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上官媽(高級母嬰護理師)
孩子出生後很多家長都喜歡帶他出去走走:一來可以讓他們感受世界;二來可以讓家長滿足遛娃、炫娃的小心思。
但是孩子多大的時候可以帶他出去?這一點讓家長犯了難。孩子年紀小抵抗力差若稍不注意帶出去的時間,他們就有可能生病。
孩子十幾天大就被帶出門,結果過敏
表姐的孩子在冬季末出生,十幾天大的時候,天氣正好回暖,外面的陽光曬得人特別舒服,憋了一個冬天沒有出門的家人,出去遛彎的時候順便把孩子也抱上了。
還在月子期的表姐極力阻止,婆婆卻說,小孩子就是要多曬曬太陽才發育得更好,別給孩子悶壞了。聽到婆婆這麼說,表姐也不好再說什麼了。
接下來的幾天,婆婆出門的時候都喜歡把孩子給帶上,回來的時候特別高興地說:「小區裡的老太太老爹爹們都誇我家孩子長得好。」
突然有一天,孩子遛彎回來後哭鬧不止,手不停地抓向空氣,表姐和婆婆仔細檢查孩子的身體,才發現他的身上起了小疹子。
於是馬上帶孩子去了醫院,原來他是對桃子毛過敏了,婆婆想到中午有個老太太的手上拿了桃子,還伸手摸了寶寶,頓時覺得後悔。
醫生也告訴她們:「孩子的年紀太小,本就不適合帶出去,更不能讓他人順便用手碰。」
帶孩子出門要看幾種情況
1、孩子年齡適宜
最好在孩子出生一個月之後再帶出門,他們之前一直生活在媽媽的肚子裡,還不能適應外界的環境,身體也沒發育成熟,無法抵制外界的很多細菌。
可以讓孩子先在家裡待一個月的時間,慢慢適應外面的世界,提升自己的免疫力。
2、天氣合適
雖然在孩子滿月的時候就可以帶他們出門,但要注意天氣狀況,如果是在深冬,外面又是寒風和大雪,這時是肯定不能帶他們出去的。
另外,天氣炎熱太陽毒辣的時候也不宜帶孩子出門,以免紫外線傷害他們的視力和皮膚。
家長最好選擇上午10點之前以及下午4點之後陽光少的時候出門,6個月大的寶寶還可以使用防曬霜和墨鏡。
3、空氣品質好
帶孩子出門前檢查一下空氣品質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霧霾會嚴重影響寶寶的肺部健康,特別是冬季,空氣品質普遍較低,一定要注意帶孩子出門的時間。
即使是春季和夏季帶孩子出門也別光顧著帶他們賞花,需要先判斷孩子是否對花粉有過敏反應,以免危害寶寶的健康。
調查表明我國每年過敏的嬰幼兒高達47%,因此有條件的父母可以對寶寶做一個過敏原篩查,以免給他們安排衣食住行時犯錯。
4、孩子身體狀況佳
孩子出去玩也需要一個健康的身體來抵禦外界的細菌,如果他們常常生病,免疫力低下,最好等身體好轉再抱出去,父母回家抱孩子的時候也要注意先洗手。
5、儘量選擇人少、空氣清新的地方
帶寶寶出去玩還要注意所到的地方,如果空氣清新、環境幽靜,那就比較適合他們。
千萬不能總帶寶寶去人多的地方湊熱鬧,人過多感染細菌的風險增大,還有很多人看到可愛的小孩子會用手摸,他們手上的細菌也可能傳染給孩子。
6、停留的時間不宜過長
新生兒一天要睡20多小時的覺,才可能滿足他們的發育需求。因此帶孩子出去玩也要注意時間,一次性出去玩一兩個小時很影響他們的睡眠。
而且外面的世界對一些寶寶的吸引很大,如果養成了每天要出去玩的習慣,父母可就頭疼了。
家長也不要覺得外面的世界太危險,而減少孩子出去玩耍的時間,多帶他們出門還是有很多好處的。
1、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
對於新生兒而言他們每天都需要長身體,骨骼所需要的鈣、磷等營養物質要靠維生素D的參與才能更好地被吸收。
但我們人類的身體不能自己生成維生素D,需要在太陽的幫助下於在皮膚表層合成。
美國兒科協會也建議,孩子每天曬太陽2~3次每次10分鐘左右,就可以攝取當天所需的足夠的維生素D。但年齡不超過6個月的寶寶不能在陽光下直射,帶他們出去曬太陽時注意遮陰。
2、呼吸新鮮空氣
室內的氧氣含量可能較低,二氧化碳含量較高,孩子吸入過多的二氧化碳,會抑制他們大腦的功能,因此需要多帶他們出去走走,吸收更多的氧氣。
這可以促進孩子體內的新陳代謝,使他們的頭腦更加清晰,得到更好的發育。氧氣還可以促進寶寶肺部健康,對他們的身心都有益。
3、幫助孩子養成開朗樂觀的性格
長期被關在家的寶寶,可能對外界產生一種恐懼感。而常常被父母帶出去遛的孩子,可以向父母學會與大人溝通交流的方式,性格也可能變得更加外向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