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權威的技術研究與諮詢機構Gartner發布最新報告《Market Guide for AI-Enabled Translation Services》,百度憑藉在機器翻譯方面出色的表現強勢入圍全球AI翻譯服務代表性提供商(representative vendor)。Gartner分析師認為,百度有一個領先且宏偉的(advanced and ambitious)目標,融合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計算機視覺等人工智慧技術,為用戶提供實時、高質量的多模態翻譯服務。
在全球化發展背景下,隨著企業業務和生態系統不斷向全球不同區域擴展,企業獲取全球化信息的需求日益凸顯,機器翻譯成為剛需。據Gartner預測,到2025年,全球10%的企業將使用集成在IT運維中的企業翻譯服務,75%的翻譯工作將從專注於翻譯本身轉向對機器翻譯的結果進行審閱和編輯。未來,機器翻譯將是大中小企業增強全球化信息能力不可或缺的抓手;其中,百度是全球AI翻譯服務中的重要力量。
如今,百度翻譯已形成包括翻譯PC版、翻譯APP、AI同傳會議版、同傳助手以及翻譯開放平臺等豐富產品矩陣,支持超過200種語言互譯,每天翻譯量超過千億字符,通過開放平臺支持40多萬企業和個人開發者,覆蓋30多個行業。
自2010年以來,百度翻譯在大規模產業化機器翻譯模型、海量翻譯知識獲取、多語言翻譯統一框架、機器同聲傳譯等方面均進行了系統而深入的研究,並取得重大技術突破,研製了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技術領先、功能豐富的機器翻譯系統,實時準確地響應全球海量複雜多樣的翻譯請求。同時,通過公有雲、私有雲、本地化等靈活的部署方式,滿足用戶不同場景的應用需求。
百度翻譯還打造了自己獨特的技術和應用優勢。2015年5月,百度在全球率先發布網際網路神經網絡翻譯(NMT)系統;2019年,百度在國際權威機器翻譯評測WMT19新聞翻譯任務(中英文)名列第一;針對語言數量多、分布不均衡、實現複雜度高的難題,百度研發了基於神經網絡的多語言翻譯統一框架,世界範圍內首次突破200種語言互譯,翻譯質量業內領先;同聲傳譯方面,針對機器同傳高準確與低時延的矛盾,百度翻譯提出語義單元驅動的AI同傳模型,翻譯準確率超過80%,時間延遲約為3秒,與人類水平相當,目前已服務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上百場重要國際會議。
(圖示:百度AI同傳支持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8月Gartner發布的《Hype Cycle for Natural Language Technologies, 2020》中,百度被評為神經網絡機器翻譯標杆機構(sample vendor),是國內機器翻譯領域唯一入圍單位。時隔4個月,再次入圍Gartner全球AI翻譯服務代表性企業,彰顯了百度翻譯深厚的技術實力以及業界對百度翻譯的認可。
未來,百度翻譯將在核心技術積累、前沿技術探索以及應用落地方面持續深耕,助力各行各業創新發展、智能化轉型升級。
聲明:本站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本網站對此聲明具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