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喝咖啡的時候,很多人會有不同的創意,有人喜歡撒可可粉,有些人喜歡撒肉桂粉,越南有加雞蛋,維也納喜歡擠奶油,連正宗的義大利人,也大多數喜歡加一小勺砂糖配Espresso。
但是,在國內卻有不少人,甚至是咖啡館,都喜歡配一個奶精球——更不要說三合一的速溶咖啡了。那麼,你們究竟知不知道所謂的奶精是怎麼來的呢?
植物油脂是以沙拉油為原料
很多乍看之下好像「和沙拉油毫無關聯」的食品裡頭其實也用了不少沙拉油(又稱色拉油、沙拉油)。像是喝咖啡的人經常添加的「奶精」就是如此。仔細看看上頭的原料標示,是不是出現了「植物油脂」、「植脂末」這些名稱呢?
「咦?奶精不是用牛奶做成的嗎?」那你就錯了!乳製品是一種似是而非的東西(奶精看名稱像是乳製品,但其實並不是)。而「植物油脂」主要是以沙拉油為原料,是將從植物採集而來的油脂精製成可食用的食品總稱。
發泡鮮奶油也是在植物油脂裡添加製成的
奶精是將水倒入沙拉油中,攪拌成白濁狀態之後(或者部分氫化)再添加乳化劑,以免油水分離,另外再加上增稠劑、安定劑等添加物,調出和奶油一樣的濃稠度與顏色。這就是利用沙拉油與添加物製成的加工食品,所以價錢才會這麼低,而且還可以長期保存。所以說,在咖啡裡加奶精,就等於把沙拉油倒進咖啡裡。
發泡鮮奶油也是一樣,會在包裝上的原料標示中清楚寫出「植物油脂」、「植脂末」之類,可見發泡鮮奶油並不是乳製品。奶精球亦然,都是在植物油脂裡摻入添加物製成的。唯獨原料只有乳脂肪,而且完全不摻入任何添加物的食品才能夠在包裝上清楚標示出「乳製品」、「動物奶油」這幾個字。
植物性鮮奶油、發泡鮮奶油就是沙拉油添加物
可是當我們真的到超市買「鮮奶油」,看到架上一整排「純生鮮奶油」、「發泡鮮奶油」、「植物性鮮奶油」等名稱不同的商品時,是不是會眼花撩亂,不知該如何挑選呢?鮮奶油的原料,只有生乳分離出來的乳脂肪,另一方面,在乳脂肪裡添加植物油脂、乳化劑與安定劑等添加物的東西,通常就是被稱為」植物性鮮奶油」、「發泡鮮奶油」等的鮮奶油。但是嚴格來講,這些都不算是真正的「鮮奶油」。手工蛋糕漂漂亮亮地塗滿鮮奶油裝飾,其實就像是把沙拉油塗抹在蛋糕上。
那麼,為什麼要對「沙拉油」那麼大意見呢?
沙拉油是什麼?
我們先來看看「沙拉油」到底是什麼?先就從它的定義來談談吧!沙拉油屬於食用植物油的一種,而且是遵守日本農林規格(JAS 規格)、精製度相當高的油類。這原本是制油公司為了沙拉專用食用油而開發的產品,而在制定JAS 規格的時候,為了列出等級、標示精製度,因此直接採用「沙拉油」這個名稱,進而成為今日最普遍的商品名稱。
「精製度高」反而對身體有害?
「精製度高」這句話乍聽之下似乎不錯,可是一旦與沙拉油牽扯上關係,除了對身體有害,別無其他。為什麼?因為在處理脫色、脫蠟、脫臭等過程時,沙拉油是採用和工業產品一樣的過程來製作的坦白說,標榜「不油膩」、「爽口無負擔」的沙拉油,是抹殺制油原料風味之下的產物,才會完全沒有獨特的氣味與滋味,無論搭配什麼樣的食材與烹調方式,都能夠運用自如。
最普遍的沙拉油──「芥花油」
因為這種油所使用原料有可能是經過基因改造的菜籽。最有力的證明,就是某大制油公司在官網裡的「常見問題」項目中提到「本公司作為食用油原料的大豆、菜籽、玉米與棉籽均不區分是否為基因改造之品種」。文中不明記「使用」,反而用「不區分」這個字眼含糊帶過。如果從小就一直食用基因改造食品,過了10年、20年,甚至30年,對於人體的細胞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相關資料至今尚未出現。是安全?還是危險?現況依舊不明。
最後,奶精對人體有什麼危害呢?
奶精並非用牛奶製作而成,而是一種加入了油脂、水、食品添加劑等物質的人工調製品,毫無營養可言。另外,奶精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即便長期保存於常溫環境下也不會腐壞,如果奶精當中真正含有牛奶的話,是絕對不可能長期保存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則是奶精中含有大量的防腐劑。
此外,奶精內還添加了同於增白的著色劑、用於增香的香料、用於混合油脂與水的乳化劑等等,這些物質對人體都有極大的危害。
科研證實,乳化劑內含有的「蔗糖脂肪酸酯」是一種致癌物質,尤其對人體的肝臟具有較大的傷害,另外還可能引起胎兒染色體異常,因此孕婦一定要引起注意,絕不可以食用。
另一方面,許多廉價的速溶咖啡內還添加了一種名為「磷酸鹽」的補充劑,該物質會阻礙人體吸收鐵元素以及鈣質,導致人體的免疫力以及自然癒合能力低下,因此在選擇速溶咖啡時也要多加注意。
現在市面上的大多數咖啡受限於成本和工藝限制,經常使用奶精來代替奶粉進行咖啡製作,而咖啡碼頭則在原材料方面進行了嚴格的管控和工藝升級,選用的牛奶是紐西蘭進口的優質奶源,最大程度保留咖啡最原本的味道,以優質的體驗贏得用戶,讓用戶喝得更放心。
本文部分內容轉載自咖啡工坊
加盟合作請聯繫:400-821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