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開元寺東西塔,我國建築高度最高、年代最古老的一對石塔

2020-12-15 魚和海的時光

說到泉州,自然要說到開元寺,因為省會福州也有個開元寺,這裡還是叫泉州開元寺吧,泉州開元寺最出名的莫過於東西塔了。當地人有句俗話說:「站著像東西塔,躺著像洛陽橋。」由此可見東西塔在泉州人心目中的位置。東西塔是現今我國建築高度最高、年代最古老的一對石塔,歷經歲月更替,至今巋然屹立,堪稱奇蹟。泉州離廈門很近,高速大約1小時車程,如果對歷史文化古蹟感興趣,可以去走走看看。

泉州市開元寺內東西塔

東西塔又是如何建成的呢?

帶著這個疑問,在網上查了些資料,據說原來設計建造時先建了一座土山,然後用土山做斜坡,建塔的工人從土山腳往土山頂慢慢將石頭一塊塊地往上疊,塔造愈高,土山堆愈高,土山因此也就愈伸愈遠,一直堆到現在的中山路十字路口,所以這個地方就叫做「土山街」。點擊

建造高度這麼高的石塔,究竟用了多少塊石頭呢?

傳說,當年造塔時用的石頭從西街排到泉州城郊,即現在泉州城東南的東海鎮法石村,所以這個地方叫「石頭街」。

泉州市開元寺內麒麟壁

泉州開元寺東西塔簡介

東塔(鎮國塔):位於開元寺大雄寶殿前東側,名鎮國塔。鹹通六年(公元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禪師建成五層木塔。前後經過幾次毀壞與重修,易木為磚。至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本洪法師才易磚為石,後由法權法師,天錫法師繼造,前後經十年才完工。

泉州市開元寺東塔

東塔通高48.24米,塔平面分迴廊、外壁、塔內迴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分。塔為框架式的結構。正中的塔心柱直貫於各層,是全塔的支撐。塔壁使用加工雕琢的花崗巖,以縱橫交錯的方法疊砌,計算精確,築工縝密。

泉州市開元寺東塔局部

石塔不但堅固無比,而且造型精緻。塔簷呈彎弧狀向外伸展,簷角高翹,使塔身有凌空欲飛的態勢,顯得輕盈。每一層各設四個門和四個龕,逐層互換。這樣既平均分散重力,又可使塔的外形更加生動和美觀。每層塔簷角各系銅鐸一枚,微風吹動之時,鐸聲叮咚,悅耳怡人。

泉州市開元寺西塔

西塔(仁壽塔):位於大雄寶殿前西側,名仁壽塔。高44.06米,略低於東塔,其規模與東塔幾乎完全相同。五代 梁貞明年間 (公元915-920年),建7級木塔,號無量壽塔,宋政和四年(1114年)改名仁壽。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遭火災,淳熙年間(1174-1189年)改建為磚塔。紹定元年(1228年),改建為石塔,至嘉熙元年(1237年)完工,先東塔十年而成。

泉州市開元寺內石獅子

西塔象徵西方極樂世界,以塔身的八面和塔頂、塔座合為十方淨土。每一方淨土從上到下交錯安放著諸天神將、羅漢、高僧、菩薩、童子,還有對佛教發展大有貢獻的梁武帝、昭明太子,以及神話故事中的猴行者、火龍太子等浮雕像。

歷史傳說

泉州開元寺東西塔的歷史久遠,當地還流傳著一個「東塔神西塔鬼」的傳說故事。傳說這兩座東西塔,當時是由師徒二人主事,師傅起東塔,徒弟起西塔,建到塔尾,兩人都沒辦法下來。師父就舉起身邊的一支雨傘展開跳落來,徒弟看見師父這樣做,也展開一支雨傘跳落來,結果徒弟卻摔作肉餅。原來師父用的是布雨傘,跳落去就像降落傘,慢慢著地,所以平安無事;徒弟用的是紙雨傘,一跳落去,紙傘就破,結果徒弟摔死了。所以古人就說東塔神西塔鬼。這本是無稽之談,沒有根據,但是它說明了一個道理,真功夫要真學到手,盲目模仿有時會走入死路。泉州有一句古話叫做「跟師傅跳落去」,大概就是來源於這個傳說吧。(資料來源於網絡整理)

泉州市開元寺

周邊景點:

泉州中山街,西街,關嶽廟,清淨寺,天后宮,承天寺,府文廟。

景點位置:

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西街176號開元寺內(導航搜索泉州開元寺)

泉州市內交通指南:

乘坐2路、961路、旅遊專線車601線等,在開元寺站下。

開放時間:

08:00-17:30 (周一至周日)

相關焦點

  • 1892年至今極其珍貴的泉州東西塔影像
    攝)泉州開元寺寺院前部東、西矗立的鎮國塔、仁壽塔,泉州人習慣稱為東塔、西塔。/攝)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掛滿彩燈的東西塔夜景(陳世哲/攝)如今的東西塔(王柏峰/攝)舉世罕見的建築傑作東西塔抗震性極強,為舉世罕見的傑作,其石作梁柱、鬥栱均嚴格按照宋代營造法式建造,是中國古代建築體系發展演變史中彌足珍貴的年代標尺。
  • 不說開元寺,只說泉州東西塔,純乾貨~
    泉州東西塔位於泉州市區西街開元寺內,是中國現存最高也是最大的一對石塔。關於塔的年代東塔鎮國塔在公元1238-1250年建造,西塔仁壽塔先東塔10年而建約公元1228-1237年。為什麼選擇這期間耗費大量人力財力建造東西塔呢?這與當時泉州的經濟發展是分不開的。
  • 泉州西街在哪裡? 泉州西街相關簡介(圖)
    西街是泉州最早開發的街道和區域,早在宋朝,它就已經象徵了泉州的繁榮,它還是泉州市區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區,保留著大量具有歷史原貌的建築,現在目前西街片區現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共計20多處,分屬古建築、古遺址、石刻等多種類別,還有未列入級別但保護較好的古建築、古民居12處,擁有開元寺、東西塔、肅清門等景點。
  • 福建泉州最全遊玩攻略,第一次入泉的小夥伴可以提前看看
    開元寺——推薦指數:五星這是小馬在泉州旅遊時遇到的最喜歡的景點。這座有著1300多年歷史的古寺,保留了不少古物。如拜亭內可見宋代石塔;例如,法庭兩側的八角形五層樓閣式石塔;例如,大雄寶殿前的須彌臺上有72尊獅身人面像的青石浮雕;例如,寺廟後面的古婆羅門式青石柱子;例如,我國現存的三大戒壇之一的戒壇甘露;例如,甘露戒壇造型中的24位"飛天樂師"等,讓開元寺看點十足。
  • 福建最值得去寺院,不僅香火旺盛,而且祈福求姻緣非常靈驗
    導讀:福建最值得去佛教寺院,不在廈門和福州,常年香火旺盛福建是我國東南沿海最為重要的省份之一,福建依山傍海,蘊藏著豐富的旅遊資源,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千萬的遊客到此遊玩。但是,提起福建有哪些旅遊城市,遊客似乎只能想起廈門。
  • 泉州寺廟多,出門見佛陀。梵音傳千年,古剎事事說
    泉州,傳說中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這裡有最古老的海港碼頭,明朝的鄭和,六次下西洋都是從這裡起航。所以,泉州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上來說,它是一個「走出去,請進來」比較早的城市。開放的思維,也造就了泉州這座城市比較古老的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寺廟和道觀林立,香火旺盛。
  • 102層泉州塔呼應臺北101 將成泉州最高建築
    泉州「浦東新區」效果圖泉州要打造102層福建省的標誌性建築 你覺得有必要嗎?東南快報訊(特派深圳記者 謝丹)泉州將建102層的「泉州塔」,將打造成泉州市乃至福建省的標誌性建築。昨日下午,泉州市珠三角民企產業項目洽談會暨籤約儀式在深圳舉行,泉州臺商投資區與廣東省福建商會就該項目在會上正式籤約。在泉州專場對接洽談會上,共籤約了43個項目,投資額達267.8億元。
  • 「連載」泉州開元寺:(七)宏麗的紫雲大殿
    【題記】據官方消息,泉州作為中國2020年唯一申報項目,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即日起,連載北京大學方擁教授撰文之《泉州開元寺》。泉州開元寺(《中國精緻建築100》叢書)方擁 楊昌鳴 撰文七、宏麗的紫雲大殿泉州開元寺大雄寶殿別稱紫雲大殿,傳說創建時,「有紫雲蓋地之瑞」。
  • 慵懶隨性的泉州之旅,感受海絲起點的悠悠古韻,食那一碗麵線糊
    最愛的是他們家的頂樓天台,可以看到老泉州的紅厝頂,而東西塔也剛好在眼前,日出日落都可以欣賞 開元寺不光光是佛教寺廟,還融合了多個教派的建築風格。大雄寶殿前方露臺須彌座上的獅身人面像,傳遞著古老而神秘的氣息。
  • 泉州具有代表性的古街區,鼎盛了一千多年,地位如同廈門的中山路
    西街是泉州最早開發的街道和區域,見證了泉州地區的興盛繁榮。在繁榮過後,西街並沒有因現代化城市發展而落寞,現如今靠著保存大量具有歷史原貌的建築,眾多絢麗多彩的文物勝跡,結合民間傳說和名人事跡,吸引著眾多國內外的遊客慕名而來。白巖松曾經說過:「泉州,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那麼泉州具有代表性的古街區——西街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泉州百餘座古塔多數遭侵蝕 保護開發擦亮城市名片
    井亭巷中的定心塔被民居團團圍住多數古塔難逃歲月侵蝕  泉州現存的古塔中,開元寺的東西塔、石獅姑嫂塔、南安官橋鎮五塔巖石塔、安海五裡橋白塔等這些古塔總體保存情況較好,大部分石塔的形象、外觀均保持原有的風貌,磚塔由於材質原因較石塔更難保存,因此多數在明清後重新翻修過。然而,再堅固的建築也難以抵擋幾百年的時光留下的痕跡。
  • 我國南方一座神秘的寺廟,1300年雜草不生,你來過這裡嗎
    我國是一個包容性很高的國家,在宗教領域尤其如此,學校讓我感受到中國有很多信徒,有很多喜歡旅遊的朋友,在很多旅遊景點,寺廟或佛像可以為人們提供旅遊和參拜,許多佛教信徒翻山越水到自己心中的聖地磕頭。我國的許多寺廟也很有名,今天的小編給大家介紹一座神秘的寺廟,這座寺廟1300多年來沒有雜草生長,這座寺廟被稱為開院寺,這座寺廟的著名之處是這座寺廟供奉著密宗五方佛,雖然對我們普通人來說不太清楚,但是對於佛教信徒來說,這裡位於他們的心中,非常重要,開院寺位於福建省泉州,天主古城,在這個城市建了許多寺廟,開元寺在其中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