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人誇你孩子時,家長別再用「中國式謙虛」回復了,太傷自尊了

2020-12-21 幼兒園全攻略

點擊右上角,關注「幼兒園全攻略」。跟寶寶重回幼兒園,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

記得有一個笑話是這樣講的,一對新人結婚邀請了一個外國好友,好友中文不是特別好。

走完了婚禮儀式,到了每桌依次敬酒的環節。

來到好友這種桌時,外國好友用中文讚美新娘:「新娘今天真漂亮!」

新娘靦腆得回答:「哪裡哪裡!」

外國好友驚了一下,然後說:「眼睛、鼻子、嘴巴都漂亮」

聽到這個回答,惹得全桌哈哈大笑。

這就是中國式的謙虛,對於大人來說是一種自謙的方式,但如果用到孩子身上可能就是一種殘忍。

過年走親訪友,孩子難免成為聊天的話題。

「聽說你家孩子這次期末考了年級第三名?好厲害啊。」

「都是瞎考的,這次運氣好裝上了。」

「你孩子的作文又被學校平臺推送了呀!在家有看很多書吧。」

「也不知道評委都是啥水平,我家孩子這爛文章都選得上。」

「孩子要出國留學了是不?英語好像特別好的樣子。」

「敗家啊,成績不行唄,就英語混得過去,只好送出國坑爹啊。」

「你家孩子又會彈琴,又會打籃球真好,哪像我家孩子啥都不會。」

「我還希望他啥都不會呢,成績好了就行,花我那麼多錢一天在那瞎搞。」

我想沒有什麼成績,是沒有付出努力就能得來的。而在家長們中國式的謙虛中,孩子獲得的成績、得到的成果、掌握的技能都只是「湊巧」、「碰運氣」、「瞎琢磨」出來的。

當孩子聽到別人的誇獎時,他們多麼希望自己再得到父母的肯定啊。

可多少父母又認為:「孩子不能當面誇獎的,不然會翹尾巴的。」

這是什麼邏輯?又是什麼理論?

也許是傳統的觀念就認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中國人講究謙虛,認為驕兵必敗。

真的就是這樣嗎?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經做過一個實驗:

他在一所小學中選取了三個班的學生進行了測驗,在班上觀察了幾天學生後,特意將一份認為「有潛力」的學生名單交給了老師,並嚴格的要求老師保密。

等過了一年,羅森塔爾對實驗進行了追蹤調查,發現「有潛力」名單上的孩子學習成績普遍都提高了。

之後人們把這種現象稱為羅森塔爾效應。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羅森塔爾解釋道:

雖然要求老師們對「有潛力」的學生名單嚴格保密,但在平時正常的上課教學過程中,老師們難免會對名單上的孩子格外的更加關注,甚至會用各種方式來向孩子傳達「你很棒」、「你會很成功」、「你是不一樣的」等信息。

這個實驗結果說明了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在孩子小的時候,因為她們還沒有能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是需要從他人那裡獲得自我評價的。

因此也就是,孩子他們面對什麼樣的評價,內心就會反射出什麼樣的自我評價。從而激發她們的潛能!

作為孩子生活中最信任的父母,學校裡最信服的老師,他們的評價是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當孩子從家長和老師那獲得的都是肯定和鼓勵,產生的自我認知和自我評價就會是正面的,積極的。

相反如果家長和老師往往都是否定和打擊孩子,產生的自我認知和自我評價就會是負面的,消極的。

過分謙虛是「驕傲」,更是「殘忍」

承認自己優秀很簡單,承認別人優秀很難。但為什麼當別人對你進行讚美和誇獎時,還要否認和拒絕呢?就因為要謙虛,要低調?

過分謙虛是「驕傲」,更是「殘忍」。

我想每個家長在聽到別人對自己的孩子稱讚時,內心一定是喜悅的。但由於你的謙虛,掩蓋你的喜悅,傷害孩子自尊。讓謙虛成了你的「驕傲」,對孩子的「殘忍」。

因為當外人對孩子的誇獎使家長說出客套話般的「謙虛」,那一刻開始,謙虛也不再是個褒義詞。

真正的謙虛,從來都不是打壓自己去迎合別人,而是不盲目自負,不誇大自己的能力,是一種對自己內心力量的篤定和對對方的尊敬。

別讓謙虛成為了「殘忍」,使孩子失去自我,變得自卑。

謙虛使人進步?肯定與鼓勵更可以

人生第一縷自信的陽光,一定是父母給的。

孩子想要進步和成長,離不開父母的肯定和鼓勵。何如正確的給與孩子正能量,讓孩子不驕不躁學會真正的謙虛是很關鍵的。

1.肯定和鼓勵孩子具體到點

「寶貝真棒」、「寶貝真聰明」,如果家長從老師那得到孩子的反饋是這樣的,你肯定會覺得老師不用心。相同的家長在家對孩子也不能這樣泛泛而誇對孩子進行鼓勵。具體到點,肯定孩子做事的某一閃光燈,努力的方向,「你今天作業能自己獨立完成,值得表揚,希望字能寫再工整點就更好了。」「你能幫媽媽收拾碗筷,謝謝寶貝!要堅持做下去喲。」

2.實事求是,選對時機誇獎

過分的謙虛是驕傲,同時更要講究實事求是。不歪曲孩子的努力,也不能誇大孩子的成績。選對時機進行誇獎,照顧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在外別人誇自己孩子,讓孩子學會感謝。在家家長誇自己孩子,單獨對孩子提出肯定和期望。這樣孩子學會了謙虛,又得到了肯定,一舉兩得。

家長們請丟棄「中國式謙虛」吧,孩子還是自家的好。漫不經心地打壓之詞會阻礙孩子成長和進步,發自肺腑地讚美和肯定幫助孩子獲得快樂與幸福,收穫成功與自信。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受到別人誇獎時,你會怎麼回復?歡迎評論下方留言分享討論或吐槽。

原創不易,歡迎分享關注;不忘初心,感謝點讚評論。

我是略略,一名小小幼師,致力於幫助更多的寶媽們!

相關焦點

  • 別人誇你的孩子時,你的回應很重要,「虛偽的謙虛」最傷孩子
    文|福林媽咪謙虛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但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一些家長過于謙虛,以至於讓孩子認為自己總是得不到父母的認可。01中國式謙虛「哪裡哪裡」,是如何傷孩子的?家長應對孩子被誇獎時的態度都是保持一貫的「謙虛」,但是有誰注意過一旁的孩子呢?有一次我去幼兒園接福林的時候,碰到了福林同班小朋友的媽媽。等孩子那會兒時間少不了要聊會兒天,不一會兒,老師就帶著她的兒子和福林就一起走過來了。
  • 當孩子被誇你真棒時,大家都是怎樣回應的呢?謙虛家長最傷孩子心
    文/爸媽快來看說到孩子被別人誇獎這件事情,很多家長都是心裡美滋滋、面子以謙虛為主,實際上孩子被誇贊也是一門有價值的教育,但很多家長在回應的時候卻有失情商感。中秋節前一天接孩子放學的時候,碰到朋友娟子帶著剛小學放學的老大,站在幼兒園門口排隊接二寶回家,看著朋友站在一旁陰涼,而她的大兒子站在隊伍裡一本正經排隊接弟弟的樣子,給人非常暖心的手足情深一面。在情節感化裡,我忍不住說道:"娟子,你也太有福氣了,生了一對感情這般好的男娃,別人家兩個兒子整天都是上房揭瓦,你看你連接二寶這事都有老大幫你"。
  • 這幾種「中國式禮貌」,正逐漸毀掉孩子,家長卻還誇孩子懂事?
    而女兒小麗很不喜歡在親戚們面前表現,甚至不太喜歡大人們之間關於孩子的比較,所以拒絕了。小麗的媽媽很生氣,所以就當著親戚們的面訓斥了小麗:你怎麼這麼不懂禮貌,這些都是叔叔阿姨們,在他們面前跳個舞讓他們看看是一種禮貌,而且媽媽讓你學習舞蹈就是要讓別人欣賞的,扭扭捏捏真是太不像話了。
  • 別人誇你家孩子時,你怎麼回答的?這樣的回答最機智
    剛開始我就說還好,可是後來聽婆婆說不能太直接,要謙虛一點兒,後來我就回答哪有啊,太調皮了,一點兒都不聽話,可是這樣的回答,時間久了,覺得對寶寶不公平,明明寶寶就長的很漂亮,為什麼要謙虛的不承認了。我想這樣的時刻很多家長都遇到過,我們聽聽大家是怎麼回答的:@魚兒媽:每次帶女兒出去,總有人誇女兒長得漂亮,眼睛大大的,很有神,我每次都說是啊,長的隨他爸,這樣既肯定了寶寶長的好看,也不用謙虛的回答。@飛飛媽媽:每次帶兒子出去,別人在誇兒子的時候,我還沒說,兒子自動承認,總說是我爸爸媽媽長得好看,我繼承了他們的優點,兒子你好機智啊。
  • 別人誇你家孩子時,你第一句話別這麼說!
    誇獎會讓孩子變得更聰明!多誇誇孩子,將來他會更自信和樂觀。但是,誇孩子也講究方法、力度,不僅僅只是單純地誇! 當然,現實中並沒有這麼多的父母能做到肯定孩子的聰明,他們往往認為孩子不能多誇,要謙虛一點,要收斂一點,這樣才不會驕傲。
  • 有人誇獎孩子,家長應該怎麼回應!
    最近,我參加了一場講座,在講座中,一位老師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如果有人誇獎你的孩子,作為家長,你會怎麼回應。有的家長說:我們作為家長的,一定要謙虛啊,孩子被誇獎了,我們就要謙虛一些。有的家長說:別人誇獎自己的孩子,我們可不能誇獎孩子,不然,孩子會更加驕傲的。但是,這位老師說:各位家長,如果你們總是謙虛,或者不誇獎自己的孩子,那才是錯誤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 孩子被誇好看,機智家長應如何回答,謙虛又有面子
    我家女娃吧長得賊白,從出生在醫院就被護士誇顏值高,白的發光。被護士輪流抱個遍。後來回到老家坐月子。老家全是一個族裡的族親。長輩們輪著上陣誇獎。雖說娃確實是白點,好看點。不過那誇獎也是真的有點過了。誇得多了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人家。後來看見書上說,人家誇你,就禮貌回句謝謝就是最好的回答。我這就跟著做了。結果回娃的姥姥家時。經過一次後。姥姥就直接數落我。怎麼不知道謙虛呢。
  • 【課堂】別人誇你家孩子時,你第一句話一定不能這麼說
    但是現實中,並沒有這麼多的父母能做到肯定孩子的聰明,他們往往認為孩子不能多誇,要謙虛一點,要收斂一點,這樣才不會驕傲。 案例分享 案例一:「彤彤鋼琴彈得真好,一定很認真練習了吧?」
  • 當別人誇獎你的孩子時,你該怎麼回答才是最正確的方式?
    各位家長們,當別人誇獎你家寶貝真棒的時候,你是怎麼回答的呢?小編知道一些父母面對這種情況都表現得比較謙虛。在我們中國傳統的教育思維中,對著別人誇自己家孩子,好像是一件特別不好意思的事情,有些父母會採取「迂迴」的辦法。那麼,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下,面對別人誇獎孩子,你該如何回答?
  • 孩子不自信怎麼辦?家長不要煩躁,這四點值得看一看,從小做起
    不能老誇孩子,這樣容易自滿,就容易不求上進了,得時常敲打著點。文化背景:中國的傳統觀念自古以來,謙虛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三人行必有我師」、「山外有人,天外有天」、「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謙受益,滿招損」等等都是自古流傳下來的名言。
  • 美國「羅森塔爾效應」證明,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誇出來的
    文|小歆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中國很多父母都很崇尚「謙虛」,認為謙虛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品質,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小養成謙虛的習慣。所以,這些父母會儘可能地控制誇獎孩子,生怕孩子養成了驕傲自大的性格。
  • 當別人誇你家孩子時,是培養自信的關鍵期,第一句話可不能這麼說
    作為父母,我們帶孩子出去時,或許都有過被別人誇的經歷。此時面對孩子,我們當然得表現"矜持一些。"最怕孩子聽到我們和別人都誇他們,尾巴都快翹到天上去了。所以為孩子繼續努力,不驕傲,此時我們也許會很謙虛或不認同孩子的優秀。但其實我們想錯了,孩子被誇才會進步。
  • 別老是「你真棒」,誇孩子要誇到點上,一張表「花式誇法」送給家長!
    總是有家長這麼誇孩子:「寶寶真棒!」「寶寶太厲害了!」 我聽著聽著感覺有點不對味了,孩子也沒做啥,就這麼一味地誇!誇!誇! 那萬一出去社會沒人誇了,孩子心裡難道不會有落差?為了爭得家長的肯定,孩子會不會因此輸不起? 如何表達才是對孩子最適用的誇獎方式呢?一起來看看這些基礎的表達方式,誇孩子要誇到點上! 看完之後,你總結出要點了嗎?
  • 別再誇孩子聰明了,這句話的危害你根本想不到!
    至於前半句「孩子挺聰明的」,多半是老師對家長的一種安慰,試問現在的孩子有幾個不聰明的?聰明的孩子放到一塊,也就聰明的沒那麼明顯了。現在很多家長都信奉「讚美教育」,覺得誇孩子聰明能讓孩子更加自信,實際上毫無意義的誇讚只會讓孩子沉溺在周圍的奉承裡自鳴得意,覺得自己太聰明,根本不需要努力,努力是不聰明的人才做的事情。
  • 當別人誇獎你家孩子時,你是怎麼回答的?希望你沒有做錯
    昨天,鄰居帶孩子出去玩,在小區樓下遇到她家孩子同學的家長,就主動打了招呼,跟人聊了幾句。我在旁邊聽到有人誇她家孩子:「聽說,你女兒這次考試考第一,沒少下苦功夫吧,真不容易」。鄰居聽完很高興,面露驕傲的神態,但是卻心口不一地謙虛道:「她啊,肯定是瞎貓碰上死耗子,考第一名純屬巧合。」然後,我看見她的孩子,明顯變得不開心了......
  • 有「毒」的4種鞋最傷腳,家長別再給孩子穿了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孩子的吃穿住行是家長最擔心的一個問題,而穿衣家長都會選擇舒適的衣服,穿鞋就不會太過於講究,因為孩子的腳還在長,如果買太好的穿不了幾次就穿不了了,很可惜,但是孩子的小腳是比較嫩的,需要精心挑選才行。
  • 4種「中國式禮貌」悄然來襲,許多家長自鳴得意,老外反覺沒必要
    這4種「中國式禮貌」,可能會影響孩子心理,家長卻還在引以為豪1.家長會結束後,幾位好談的家長圍住小力爸和小力,不斷地誇讚道:「你家小力真棒,你平常是怎麼教育孩子的?」「哎,我家兒子跟你家比差太遠了!謙虛是一種禮節,小力爸的行為我們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家長過度「謙虛」、過度「禮貌」,可能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糟糕,不夠優秀,長久下去就會影響心理健康。所以,家長別裝作看不見孩子的優點,適當地向外人稱讚自己的孩子,並非是沒有禮貌的行為。
  • 家長給老師送三張購物卡,孩子幼兒園回來大哭:這就是低自尊父母
    而且老師還讓她學琴,再讓她學,她就不去幼兒園了。顯然這個事情結果太出其不意,媽媽完全沒有料想到會是這個結果。後來,這個媽媽跑來問葉傾城該怎麼辦,葉傾城想了半天,反問她:「你是想問如何把購物卡要回來嗎?」這個事情的真相是什麼呢?孩子在幼兒園開開心心做她自己,沒有人打擾,她在享受她自己的成長。
  • 李玫瑾: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別讓自己追悔莫及)
    孩子只要對成人是仰視的,心理上就有一種不得不服從的感覺。而當孩子已經對成人是平視、俯視的時候(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在身高上,對很多女老師基本上就是俯視了),他會覺得老師、家長現在說我得掂量掂量了!有的爸爸打孩子,孩子說你別打我,再打我也動手了。他已經跟你平起平坐了,身高會決定他的視線,視線會影響他的心理,他會開始不服了。而在青春期,孩子年均身高增長6到11公分,說話的聲音也有變化。
  • 孩子不睡覺是欠悠?別再用「鞦韆式哄睡」助眠寶寶,家長們要了解
    助眠方法有很多,哄睡寶寶不要再用「鞦韆式」慶慶的寶寶就是個精力旺盛的小鬼,每次哄寶寶睡覺對於慶慶來說都是一個艱難的任務。老一輩的常常說:「孩子不睡覺就是欠悠」,慶慶認為老人說的話有道理,於是常常把孩子抱在懷裡晃悠寶寶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