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大寶就4歲了、2寶兩歲。漸漸地,我發現他們對我讀他聽的親子共讀有點不太感興趣了,開始喜歡自己塗塗畫畫,對事物的變化也感到很好奇。所以,趁著六一兒童節入手一本《多元智能情景認知遊戲書》當做禮物。
今天一拿到書,在陪孩子親子親子共讀過程中,我不禁被作者打造的豐富的知識小課堂驚豔到。《多元智能情景認知遊戲書》通過引導孩子觀察事物的變化、創造出新事物、補充缺失的事物,不著痕跡地來提升孩子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想像能力、邏輯能力,是一本孩子早教啟蒙的好幫手。
本書作者阿爾諾·布託是英國作家、插畫家和動畫師,曾在法國高等實用美術與工藝學院、戈布蘭動畫學院學習多媒體和平面設計。所以本書單是從視覺上就很受小朋友歡迎。
01、三大玩法——發現大不同、補充缺失物、創造新事物
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言:我們發現了兒童有創造力,認識了兒童有創造力,就須進一步把兒童的創造力解放出來。
2-6歲的孩子正處於視覺敏感期、書寫敏感期、細小事物觀察的敏感期等,如果抓住孩子敏感期,給予恰當的刺激,能高效開發孩子的書寫興趣、創造力、表達力。
《多元智能情景認知遊戲書》分別從創造新事物、補充缺失物、發現大不同三大緯度,引導孩子在場景中進行親子互動、認知遊戲,進而將孩子創造力釋放出來。
玩法一:找不同
比一比,右邊這棵樹上 有15隻與左邊不同的蟲蟲,看誰能把他們全部抓住?
這一頁,是兩娃最喜歡的遊戲,「天啊,這個翅膀不見了「」天啊,這個頭不見了「……兩個人找得不亦樂乎,還要比比誰找得快。
玩法二、創造新事物
你 看見過這些像可怕小怪獸的植物嗎?為右邊的植物們加上一些牙齒、頭髮、眼珠、葉子、鼻子等。
這一頁就引導孩子發揮自己想像力,腦洞大開地創造出自己腦中的事物。對於書寫敏感期的孩子,這些可以重點培養他們寫寫、畫畫的興趣。這時候引導孩子,注意不要教他們如何寫字、畫畫,興趣最重要。
玩法三:補充缺失物
自行車樂趣多多。自行車是怎麼樣的?當你問孩子時候,他們回答肯定多種多樣。現在就有場景,鍛鍊你的孩子觀察力,細心發現事物特徵,並補充完整。
當然書中也有很多場景是包含著兩個或兩個以上玩法的主題。如書中「we want pets」就涵蓋的了找不同、然後補充缺失物的過程。圖中是一個寵物超市,這是寶寶最愛的日常生活中動物,先引導寶寶發現兩幅畫的大大不同之處,然後讓寶寶自如地補充缺失物,有趣地找一找、畫一畫中,自然而然中提升觀察力、書寫興趣。
02、玩遊戲中,帶孩子認知廣闊的世界
美國學前教育專家埃裡卡·克裡斯塔基斯在耶魯大學教育公開課中主張「孩子所處的環境就是課堂,但需要我們家長或教育者的引導。
由於疫情原因,大多數家庭原本計劃帶孩子周邊或遠程旅遊的計劃都取消,甚至連出去當地城市逛逛都少了很多。
整天困在家中的「神獸」生活怎麼安排呢?這本書包含包含了動物園、公園、理髮店、服裝店、水族館、麵包店、鞋店等18種情景主題,可以帶領孩子們在遊戲中認識動植物、昆蟲、食物、樂器、服飾等常見事物,感知世界的無奇不有。
一群形態各異的火烈鳥,堪比去一趟動物園,找不同還可以鍛鍊觀察力。
樂器店,認識樂器,找出同時出現樂器,順便做了一波音樂啟蒙。
你是小小科學米嗎?塗顏色、畫缺失物等,感受科學的奧秘。
開派對羅,讓我們添加一些喜歡的物品,裝飾下派對現場吧。
孩子不喜歡去理髮店。書中還有認知理髮店用品,讓孩子對理髮畏懼之心少一些。
電視、手機等電子產品通過動態聲、光、圖讓孩子流連忘返,但是有科學研究表明,小孩經常看電視對視力、社交都有影響。
本書場景豐富、幽默有趣,還設置100多種互動元素,可以把孩子從電子產品中拉出來,來一場認知遊戲大冒險之旅。
03、玩遊戲中,開啟英語啟蒙,積累詞彙
都說幼兒期是孩子學習第二語言的最好時期,如果把第二語言與母語一樣在生活中習得,比上學後再接觸英語的孩子輕鬆很多。
本書附有《多元智能情景認知遊戲手冊》,手冊中設置了動物認知、場景認知、職業認知、昆蟲認知、食物認知、服飾認知、運動用品認知、學習工具認知,讓孩子在連連看中掌握一些日常用語。
……
在發現大不同、補充缺失物、創造新事物的認知遊戲中,有意向孩子傳播英語詞彙,接著再在附帶小手冊學習鞏固,在家就可以高效進行英語啟蒙。
我國教育部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遊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遊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孩子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