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隴南文化大咖——張雁林:村落民間擷取音樂芬芳

2021-01-12 隴南廣播電視臺

村落民間擷取音樂芬芳

我們文藝工作者要創作優秀作品,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民俗音樂是中華民族文化基因之一。我要通過音樂讓全世界了解隴南,了解甘肅,了解中華文化魅力。

——張雁林

張雁林出生在大山深處的文縣,從小愛好文學創作。2000年在文縣任教的張雁林創作了一首歌詞《月亮女兒》,他沒想到這首歌被著名藏族歌手容中爾甲選中並演唱。

張雁林:大概是四月份的時候忽然來了一個電話,我就感覺到這個人應該是容中爾甲。當我接上電話的時候,他就問我是張雁林老師嗎,我說是是是,他說,感謝您給我寫了這麼一首歌曲,今天我給你打電話是跟你談一下版權的問題。

一首歌開啟了他與容中爾甲的合作之路,後來在容中爾甲發行的四張專輯中,張雁林參與了很多歌曲的創作,其中《九寨之子》這首歌已經是九寨溝景區主打宣傳歌曲。

著名藏族歌手 容中爾甲:張雁林老師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詞曲作家,他平時也是一個非常勤奮、非常善於捕捉靈感的一位創作者。我覺得他的作品有青稞酒的甘甜,有酥油茶的芳香。

張雁林:他(容中爾甲)看見我跟他思路是異曲同工,可以說是珠聯璧合。他說,我們兩個一生,要成為一個最好的搭檔,而且我們要合作一生。

中國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學會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主席 陳小奇:張雁林的歌詞在文字上很乾淨、很溫雅,而且很有畫面感,這一點在中國的西南西北的歌詞作者中是比較少有的。

十年時間他為容中爾甲、亞東、高原紅組合等眾多藏族歌手、藝術家創作詞曲百餘首,並和容中爾甲合力為藏族女子歌手組合「高原紅」打造了多首歌曲。2006年在西北師大敦煌藝術學院深造歸來的張雁林放棄了優厚的待遇,選擇回到家鄉隴南,整理挖掘當地民族音樂。

張雁林:我背著我的一個小的背包馬桶包,我走遍了隴南的山山水水,爬過最高的雄黃山,每走十步必須停下來,嚴重的缺氧。我們摸清了隴南的音樂資源,摸清了隴南的歷史。這樣對我歌詞的創作和歌曲的創作直接就進到了接地氣、接歷史、接民俗這麼一個層次,長出來是芬芳的,有露珠一般的,有草腥味的鮮活的東西。

四川英明影視文化藝術公司董事長、澳大利亞影視傳媒集團董事總經理 甘纓:我和詞曲作家張雁林結緣已有十多年了,我們合作了差不多幾十部音樂作品,這些作品相繼在相關的媒體上播出,在海外發行,同時也斬獲了中國相關的行業評比的很多獎項。

張雁林:在康縣進行音樂調研的時候,我們發現了茶馬古道這樣一種文化現象,(如果)作為一種特色的主打文化來挖掘包裝,將會對我們地方的經濟和特色旅遊的打造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們把這種思路給康縣縣委、政府進行了及時的匯報,課題的研討最後得到了印證。康縣茶馬古道、隴南茶馬古道,這個課題已經成為隴南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的項目。我們在這個文化的基礎上,創造了《和諧永康》系列的歌曲來宣傳我們的旅遊。在哈達鋪的紅色文化打造的當中,我們創作了哈達鋪長徵組曲:《草地上過來的人》《哈達鋪裡迎親人》《哈達鋪遊擊隊之歌》《到陝北去》,這一組歌曲得到了肖華將軍也就是紅軍長徵組歌詞作者的女兒肖霞的認可,另外我們給大堡子山寫了《拜秦陵》,這首歌曲讓《中華情》的總導演郭霽紅看中以後給我們上到了《中華情》。

《拜秦陵》

隴南歌手 陳琦霞:非常感謝張老師,通過《星光大道》這個平臺發現我,他也是給了我一個好的平臺,讓我去提升提煉自己。

隴南白馬藏族歌手 班文彪:在音樂的道路上,我認識了一個對我幫助很大的人,他就是我的老師張雁林老師,自從他給我支持、指點、教育,讓我走上了專業歌手的道路,讓我走上了《星光大道》 的舞臺。

為彰顯甘肅文化魅力,2013年和2015 年由中國音樂家協會、省委宣傳部等相關部門面向全國開展「西風烈·絢麗甘肅」原創歌曲徵集評選演唱活動,張雁林應邀參加了採風活動,其創作了四首歌全部獲獎。

張雁林:當時有一首歌曲叫做《問黃河》,我們甘肅的彭根發主席在評價這首歌曲的時候說了一句話,「我很慶幸這首歌出自於我們甘肅作者之手」。在現場演唱的時候,當時獲了一個三等獎、兩個優秀獎。

《問黃河》資料

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金鐘獎獲得者、四川傳媒大學教授、四川流行音樂協會主席 陳川:在他的身上我體會到一股音樂家對自己的家鄉、對自己的創作的責任感,他在弘揚傳播家鄉文化作品的時候,他是盡心盡力的。

2018年1月,張雁林受邀中央電視臺《星光大道》欄目組,擔任該年度首次舉辦的星光大道月賽評委,也是隴南首位在《星光大道》擔任評委的音樂人。大眾的認同、各種榮譽的取得,是他對音樂的執愛、堅守和付出。

著名音樂人、文化策劃人、鳳凰傳奇《大聲唱》詞作者 蔣開鮑:他的詞曲風格創作多元,很多風格都寫得特好,尤其他的民族風和西北風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

香格裡拉組合:我們香格裡拉組合也藉此機會深深的感謝張雁林老師和陳小奇老師,專門為我們香格裡拉組合打造的一首非常好聽、非常暖心的歌曲《我的家在香巴拉》。

甘肅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甘肅國畫院副院長、中國老子書畫院名譽院長 王曉銀:我認為張先生是一個能夠立足於我們西部生活,特別是紮根於基層、紮根於人民群眾,能夠反映我們西部的人文地貌這樣一位優秀的詞作家也是曲作家。

張雁林:隴南有伏羲文化、古氐羌文化、先秦文化、白馬文化等深厚的文化底蘊,有最壯觀的山和跌宕起伏的水,有南北文化交融的交響的打造,有民族民間音樂的優勢,以及奮發向上、開拓進取的時代精神,這都是我們每一個藝術工作者取之不盡的寶藏,我們應該順應歷史的潮流,肩負歷史的使命,做出我們自己更優秀的作品來回報我們的家鄉。

隴南廣播電視臺《尋找隴南文化大咖》

監製:楊東紅 責任編輯:王偉毅 編輯:王瑞

相關焦點

  • 甘肅隴南十大古村落,這裡有被譽為東亞最古老的部族
    古村落中蘊藏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景觀,是中國農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遺產,現今卻成了「即將消失的美景」。如果不能引起關注和足夠的保護意識,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老村莊一旦消失,就再也不會回來了。隴南位於甘肅省東南端,東接陝西,南通四川,扼陝甘川三省要衝,素有「秦隴鎖鑰,巴蜀咽喉」之稱。
  • 隴南師專張益琴教授成功加入中國音樂家協會
    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合唱協會會員,世界青少年合唱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口述史研究會會員,甘肅音樂家協會會員,甘肅戲劇家協會會員。甘肅省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隴南市第二層次領軍人才,隴南師專第三屆教學名師,隴南師專師德標兵,多次被評為隴南市優秀教師,隴南師專優秀教師、科研先進個人,主要從事《聲樂》《合唱與指揮》課程教學與隴南民間音樂文化研究工作。
  • 傳承優秀文化,打造民間音樂品牌
    民間吹打樂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文化藝術傳播一個重要的載體。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打造滁州民間音樂品牌,12月16日下午,由市文明辦、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市文化館、各縣市區文化和旅遊局承辦的滁州市首屆民間吹打樂大賽決賽在滁州大劇院拉開帷幕,18個優秀晉級曲目現場「PK」。
  • 「老亂彈」唱腔藝人僅存一人 《中國戲曲劇種全集》甘肅隴南影子腔...
    「老亂彈」唱腔藝人僅存一人《中國戲曲劇種全集》甘肅隴南影子腔課題組獲重要發現田野調查重大發現 圖由甘肅省文化藝術研究所提供  每日甘肅網5月28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27
  • 高空獅子的傳統民間技藝發源地,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
    應家溪串起青源、環溪、徐畈、深澳、荻浦五個「中國傳統村落」,其中深澳村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 深澳村位於富春江南應家溪畔,隸屬桐廬縣江南鎮,西距縣城16.5公裡,地處丘陵地帶,南望天子崗,東瀕黃山,地勢南高北低。應家溪串起青源、環溪、徐畈、深澳、荻浦五個「中國傳統村落」,其中深澳村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
  • 傾聽運河的聲音 多位音樂大咖來杭尋找創作靈感
    2020-12-02 15:31 |杭州2022年亞運會、京杭大運河杭州景區
  • 孫雪濤:隴南美麗鄉村建設的「P-M-C-D」模式
    甘肅省副省長、隴南市委書記孫雪濤出席論壇並介紹隴南在美麗鄉村建設方面的基本情況。隴南美麗鄉村建設的做法可總結為「P-M-C-D」(也就是「一保二修三建四拆」)。「P」就是protect(保),讓文化脈絡和鄉愁記憶、自然生態與建築空間完美融合。注重保護鄉土文化,加強對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築等文化遺存和乞巧節、白馬人等非物質文化的的保護開發,培育了武都張壩、康縣朱家溝、文縣白馬山寨、徽縣青泥嶺等一批留住古老鄉愁、富有創意新韻的歷史文化名村。
  • 文化潤疆|進入新疆民間音樂,從木卡姆開始
    周吉在20世紀80年代曾提出:「維吾爾族民間音樂,特別是其中與各種特定的、自古至今沒有多大變化的生產方式及生活習俗緊密結合的那些部分,完全有理由被認為是古代西域音樂文化的歷史殘餘」,並通過研究考證,推斷出古絲路音樂的形態特徵。
  • 【「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P-M-C-D」模式:推進隴南美麗鄉村...
    ,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開發鄉村價值建設美麗鄉村分論壇在隴南舉行。甘肅省副省長、隴南市委書記孫雪濤出席論壇並介紹隴南在美麗鄉村建設方面的基本情況。  孫雪濤介紹,隴南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一體推進,讓2000多個貧困山村變身美麗鄉村。隴南美麗鄉村建設的做法可總結為「P-M-C-D」(也就是「一保二修三建四拆」)。
  • 永嘉第二屆楠溪江宋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論壇舉行
    大咖解讀楠溪江的SONG文化:對傳統的傳承在1個月前,主辦方發出了「楠宋造夢師」的徵集令,希望設計師以文化創意項目打造為目標,圍繞宋代文化場景設計、宋朝生活文化美學營造、宋文化文創產品設計為核心,設計提交宋文化場景構建、氛圍營造和文創產品——要圍繞永嘉SONG的文旅融合概念。
  • 中國傳統文化有多美?看看《大國芬芳》的服飾設計手稿就知道了
    以酒為媒,將酒文化與詩樂舞的藝術形式融於一體,《大國芬芳》算是開天闢地頭一遭。近日,劇方重磅發布了一組精美定妝照,經過精雕細琢各個角色造型美不勝收,中國傳統文化之至美直抵人心,藝術之匠心可見一斑。與此同時,《大國芬芳》還同步曝光了一組服飾設計手稿,線條飄逸清麗,色彩明亮雅致,盡顯古風古韻。
  • 【極限文化】奢侈品從滑板文化擷取靈感,Butter Goods 職業滑手:他們只是在佔便宜
    作為澳洲珀斯當地指標性的滑板品牌Butter Goods Skateboards,兩名創辦人Garth Mariano 與Matt Evans 自學生時期相識,成年後因察覺伴隨自己成長的滑板品牌逐一消失,他們憑藉自身對滑板的熱愛,於2008 年創立Butter Goods,集結本土滑手、音樂與各式文化
  • 從首個世界文化遺產落鴉石村,看傳統古村落的鄉村旅遊開發經驗!
    古村落是祖先留下來的不可再生的寶貴遺產。保護好古村落,喚醒、搶救、傳承、弘揚蘊含其間的民族傳統特色文化,進而開發利用好古村落資源,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是鄉村振興戰略下的一個重大課題。目前,在傳統古村落保護與開發利用方面,我們面臨很多難題,例如,如何把握旅遊開發的尺度,如何留住古居民等。
  • 「高端論壇」古村落研究專家齊聚篁嶺,暢談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
    為探索新形勢下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的新方法、新思路,促進文旅融合、鄉村振興,推動民間文藝傳承發展,2020中國(江西上饒婺源)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論壇,在婺源篁嶺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江西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辦,中國文聯民間文藝藝術中心、中國民協中國建築與園林藝術委員會、上饒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婺源篁嶺文旅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徽逸古典建築有限公司、婺源縣茶博府文化服務有限公司承辦,婺源縣文旅新廣局、婺源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婺源縣農業農村局、婺源縣文物局協辦,中國民協領導,特約專家、嘉賓,各地民協代表,婺源縣領導
  • 隴南文旅暨隴南電商平臺推介會舉辦 橄欖油等特色農產品俏走金城
    首席記者 田蹊 攝   中國甘肅網12月16日訊 據蘭州晨報報導(首席記者 荊雯)「嘿,隴南,隨時讓你觸摸到一切鄉愁……」伴隨別具隴南特色的歌曲《在你身旁》,12月15日,由隴南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隴南市電子商務發展局聯合主辦的隴南文旅暨隴南電商平臺推介會在蘭州市建蘭路步行街拉開帷幕。
  • 《中國音樂遺產地圖》力求復興優秀傳統音樂文化
    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一級巡視員王晨陽表示,傳統音樂對中華文化基因有著重要的涵養、哺育作用。《中國音樂遺產地圖》應積極探索中國傳統音樂在中華文化傳承過程中的重要意義,通過新的技術手段與理念認知,從更廣泛的角度看待傳統音樂範疇的具體指向,匯聚各方資源做好傳統音樂類非遺普查,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作出貢獻。
  • 福建最值得一去的村落,被譽為「民間故宮」,歷史悠久景色絕美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開始出門旅遊,但是旅遊業的發展也為遊客帶來了一些煩惱,那就是不知道去哪裡玩,如今的人們已經厭倦了大城市的喧囂,開始尋找一些安靜的,古色古香的村子,著名的江南古鎮還有北方古城等等,在福建有這樣的一個古村,這裡被譽為民間的故宮,一起來看看吧!
  • 「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發現隴南之美——專家學者點評...
    甘肅省副省長、隴南市委書記孫雪濤出席論壇,並用英語向中外嘉賓講述了隴南美麗鄉村建設的碩果。論壇會上12位嘉賓緊扣「開發鄉村價值,建設美麗鄉村」的主題,圍繞發掘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村文化等資源建設美麗鄉村的理念模式,作了線上線下主題演講。
  • 冬遊隴南,一大波優惠在等著你
    原標題:冬遊隴南,一大波優惠在等著你    官鵝溝門票5折!西狹頌景區門票5折!康縣陽壩免費遊!12月15日,由隴南市電子商務發展局、隴南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聯合主辦的隴南文旅暨隴南電商平臺推介活動在蘭州舉行。活動現場,隴南各景區和電商不僅為蘭州市民帶了冬春優惠大禮包,還現場準備了300份優質土特產贈與蘭州市民品嘗。    隴南地處秦巴山地、岷山山脈和黃土高原的交匯地帶,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現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14家,物產豐富,文化、美食多樣,是觀光遊覽、康養休閒的絕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