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在海澱區政協十屆五次會議期間,與會委員們分15組討論了十屆區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報告,會議還討論了大會決議(草案)。
討論現場,委員們結合自身履職體驗,圍繞兩份報告展開積極討論,會場氣氛十分熱烈。委員們紛紛表示,兩份報告層次清晰、內容豐富、客觀全面,既總結了過去一年的履職實踐,又安排部署了新一年工作任務及總體思路,是兩份既「實」又「新」的報告。
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宜居宜業城區和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是委員們關注和熱議的焦點問題。丁元竹、周力平委員認為,海澱區要利用自身優勢,立足海澱實際,先行先試,營造國際化營商環境、服務環境,加強國際合作和人才交流,同時要具有全局視野,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海澱發揮科技優勢,用信息化、科技化手段護航群眾健康受到了委員們的廣泛關注。張旭東委員認為,在海澱建立紅十字會救護站,在圖書館、車站、體育館等公共場所布設AED非常有必要,AED的普遍存在就是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更多地為人民的生命健康著想。
科技引領創新是海澱區不變的主題,無論在文化發展還是科技服務方面,都可以提升百姓幸福感和獲得感。馬鴻韜委員建議,海澱應建立自己的創新文化整體體系和品牌,加強軟體建設,在文化上挖掘內在的實質性內容,讓海澱文化植根更廣範圍。朱明明委員表示,科技創新需要搭建公共平臺,我區應充分利用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設機遇,推動科技服務、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科技金融創新等方面的政策落地,激活海澱在高科技方面的創新能力。
提出提案是政協委員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的一項重要工作。陳軻委員建議,發揮團隊的力量加強集體調研,進一步提高提案質量,促進委員切實履行好參政議政的職能作用。夏海山委員建議,可以在提案工作上設置預提案制度,通過網絡平臺,看到其他委員類似的提案和內容,以便聯合提案、合併提案,提高提案質量。趙國春委員表示,學習北京市政協的經驗,在政協會召開之前召開會前提案知情通報會,推動提案的工作更聚焦。
委員們踴躍發言,各抒己見,紛紛表示將更加積極地履職盡責,進諍言、謀良策、出實招,共同譜寫海澱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宜居宜業城區和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的新篇章,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向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獻禮。(記者 李洪亞 孫卉 慄潔 攝影 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