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玩什麼:多平臺互通的掛機遊戲,真人演出的日系互動電影

2020-12-23 觸樂

「周末玩什麼」是來自觸樂編輯們的每週遊戲推薦。每周末,我們都會各自推薦一款當周的新遊戲(偶爾也會有老遊戲),它們可能是PC或主機遊戲,也可能是手機遊戲,來供大家參考、選擇;也可能是集體品評一款熱門或有特色的遊戲,給讀者朋友們提供一款遊戲的多個視角。

當你在周末賴床,沒決定接下來玩點什麼好的時候,不如來看看我們的選擇裡面是否有你感興趣的,也歡迎讀者和開發者朋友們向我們尋求報導。

錢雨沉:《蘇打地牢2》(Android、iOS、Steam)

關鍵詞:掛機、地牢探索、免費

一句話推薦:助你快樂摸魚,耗你寶貴光陰。

如果你想一邊工作一邊遊戲,那麼掛機遊戲就是你的不二之選。Steam上有很多經典的掛機遊戲,《蘇打地牢》就是其中之一。7月10日,《蘇打地牢2》(Soda Dungeon 2)也正式推出了,不到10天就有了1200多個好評,距離成為經典也指日可待。

《蘇打地牢2》的玩法十分明了,你去酒館花錢招募不同職業的勇者,給他們穿上裝備,趕他們去爬地牢探索。勇者打到沒血就會跑路,但會把打到的金錢和物品留給你,這一過程裡你花費的不過是招募勇者時的一點錢。如果你玩過《暗黑地牢》,你一定能體味到《蘇打地牢2》毫無壓力的玩法是多麼溫暖。

如果只看截圖,你可能會把金閃閃的《蘇打地牢2》當成一款垃圾頁遊

一個好的掛機遊戲應該兼顧快捷與深度。就我體驗來說,在《蘇打地牢2》上,深度體現在裝備系統與額外挑戰。挑戰高難度敵人時不能僅憑數值碾壓,還是要考慮職業、裝備之間的搭配。除了在爬地牢路上可以通過隨機傳送門挑戰,還有競技場可以打,並且競技場提供了腳本編輯功能。這給願意鑽研的玩家提供了更高階的挑戰。

初期我只有木凳子和破瓶子,卻要打這麼可怖的怪獸

好裝備要麼炫酷要麼怪,比如我手裡的漂亮的紅盾牌和奇怪的肉骨頭

《蘇打地牢2》在快捷這方面做的不錯。自動戰鬥、自動選擇獎勵寶箱這些基礎功能一應俱全。爬地牢遇到的隨機高難度挑戰也能設定一個概率自動選擇是否進入。而且它還提供了手機版本,進度能夠和PC版本同步。

上班電腦掛機戰鬥,回家路上繼續刷!

跨平臺讓《蘇打地牢2》有了比同類遊戲更無縫的體驗,並且在付費點設計上也更合理了。本體在3個平臺上都是免費,內購在手機平臺顯然比在Steam上更容易讓人接受。而且手機端加入了看廣告復活、界面顯示廣告收益增加這樣的設置。免費玩家能得實惠,開發者能有更多得收入,在我看來這是個雙贏的好設計。

《蘇打地牢2》的畫面乍一看有點粗糙,但很耐看。2D像素其實蠻精細,並且怪物的設計千奇百怪,掛機戰鬥的時候看一會也不會膩味,而且還能不斷發現新的怪物。

Boss的設計都很贊

遊戲中有很多令人忍俊不禁的細節

掛機遊戲的樂趣非常簡單,而且掛到一定程度就會突然感覺索然無味,可能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再玩同類遊戲了,但每個玩家卻又幾乎都玩過類似的遊戲,說明這種樂趣著實吸引人。如果你還沒有中過掛機遊戲的毒,不妨把第一次交給《蘇打地牢2》。

store.steampowered.com/widget/946050/

熊宇:《旗幟的傳說》(PS4、Steam、Xbox One)

關鍵詞:戰棋、北歐、手繪畫風、血量即攻擊

一句話推薦:與日式戰棋遊戲的節奏大不一樣。

提起戰棋,玩家們更熟悉的往往是日式遊戲,這些遊戲再加上JRPG,影響的確頗為深遠,以至於提起「女武神」這樣的北歐元素設定或者聖女貞德這樣的法國人,玩家第一時間想起來的可能是個日式的二次元形象……相比之下,2014年發售的《旗幟的傳說》則是一款更「純正」的北歐戰棋,「北歐戰棋」這個名詞有些杜撰的意思,但如果你嘗試一下,或許便會覺得這種稱呼有幾分道理。

粗獷與精緻並存的手繪畫風、沒有萌元素的立繪、直奔主題毫不拖沓的劇情……與日式戰棋相比,《旗幟的傳說》(The Banner Saga)風格鮮明。它講述了一個典型的北歐背景的故事,描繪了一塊人類與巨人共同生存的土地,同時又有著北歐神話特有的壓抑感——仿佛始終在靠近不可避免的毀滅。故事將分兩路推進,一路是巨人與他們人類盟友聯軍的進發,另一路則是逃難者們的求生之旅。

無論是劇情還是戰鬥,或是UI界面,遊戲的美術風格比較統一

與許多歐美遊戲一樣,遊戲的流程比較開放,各類選擇可能影響事件的走向、人物的存活、戰鬥的狀況——這也意味著戰棋中常見而討人厭的劇情殺。

相比一般戰棋遊戲,「旗幟的傳說」系列在機制上最特別的地方是合併了傷害值與血量(這意味著受到攻擊血量降低後,你能造成的傷害也隨之減少)。同時,除非只剩餘一個單位,敵我雙方將輪流進行一個單位的行動。這兩個機制使得遊戲的思路產生了變化,在多數戰棋遊戲中,玩家需要計算走位避免傷害同時爭取集中擊殺對方核心目標,而在「旗幟的傳說」系列中,削減敵方的血量同時也在削減他的戰力,所以,將儘可能多的敵方角色打成殘血始終是最優選擇——如果你擊殺了這些角色,那麼敵方更強力的單位將會更快地行動。

在同時是傷害和血量的「力量」屬性之外還有護甲屬性,護甲將削減敵方的傷害(算法簡單粗暴,直接做減法!),每一次攻擊,玩家都可以選擇削減對方的護甲還是直接造成傷害

戰鬥中的物品可以裝備到指定人物身上,提供屬性加成

目前,系列遊戲一共有3部,已經全部完結,它們都有官方中文翻譯。3部遊戲的劇情延續,存檔也是可以繼承的。總體來說,「旗幟的傳說」系列的劇情還不錯,遊玩時的參與感也很強(會有為數眾多的選擇與後果)。唯一的障礙或許就是文化背景了,尤其是,由於遊戲的開篇信息量不小,對於剛開始遊戲的玩家來說,在一堆不那麼熟悉的名字和地點中分清誰是誰、到底在哪兒,還真不容易。

store.steampowered.com/widget/237990/

李惟曉:《行星際空間:增強版》(Steam)

關鍵詞:策略、科幻、太空、回合

一句話推薦:前太空歌劇時代的戰爭藝術。

《行星際空間:增強版》(Interplanetary: Enhanced Edition)是一款發行於2017年8月的回合制戰略炮術遊戲。在遊戲中,玩家需要發展星球、研發科技,建造進攻和防禦設施,最後,發射炮彈、飛彈或是更先進的光束武器,跨越行星際空間,摧毀敵對星球。

之所以推薦加強版,是因為通常版本的《行星際空間》已經停止更新

遊戲的玩法並不複雜,主要有3個方面:一是星球上建築的部署;二是升級路線,也就是科技樹的規劃;三是對武器發射路線和速度的選擇。其中,第三點,也就是發射電磁炮、飛彈等武器的操作,是遊戲中的重點內容。

在遊戲中,飛彈和炮彈都會被重力場影響,它們的彈道涉及一定的物理運算,雖然並不是類似《亡星餘孤》或《坎巴拉太空計劃》裡那種相對很準確的軌道計算,卻也需要玩家對「提前量」有一個初步的估計。行星際空間複雜的重力場也為玩家的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當你的炮彈從一側無法擊中目標時,選擇另一個看起來曲折的發射軌道或許會有奇效。

相對這個體量的遊戲而言,這樣的科技樹規模可以說是相當大了

又是喜聞樂見的軌道規劃時間

提到回合制戰略炮術遊戲,就不得不提《百戰天蟲》,從某種意義上講,《行星際空間》這款遊戲本質上就是一個在星系重力場下的《百戰天蟲》,無論科技怎麼升級、建築如何部署,制勝的關鍵依舊是「打得準」。當然,遊戲中除了軌道炮和線圈炮這種完全按照重力場運動的武器之外,還有能攻擊星球上指定目標區的飛彈、能在一定距離內發動自主攻擊的多目標重返大氣層載具(Multiple Independently targetable Re-entry Vehicle,MIRV)以及可以直瞄的光束武器等設施可供選用,它們都可以大大降低玩家瞄準的難度。因此,如果玩家是軌道規劃方面的苦手,不妨試著建造一個更安全的產業區,通過技術和生產力上的優勢來實現戰略上的勝利。

也許是因為相對比較小眾的關係,這款遊戲暫且還沒有中文翻譯,不過遊戲本身的文本量並不大,多數情況下只需要看一下數據。如果你對類似題材的遊戲有興趣,同時又能接受這種程度的英文界面,或許可以嘗試一下。

跨越行星際空間,把對手炸回石器時代。

store.steampowered.com/widget/650220/

陳靜:《終結降臨》(Android、iOS、Steam)

關鍵詞:互動電影、懸疑、推理、真人演出

一句話推薦:試驗性質的互動電影。

這段時間大作其實不少,除了剛登上PC的《死亡擱淺》,我本來打算推薦《對馬島之魂》。不過仔細想想,該說的都在之前的搶先評測裡說得差不多了,再翻來覆去講感覺也不太好。

最推薦的還是《對馬島之魂》啦

《終結降臨》(Death Come True)是「彈丸論破」系列策劃人小高和剛擔任編劇的互動電影。互動電影這種形式,有了Quantic Dream幾部代表作,以及《隱形守護者》這樣的國產優秀作品在前,玩家其實已經相當熟悉,在一定程度弱化玩法和操作的前提下,拼的就是劇情和演出了。

小高和剛編劇的《終結降臨》

從這一點來說,《終結降臨》給人的期待值是很高的。小高和剛這個名字本身已經頗吸引人,演員陣容也十分亮眼——演技和鋼普拉製作技術同時在線的本鄉奏多、優秀作品眾多的慄山千明、《頭號玩家》裡開過高達的森崎溫、知名聲優梶裕貴、會武術又會變身的山本千尋、「佛祖」佐藤二朗……

但看結果,小高和剛加優秀演員的搭配,效果並沒有預想中那麼好。

首先是流程太短。不論《底特律:成為人類》還是《隱形守護者》,要麼通過不同角色的視角展現更長、更完整的故事流程,要麼通過複雜的線索和支線選項提升難度,無論如何至少得讓玩家花上十來個小時。而從玩家反饋來看,《終結降臨》平均通關時間在3小時左右,快的甚至能控制在兩小時以內——還真就是一部電影的長度。

「別看我現在只是個警察,我可是開過高達的。」(設計臺詞)

玩法也是典型的互動電影式,通過選擇來推進劇情

其次,正因為流程短,所以被拿來作為主要賣點的小高和剛的表現也稱不上好,說「正常發揮」可能都有點兒勉為其難。鑑於整個遊戲完全以劇情為主導,為免劇透,就不多說了。但我還是建議在玩之前不要期待太高,把它當做一部普通水平的日本懸疑劇就可以了——當然,本作也不能完全代表小高的水平,或者說,目前這個結果,是在他意料之中的。

對於《終結降臨》,小高和剛曾經表示,他原本就是想做一個流程短、電影化、不像遊戲、可以推薦給不玩遊戲的人體驗的作品——從這個角度說,《終結降臨》更像是一個試驗品,他的目標倒是都完成了……

《終結降臨》當然也有優點。演員們都貢獻了優秀的演技,令人迅速入戲的同時又有濃濃的日系中二感,對於喜歡日式懸疑推理的人,好的就是這一口。而它的實際功用很可能也像小高和剛所說,用來推薦給平時不太接觸遊戲,甚至反感遊戲的人,在潛移默化之間改變他們對遊戲的觀點——《隱形守護者》在這方面也做過一些嘗試。

有些恐怖鏡頭,但整體不算嚇人

演員演技都是在線的

這也是我推薦《終結降臨》的原因之一。以遊戲來說,它的試驗味道太重,但這種「試驗」是有可能走得通的,只是還需要優化,那就需要其他的創作者加入其中了。

《終結降臨》在Android、iOS、PC平臺上都可以玩到。我最推薦的是Steam版,原因當然是便宜……App Store裡108元的價格著實離譜,54元的Steam版就「正常」多了。在線下電影院仍不能完全開業的前景下,互動電影也許可以成為——雖然很可能是出於無奈——一種新選擇。

store.steampowered.com/widget/1321070/

相關焦點

  • 這款真人互動電影遊戲的主角是什麼神仙顏值?
    提到互動電影遊戲,就不得不提到去年大火的PS4遊戲《底特律:變人》。
  • 熱血傳奇:掛機系統——被遊戲玩!
    熱血傳奇如今有很多輔助系統,不管是官服還是sf都存在,其中比較常用的輔助之一就是--掛機系統。這個系統解放了玩家的雙手,打怪,升級,換裝備等等都是可以實現的,真的很強大。老道覺得掛機系統的本質就是玩家被遊戲玩,而不是玩遊戲。
  • 超真實代入感的真人互動遊戲 除了騰訊的記憶重構你還可以玩這些
    在近日,騰訊極光計劃代理發行了一款真人互動影遊《記憶重構》,遊戲這是一款很新穎的解密系列遊戲,不僅劇情懸疑緊湊,而且豎屏的播放玩法,玩起來特別有真人密室逃脫的既視感,花花都忍不住開始期待下一季的遊戲了呢!
  • 什麼是真正的互動電影,玩了這款遊戲就知道了
    FMV,即「Full-Motion Video/全動態影像」,是一種在遊戲中使用的情節展現方式,簡單的說就是以真人錄像來替代CG動畫或即時演算。比如《命令與徵服》和《紅色警戒》系列著名的真人過場,以及《Her Story》遊戲中出現的真人短片。  出於成本考慮,廠商通常的做法是把FMV穿插於遊戲之中,僅作為點綴使用。
  • 一款島國出品的真人互動電影遊戲
    世上的遊戲千千萬,有許多好玩的遊戲由於缺乏宣傳,所以不被廣大玩家所熟知。在這裡小白每天會為大家推薦一款評價很高但是不太出名的遊戲~《死亡成真 Death Come True》是由《彈丸論破》製作人小高和剛所製作的一款真人互動電影遊戲。在遊戲過程中,玩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選擇,而每一個選擇又會對劇情有不同的影響,你所做的選擇會讓故事的結局變成什麼樣子呢?
  • 真人互動電影遊戲《深海:即刻抉擇》上線Steam,也許還待成長
    互動電影深海系列的首部作品《深海:即刻抉擇》今日正式登陸Steam平臺,首發26元。之前國創真人互動遊戲《隱形守護者》口碑甚佳,小遊玩的時候就完全代入進去,壞女人的結局一直耿耿於懷,不知道此作如何,會不會也給人同樣的觸動?
  • 原神哪些平臺可以玩 原神遊戲上線互通平臺介紹
    原神哪些平臺可以玩?很多小夥伴可能還不清楚這款遊戲可以在哪些平臺玩吧,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原神上線平臺介紹,快來看一下吧。
  • 什麼遊戲可以掛機賺錢?有什麼可以掛機賺錢的遊戲?
    年輕人有年輕人賺錢的方式,比如玩遊戲就可以賺錢。有的電競專業選手,年收入比明星還多,還有遊戲主播、靠玩遊戲賣裝備賺錢等等的賺錢方式。
  • 超重口驚悚電影《食人族》將推出真人互動恐怖遊戲
    驚悚重口電影IP《食人族(Cannibal)》將以互動恐怖遊戲的方式推出第四部作品,為了慶祝系列電影40周年,義大利獨立開發工作室Fantastico Studio決定在2020年11月登陸PS4/PC/XB1/Switch/手機平臺。
  • 真人電影互動遊戲《繁念》預告
    真人電影互動式遊戲新作《繁念(The Complex)》官方今天(2月5日)公開了首支預告,該作預定將於2020年第一季度正式發售,登陸PS4、Xbox One、Switch和PC平臺。
  • 手機上玩互動電影遊戲!這些真人實拍的懸疑解謎手遊,足夠燒腦
    顧名思義,互動式電影遊戲是一種觀眾也能參與到情節中的遊戲,或者說電影。互動有很多種方式,比如觀眾需要在關鍵時刻選擇劇中角色下一步應該怎麼做,並最終左右故事的走向,決定人物的命運;有時,觀眾也還被要求通過觀察解開諸多謎題,推動劇情發展。
  • 我為什麼玩了三個月的掛機遊戲?
    我已經玩了3個月的AFK了。AFK的全稱是《AFK Arena》,國內的名字叫《劍與遠徵》,當時這個遊戲在國內還沒拿到版號,我玩的是國際服。由於職業的關係,我屬於全平臺通吃的玩家,欠下無數遊戲債,主機大作都玩不過來,怎麼還有時間玩手遊?時間當然是沒有的,所以我現在在手機上基本只玩掛機遊戲,AFK就是個掛機遊戲。
  • 掛機打BOSS:玩遊戲賺錢!可提現微信錢包的遊戲!
    關注我們,發現更多玩遊戲就能賺錢的小遊戲!可以提現到微信錢包哦!——————————————————————馬上就要到五一假期了,這個假期怎麼玩呢?為了回饋小夥伴們的支持,玩遊戲賺錢的活動又來啦!這次的活動遊戲叫《掛機打BOSS》,這是一款放置掛機養成遊戲,非常適合五一在車上、在家裡玩,快跟沐沐一起來看下吧!開局第一個BOSS是小蝸牛,沐沐居然打了好久!這遊戲有點意思!
  • 回家路上玩什麼?不需聯網的單機遊戲推薦
    那麼這裡還是為大家帶來一波無網也可玩的單機遊戲,長長的旅途,讓它們給你一段妙趣橫生的時光。遊戲目前限時優惠價18元,不久會恢復原價。1月21日,遊戲會更新CG、音樂、視頻鑑賞和番外故事,已經玩過的玩家也可以再來體味一番。
  • 這家真人互動遊戲的潛力股正式向這個賽道進軍了
    但上個月由橙光遊戲(下稱橙光)推出的真人互動作品《好久不見》,讓我們看到仍有團隊在積極嘗試這一類型遊戲的製作。藉此機會,我也與該作的製作人Peter聊了聊,與他的談話中我能感受到,橙光在真人互動賽道的布局,或許要比我們想像的更為深遠,而真人互動作品的前景也令我頗為憧憬。
  • 周末玩什麼:只有女編輯敢碰的《生化危機2》重製版
    「周末玩什麼」是來自觸樂編輯們的每週遊戲推薦。每周末,我們都會各自推薦一款當周的新遊戲(偶爾也會有老遊戲),它們可能是PC或主機遊戲,也可能是手機遊戲,來供大家參考、選擇;也可能是集體品評一款熱門或有特色的遊戲,給讀者朋友們提供一款遊戲的多個視角。當你在周末賴床,沒決定接下來玩點什麼好的時候,不如來看看我們的選擇裡面是否有你感興趣的,也歡迎讀者和開發者朋友們向我們尋求報導。
  • 體驗感最差的電影互動遊戲,劇情無懸念,還要玩家繳智商稅?
    七月剛開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玩上自己想玩的遊戲呢,Steam上,七月份的新遊不算多,且大多是移植作品,幻想本期就為大家盤點兩款交「智商稅」的七月新遊。首先是這款上個月末登陸了IOS和Switch平臺的多平臺遊戲《終結降臨》,並將於7月18登錄Steam平臺。該遊戲採用這是一款電影互動遊戲模式,類似的還有超凡雙生、底特律化身為人、隱形守護者等。那為什麼幻想敢在這裡斷定這是一款智商稅遊戲呢?因為它的缺點實在太多,還都是硬傷。
  • 盤點那些出色的交互式電影遊戲 玩遊戲就像看電影!
    交互式電影遊戲在遊戲界裡的地位十分特殊,因為它們總是處在兩者的邊界之間,有著電影化的敘事風格,眾多路線的分支,相較其它遊戲有更加濃厚的代入感和其他遊戲所沒有的結局參與感。幾乎每一款該題材的遊戲都會在當時引起轟動,因此「交互式電影遊戲=佳作」成為了玩家們的共識。
  • 真人互動電影遊戲《復體》正式登陸Xbox One發售 支持官方中文
    今天由《晚班》《地堡》開發商Wales Interactive製作的科幻驚悚題材真人交互式電影遊戲《復體 The Complex》正式登陸Xbox One發售,本作支持官方中文,為純單人單機作品。
  • 周末玩什麼:雅達利上古遊戲寶庫,多人同樂「沙雕」運動模擬
    「周末玩什麼」是來自觸樂編輯們的每週遊戲推薦。每周末,我們都會各自推薦一款當周的新遊戲(偶爾也會有老遊戲),它們可能是PC或主機遊戲,也可能是手機遊戲,來供大家參考、選擇;也可能是集體品評一款熱門或有特色的遊戲,給讀者朋友們提供一款遊戲的多個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