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詞#
北宋滅亡後,李清照收拾金石書畫與丈夫趙明誠開始了逃亡生涯。不久,趙明誠去世。只留下那個曾經每天欣賞綠肥紅瘦的李清照,天地廣大,卻是難棲其身,孤獨感驟然襲來。一如寒霜偶至,百花凋零。
李清照,文化領域裡婉約詞派代表人物,她的詞作中常有驚人之語,比如寫思念的「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寫閨情的「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寫感懷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明代文化界名人楊慎評價道:「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春去春來,秋風秋雨,她只能不斷地回憶,待字閨中,她悠遊自在,新婚燕爾,她又不盡相思閒愁徒增添。而今花落人亡,悲涼孤獨感浸沒了她的思緒。李清照酒後寫了一首詞,孤獨感傷,首句7組疊詞令人驚豔。《聲聲慢》一詞,是她婉約詞裡的極品。詞中寫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聲聲慢》
這是一個殘秋,詞人獨自守著窗子向外眺望著,婢女剛剛離去,她要為她溫一杯酒,丈夫去世後,飲酒是李清照這時節唯一的依賴。天色漸將暗下去。
酒意慢慢升上來,太陽緩緩落下去,心裡情感堆積起來,她顫顫地掉著眼淚。取了筆,取了箋,慢慢地訴道: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只這七組疊詞,訴盡了她此時此身此情此景。她在尋找安身之所,她半生奢華,竟換得流徙無期,這尋覓讓她心碎。她失去的東西太多。看世間,再無相思意,只是清冷如霜,只是匆匆過往。
孤苦是她此時的人生主題,秋風吹落舊庭柯,葉落風起,庭除滿地,悽涼殘景,雁過傷心。天氣依然是剛剛暖,卻又寒,她無法抵抗,這天氣的變化,最難將息!婢女過酒又溫了溫,手還是顫著。三杯兩盞下肚,似乎稍有暖意,卻看外面狂風驟起,庭裡最後的落葉飛起來,飄出去。
正在傷心,卻見一行雁飛過,那不是我曾經遙遙佇望的家鄉的雁嗎?那個時候的李清照,風華絕代,只是相思,只是想念,寫詞道「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又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那時的生活是何等的愜意,卻只為相思。
現實是如此的殘酷。一時風吹雲散去,再無相思趣。
滿院秋菊,此時尚開放著,卻也如此地憔悴,讓人不忍直視的。是那種苦澀與頹萎的讓人傷心的色彩,誰還原意欣賞呢?這竟是詞人的自我寫照。是一個中年女子的顧影自憐。守著窗兒,只一守字寫時間,是那種漫無目的的等待,看光線一點點弱下去,看那風一點點停下來。思緒去了又回,回來又往。
雨,淅淅瀝瀝。梧桐在雨裡靜默著。聽那雨聲,嗚咽一般,低回哀傷!到黃昏,雨才停下來,一聲長嘆,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是讓人心碎的一聲嘆息,這是讓人傷感落淚的嘆息,這聲嘆息,伴隨著詞人的孤獨與幽怨,踏過宋的河堤、元的城防、明的高樓,清的文坊,向我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