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前種竹,做人狠毒」這句農村俗語什麼意思?為什麼這麼說?

2020-12-21 譽家裝飾

前段時間給大家對比分析了兩句關於家裡栽種竹子的俗語,一句是「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還有一句是「門前不栽竹」,這兩句充滿矛盾的話語引起了大家的興趣和討論。誰知最近又看到一句俗語「門前種竹,做人狠毒」,讓我再次對竹子產生好奇。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

竹子與梅、蘭、菊並稱為「四君子」,錚錚傲骨立於四季不敗之地,文人墨客以畫竹、寫竹來體現剛正不阿、高風亮節、正直清高的生活態度。在風水上,甚至有「門前種竹,子孫享福」的說法:竹子旺盛的生命力及節節高升的生長態勢能夠體現其家庭的生活蒸蒸日上,能夠庇佑子孫興旺發達。

對於栽竹農村確實有一些說法,比如∶屋後不宜栽竹、室內不宜擺竹等。雖然將竹子的生長習性添加了些迷信的成分,但這些環境下確實也不利於竹子生長。

竹子屬陰性植物,但卻喜光,不宜種植在屋後,受光局限不利於生長。也就有了「居前竹」的民間說法。

那麼,為什麼會有「門前種竹,做人狠毒」這種說法呢?又是什麼意思呢?

一種說法是,竹林招蛇蟻

茂密的竹林是蛇的最愛,很多蛇會在炎炎夏日給自己找一個乘涼的地方。竹子多了,蛇就多,而門前時常有蛇盤著,對於這家人的安全來說是非常有威脅的,所以人們才會認為門前種竹不好,也是暗指這家人特意養蛇唬人,內心狠毒。

第二種說法,竹子生長速度快,搶佔地盤,造成鄰裡矛盾

北方喜種竹,但民間種竹的人家只是鳳毛麟角,且只種在院內,院外一般不種竹。而南方農村一些山區,不管是門前,還是房後,都生有很多野竹。這句話也許不是農村俗語,而是因農村種竹時鄰裡發生糾紛的一句咒罵人的話。

南方農家,竹林與人爭耕,屋前屋後果樹多

南方農村房屋很多沒有單獨成庭院,也沒有圍牆,一個小的自然村落,房子挨著房子,房子的朝向基本一致,這家的門前與那家的門前是相連的。門前的隙地一般種一些小水果樹,或是搭瓜棚,種瓜菜,或者什麼都不種,空出來作場坪。這其中只要哪家種了楠竹,只要十年左右的時間,就會長出一片竹林來。

楠竹生長起來是不講理的,也沒有界線之分,哪裡的土肥和土層深,竹鞭就會延伸到哪裡,竹鞭伸到哪裡,竹就生到哪裡,攔也攔不住,挖也挖不盡。這樣,一家人門前種了竹子,其他人家種瓜果蔬菜就會受到影響。這也就是其他人家咒罵在門前種竹人「狠毒」的原因。

掰扯來掰扯去發現,原來這句話是來源於這麼一個「故事」。這也警示了我們,農村很多流傳下來的「俗語」、「老話」並不僅僅只有風水上的根據,有些也勸誡我們,注意鄰裡和諧,遠親不如近鄰。

相關焦點

  • 「門前種竹,做人狠毒」是農村俗語嗎?是否有科學依據?
    「門前種竹,做人狠毒」,從民俗文化的角度來說,這句話真不像是農村的俗語,倒像是一句用來評價別人短長的農家語言。最喜擴張的楠竹民間還有俗語說:「門前栽竹,子孫享福。」「墓前栽竹,子孫享福。」按古代風水角度來說,陰宅陽宅,道理一樣。這兩句話與「門前種竹,做人狠毒」指的不是一回事。
  • 「門前種竹,做人狠毒」這句農村俗語說法對嗎?有何科學依據?
    這些一直被文儒、雅仕們所鍾愛的高雅行為,隨著農村生活條件的改善,也已經成為農村中一道靚麗的風景。 有人喜歡花花草草,嬌豔盛開的鮮花給生活帶來生機勃勃的景象。而有人選擇門前種上一片竹子,清靜中而不失高雅,更能彰顯出別致的生活氣質。
  • 「門前種竹,多子多福」這句俗語有什麼特殊寓意,有道理嗎?
    「門前種竹,多子多福」這句俗語有什麼特殊寓意,有道理嗎?在農村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一些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老話,這些的話一般來說都特別有趣。其實老話就是農村俗語,而這些農村俗語也是從古至今,一直經過人們口口相傳,是古人們總結的生活經驗,其中不乏蘊含著一些大道理。
  • 農村俗語:「開門見河非吉地,門前暗溝也不宜」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開門見河非吉地,門前暗溝也不宜」,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哪些道理?在農村的風水玄學裡面有」開門見河非吉地,門前暗溝也不宜,開門見樹杆相衝,居家必然有大兇」,作為「家」的住宅,在農村修房蓋屋可是一件人生大事,不論修房蓋屋還是動土,在農村都有很多種的說法和講究,雖然有一些是具有很多的玄學說法,但很多也是有幾分道理的。
  • 農村俗語「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是什麼意思?
    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生活中通過很多細緻入微的觀察就能總結出很深的道理,這些俗語流傳至今,這也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農村俗語「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是什麼意思?門前草可以看出什麼?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家庭的好壞(做人、做事),不是看家中有多少值錢的東西,而是看門前有沒有雜草。因為門前雜草的多少可以反映出這家人是否懶惰。在以前的農村懶惰的人大多都是窮人,懶惰的人大多都不會為人處事,懶惰的人大多品行修養差,正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門前草」是一個家庭成員修養、整體綜合素質的外在表現。
  • 俗語「門前種三樹,家興旺三代」,是哪三種樹?門前種什麼樹好?
    在有關房前屋後栽樹的俗語當中,我們還經常可以聽到的就是「門前種三樹,家興旺三代」,這句俗語。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既然門前種樹有講究,那門前到底要種什麼樹才好呢?下面就來了解一番。很多人一聽到這句俗語,難免會認為門前栽三種樹,這樣的家庭才會興旺發達。其實是把意思理解錯了,在這裡的「三樹」並不是具體指哪三種樹,這是廣義的指法。
  • 俗語講門前不栽竹,又有老話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該信哪個
    農村流傳著一句叫,門前不栽竹,但也有一句與竹有關的話語,叫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有人覺得,為何會有這麼矛盾的話在流傳呢?其實兩種意思不同的農村老話,是兩種不同文化的碰撞,或者說是陽光白雪與下裡巴人不同的觀點,具體是什麼意思?下面我來給大家講解下。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居住的房屋和環境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老人說「門前種竹,子孫享福」,竹子有哪些好處?
    提要:竹子自古有氣節,老人說「門前種竹,子孫享福」竹文化是中國人精神世界富有的象徵。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象徵著生命的頑強,竹子中通外直、挺拔灑脫、清秀俊逸,竹子空心代表做人要虛心,生而有節、竹節必露則是高風亮節的象徵等美好含義,這都形成了中國所特有的竹文化。
  • 農村俗語「院中樹一片,妻兒不相見」什麼意思,老農為何這麼說!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楊納聊三農!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鄉村裡流傳著許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都是老一輩人們在生活、勞動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這句俗語的範圍很廣,而且其中許多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如今天要講的「樹在院裡,妻離子散」,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鄉下家家戶戶都有一個大院子,人們喜歡在院子裡種些時令蔬菜,比如春天種茄子、黃瓜、西紅柿等,到了深秋,就可以吃到各種新鮮蔬菜了。除在院子裡種蔬菜外,人們還會種一些觀賞性的花,或者是觀賞性的樹、果樹等。
  • 農村俗語「大房門前小破屋,三年一場哭」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所居住的房屋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大房門前小破屋,三年一場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門前有水是寶地,開門見山是廟堂」啥意思?
    農村人自己用去十幾年甚至半生的勤儉節約積攢下來的錢財,去建造自己心愛的住房,是多麼的不容易啊。因此,他們在建造住房的時候,非常講究,必須選擇一個農村非常好的風水寶地。於是,就為此農村便產生了許許多多的老話和俗語,如「門前有水是寶地,開門見山是廟堂」,就是其中之一。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有道理嗎?為何不能栽竹子?
    蘇東坡有詞「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吃飯的時候沒有肉可以,頂多是沒有葷腥,而家裡如果不種竹子,那可就是俗氣了,可見他對於家裡種竹子的執著。但是農村有句俗語卻跟大文豪的說法相悖,「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告訴我們家門前不能栽竹子,房後最好不要栽樹,那麼兩者到底誰說的有道理呢?
  • 農村老話常說「藕不過橋,竹不過溝」,這暗示了人生的道理嗎?
    摘要:農村老話常說「藕不過橋,竹不過溝」,這是在暗示做人的道理嗎?農村的俗語老話就像我們常說的「十萬個為什麼」一樣,似乎能夠說明白世間的萬事萬物,各個方面都有涉獵。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俗語老話都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多多少少都帶有人們內心的想法,有好有壞,注意區分就好。正如我們今天討論的話題,俗語「藕不過橋,竹不過溝」,現在來看有道理嗎?1.通俗的解釋這句話還是具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反映了兩者的生長習性!
  • 農村俗語:「門口有橫路,子孫多富貴」,是什麼意思?
    導語,農村俗語:″門口有橫路,子孫多富貴",是什麼意思?農村俗語是老祖宗世世代代相承流傳下來的積累經驗,具有一定的生活哲理,而且內容豐富,貫穿於人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其中關於農村建房布局和選址方面的俗語也非常多,如"門口有橫路,子孫多富貴",這句俗語就是其中之一。
  • 俗語「寧讓門前有橫路,莫讓豎路對著宅」,啥意思?有什麼講究?
    俗語「寧讓門前有橫路,莫讓豎路對著宅」,啥意思?有什麼講究?中國有著幾千年的農耕文化,自古以來在農村人們都是靠傳統的農耕生活,這讓農村在某些方面傳承著獨特的風俗,就拿在農村建房子來說,不少的人們都有一套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 民間俗語「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是什麼意思,可信嗎?
    農村俗語「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是啥意思?文|關關說史 都知道我們的古人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千古名句,還有珍貴的字畫,以及一些古老的藝術品,但是有誰真正的意識到其實在我們百姓中也是有很多厲害的人物的,我們的長輩們有的文化水平並不是很高,但是他們可也是出口成章的,並且他們口中的這些俗語也是相當有看頭的,可不要小瞧了它,如果沒有一定的生活閱歷你是怎麼想都想不通的,就拿標題這句俗語來說,它到底是什麼意思,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深層含義
  • 農村俗語「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是啥意思?我覺得有很強的哲理
    這從另一個側面,也折射出這種人的德行還是缺乏應有的水平,這就應了農村的一句老話,叫做「全壺水不響,半壺響叮噹」。今天我要說的不是這句農村老話,而是另外一條農村俗語,那就是「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我認為這條俗語就是對上述那種喜歡顯擺的農村人最好的註腳!為什麼這樣說呢?
  • 農村有句俗語,母雞鳴叫只因疼,公雞鳴叫為送行,是什麼意思呢
    從這句話的字面意思來看,是農村經常養雞的人歸納總結出來的一句話,我還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又請教了一個養雞的老農,他告訴我,農村的這句俗語,要這麼樣理解才對。、母雞鳴叫只因疼。母雞在什麼情況下會鳴叫呢,在農村養雞的人都知道,就是在母雞下蛋以後,母雞會咯咯咯的叫,母雞為什麼要叫呢,有幾種說法。有的說母雞下蛋以後鳴叫,是提醒主人趕緊來收雞蛋,生怕雞蛋被別人拿走或者是被其他的動物破壞,這是一種說法。
  • 農村俗語「門前有馬非為富,家中有人不算窮」是啥意思?
    這是農村過去舊社會上流傳的一句俗語,是談論人家是窮是富的老俗語,是說農民看問題不要看表面現象,要看本質的一句老俗話。這句古老的俗語,在現在也非常適用,仍然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仍然經常在農村聽到有人說。~~「門前有馬非為富」,意思是說人家門前拴著有馬匹,不一定是富戶人家。過去舊社會農村養馬主要有兩種用途,一種是作為代步工具,騎馬代替走路,如現在開小車出行一樣,過去沒有汽車,只能騎馬出行,另一種幹農活兒,如馬犂田耕地,馬拉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