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中國人民大學-比薩大學舉辦應用統計線上學術研討會。會議由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統計科學研究中心、國家統計局-中國人民大學數據開發中心及義大利比薩大學經濟管理系、託斯卡納大學Camilo Dagum高級統計研究中心、Sant』Anna 高等研究院共同主辦。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與比薩大學經濟管理系與會教授分享學術研究成果並進行交流探討。
會議第一階段於12月2日下午舉行,由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副院長李揚主持。
義大利統計學會前任會長,比薩大學教授Monica Pratesi分享了義大利不同區域福利及貧困度量指標的經濟模型。該研究建立一個國內部不同區域貧困情況的度量指標,並探究生活費用對貧困發生率的影響。該項研究引入了空間價格指數(SPI),採用了國際比較項目常用的CPD模型,結合了統計調查數據、個人稅務數據和零售價格掃描數據,是對不同來源數據組合開展研究的一次成功嘗試。
中國人民大學趙彥雲教授充分肯定了Monica Pratesi的數據使用、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並表示希望今後能結合中國脫貧工作的現實狀況,借鑑義大利的建模方法改進貧困度量指標。
比薩大學副教授Nicola Castellano圍繞兩篇論文介紹了大數據分析(BD&A)在戰略管理方面的應用。第一篇論文在戰略和業務層面上分析了影響BD&A可信度的可能因素。第二篇論文研究了如何利用顧客對戰略因素及其相關決定因素的認知來支持戰略圖的設計。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吳翌琳認為Nicola Castellano的研究十分有意義,並建議可以擴大樣本進行更多的案例研究來檢驗模型的有效性。
比薩大學教授Davide Fiaschi就歐洲區域空間集聚的驅動因素研究進行報告。他的研究構建了能夠解釋不同區域、不同居民之間持續不平等及其政策影響的主要理論模型,並討論了新冠大流行危機對區域差距的可能影響。
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周靜、楊翰方認為Davide Fiaschi的研究很有創新性,並對於模型構建提出了建議。
意方三位教授對中方的評論和提問進行了回應和解答,並表示希望今後有更多的合作研究機會。
會議第二階段於12月3日下午舉行,由比薩大學經濟管理系副教授Lorenzo Corsini主持。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曉軍圍繞積極與健康老齡化主題展開報告。該研究以歐盟的AAI和SAI指數為基本框架,結合中國老齡化特徵做出改進,構建了一個積極健康老齡化的評估和測量體系,並從積極老齡化、社會參與度與環境支持三個維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
佛羅倫斯大學教授Guido Ferrari通過比較王曉軍的研究結果和歐盟的AAI指數,從研究論題、方法和結果三個方面對報告進行評價,並對研究可能的改進方向給出建議。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吳翌琳圍繞延遲退休的意願研究進行報告。她的論文從個人特徵、就業狀況和健康狀況三個維度系統地探究延遲退休的意願及其影響因素,並應用神經網絡、隨機森林和XGboost等三種機器學習方法。研究得出延遲退休意願受年齡、性別和薪資水平影響的結論。
比薩大學助理教授Caterina Giannetti對吳翌琳的報告做出評論,建議研究進一步探索儲蓄、家庭結構和個人品質等變量的影響,並對報告中的下採樣方法等提出問題,吳翌琳一一解答。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李靜萍作關於人口老齡化和家庭消費意願的報告。為了探究消費函數的非線性特徵,她對2002年至2018年中國省級面板數據應用了半變係數模型。結合定性研究和經驗分析,人口老齡化對中國家庭消費的影響取決於生命周期效應和邊際消費效應。
義大利國家統計局前任局長,路易斯大學教授Luigi Biggeri肯定了李靜萍的論題、研究成果以及報告中清晰的理論模型講解和經驗分析。他指出論文可以進一步優化數據,提高結論說服力。
與會雙方在充分討論相關報告之後,回憶了已有的相關合作,並希望進一步加深中國人民大學和比薩大學的全方位合作,為研究人員和學生提供良好的合作與互訪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