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酒後寫了一首詞,孤獨悲戚,首句7組疊詞令人驚豔

2021-01-15 如此品讀

#李清照詞#

北宋滅亡後,李清照收拾金石書畫與丈夫趙明誠開始了逃亡生涯。不久,趙明誠去世。只留下那個曾經每天欣賞綠肥紅瘦的李清照,天地廣大,卻是難棲其身,孤獨感驟然襲來。一如寒霜偶至,百花凋零。

李清照,文化領域裡婉約詞派代表人物,她的詞作中常有驚人之語,比如寫思念的「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寫閨情的「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寫感懷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明代文化界名人楊慎評價道:「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春去春來,秋風秋雨,她只能不斷地回憶,待字閨中,她悠遊自在,新婚燕爾,她又不盡相思閒愁徒增添。而今花落人亡,悲涼孤獨感浸沒了她的思緒。李清照酒後寫了一首詞,孤獨感傷,首句7組疊詞令人驚豔。《聲聲慢》一詞,是她婉約詞裡的極品。詞中寫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聲聲慢》

這是一個殘秋,詞人獨自守著窗子向外眺望著,婢女剛剛離去,她要為她溫一杯酒,丈夫去世後,飲酒是李清照這時節唯一的依賴。天色漸將暗下去。

酒意慢慢升上來,太陽緩緩落下去,心裡情感堆積起來,她顫顫地掉著眼淚。取了筆,取了箋,慢慢地訴道: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只這七組疊詞,訴盡了她此時此身此情此景。她在尋找安身之所,她半生奢華,竟換得流徙無期,這尋覓讓她心碎。她失去的東西太多。看世間,再無相思意,只是清冷如霜,只是匆匆過往。

孤苦是她此時的人生主題,秋風吹落舊庭柯,葉落風起,庭除滿地,悽涼殘景,雁過傷心。天氣依然是剛剛暖,卻又寒,她無法抵抗,這天氣的變化,最難將息!婢女過酒又溫了溫,手還是顫著。三杯兩盞下肚,似乎稍有暖意,卻看外面狂風驟起,庭裡最後的落葉飛起來,飄出去。

正在傷心,卻見一行雁飛過,那不是我曾經遙遙佇望的家鄉的雁嗎?那個時候的李清照,風華絕代,只是相思,只是想念,寫詞道「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又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那時的生活是何等的愜意,卻只為相思。

現實是如此的殘酷。一時風吹雲散去,再無相思趣。

滿院秋菊,此時尚開放著,卻也如此地憔悴,讓人不忍直視的。是那種苦澀與頹萎的讓人傷心的色彩,誰還原意欣賞呢?這竟是詞人的自我寫照。是一個中年女子的顧影自憐。守著窗兒,只一守字寫時間,是那種漫無目的的等待,看光線一點點弱下去,看那風一點點停下來。思緒去了又回,回來又往。

雨,淅淅瀝瀝。梧桐在雨裡靜默著。聽那雨聲,嗚咽一般,低回哀傷!到黃昏,雨才停下來,一聲長嘆,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是讓人心碎的一聲嘆息,這是讓人傷感落淚的嘆息,這聲嘆息,伴隨著詞人的孤獨與幽怨,踏過宋的河堤、元的城防、明的高樓,清的文坊,向我們走來。

相關焦點

  • 李清照覺得前人寫梅,都很俗氣,自己寫了一首,成為詞中經典
    李清照的文採是被當時的世人所肯定的,在當時,就連她的丈夫也是因為她的文採而慢慢喜歡上她的。可見在當時,李清照的魅力是有多大的。但李清照並不是僅僅只有一身的才氣,她也有自己的傲氣,而這種傲氣主要體現在她寫的詞中。在她的詞中,有一首寫出了自己對前人詠梅的評價。
  • 李清照很經典的一首詞,把生活細節描寫的活靈活現,寫的很是唯美
    個人是非常的喜歡李清照,無論是她的詩作,還是他的詞作,那都是寫得非常的唯美,不管是描寫愛情,還是詠物,那都是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也正是李清照的偉大之處,人們通過閱讀他的作品,不但可以享受到文學的美,同時也能夠看到李清照,對於生活細膩的描模,極其的傳神,所以她的很多詞,那都是值得一讀。
  • 李清照想起曾經的休閒時光,寫了一首詞,短短6句,便充滿畫面感
    李清照的才華和人品絲毫不遜色於其他人,她的大部分詩詞都被後代的人奉為經典,並且導入語文的古詩詞中,讓同學們背誦。而在她的眾多詞中,她寫了一首非常具有才情的詞,那便是《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全詞僅僅六句,不僅寫得優美,而且令人驚嘆。
  • 李清照最慘的一首詞,開頭就是名句,專家:連疊七詞,創意出奇
    說起李清照,很多人想必都能背出一兩首李清照的詩詞,而留給小佛影響最深的當屬《聲聲慢》,這首詞開篇就連用七個疊詞,被不少人譽為李清照所有詞句中的寫悲慘心情最有名的一句,宋朝的羅大經在《鶴林玉露》中更是直言,李清照在《聲聲慢》中連用七個疊詞,創意出奇:「近時李易安詞雲,『尋尋覓覓
  • 李清照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僅開篇14字就驚豔世人,成為千古絕唱
    李清照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僅開篇14字就驚豔世人,成為千古絕唱在中國古代很少有以文才而名垂青史的女子,而李清照就是其中之一。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譽,她是詞中之大家。明代文學大家楊慎在《詞品》中寫道:「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
  • 李清照罵蘇軾「不通音律」,寫首詞與他較勁,一哥蘇軾輸在哪兒?
    李清照還曾暗懟過蘇軾。蘇軾的一首詞,詞名叫《菩薩蠻·溼雲不動溪橋冷》,那時候的他是位心上人寫的,在詞中東坡寫道:「人憐花似舊。花比人應瘦。莫憑小欄幹。夜深花正寒。」意思是說佳人因惜春憐花,而花比人瘦。這首詞也是引得了一眾名家叫好,至今為止都是被人們引用。
  • 李清照婚後不久與丈夫短暫分別後寫的一首詞,把相思寫得淋漓盡致
    公眾號「唐詩宋詞天天讀」每天頭條都會給大家賞讀一首詩詞。從讀者反饋的結果看,大家更喜歡蘇軾、李清照、李白、杜甫這些大家的詩詞。其實,小編也很喜歡這些大家們的詩詞作品。今天,我們一起品讀的仍然是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一首詞——《一剪梅》。
  • 李清照夜裡一個人喝醉酒,孤獨的她寫下一首詞,每一句都直擊人心
    李清照的詞風格獨特,寫作手法也很高明,尤其是在表達情感方面,那是無人能及,以那首《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來說,這種風格的作品是極少,也只有李清照這樣的大才女能夠創作出來。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 李清照寫愁很著名的一首詞,開頭14字成千古名句,至今無法模仿
    前半生,她是名動京城的天才少女,詞中句句寫自己的少女情懷,自然而美好。後半生,她是亂世中飄零的一葉孤舟,守護著自己前半生的夢想,升華成一種人生態度:堅強。她後期寫愁的詞很多,家喻戶曉的名句也有很多,最著名的比如」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而今天要說的,也是另一首知名度很高的詞,在歷史上有著很高的評價。
  • 李清照新婚燕爾時,寫了一首「買花」詞,短短4句暗含撒嬌小心機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句詩不過是詩人李清照在和小夥伴玩耍時的隨筆,這都成了經典,不愧是「千古第一才女」。18歲,李清照與長她三歲的太學生趙明誠結婚,婚後生活那叫一個幸福美滿,所以她會時不時地寫幾首小詩詞陶冶情操。
  • 結婚後的李清照,在一個夏夜,寫了一首「香豔」詞,讀完心動
    李清照,宋代人,在當時就已經在文壇界聲名大噪了,「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絕非浪得虛名,在寫詩填詞方面都是令人敬佩的。李清照的詩詞有小姑娘的嬌羞可愛,也有大女子的溫婉嫵媚,甚至有灑脫的豪放,在古達女子的地位遠低於男子的時候,她仍然會在公眾場合飲酒,試問有哪幾個女子有這樣的魄力。
  • 李清照未滿18歲時,寫了一首詞,名動京城,如今被改編成歌曲
    這首歌的一部分歌詞,正是沿用了宋代詞人李清照,年少所作的一首詞,加以改編而成。這首紅極一時的歌,也讓人再次回憶起那個滿腹才華的女詞人。李清照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這首網絡大熱的《知否,知否》,出自於李清照年少所作的一首詞:《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當時的她還未滿十八歲,在父母的呵護寵愛下,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當時的她還是一個未成年的少女,雖然在文學上顯露出了自己的天賦,也小有名氣,但是還沒有到家喻戶曉的地步。
  • 李清照看著雪中的梅花,思念夫君,寫了一首詞,序言有點「狂」
    兒女情長最完美的結局莫過白頭偕老,也從不缺可悲可嘆,好景不長,家國破碎,趙明誠病逝於家中,傷感過後,李清照作下了這首《孤雁兒》。曾經的比翼雙飛,如今成了孤雁難鳴,看似孤雁,實則一首詠梅詞。女子本就惹人愛憐,有才氣者更甚。「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 李清照滿腹愁緒,寫了一首傷感詞,開篇14個字,成為詞中「另類」
    就像是寫愁緒,李煜是婉轉詞人,在困居汴梁之時,李煜心有所感,心中愁苦,寫下「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千古名句。此句看起來是婉轉寫愁緒,但是卻依舊將視野投向了大江大河,其意象是廣闊的。為什麼我說李清照此詞,寫愁緒千古無人可及呢?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樣的,首先就是李清照的女性視角所帶來的衝擊感,以及其強烈的感染力。首先我們要知道此詞的創作背景,這個時候的李清照以及獨自一人來到了江南之地。丈夫趙明誠身亡,李清照獨身一人,這樣的日子讓李清照身邊孤苦無依,一人身心疲憊。
  • 李清照醉酒後一首詞,短短6句道盡四季變換,現改編成歌廣為傳唱
    她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女詞人,卻如驚鴻一瞥,驚豔了整個大宋王朝。李清照出身名門,父親李格非是蘇東坡的得意門生,母親是名門之女,長於詩文。受此影響,她從小就表現出驚人的詞作才能。一首《如夢令》,「天下稱之」李清照的詞流傳至今的只不過四五十首,而最出名的當屬這首《如夢令》,這首不朽名篇寫於詞人醉酒之後,短短6句話,以季節變換感嘆傷懷年華: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 李清照年少時寫了一首詞,瞬間名滿京城,成為了婉約詞的巔峰之作
    在唐宋文壇,著名的詩人詞人不勝枚舉,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李清照、辛棄疾……但不管怎麼排,不可忽視的一點,那便是李清照在唐宋文壇的地位,佔據了北宋詞壇的半邊天。提起李清照,映入眼帘的是一個慵懶的夫人,「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孤獨與苦澀充斥在詩詞之間。
  • 【夜聽】賞析李清照詞《聲聲慢·尋尋覓覓》
    提到《虞美人》就會想到南唐後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提到《釵頭鳳》就會想到陸遊的《釵頭鳳·紅酥手》;提到《念奴嬌》就會想到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提到《青玉案》就會想到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提到《聲聲慢》就會想到李清照的《聲聲慢·尋尋覓覓》。   說到李清照的這首《聲聲慢》,心中頓湧萬千感觸,我的記憶裡這首詞應該是最悲涼的文字了。
  • 才女李清照:寫雲雨之詞向夫尋歡,真情與私慾兼備,令人心思蕩漾
    一次趙明誠出外辦事挺長一段時間沒有回家,李清照獨自在家思念丈夫,便作《醉花陰》一首,然後寄給身在外地的丈夫,告知自己思念之情,趙明誠讀後,非常喜歡這首詞,並對其讚嘆不已。但是,趙明誠心裡卻不服氣,想寫一首詞超過李清照,他閉門謝客,廢寢忘食三天,最後寫出來接近五十首詩詞,他將李清照的《醉花陰》夾在他的詩詞中間,冒充是自己寫的,而後找朋友陸德夫評鑑,陸德夫看後說:"只有三句非常好,其他的一般。"
  • 李清照是他的鐵粉,蘇軾是他學生,寫下一首愛情詞引得無數人模仿
    這樣的評價其實是很到位,整個北宋的詞人,儘管大部分的作者都寫過愛情,但是李清照的愛情詞對於情感的把握是恰到好處。那麼李清照如此了不起的一位詞人,其實也是有偶像,正是北宋大名鼎鼎的文壇領袖歐陽修。李清照對他極為崇拜,還時常模仿他的文風,當年歐陽修寫了一首經典的愛情詞《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李清照對於這首詞可謂是情有獨鍾,還特意模仿了一首,也就是她那首《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雖然模仿之作沒有超越原作,但是可以看得出來當時的才女,極為仰慕歐陽公。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 新婚之夜,蘇軾、李清照各自寫了一首詞,「肉麻」程度難分高下
    新婚之夜,蘇軾、李清照各自寫了一首詞,「肉麻」程度難分高下宋朝是一個文人輩出的時代,這段時期也是宋詞發展的鼎盛時期,其中蘇軾和李清照分別是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的代表人物。蘇軾生於1037年,卒於1101年,而李清照生於1084年,卒於115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