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gi Hadid 譴責美國人歧視亞裔,為亞裔發聲

2020-12-06 GooJet

前不久一個視頻在美國爆火,當時是新冠病毒在中國最嚴重的時期,一位亞裔拾荒老人進入了黑人街區裡撿垃圾,而該街區的黑人住戶認為亞裔老人有傳染病把他趕走,但該老人不會說英語,因此有人看他遲遲不離去便拿起棒球棒毆打他,行為非常極端。

而Gigi Hadid和Bella Hadid姐妹則是時尚圈最早為這件事情發聲的名人。

她們發文譴責這些人的行為:「令人作嘔,純粹的種族歧視行為,我真的覺得太噁心了,去接受下教育吧!在美國比冠狀病毒傳播更快的是什麼?是對亞裔群體的種族歧視騷擾和無知攻擊。」

而今天則又引來了第二次,因為Gigi Hadid大力回應了川普的錯誤言論。她轉發了一條把川普稱為「American Virus」的推。

更早時候,Gigi Hadid還去印度菲律賓和非洲做慈善,建立希望小學,建設教學地點和設施,提供學生免費的醫療和午餐。

接二連三的行善積德,很多人都說,Gigi Hadid 怎麼突然變了,跟印象中的大眼睛女孩不太一樣。

因為曾經Gigi Hadid以模仿佛像餅乾而聞名中國,當時Gigi拿起一塊佛像的餅乾,並且模仿餅乾形態眯起雙眼,不久後就被冠上了種族歧視者的頭銜。

即便其本人解釋過,但毋庸置疑也成為了她本人的汙點,此後大部分微博時尚博主對她的態度就是平日不聞不問,但是有醜聞立馬踩一腳。

當她拿下PRADA的廣告,微博讚美量為零。

但是臉垮了,立馬登上微博熱搜,萬人唱衰,如同過街老鼠。

不過,時尚圈是一言堂,決定模特前途從來不靠輿論而是設計師和雜誌主編,這件事情對於她的事業影響不大,只是路人緣變差了,職業生涯裡充滿了一些負面的聲音。

如今她接二連三行善積德,似乎也不像是用這樣的行為討好中國市場,畢竟中國也沒有對她或她的商業活動發出任何禁令,她一個富二代時尚圈內人脈又廣,該上封面還是上,臉跨了都能上遍秀場,廣告也全是全球範圍內的,我們在商城還是能看到不少她的廣告大片。

我如今有點傾向認為此前她做出不正當的舉動是因為無知了,對Gigi的反感減少百分之二。

不過心善也好,心壞也罷!我向來對於模特的評價僅限於她們本身的個人能力,不會因為這種外因為其加分,也不會因為模特行善積德而改變對其的評價,降低標準。

業務能力好就是好模特,業務能力差就是差模特,我覺得評價一個模特的標準不應當由人品,粉絲數量,政治背景,國籍,膚色種族,個人故事,身體疾病而改變。

所以我認為即便拿黑莓手機砸人的Naomi依然是大神。

醜聞轟動整個時尚圈的Kate Moss也是當之無愧的頂級超模。

我不會因為Gigi Hadid 突然做慈善,罵川普,為亞裔發聲就高捧她,稱她為當代超模,也不會因此變成她的粉絲。

因為模特這個職業的核心永遠是「拍好大片」和「走好秀」,做不好這兩個核心,任何的場外加分都沒有任何意義。

相關焦點

  • 美國亞裔律師團體聯合發聲,敦促對仇恨事件採取行動
    【搜索下載中新社·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美國僑報報導,新冠疫情導致針對亞裔美國人的仇恨犯罪增加,5個律師協會公開呼籲執法部門解決此類事件。(圖片來自中新社)據Chicago Law Bulletin報導,大芝加哥地區亞裔律師協會、華裔律師協會、南亞裔律師協會、菲裔律師協會和韓裔律師協會聯合致函伊州總檢查長拉烏爾(Kwame Raoul)和庫克縣州檢察官金伯利·福克斯(Kimberly Foxx),要求他們保護亞裔美國人社區免受歧視和暴力侵害。
  • 美媒:紀錄片亞裔美國人配音演員談種族歧視 新冠疫情亞裔仍遭不公
    他繼續積極抗擊病毒及其造成的波動,捐贈血漿,為醫療保健專業人員籌集資金,並譴責新冠病毒時代日趨增多的反亞裔的仇外心理和襲擊行為。在最近的Zoom通話中,金大賢並不願談論自己,而是想討論與女演員富田譚玲一起擔任旁白的新紀錄片系列《亞裔美國人》(Asian-Americans)。
  • ,美國亞裔藉助社交媒體反抗歧視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 華輿訊 據美國僑報報導,4月4日,美聯社刊發《亞裔美國人用社交媒體發起反擊》一文。
  • 面對美國白人對亞裔的歧視,李小龍當年是怎麼做的?
    最近,美國掀起的反種族歧視遊行聲勢越來越浩大,不僅歐洲各國加入其中,連日韓等亞洲國家也紛紛響應。這讓人在感慨美國黑人遭受不公待遇的同時,也思考起亞裔群體的類似處境。由於複雜的歷史原因和亞裔微弱的存在感,亞裔歧視現象,從未引起過美國主流的關注——上一個為此不懈努力並產生強力影響的人物,還是李小龍。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去年《好萊塢往事》中對李小龍的不當塑造,能夠掀起那麼大爭議的原因。
  • 法國多名亞裔演藝名人聲討針對亞裔的暴力行為
    中國僑網11月6日電 據《歐洲時報》編譯報導,10月底,法國社交媒體出現號召攻擊亞洲人的仇恨言論,引起亞裔社群同聲譴責,多名亞裔演藝界名人也通過社交媒體譴責這一仇恨亞裔的暴力行徑。
  • 美國「叢林法則」:黑人與亞裔的複雜情感
    最後停留在一個話題:此事在美國的亞裔情況如何? 有人說:在美國存在著一種鄙視鏈,那就是白人瞧不起黑人,黑人又瞧不起亞裔!單單聽這句話很容易讓人理解成:亞裔在美國混的還不如黑人。這時候就有人提出靈魂拷問:安安心心呆在國內,努力奮鬥不好嗎?幹嘛要跑去美國?混得不好,還要造人歧視!
  • 多芬涉「種族歧視」被集體聲討,而這個「歧視亞裔」的「超模」卻照樣能來上海「撈金」……
    然而,多芬的公關似乎並未平息「眾怒」,網友並不買帳↓甚至扒出了2011年多芬一款防曬的平面廣告來「說事兒」:廣告中,黑人、亞洲人和白人女性分別被標為「使用前」和「使用後」,意在表現使用其產品後最終會變成膚色最白的女性。
  • 美國亞裔婦女當眾歧視謾罵亞裔男子,還稱沒罵人是在說唱
    點擊上方關注我們,更多有趣有料的國際事件,等您閱覽據美國《NEXTSHARK》新聞網站7月1日報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奇諾市的一名亞裔婦女在與鄰居亞裔男子發生口角時,竟然採用有種族歧視意味的字眼當眾辱罵對方,隨後在意識到自己實在用詞過分後
  • 美媒:紐約針對亞裔種族歧視投訴猛增 華裔國會議員發聲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疫情期間,紐約市人權局接到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投訴,較2019年同期增長12倍;市人權局副局長約瑟夫(Franck Joseph)20日在一場在線會議上表示,民眾在公共場合因族裔
  • 美國紀錄片講述「亞裔的抗爭」
    這部全部由亞裔美國影視團隊製作,展現19世紀以來亞裔生存情況的5集紀錄片,其中既有中國勞工也有社會名流,還有歷史上迫害亞裔的醜聞。聯繫當下疫情期間亞裔受到的歧視,這部紀錄片讓美國人更關注亞裔在各個領域的現狀和困境,其中也包括最具代表性的影視產業及其從業人員。
  • 卡妹Camila早年帳號取笑Rihanna被家暴,種族歧視黑人亞裔
    近日 ,美國一位女星可能真的就涼了!曾經在紅遍全球的Fifth Harmony的女子組合中單人主唱的女星卡妹Camila早年帳號取笑Rihanna被家暴,種族歧視黑人亞裔。近日才發行了最新專輯的她原本一直在為專輯宣傳,誰知道被網友扒出了早年的某平臺帳號,根據上面的內容可以看到,卡妹Camila在當時Rihanna被Chrisbrown家暴的時候公開取笑她,而在之後的還發布了種族歧視黑人和亞裔的內容,用詞比較激烈。目前卡妹已經發布文章道歉,基本坐實了此事,但是網友的回應看樣子並不會放過她吧,紛紛譴責她的行為,並且質疑現在的道歉是為了挽回事業而已。
  • 紐約皇后區長參選人奎因:因疫情歧視亞裔很愚蠢
    紐約皇后區長參選人奎因:因疫情歧視亞裔很愚蠢
  • 川普改口:病毒傳播不是亞裔的錯 他們是很棒的人
    【環球網綜合報導】在多次將新冠病毒稱為「中國病毒」,影響波及亞裔群體後,美國總統川普當地時間23日發推,提及亞裔。他在推文中稱「保護亞裔美國人群體很重要」,他還形容亞裔群體是「很棒的人」,並說「新冠病毒傳播不是他們的錯」。「我們全方位保護我們在美國以及世界各地的亞裔美國人群體很重要。
  • 又是種族歧視!亞裔夫婦被鄰居威脅:帶上病毒滾回中國?亞裔在美國越來越不安全
    據亞洲青年雜誌網站Nextshark.com4月1日報導,美國明尼蘇達州有一對亞裔夫婦在回家的時候發現在門上被鄰居貼了字條
  • 亞裔男性在美國的約會經歷如何:比起外族的冷眼,受亞裔女生歧視更多
    我在美國一個相當自由派(liberal)的城市長大。我覺得吧,這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在哪、你的個性和和你周圍的人成長環境。如果我是在美國南方鄉村之類更保守的地方長大,那我的約會經歷很可能會有所不同。補充:澄清一下,我是華裔美國人。我的愛好:射箭打鐵木匠背包旅行/野營打獵?
  • 華人幼兒園遭種族仇恨攻擊,暴力升級,全美亞裔籲政府採取行動...
    為她的無理行為負責。這一系列暴力和反亞裔情緒達到了高潮,亞裔中的老中青幼都成為過攻擊目標。頻頻發生的暴力事件引發全美關注,數十個亞裔組織發表聯合聲明華人不應沉默,仇恨犯罪破壞的是整個社會。對許多美國人和數百萬亞洲人來說星期五是慶祝農曆新年的日子。
  • 亞裔在美遭史上最大歧視潮,想和華裔撇清關係的他們開始反思自己
    川普事後「澄清」說,自己怪的是「中國」而不是「華裔」,亞裔美國人對中國非常憤怒。對此,很多亞裔並不買帳。美籍華裔演員吳彥祖就怒轟:「你不能代表我們發言!」華裔記者Frank Shyong在《洛杉磯時報》專欄中寫道:「亞裔美國人正在面對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由民族主義和對疫情的擔憂激化的歧視潮。」
  • 去年美國各大城市針對亞裔美國人仇恨犯罪猛增150%
    從更廣的角度來看,許多普通人對疫情大流行造成的經濟和社會影響感到沮喪或憤怒並因此而把亞裔美國人當作替罪羊。紐約亞裔美國律師協會理事會成員克裡斯·郭(Chris Kwok)說:「我認為川普政府的政治領導確實將目標對準了被認為是中國人的人。這是『中國恐懼症』。」
  • 暴力升級,全美亞裔籲政府採取行動!
    為她的無理行為負責。這一系列暴力和反亞裔情緒達到了高潮,亞裔中的老中青幼都成為過攻擊目標。頻頻發生的暴力事件引發全美關注,數十個亞裔組織發表聯合聲明,華人不應沉默,仇恨犯罪破壞的是整個社會。對許多美國人和數百萬亞洲人來說,星期五是慶祝農曆新年的日子。
  • 美國亞裔戲劇劇名帶歧視字眼「清蟲」「中國佬」,編劇還是華人
    據Nextshark網站12月15日報導,即將上映的美國亞裔戲劇《Ching Chong Chinaman》在社交媒體上被指存在種族歧視。該戲劇改編自勞倫·易(Lauren Yee) 2011年出版的同名小說,講述的是一個亞裔美國家庭從中國獲得了一個「契約僕人」的故事。根據選角公告稱,《Ching Chong Chinaman》屬於「諷刺喜劇」,巧妙地諷刺了中產階級的醜陋外表,打破了刻板印象,並講述了早期華人在美國遇到自己同胞發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