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大常見的水果家族中,很難有比柑橘家族更複雜、更「不堪」的種屬了。柑橘家族,主要由橘、柑、橙、金柑,柚、枳等組成,各大成員有何區別?為什麼橙子比柚子好剝皮,但比橘子難剝?如何分辨柑和橘?今天我們來聊聊柑橘家族那些複雜事兒。
每次經過水果攤,不知道大家會不會被鮮豔的柑橘家族所吸引。柚子、橘子、柑、橙子、檸檬,甚至葡萄柚,都散發令人心動的顏色和沁人的芳香。但是大家知道嗎,柑橘家族的所有成員,除了枳和金橘, 基本都來自三位野生「祖宗」——枸櫞 、野生柚和野生寬皮橘,通過自然雜交或者人工雜交的方式得到的。柑橘家族雜交圖
據說,柑橘家族的三位老祖宗最初只生長於中國南方的茂密森林中。後來,人們覺得它們好吃,就把它們種植在了一起。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挨得近自然也有好處,它們相互欽慕,私相授粉發生雜交,產生了新的品種。比如野生柚和野生寬皮橘雜交產生橙,枸櫞和橙雜交又產生檸檬……(柑橘圈真亂~)。新的品種因為含有雙親的特質基因而口感獨特,被有心的人們發現,於是人們也開始有意識地雜交這些水果,從而讓柑橘屬的「寶寶」們越來越多。
柚子,是我見過的最有節操的水果。每次扒它的外皮,那叫一個難!在自然界,除了柚子這種有節操的水果,還有很容易「脫衣服」的寬皮橘。寬皮橘之所以叫「寬皮」,是因為果皮相當的寬鬆,很容易與果肉分離。為什麼橙子比柚子好剝皮,但比橘子難剝?因為橙子是野生柚和野生寬皮橘雜交出來的孩子,繼承了父母的不同基因。由於寬皮橘的「基因改良」作用,橙子既有像寬皮橘那樣的甜酸味,沒有柚子的苦味,又比柚子好剝皮。
那麼柑橘家族的「基因改良」作用有沒有什麼規律呢?根據四川農科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柑橘雜交的後代會符合以下幾條規律:第一,個頭會偏向於個頭小的親本,所以橙子比柚子小,更接近於橘子;第二,果實的形狀會取個中間值,跟雙親都有點像;第三,糖含量會取中間值;第四,也是我們不希望看到的,酸度會偏向於更酸的一方。所以,甜橙是無法拯救檸檬的。(參考《柑橘家的不堪往事》,史軍)
大家經常會分不清柑和橘,覺得它們長得很像。這是因為柑是橙子和橘子「亂倫」的結果,分不清也不足為怪嘍~分辨橘柑橙主要有兩種簡易的方法:一是看皮好不好剝。橘子皮非常好剝,一剝就開;橙子皮很難剝,一般不是剝皮吃,而是切開吃。而柑子皮介於二者之間。二是種子裡胚的顏色, 橙子的胚是乳白色, 柑的胚是淡綠色,橘的胚是深綠色。橙子和寬皮橘雜交產生柑,這就已經夠亂了,橙子自然也不是個乖寶寶,它和柚子「亂倫」,產生葡萄柚。葡萄柚長的比橙子大,比柚子小。葡萄柚為什麼叫葡萄柚呢?和葡萄有關係嗎?葡萄柚的英文名為「grapefruit」,它們的果實在枝頭很密集,就像一串串葡萄,因此得名。
轉載自網易健康《吃貨課堂》,原文連結:http://jiankang.163.com/16/0406/10/BJV9QVH400380093.html
聲明: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僅供學習參考之用。本文所用圖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內容!2021中國果蔬汁產業峰會將於8月召開,有意在會上做專題報告或產品展示的企業或相關單位可與會務組聯繫。
聯繫方式:楊永蘭 18801230924 yyl@chinabevera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