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以來,青島提出打造「工業網際網路之都」,全市工業企業積極「上雲」「觸網」。青島作為工業門類齊全的城市,工業網際網路應用場景極為豐富。為反映青島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狀態,大眾網·海報新聞從9月2日策劃推出《青島工業網際網路觀察》系列報導,記者通過到工廠升級改造一線、到工業網際網路落地具體場景,尋找工業網際網路在青島的發展軌跡,觀察青島企業數位化、智能化轉型之路、見證「工業網際網路之都」的崛起。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王熠 青島報導
傳統上,農業在三次產業中附加值往往較低,農產品進入加工流通環節後,成本層層提高,最終轉嫁給消費者,價值在中間環節流失,生產者、消費者得不到最大的利益,而工業網際網路的崛起,則為農業創造了全鏈條增值的可能性。
卡奧斯農業生態總經理汪洪濤認為,農業生產不再是單純的種植、養殖、捕撈等,農業生產從生產端到用戶端的,整個生產、加工、倉儲、運輸到家的過程,都要產生數據,從流程上看和工業是相通的,也就具備了用工業網際網路改造的價值。「海優禾」是海爾卡奧斯面向農業領域的平臺,通過工業網際網路的技術為農業生產賦能,用工業生產的思路,來賦能農產品的價值鏈。
汪洪濤認為,海優禾做農產品核心競爭力首先來自最前端的生產基地。以海優禾在山東濟寧金鄉縣地標農產品金鄉大蒜打造的工業網際網路生產基地為例,海優禾利用卡奧斯的生態資源,在土壤中放置傳感器隨時監控土壤成分和乾濕度、接入北鬥衛星的氣象監測資源來預報天氣、並根據大蒜品種匹配了合適的化肥,讓金鄉大蒜既增產又增質。
海優禾打造的金鄉大蒜示範基地
針對農產品的生產往往滯後於市場,海優禾通過對接平臺上的用戶需求,幫助金鄉大蒜的種植戶實現了按用戶需求生產的大規模定製,金鄉大蒜在平臺上一直賣到湖南、廣州。此外,根據市場需要,還為金鄉大蒜開發了多種高附加值的產品。據統計,在海優禾的賦能下,金鄉的蒜農每畝地增收500元,海優禾在金鄉建設1000畝示範園年均實現20萬元利潤。
據介紹,海優禾還為金鄉大蒜製作了「電子身份證」,用戶掃描商品身上的二維碼就能查詢產品的全流程可追溯信息,包括產品產地、所用肥料、生產過程、生產日期、流通過程、狀態等。
汪洪濤告訴記者,賦能生產基地只是第一步,在農產品進入流通後的加工環節後,海優禾會根據用戶需求,給產品質量定標準、給生產工藝定標準,並選擇合適的加工廠。「海優禾平臺一方面給加工廠農產品的訂單,一方面從直連的生產基地採購原料,加工廠只負責加工環節,如果生加工廠生產工藝和能力達不到的,卡奧斯會幫助加工廠升級設備,讓加工廠具備農產品的大規模定製的加工能力。」據了解,瀋陽市萬谷園米業有限公司就是海優禾平臺上的加工廠之一,在卡奧斯幫助下升級了加工生產線,在加工能力達標後,開始接海優禾的訂製單,一年稻米的加工量多了5000噸。
在銷售端,海優禾當前直接連接到社區,以智能生鮮櫃作為觸點,將直連的基地的農產品直接送到用戶手上。記者在海優禾運營相對成熟的青島市李滄區山水嘉園小區進行了實地探訪。在海優禾智能櫃購買的小區居民表示,同樣的產品比超市要便宜一些,加上不用出小區,尤其疫情期間,「無接觸」購買更是深入人心,所以在海優禾的柜子裡買果蔬等農副產品成為一個新選擇。
青島山水嘉園小區的海優禾智能生鮮櫃
「每個智能生鮮櫃都是一個物聯網觸點。」汪洪濤向記者展示了智能生鮮櫃的物聯網控制後臺,每個柜子的每個格子都被實時監測到溫度、庫存,通過手機app可以精準控制到每個柜子的每個格間,而且當每個格子的庫存到預設的下限了,會自動通知管理人員來補貨。
據山水嘉園生鮮櫃的負責人王浩宇介紹,當前山水嘉園小區的零售櫃大約連接了1500多個用戶,「實際上每個用戶背後連接的是一個家庭,我們建立了小區的用戶群,用戶們在群裡交互產生出一定規模的需求,我們跟據需求將農產品及時供應到柜子裡,因為是從產地或者加工廠直供,沒有中間商,所以價格便宜、質量有保證,相當一部分用戶已經逐漸養成了從零售櫃購買的習慣,隨著用戶量的增長,交互出的需求也更多,規模更大,定製化的訂單也更多。」
作為物聯網觸點,生鮮櫃每個格子都能實現精準控溫、控制庫存
王浩宇告訴記者,山水嘉園對海優禾平臺農產品的需求增長很快,智能生鮮櫃很快從一個變成了兩個,為滿足小區用戶需求在小區南北兩端各放置了一個,每個柜子每天營業額大約在1300元到1400元左右。
據了解,除了居民小區這一應用場景,目前海優禾還在開拓辦公區域這一應用場景,在青島軟體園等寫字樓集中的地方放置了海優禾智能生鮮櫃。
馮女士是一家小區的物業經理,特地就近到青島軟體園來實地考察海優禾的智能生鮮櫃,馮女士表示:「目前從小區居民的消費需求出發,這個柜子很有應用前景,正在考慮在我們小區引入,這個模式只要做好前期的宣傳,讓居民知道柜子和自己需求的匹配度,會是將來的一種消費模式,尤其是年輕人。」
位於青島軟體園的海優禾智能生鮮櫃
「依託日漸成熟的產業鏈和不斷提高的競爭力,海優禾未來會開闢更多的應用場景,如學校、醫院等場景。」汪洪濤告訴記者,「海優禾現在雖然做的是農業,但實際上是一二三產的融合,依託卡奧斯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生態資源,為全流程賦能增值:在生產端通過農業規範化種植提質增產創造價值,流通加工過程中通過對農產品的標準化加工來降能耗、去庫存創造價值,銷售過程通過去除中間商為顧客創造價值,此外還有社會化的倉儲和物流在這個過程中,作為資源方也實現了價值分享,這樣整個流程實現了閉環,而閉環中每個環節都創造、分享價值。同時,我們構建起的可追溯體系構建起農產品誠信鏈,規範了行業環境,為整個行業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