘉寶、索菲亞·羅蘭、奧黛麗·赫本、伊娃·貝隆等人都對菲拉格慕趨之若鶩。據說葛麗泰·嘉寶曾經一次就訂購了七十雙菲拉格慕的鞋。美國和歐洲的名流們蜂擁到義大利佛羅倫斯,不為看風景,也不為搞浪漫,為的是到菲拉格慕的費羅尼·斯皮尼古堡買鞋,這一度成為佛羅倫斯城中盛景。

如果要說更加家喻戶曉的明星主顧,必須提到傾倒眾生的瑪麗蓮·夢露:她在《七年之癢》裡那個著名的「壓裙子」造型,長留在幾代影迷心中。要知道在當時,男人們都為夢露的性感身材而神魂顛倒,女人們則不無嫉妒地記住了夢露腳上那雙鑲著18K金的超細高跟鞋——這雙鞋就出自薩爾瓦多·菲拉格慕之手。藉助夢露的爆棚人氣,訂單雪片般向菲拉格慕飛來。在當時的美國上流社會,菲拉格慕定製的鞋子成為社交名媛出席宴會的標準配置,因為人人都想和銀幕上的瑪麗蓮·夢露一樣迷人。

 

精準苛刻的手工製鞋工藝

 

菲拉格慕的鞋子之所以舒適耐穿,與其精細的手工製作工藝分不開。薩爾瓦多是個固執的掌門人,他一直拒絕使用機器製鞋。儘管隨著機械工業的飛速發展,大部分鞋廠都開始引入機械化生產線,能夠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薩爾瓦多堅持認為,最合腳的鞋子一定是手工做出來的。在菲拉格慕定製一雙鞋的體驗可謂獨特,工匠先為客人量腳掌尺碼,然後會用一塊木磚來印刻鞋模,再根據鞋模來剪裁皮革、手工縫製。

薩爾瓦多不斷改進鞋履的舒適度,在1957年出版的自傳《夢想的鞋匠》中,他寫道:「當人站立時,重量落在從足弓部分延伸下來的直線上。由此我設計出一種能夠支撐足弓的新型鞋,讓腳像倒掛的鐘擺。」這本自傳出版時,薩爾瓦多已經擁有超過兩萬種鞋款設計,並註冊了三百五十個專利權。他設計的很多鞋款都堪稱經典,比如酒桶形鞋跟、陡峭楔跟等等,還包括如今人們司空見慣的芭蕾舞平底鞋,都在幾十年前就由菲拉格慕推向市場。

1951年,薩爾瓦多·菲拉格慕的第一場時裝秀成功舉辦,菲拉格慕品牌從此開始跨界發展,由單一的製鞋業邁入時裝領域。1960年,傳奇鞋匠薩爾瓦多·菲拉格慕逝世,他的妻子曼達(Wanda)和六個子女接管了菲拉格慕集團產業,並逐步加速擴展規模和涉足更多新的市場領域。菲拉格慕家族的理想是「裝飾男女、從頭到腳」,經過近百年發展,這一理想已經基本實現。

 

相關焦點

  • 活動 | 手工v.s.機械,這個請來FEIT首席工匠製鞋的品牌,了解一下
    作為成軍與2013年,至今僅5年的手工製鞋品牌,相信對於很多人並不熟悉FEIT是一個怎樣的品牌。今天,筆者就帶你從FEIT首席製鞋工匠Rock Yeh與品牌主理人身上去了解一下純天然取材,純手工製鞋的FEIT吧。
  • Santoni | 純正手工男女製鞋的代名詞之一
    在義大利眾多手工鞋中,Santoni是純正手工男女製鞋的代名詞之一。自從1975年創立以來,Santoni一直致力於對傳統手工藝文化遺產的傳承以及彰顯義大利精粹。「Tramezza」源自義大利語,是一種古老的「手工拉線縫邊」工藝,先用幹蠟來回摩擦線使之順滑,然後逐針逐線完成每雙鞋1000多個孔的拉線,將鞋面和鞋底邊緣緊密縫合,確保鞋子長年穿著不變形,大大延長鞋子壽命。
  • 看國寶級製鞋工匠大師教你如何製鞋?原來這才是義大利名鞋背後的秘密!
    7月25日下午,《羅博報告》攜手義大利頂級製鞋品牌——Salvotore Ferragamo在上海國金中心專門店舉行
  • 陳文華陳昉父子堅守手工製鞋文化...
    路過市區墨斗小區1幢的「歐泊鱷」手工鞋定製工作室時,總會聽到「篤篤篤,篤篤篤」敲打的聲音。55歲的陳文華和兒子陳昉穿著一身工匠服,坐在小板凳上,分別將一隻鞋子置於雙膝之間,利用各式工具,在鞋底邊緣穿針引線、敲打磨合。
  • 科普與賞析 | 製鞋工藝--挪威縫(Norwegian stitch)
    而在定製鞋中,有一種大名鼎鼎的縫線叫 挪威縫。作為適應於北歐極寒地帶的製鞋工藝,為了抵禦寒冷和潮溼,挪威縫工藝比固特異沿條縫還要複雜,而且只能是純手工製作。挪威縫的由來西方的紳士名流從很早開始,就不會去購買成品鞋他們會向技術精湛的製鞋工匠去量腳定製一雙體現自己品位的手工鞋在手工鞋中,有一種大名鼎鼎的製鞋工藝叫做挪威縫雖然名叫挪威縫,但事實上這縫法是由義大利人發明的做法是將鞋面向外翻
  • 什麼是客製鞋?客製鞋和假鞋、聯名的區別你搞懂了嗎~
    對於很多接觸球鞋文化不深的朋友會很困惑,什麼是客製鞋?是假鞋還是聯名鞋款?今天就隨著我們的目光來看一看,客製鞋和假鞋、聯名的區別在哪裡,爭取進階成為下一個級別的球鞋玩家!但是由於門檻和風險都比較高,所以很多朋友都不敢自己動手,於是他們選擇了Custom Orders(球鞋定製/客製鞋)。
  • 一雙手工鞋是如何誕生的?澳大利亞手工鞋履品牌FEIT的製鞋過程全展示
    一組圖片,展示的澳大利亞手工鞋履品牌FEIT的製鞋過程:* 關於FEIT:FEIT,澳大利亞知名手工鞋品牌,由Tull Price和Josh Price二兄弟成立於2005年,堅持使用傳統製鞋工藝,堅持手工製作。FEIT主打高品質的小批量手工鞋,除自有品牌外,並與多個著名廠牌合作推出限量版男鞋。
  • 上海皮鞋廠純手工制定鞋
    偶爾路過淮海中路的幾個手工鞋坊,通過印花玻璃的邊縫,一雙成品固特異手工布洛克讓人眼前一亮,彰顯尊貴和奢華的個性定製美感。在所有鞋子品類所搭建的金字塔裡,手工鞋無疑是處在金字塔頂端,傳世的高級手工鞋手藝已經有將近200年歷史。在19世紀中晚期,在遍布於倫敦、巴黎、慕尼黑、維也納、布達佩斯等地的有聲望的製鞋的工坊裡,聚集了歐洲偉大的製鞋手工藝工匠。
  • 薩爾瓦多波旁種精品咖啡豆 薩爾瓦多波旁日曬處理咖啡風味
    薩爾瓦多被稱為「火山之地」,是中美洲最小,人口最密集的國家,也是中美洲唯一不靠大西洋的國家,西北鄰瓜地馬拉,東北與宏都拉斯交界。但其在精品咖啡種植區的聲譽已經超過了生命,特別是自21世紀初以來。提到薩爾瓦多咖啡,就不能不和大家聊聊這位精品咖啡產業的傳奇人物Aida Batlle。Aida是薩爾瓦多人,家族事業是經營了好幾代的咖啡莊園,在她小時候因薩爾瓦多內戰的因素,她和家人移居至美國邁阿密生活,直到2002年才回到薩爾瓦多。
  • 鞋中看哲學 Timberland添柏嵐品牌故事傳奇
    這個以黃靴(Yellow Boots)奠基並開拓傳奇的國際品牌,仍以品質的絕對堅持與全球人士共同邁入二十一新世紀。 Timberland 添柏嵐傳奇的創造者,首推美國Swartz家族中的Sidney及Herman兩兄弟;Timberland 添柏嵐成功故事就從第一雙防水皮靴黃靴(Yellow Boots)開始: 1973年,Timberland 添柏嵐品牌誕生了第一雙防水靴子,Timberland 添柏嵐的歷史因此開展。
  • 什麼才是好的的手工皮鞋?
    19世紀中晚期,是手工製鞋業的黃金髮展階段,很多手藝精湛的製鞋工坊遍布於倫敦、巴黎、慕尼黑、維也納和布達佩斯等地。製作一雙品相兼優的手工皮鞋,首先要上好的材料和得心應手的工具,其次需要嫻熟的技藝和持久的專注。從制楦製革、皮革剪裁、製鞋面、製鞋底,到上底、上漆、護理等,完成一雙手工鞋的製作通常需要二三百道工序,且每道工序都需要富有經驗的工匠精心製作。
  • 固特異手工鞋•歷史傳奇•工藝傳承
    固特異製鞋技術的發明者是又誰呢?這是一個大大的秘密:橡膠之父查爾斯·固特異爵士(1800年-1860)十九世紀美國發明家,因發明硫化膠而聞名,固特異延條結構製鞋技術只是他的發明之一,這項技術其實最早是為了製作工作鞋而發明的!
  • HüPPE(德國菲派淋浴房)百年匠心 恆者大成
    HüPPE(德國菲派淋浴房)一個在淋浴房史上富傳奇色彩的品牌追求極致完美和永不妥協的精神留給人們說不完的故事。HüPPE(德國菲派淋浴房)這是在這種德國工匠精神時代應運而生。1889年由Justin Hüppe先生創建於德國,前身是室內裝飾和馬鞍的供應商,因為承襲了德國精益求精、專注走心、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菲派對細節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極致,對產品有著執著的堅持和追求,力求把品質從99%提高到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