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臉就要先了解皮膚,是什麼影響皮膚的吸收?是pH值,這個詞大家並不陌生,今天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請看下圖,百度百科裡的詞條解釋顯示,皮膚正常表面pH值在5.0-7.0之間,而且皮膚只有在這個弱酸的環境下才能呈現出最好的狀態,並且抵禦外界侵害的能力最強,吸收營養的能力也最強。
無論是洗臉皂也好,還是香皂也好,其實都是化妝品的一種呈現形式,就比如,同樣幾樣東西可以做成乳狀的洗面奶,也可以做成固體的香皂,那為什麼大家普遍認為香皂比洗面奶清潔要乾淨呢?其實主要是香皂與洗面奶的製作工藝不同,香皂之所以清洗乾淨是因為它裡面的主要成分脂肪酸鈉,而脂肪酸鈉的ph值比較高,雖然清潔力度強,但是長期用的話,會破壞皮膚的酸鹼程度,皮膚有可能會脫皮、過敏、爆痘。
綜上所述,選洗臉皂的話肯定要選ph值在5.2-5.6之間的皂,那我們怎麼才能選出這樣的皂呢?可以從成分表裡來看,剛才說了,皂的主要清潔的成分是脂肪酸鈉,脂肪酸鈉又分為飽和脂肪酸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鈉三種,飽和脂肪酸鈉包含月桂酸鈉、肉豆蔻酸鈉、棕櫚酸鈉、硬脂酸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鈉包括棕櫚油酸鈉、油酸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鈉包括亞麻油酸鈉、α-次亞麻油酸鈉 、 γ-次亞麻油酸鈉。脂肪酸鈉是脂肪酸鈉鹽的總稱,是由氫氧化鈉和天然油脂反應而來,鹼性較大,pH值基本在8左右。總結,皂的成分表裡如果出現以下標紅的成份名稱,或是類似成份名稱,都是含有傳統脂肪酸鈉的皂。含脂肪酸鈉的皂ph值就會偏高,大家可以買一個pH值試紙親測一下。
有的人會說,小編你這不是自相矛盾嗎?開頭說香皂裡主要成分是脂肪酸鈉,現在又說脂肪酸鈉不好,那意思就是所有的皂都不好嗎?當然不是,現在科技這麼發達,傳統的脂肪酸鈉早已被相應的更高科技提煉的成份所代替。
如果感覺看成份比較麻煩的話,還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那就是用pH值試紙測試一下,不過要先把皂買回來,測試方法很簡單,直接將試紙放在皂的泡沫上10秒鐘以後就會出結果。
1.普通香皂,鹼性較大,呈綠色,清潔力度大,適合清潔毛巾等內衣物,不適合洗臉。
2.硫磺皂,一般清潔力度大,顯現的顏色都為黑色,鹼性比較大,長期用對皮膚不好。
3.耐馳奧小耐糰子,韓國黑參淨蟎皂,弱酸性,pH值弱酸與皮膚酸鹼度一致,適合洗臉洗澡,對皮膚有幫助。
4.半畝花田人參皂,經測試 pH值呈淺綠,也不錯,比一般的香皂要好,建議清洗身體,不建議洗臉用。
5.芝士皂,拉絲超長,很黏,經測試,綠色有點深,味道不太好聞,化學味道重。
良心文章,每一個字都是小編親手寫的,每一張圖都是小編親自拍的,不喜勿噴,喜歡的朋友請幫忙轉發,幫助更多的人了解皂的知識,讓更多人的皮膚好起來,借用一句歌詞: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多謝閱讀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