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人終成兄妹」這恐怕是愛情中最可怕的詛咒了。
然而歷史上還真有一段兄妹相戀的故事。
妹妹為春秋四大美女之一的文姜,哥哥是春秋霸主之一齊桓公的哥哥齊襄公。
後人有詩評論:
妖豔春秋首二姜,致令齊衛紊綱常。
天生尤物殃人國,不及無鹽佐伯王。
文姜就是這二姜之一。
01相愛
「鄭國國小,在下無才無德,配不上您的女兒,請您另擇佳婿。」鄭國世子姬忽拒婚了!
豔色冠絕天下的文姜成了各國的笑柄。
「美則美矣,可惜有隱疾。」
「她與很多貴族公子有『交情』」
「她出生時有異象,會禍國殃民」……
一時間流言四起,各種猜測傳到了文姜耳中,驕傲自信的文姜病倒了。
哥哥諸兒非常心疼她,每天來探望文姜,極盡所能去寬慰她,逗她笑,不辭辛苦地親侍湯藥,還親自為她採摘她最喜歡的桃花……
室外春色怡人,室內人面桃花相映紅,一對年輕人漸漸生出了異樣的情愫。
桃花林下,這對年輕人忘記了他們的兄妹關係,他們定下了生死不離的約定,兩人相擁,忘情纏綿。
初嘗愛情滋味的文姜,有點意亂神迷,忘乎所以。
02.遠嫁
兩人頻繁約會,桃樹下的浪漫被人窺見。王宮中的宮女、侍從之間都開始傳著文姜與諸兒的苟且之事。
父親齊僖公也知道了,氣得大病了一場。這個老父親把文姜和諸兒分別關起來,禁止兩人見面。
為了儘快讓兩人斷絕來往,齊僖公匆忙地為文姜擇配,可各國公子們都找各種理由拒絕了,文姜像是一個燙手的山芋,沒有人敢接過。
正好這時,魯國魯桓公剛即位,想要抱齊國的大腿,就派人去說媒。齊僖公求之不得,立即允諾。
一對有情人即將分別,諸兒費盡心思把自己的心意寫在紙上傳給了文姜:「桃樹有華,燦燦其霞,當戶不折,飄而為直,籲嗟復籲嗟!」
文姜讀出了哥哥心中有「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的遺憾。
她很快給哥哥回信:「桃樹有英,燁燁其靈,今茲不折,證無來者?叮嚀兮復叮嚀!」
出嫁之期終於到了,按照禮儀,出嫁這天應是兄長相送,文姜人群中搜索著,希望再看哥哥一眼,卻沒有看到哥哥的身影。
她帶著遺憾嫁到了魯國,哥哥的身影從此印在了她的心裡。
魯桓公娶了個貌若天仙的夫人,視她如珠如寶,希望把最好的都給她,凡事都唯夫人之命是從。
很快,文姜就為魯桓公生了兩個兒子,魯桓公很高興,封了他們的兒子姬同為世子,他告訴她,他們的兒子將來會是魯國的國君。
但是文姜並不快樂,她的心中始終都牽掛著故國那個英姿勃發的哥哥。
太容易得到的愛往往不懂得珍惜,心有遺憾的愛卻一直惦念。15年了,文姜執拗地等著,等著再能見上哥哥一面。
03.重逢
從齊國來的一封信讓文姜欣喜若狂,終於可以再見哥哥了。
諸兒此時已經是齊國國君齊襄公了,他大婚,讓魯桓公帶夫人一起到齊國證婚。
魯桓公不顧大臣的反對帶著文姜到了齊國。
齊襄公親自去迎接魯桓公和文姜。在文姜眼中,諸兒依舊是那麼英姿挺拔,只是更多了些沉穩與堅毅。
四目對視,文姜內心翻滾著、激蕩著,走路的腳步都有點虛浮。
幾日後,侍女遞給了文姜一封信,上面只有幾個字「叮嚀復叮嚀,桃林相見。」
桃花依舊燦爛,文姜終於回到在夢中出現無數次的桃林裡。諸兒與文姜緊握雙手,四目相對,淚眼朦朧,萬千話語無法言說。兩人把一切語言都化作行動,愛的火焰在他們心中熊熊燃燒。
文姜覺得自己一下子回到了少女時代,炙熱的愛讓她失去了理智,此刻,在這裡,她不是夫人,只是諸兒最愛的女人。
05.謀殺
自此,文姜一次又一次的被諸兒單獨接去內殿「深談」。閒言碎語多起來,魯桓公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躁動,他衝進了齊襄公的寢殿,眼前竟是自己心愛的夫人和齊襄公苟歡的情景。
魯桓公怒從心頭起,揚起手,第一次打了他如花似玉的夫人。
離開寢殿後,魯桓公指斥文姜禽獸不如,和自己的哥哥通姦,甚至氣憤地喊道:「姬同不是我兒子!是齊襄公的兒子!」
文姜受盡屈辱,到哥哥面前哭訴。齊襄公一面安慰妹妹,一面想著如何不動聲色的除掉妨礙他們的魯桓公。
機會來了。
魯桓公決定回國,他先送走文姜,自己獨自去向齊襄公辭行。
齊襄公為魯桓公設宴餞行,同時向魯桓公賠罪,推杯換盞中有滿滿的誠意。魯桓公心緒複雜地一杯接著一杯喝,他只希望快點離開齊國這個讓他屈辱的地方。
喝著喝著,魯桓公喝醉了,迷迷糊糊中準備登車回國。齊襄公讓公子姜彭生去攙扶魯桓公,彭生不動聲色地勒死了魯桓公。
就這樣,魯桓公還沒來得及哼一兩聲,就在沉醉中一命嗚呼了。
隨後,公子姜彭生駕車追趕上文姜,驚懼萬狀地向文姜報告說:「魯侯酗酒傷肝,車行顛簸中竟然氣絕身亡,一命嗚呼!」
文姜呆了,同床共枕15載的丈夫就這麼離開了,他往昔待她的種種溫柔都浮現在她眼前。
06.放下
文姜慌忙折回齊國,齊桓公也「悲痛」地對魯國說:「公子姜彭生護送魯侯出城,車中護持不當,以致魯侯喪命。」並命令立即將公子姜彭生處死,給了魯國一個交代。
聽到彭生臨死前的痛罵「兄妹亂倫,謀殺陷害」的話,看到哥哥的處理態度,文姜心明如鏡,她知道自己的丈夫的死因了。
文姜愛著哥哥,也貪念哥哥給的溫暖,但是她從未想過為了哥哥拋棄所有。想著對自己呵護備至的夫君因為自己死於非命,她內心充滿歉疚。
本來以為與哥哥的愛可以填滿她人生的遺憾,但是這段愛情卻給她帶來了難以彌補的遺憾。朝夕相伴的夫君,兒子的父親,國民仰望的君主沒有留下隻言片語就慘死。她如何去贖自己的罪過?
文姜沒辦法背著條人命與哥哥繼續偷歡,她決定放下這段畸戀,她要為自己的過錯贖罪。
07.外交
文姜13歲的兒子姬同即位成為魯莊公。主少國弱,文姜開始為魯國奔走。
魯國弱小,齊國強大,兩國相鄰,時有爭端。現在魯國內政不穩,文姜知道還必須倚仗哥哥才能讓魯國安寧。
再次見面是在齊魯邊境禚地,此次見面恍若隔世,諸兒希望妹妹依舊溫柔的待在他身邊,但是看到文姜的眼中有的是克制和疏離。
此時的文姜不再是一個有人呵護的小女人,而是一個母親,一個代表國君行使權利的執政者,她的一言一行影響著整個國家,往事歷歷讓她沒法妥協,現實不允許她荒誕。
她與齊襄公按照兩國國君會面的禮儀相見,商談政事。齊襄公不忘舊情,對妹妹的依託也放在心上。
六年間,文姜與齊襄公會面五次,每次會面之後兩國都會聯合行動,齊魯兩國形勢一片大好。
正是因為文姜的有意拉攏、維護,一直到齊襄公去世之前,齊魯兩國邊境安穩,沒有爭端。
後記
關於文姜與齊襄公的見面,還有一種說法是他們見面是為了私通,文姜就是一個不知廉恥的蕩婦。這裡採用的是《春秋》中的記錄。
《春秋》中文姜被魯國人尊稱為「夫人」、「小君」,魯國人很長一段時間把她放在和國君同等的地位,在她死後給她「文」這個褒揚的諡號,都顯示出了魯國人對文姜的尊重。如果文姜真是只為情愛私通,不顧家國,魯國人會如此寬宏大量去讚美她嗎?
有一本書上對文姜評價得很中肯:文姜在齊魯爭強,魯國國勢日趨劣勢之時,數度以國君之禮與齊國國君會晤,協調齊魯關係,至莒國加強莒魯聯盟,以增強魯國實力和地位,在她有生之年以其外交能力,減緩魯國地位下降的速度,從這個角度看,文姜不失為中國古代一位頗有能力的女外交家。
附《春秋》中記載文姜的外交行為:
《春秋經·莊公元年》:「三月,夫人孫於齊。」孫即遜,含有遜位之意。
《春秋經·莊公二年》:「冬十有二月,夫人姜氏會齊侯於禚。」
《春秋經·莊公四年》:「四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享齊侯於祝丘。」
《春秋經·莊公五年》:「夏,夫人姜氏如齊師。」
《春秋經·莊公七年》:「七年春,夫人姜氏會齊侯於防。冬,夫人姜氏會齊侯於谷。」
《春秋經·莊公十五年》:「夏,夫人姜氏如齊。」
《春秋經·莊公十九年》:「夫人姜氏如莒。」
《春秋經·莊公二十年》:「二十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如莒。」
《春秋經·莊公二十一年》:「秋,七月戊戌,夫人姜氏薨。」
《春秋經·莊公二十二年》:「癸丑,葬我小君文姜。」
新手報導,謝謝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