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推文前,小編糾結了很久,不知該如何開始。
「暴食症」是在減肥貼吧潛水時,在一個大體重仙女的減肥帖裡再次看到的。
相信大多數人對這三個字也都不陌生,而且這三個字往往和「肥胖」緊密的捆綁在一起,仿佛那些被貪婪吞沒的食物,都會變成暴食者身上的肥肉。
當然,這熟悉的三個字也很少被人重視,大多數人對暴食症的認知大概就是,不就是控制不住的吃麼,還不是因為又懶又饞自制力太差,這算是什麼很嚴重的病麼?
其實,之所以注意到「暴食症」這三個字,是因為大體重仙女對自己暴食症的描述:
「在減肥的過程中,我得了暴食症」
「反正胖子的標籤就是又懶又胖又沒有自制力」
「可是暴食症真的不是無病呻吟」
「我不斷進食,撐得胃疼也填補不了內心的空虛,又因為知道自己吃這麼多又要胖,陷入深深的自責」
「整個過程像一個無底洞,伴隨著黑暗、狂躁、自責、自卑,無限向下的墜落」
雖然只有寥寥數語,但卻讓人感覺到,暴食症,並沒有它的字面意思看起來那麼簡單。
那麼,暴食症究竟是怎樣的呢?
暴食症,是世界上最常見的進食障礙,並且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健康問題。
(百度百科裡暴食症的解讀)
截止2013年,全球就有650萬人患有暴食症。而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心理調查研究顯示,在四大洲14個國家的成年人中,暴食症的終身患病率為1.4%。
也就是說,暴食症是病,而且還會反覆發作的帶「癮」的病。
那麼,暴食症患者的表現是怎樣的呢?
在這些症狀之後,暴食症帶來是令人難以承受的多重折磨。
【肥胖並發,越怕胖就越胖】
暴食症患者往往難以控制身體傳達出的強烈的「吃」的訊號,並且在選擇食物的過程中,常常自動忽略食物的健康、熱量、安全等問題,他們會慌不擇食的選擇各種食物來刺激自己的身體和飢餓的神經。
伴隨著暴食時間的越來越長,暴食者需要的味覺刺激可能也越來越強烈,高油、高糖、辛辣重口的食物會越來越多的進入他們的暴食清單。
這些食物大多數情況下,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脂肪和肥肉的堆積。而肥胖——暴食——更胖,又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暴食後催吐,在「吃」和「瘦」之間掙扎】
相當一部分暴食者會認為,我吃了這麼多,那把他們都吐出去,我就不會再長胖了。
所以往往,暴食症都伴隨著催吐的行為。
「吃完就吐」,既滿足了嘴癮,又不會長胖,看起來又很容易操作。催吐除了是暴食症患者「自我救贖」的方式,甚至還演變成了新型的減肥方式,在某寶上,還有專門的催吐設備賣,價格便宜,型號多樣。
但是,小編認真的奉勸正在催吐,或者準備催吐的人,趁這種行為,還沒有造成更大傷害之前,及時收手吧。
催吐會嚴重擾亂消化系統的平衡,你的胃酸面對這樣的行為會不知所措,胃病、咽喉腐蝕,牙齒腐蝕都會慢慢找上門。在催吐過程中,眼球的毛細血管和淚腺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試想,在長期這樣的折磨下,你的身體會怎樣,你的形象和精神又會怎樣。
【暴食症的致命黑洞——情緒折磨】
把暴食症的理解簡化,它是一種病態性進食行為為核心,伴隨著個人情緒、心態和認知失調的心理疾病。患者在身體承受痛苦的同時,不斷壓垮和吞沒他們的,是來自精神和情緒的折磨。
所以,暴食症是和很多其他精神疾病一起發生的,最常見的就是抑鬱和焦慮障礙。來自9282名參與者的數據顯示,每5個成年人中有4個暴食症患者患者存在至少一種共病精神障礙。而現在對暴食症的治療,通常關注與肥胖及其併發症,暴食背後的精神病理性問題常常被忽略。那些暴食症患者們內心的焦躁、空虛、對自我的苛責、對外界的恐懼和躲避總是陷入關注空白。
加上很多暴食症患者,會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哪怕是最親近的家人和朋友,他們也會隱瞞自己的暴食行為和病徵,這進一步封閉了他們的情緒出口。
進入百度的暴食症吧,甚至可以感受到他們內心的掙扎和煎熬,擺脫暴食症,對於他們來說,仿佛是一種救贖。
看到這裡,小編想起文章開頭大體重仙女在減肥貼中的一句話:「暴食症並不是無病呻吟」。
他們是真的生病了,承受著正常人想像不到的痛苦。
那些正在被暴食症折磨的朋友們,其實你們並不是一個人。
勇敢的走出來,找親朋好友尋求幫助也好,找心理醫生尋求正規的心理幹預也好,找到健身房揮汗如雨也有好……先走出來,走出那個充滿食物的孤獨小屋,你會發現,有比吃更開心的事。
最後,是一個戰勝了暴食症的小姐姐在她的博客中寫下的「你有悲哀的權利,也有暴食的自由,但是千萬,千萬,千萬不要讓他們,一口吃掉你的人生」。
希望所有的暴食症朋友們,都能早日回到陽光燦爛,也可以加入我們減肥達人,我們一起為健康生活助力!
(本文圖片來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你想減肥嗎:
1、點擊閱讀原文,諮詢減肥小姐姐
2、直接撥打官方免費電話:400 800 2668
3、加小編微信(周一到周五9:00-18:00)等你來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