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te/Zero》中,身為徵服王的Rider伊斯坎達爾以豪放的性格和出色的人格魅力收穫了不少好感,然而,其與強敵吉爾伽美什對戰失敗、遺憾退場也令人唏噓。而在回顧《F/Z》中伊斯坎達爾的歷程中,我又發現這個角色在動漫中的言行、性格乃至結局,竟然都與其歷史原型——亞歷山大大帝驚人地契合。今天,就讓我們來從伊斯坎達爾切入,定格這歷史史實與動漫角色宿命般的契合。
短暫而光輝的一生,是徵服王所追求的榮光。歷史之中,亞歷山大大帝最喜歡的一部書便是荷馬史詩《伊利亞特》,這部史詩敘述了希臘人遠徵特洛伊城的故事,亞歷山大對其中直率多情、英武勇敢又短命而亡的英雄阿克琉斯大為稱讚。《伊利亞特》之中,阿克琉斯在有限的人生與無限的價值追求中的矛盾和探索,或許也成為了亞歷山大心中的光芒。巧合的是,尋求著這樣目標的亞歷山大大帝也在33歲時英年早逝,其死因至今仍眾說紛紜。
而在《F/Z》的三王會議中,問及"為什麼要追求聖杯",伊斯坎達爾也回答:為了獲得肉體,繼續自己的徵程。雖然作為靈體,並未為其行動造成太多障礙,但可以看出,在伊斯坎達爾心中,自己作為一個真真正正的人、在真實的人生中實現徵服的目標,才是價值所在。人生雖然是短暫的,但在體驗了短暫的人生之後,身為從者的伊斯坎達爾並未對自己的生前感到遺憾,反而想再次獲得體驗人生的機會。原本英年早逝的悲劇,在《F/Z》中卻被豪爽而曠達的伊斯坎達爾一笑而過,歷史原典在動漫之中的升華也莫過於此吧。
三王會議之中,騎士王、徵服王與英雄王的矛盾最終集中體現在了伊斯坎達爾與亞瑟王在"王是否孤高"的爭論上。面對著質疑,伊斯卡達爾在眾人面前展開了自己的寶具"王之軍勢",歷史上曾徵戰東西的亞歷山大大軍也呈現在了動漫之中。王者立於軍前,一呼百應,萬眾一心,正如伊斯坎達爾所說,王從來不是孤高的,臣子與王同在。
而歷史中與亞歷山大同為歐洲歷史上最偉大軍事統帥之首的拿破崙曾評價道:"我對於亞歷山大最羨慕的地方,不是他的那些戰役,而是他的政治意識,他具有一種能贏得人民好感的能力。"歷史與動漫之間的契合,也充分體現了:徵服王,正是徵服人心的王。
同時,宿命一般的亡命,也是伊斯坎達爾在歷史與動漫的契合。歷史之中,亞歷山大大帝在行經巴比倫之時突然發熱病倒,最終不治身亡,逝世於幼發拉底河對岸的王宮之中。歷史上亞歷山大的死亡之謎,至今仍然眾說紛紜、猜測繁多。
而《F/Z》當中,伊斯坎達爾最後一戰的對手,正是象徵著巴比倫文明的烏魯克國王吉爾伽美什。戰爭前,伊斯坎達爾也通過吉爾伽美什的言行表示"我大概對這個金閃閃的真名有所把握了",兩人在三王會議、絞殺caster的過程中體現了惺惺相惜之處。最後的決戰,吉爾伽美什也為這位自己認可的徵服王拔出了乖離劍,一劍劈開了伊斯坎達爾的結界。"你的前進道路上註定有我在阻擋……徵服王,來吧,讓你見識那無盡夢想的終點。"吉爾伽美什的一番話也頗有深意。徵戰一生、所向披靡的亞歷山大,無聲沉寂於幼發拉底的夜色之中,動畫角色的遺憾與歷史原典的悲劇也達成了宿命的契合。
熱愛有限的人生,追求無垠的海洋;於萬眾之上徵服,於宿命之地故去。既是亞歷山大的歷史,也是伊斯坎達爾的故事。西方古典戰史作家阿里安評價道:"不能設想,像他這樣超乎一切人之上的人,在出生時沒有一點神力的影響。"歷史與動漫之間的融合與契合,也構成了富有魅力的"大帝"伊斯坎達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