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地產網近年來,基於經濟下行考慮,市場對香港土地招標出讓普遍不抱樂觀態度,而且結果常常得到應驗。但這次是個例外。
12月23日,受到市場關注的香港港島中西區山頂文輝道第2、4、6及8號住宅地正式批出。據香港地政總署宣布,成交方為九龍倉集團旗下Novel Bliss Limited,而成交價則達到120億港元。
價格遠超出了市場此前預計的約78億至109億港元估值。
資料顯示,這幅年內最貴重官地由2018年流拍的山頂文輝道第2、4、6、8、9及11號地塊分拆而成。原初地塊土地面積18.94萬平方呎,地塊用途為住宅,最低及最高的樓面面積分別約為24.26萬平方呎和40.43萬平方呎。
市場對它的估值普遍高於300億港元,最高曾達485億港元。但亦由於價格過高,地塊在接獲5份標書的情況下,仍因全體報價不達政府的預設底價而流標。
當時該地塊屬於地區內8年來首宗推出的住宅用地,流標後滾存至今則屬於10年以來的首宗宅地,而且是豪宅用地,十分稀有。
「一拆二」後,地塊土地面積變更為約13.5萬平方呎,最高樓面面積約25.9萬平方呎,預計發展為超級豪宅項目。
據了解,該宗地在不久前11月30日開始招標,隨後便有不少機構對地塊成交作出預測。包括,天俊測量師行執行董事張楚然對地塊的估值為102億港元;萊坊執行董事林浩文的估值為78億至83億元;美聯測量師行董事林子彬則認為地塊價值約103.73億港元等等……
綜合種種觀點,市場的擔憂主要來自中美關係、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與由此而來的不明朗的經濟預期,以及地塊在後續建設中所要投入的巨額投資。
而由於地塊附近有多個山坡,發展商對土地進行巖土勘察、斜坡保養及預防山泥傾瀉等工程將變得必不可少,這將增加整體投資額。此前就有專業人士預計,地塊建設的總投資額或將超過百億港元。
但機構們明顯低估了發展商們對香港豪宅市場的信心。最新的成交結果證明,罕有的豪宅地仍然是受到追捧的標的。
回顧今年香港豪宅市場的表現,雖然在國際環境、反覆的新冠疫情的雙重打擊下,該市場一直處於反覆的狀態,但總體來說仍較穩定。
據中原地產研究部數據,今年前10個月全港價值二千萬港元以上的豪宅(包括一手及二手)買賣合約登記錄得1970宗,總值992.31億港元,分別錄得同比減少33.1%及31%。
但事實上它的影響主要來自今年前期的日子,自隨後的第二季度起豪宅買賣就立刻展現復甦態勢。「豪宅市場氣氛回暖,5千萬至2億港元的分類市場的復甦尤其顯著。」第一太平戴維斯在一份報告中寫到,這類物業在第二季度註冊成交達131宗,較第一季度上升了19%。
「部分終端用家出於對健康及生活方式的關注,在低密度地區物色戶外空間較大的住宅物業。」第一太平戴維斯同時稱。
回到本次的案例,山頂文輝道宅地前身曾為香港高級公務員宿舍,位置優越。其位於文輝道盡頭,山頂最高處,用專業人士的話語:「地塊自成一角,十分寧靜……具高獨立性及私隱度。」因此,它正符合高淨值人群置業所追求的「無可複製的資源」。
超級豪宅方面,來自萊坊的資料顯示,香港2020年上半年已完成該類物業的60筆交易,其中自3月以來的成交達41筆。據此統計,香港超級豪宅市場在交易數量方面排行全球第一,位於洛杉磯、倫敦、紐約、佛羅裡達棕梠灘和布羅瓦之前。
另據美聯物業綜合市場9月9日數據顯示,當地5千萬港元以上豪宅新盤的銷量當時已經連升了兩季。這同樣展現了香港豪宅市場的堅韌程度。
「該類資產在疫情中體現了其保值功能。」有分析認為。
儘管由於第三波、第四波疫情來襲,香港豪宅市場交易出現波動。但這並未改變豪宅物業在香港這座金融城市之中的地位,作為一種炫耀性資產,它們仍然具有十分的稀缺性。
此前9月份由仲量聯行公布的《香港住宅銷售市場綜述》就指出,2020至2022年間全港預計將有約1400個豪宅單位落成,「反映香港豪宅地塊少之又少」。
另一方面,各大發展商們亦寄希望於即將投入市場並被廣泛接種的疫苗,以及在疫情平復之後恢復的中港兩地自由通關。
「明年中港兩地能夠通關後,國內買家重臨,相信屆時豪宅市場會有很大的逆轉,豪宅銷情會升溫,市場會百花齊放……」資本策略執行董事方文彬在11月23日就表示,公司會在明年推出多達5個豪宅新盤。
莊士機構主席兼董事總經理莊家彬則認為,預計疫苗有機會明年推出之後,香港經濟會逐步好轉。而且「不少內地富豪對於面積特大的豪宅單位,有非常大需求。」他亦透露公司明年會推出不少豪宅貨量入市。
2014年進軍香港市場的保利置業亦看好香港豪宅市場後市,該公司銷售及市務部總監朱美儀稱,公司今明兩年將主攻豪宅市場。
萊坊亞太區住房主管Victoria Garrett在《2021年亞太房地產展望》中就預期,香港、東京、新加坡和雪梨等地,高檔住宅市場也有望在2021年走強:「因為我們期待著邊界的重新開放和外國投資者的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