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唱衰中國疫苗,西方有什麼算計

2020-12-12 環球網

【環球時報記者 趙覺珵 環球時報駐巴西特派記者 李曉驍 丁雨晴 柳玉鵬】進入12月以來,歐美國家對新冠疫苗的態度有了明顯不同,甚至有的還將其看成是「新冠肺炎疫情陰霾中出現的一線光明」。英國2日宣布批准使用美國輝瑞製藥有限公司和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BioNTech)聯合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成為全球首個批准該款疫苗的國家,《紐約時報》將其定義為「開啟一場在現代醫藥史上鮮有先例的疫苗接種行動」。而此前美國輝瑞、莫德納以及英國阿斯利康相繼公布其新冠疫苗的三期臨床試驗數據,也讓不少歐美媒體顯得很興奮。與此同時,由於尚未有中國企業或團隊公布疫苗的三期試驗數據,這也引來一些西方輿論的質疑,稱中國的疫苗研發缺乏「透明性」。俄羅斯總統已下令在下周結束前開始在全國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但此前西方輿論對俄疫苗的態度也是猛「踩」。這種對新冠疫苗厚此薄彼的態度,自然引起相關領域專家和各國一線醫務工作者的反感。

有褒有貶,才能「名利雙收」

「輝瑞疫苗成功得益於川普打造的『公私合作關係』。」美國副總統彭斯11月初的這番誇獎,顯示出歐美政治人物對西方疫苗研發的情有獨鍾。隨後歐洲多國領導人紛紛道喜,歐盟還宣布會籤約購買輝瑞3億劑疫苗。當然,在追捧輝瑞疫苗是「在疫情和經濟寒冬中的救命稻草」「刺激美國經濟」等言論中,也有《紐約時報》等媒體質疑「市場對輝瑞疫苗的反應是不是有些過度」。

「全球疫苗競賽達到頂點,但在其有效性之爭定論前,可能沒有贏家。」俄羅斯《生意人報》12月1日的文章稱,俄「醫學中心」主任季馬科夫認為,歐美企業研發的疫苗「如此出色」是不可能的,完全是在誇大,也許是為了其股票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大幅上漲。

無論是政治人物的需要,還是股票市場的需要,對於為什麼歐美疫苗的進展這樣抓人眼球,很少有西方輿論去回應這些猜測,但他們對中國疫苗的關注卻是多重角度。「與西方領先者不同,中國的疫苗製造商尚未公布其第三階段臨床試驗有效性的數據,也沒有多少現成的科學信息。」這樣的質疑近日在一些歐美國家媒體上不斷出現。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11月29日報導稱,「中國的疫苗可能在發展中國家具有『吸引力』」,而且中國尚未公布多少有關其國產疫苗的數據,這種做法被認為是「不符合常規」。來自澳大利亞的傳染病專家戴爾·費舍爾還表示,此舉在西方將「不可接受」。

在西方,還有一種聲音:「中國在早期就將其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粉碎,因此喪失了在國內測試其疫苗的機會」,相反,美國肆虐的疫情反而使美國更快地得到有關疫苗效力的信號。密切跟蹤新冠疫苗研發進展的流行病學家、美國疾控中心前駐中國主管Ray Yip表示,「如果中國有許多病例,按說中國可能已比其他國家提前完成(疫苗)效力測試。」他近日還表示,「中國的中產階層或許更傾向於接種來自一家著名外國企業的疫苗」,「由於頻發醜聞,他們對中國國產疫苗的自信度相當低」。美國《科學》雜誌報導說,阿斯利康和輝瑞都已達成與中國製造商生產其疫苗產品的協議,而Ray Yip預測說,「它們與國藥集團、科興生物和康希諾的銷量將是10∶1,而且它們的價格將是(後者的)的10倍」。

美國《科學》雜誌11月25日刊文稱,「中國的疫苗努力正在沿襲一條迥異於美歐的路線」。西方大多處於領先地位的疫苗都依賴基因工程病毒載體、人工合成蛋白質和RNA片段等「時髦」技術。相比之下,中國4種領先的候選疫苗中有3種正在使用一種不再流行的「中堅技術」:可追溯至上世紀30年代第一種成功的流感疫苗的滅活病毒技術。

從技術角度的質疑同樣落在俄羅斯疫苗身上。莫斯科國立大學教授西多羅夫近日表示,為貶低俄疫苗,一些西方專家聲稱,俄用於測試和生產疫苗的標準低於西方。從西方國家對俄施加的政治壓力就是想讓俄變得更弱、更落後,在疫苗領域 它們也正在奉行類似的政策。同時,西方批評俄羅斯疫苗也是為了歐美製藥公司的利益,「如果在這場競爭中獲勝,它們就將佔領世界大部分市場,名利雙收」。

俄羅斯學者在參與「今日俄羅斯」電視臺有關「爭奪市場:為什麼西方國家不急於承認俄『衛星V』疫苗的有效性」這一話題節目時表示,出於金錢和政治利益考慮,西方國家並不願意承認俄疫苗的優勢。俄羅斯Finam Group公司分析師科列涅夫表示,儘管西方國家的疫苗可能也存在缺陷,但它們急於宣布自身在疫苗開發方面取得的成就。

「說美國贏得比賽還為時過早」

多位國內外相關學者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提到,歐美幾款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從數據上看都不錯,但還有一些關鍵問題尚未解決,如:疫苗的保護能持續多久?疫苗會導致嚴重的疾病和併發症嗎?接種疫苗的人還能攜帶和傳播病毒嗎?疫苗在老年人中的效果如何? 美國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陳希分析說,由於最近歐美疫情愈發嚴重,所以民眾對疫苗產生了巨大期待,「似乎在隧道盡頭看到了燈光」。但實際上,目前美國的疫苗供應相當有限,只能優先為醫務人員和養老院人群接種,無法幫助大量的人,從短期看,這種期待可能過高了。

在國內疫苗專家陶黎納看來,歷史上mRNA疫苗還從未被大規模使用過,而輝瑞和莫德納都選擇了這樣的技術路徑。疫苗真正得到大規模使用後,一旦出現嚴重的副作用甚至死亡案例,可能會造成巨大的影響。一些美國媒體也提到,外部科學家尚未審查相關試驗數據,而且疫苗在現實環境下的表現也可能不如在臨床試驗中的效果好。

從研發過程看,中國並行推進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重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減毒流感疫苗等5條技術路線研發,其中陳薇院士團隊、國藥集團和科興研發疫苗的一、二期臨床試驗進度都在國際上排名靠前。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2日在北京調研時提出,要繼續科學嚴謹推進疫苗三期臨床試驗,做好大規模生產準備和研究制定疫苗上市後的接種分配方案。

從技術角度分析,陶黎納認為,中國依然與美國在疫苗研發賽道的同一位置。中國的多款滅活疫苗雖然相比mRNA疫苗技術更傳統,但可以說是「久經考驗」,在安全性、顯示可操作性上存在優勢。他強調,對疫苗的評價要全面、科學,滅活疫苗是一種保險的選擇,對運輸條件要求相對較低,而且中國的技術路線是多元、同步的,未來擁有巨大的空間。

在歐美,也有對全球疫苗發展態勢相對客觀的聲音。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中國的滅活疫苗將比輝瑞公司的疫苗更容易在較貧窮的國家分發,後者需要昂貴的冷凍生產和儲存環境以及配套運輸網絡。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全球衛生高級研究員黃嚴忠認為,中國疫苗在巴西遇到的問題實際上可能會強化一種觀念,即中國對疫苗的安全性很重視,「現在說美國贏得了比賽還為時過早」。

一位不具名的國內免疫學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由於中國國內病例數太少了,不具備開展大規模臨床三期實驗的基礎,所以三期臨床試驗基本都在國外進行,一定程度上對試驗進度缺少主動性、把控力。除早前的巴西、阿聯等國,土耳其、墨西哥、智利等區域大國近期也和中國相關企業籤署了疫苗購買合同。11月底,印尼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人表示,將把批准緊急使用科興疫苗的時間推遲到明年1月底,希望屆時能得到在印尼進行的試驗的中期結果。相關專家認為,這或許與中國疫苗尚未公布三期試驗結果有關,但只要中國及時公布數據,再通過「新冠疫苗供應計劃(COVAX)」的檢驗分發,國際社會會對中國疫苗有更客觀和綜合的評價。陳希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目前,全球大部分地區還受疫情影響,解決這一困局需要多款疫苗,輝瑞、莫德納、阿斯利康的疫苗是遠遠不夠的。而且,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需要的是價格便宜、保存運輸方便的疫苗,這給予中國疫苗很大的空間。

部分西方輿論還將對中國疫苗研發的攻擊指向「緊急接種」。上月18日,國藥集團已對外宣布,在新冠疫苗的緊急使用方面,國藥集團現在已經在近百萬人身上進行使用,沒有接到一例嚴重不良反應的報告,只有個別的有一些輕微症狀。國藥集團旗下有兩款在研新冠滅活疫苗,分別由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所屬的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和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推進。從事涉外工作的李先生此前參加了中國生物的疫苗緊急接種,他對「中產階級不選用國產疫苗」的說法並不認可。李先生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相信國產疫苗安全性是沒有問題的,他和一些外派人員都接種了國產疫苗。「我的很多同事都選擇接種疫苗,我也相信它能夠提供保護」,李先生說,他也了解到有外國媒體和專家質疑中國規模較大的緊急接種,「我認為這種說法一定程度上有政治因素的影響,有關部門一定是經過嚴格檢驗,才會決定開展緊急接種。如果中途出現問題,也會採取相應措施。」

美國艾奧瓦大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斯坦利·珀爾曼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即使觀察期更短,只要對安全性和有效性進行了嚴格的監控,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就是值得做的。

「有效性比來源更重要」

目前,一些富裕國家已提前鎖定疫苗,直接與藥廠和疫苗研發團隊籤訂協議。根據花旗銀行的統計,發達國家已共同獲得新冠疫苗雙邊預購總量的85%。而據俄《生意人報》報導,在俄市場不太可能出現歐美公司研發的疫苗。

部分西方輿論對歐美中俄新冠疫苗厚此薄彼的態度也影響到一些國家。目前,牛津疫苗是巴西聯邦政府唯一撥款的疫苗。而聖保羅州政府一直支持布坦坦研究所與中國科興公司聯合開發的科興疫苗,且強調「科興疫苗的三期臨床試驗被證實是安全的」。目前,首批科興疫苗已抵達該州。《聖保羅頁報》等巴西媒體稱,「科學問題政治化」成為該國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巴西正在進行一場「疫苗戰」,總統博索納羅和聖保羅州州長多利亞觀點對立。多利亞稱,沒有任何「科學和健康」理由來阻止科興疫苗成為國家免疫計劃的一部分,「除非有政治和意識形態上的原因」。巴西麥克肯茲長老會大學教授普蘭多認為,博索納羅是為了緊跟美國總統川普的步伐,營造意識形態立場。面對疫苗議題,博索納羅並不是在與醫生、科學家或者其他政治領導人對話,而是同社交網絡上民眾對話,因為社交網絡聚集了大量博索納羅意識形態的支持者。反對科興疫苗的人效仿美國反華言論,給疫苗貼上政治標籤。博索納羅的盟友、帕爾馬雷斯文化基金會主席卡瑪戈以及其他右翼勢力拋出陰謀論,以「來自中國」為理由試圖作出陰謀性的論斷。

巴西利亞聖露西亞醫院急診負責人勞倫索表示:「作為醫生,我們不想知道疫苗的來源,我們要的是有效性。」《環球報》稱,不幸的是,如此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存在政治爭端,聯邦政府應關注保證巴西人獲得儘可能多的疫苗,但現在卻把所有的牌都放在牛津疫苗上,這樣做將會產生有害影響。

巴西一線醫生的心聲,與美國微生物學和免疫學專家斯坦利·珀爾曼的觀點不謀而合。斯坦利·珀爾曼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我不認為這應該是一場競賽」。他強調說,「人們應更多關注不同疫苗之間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差異,而不是疫苗來自中國或美國」。

相關焦點

  • 「深度」唱衰中國疫苗,西方有什麼算計
    與此同時,由於尚未有中國企業或團隊公布疫苗的三期試驗數據,這也引來一些西方輿論的質疑,稱中國的疫苗研發缺乏「透明性」。俄羅斯總統已下令在下周結束前開始在全國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但此前西方輿論對俄疫苗的態度也是猛「踩」。這種對新冠疫苗厚此薄彼的態度,自然引起相關領域專家和各國一線醫務工作者的反感。
  • 胡利奧·裡奧斯文章:西方指責中國「疫苗外交」毫無道理
    參考消息網12月4日報導 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站12月2日發表西班牙中國問題專家胡利奧·裡奧斯的一篇題為《中國:從口罩到疫苗》的文章,文章認為,中國和其他東方國家眼下正在向西方發達國家證明,在抗擊這場大流行中,它們展現出了較高的管理水平。
  • 西方國家85%的疫苗都被發達國家預訂 中國是很多國家的希望
    【西方85%的疫苗被發達國家預訂,美國才不在乎其他國家會死多少人,中國是很多國家的希望】新冠疫苗的理想狀態是讓所有需要的人「用得上,用得起」,但是理想和現實的距離一如既往的遙遠。首先是現在的新冠疫苗產量不足以照顧到所有需要者的需求,根據花旗集團的統計數據,西方國家85%的疫苗都被發達國家預訂了,發展中國家和更窮的國家靠邊站。
  • 唱衰中國20年的這位美國專家,再出神論:健康碼掃出了DNA
    再次打臉西方唱衰者,讓曾經二十年如一日高呼中國崩潰論的章家敦失去了生存市場,不得不扭轉方向開始大喊中國威脅論,實在有些晚節不保!健康碼掃出來DNA真是醉了早年間,章家敦因到處宣揚中國崩潰論而淪為國際笑柄。
  • 巴鐵直言中國疫苗是最好的選擇,前提是:擔心西方國家不批准
    從發現病毒開始,中國就開始投入對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究。截止12月2日,全球共有214個疫苗正在研究,其中進入臨床試驗的疫苗有51個,有14個已經進入三期臨床試驗。而在這其中,中國有14個疫苗開始臨床研究,有6個已經進入三期臨床試驗階段,且在這六個疫苗中,滅活疫苗佔4個。
  • 印度被西方坑慘,轉而詢問中國疫苗價格,汪文斌直接亮明態度
    為了應對疫情,印度必須儘快得到新冠疫苗,而在被西方國家的疫苗坑慘後,現在印度開始轉向中國疫苗,汪文斌對此直接亮明態度,表示中國會幫助世界各國的抗疫工作,這展現了大國風採,體現了大國擔當。印度原本早該相信中國,但莫迪政府也需要拿出誠意,停止在邊境挑釁,停止在國內抵制中國製造。
  • 西方搶走53%疫苗,關鍵時刻中國出手,為至少9國雪中送炭
    國際疫苗監督機構表示,正是因為這群富裕國家惡意壟斷疫苗,在明年將有許多貧窮國家的人民將要面臨無疫苗可用的境地。這些西方國家平時在全世界大喊著「平等」,可一旦涉及他們自身利益的時候,醜惡的嘴臉立馬就露了出來,不顧「臉皮」搶購疫苗。
  • 中國人聰明,我完全信任中國疫苗,菲律賓總統:有什麼責任我擔著
    日前,已經有超過10個發展中國家選擇採購中國生產的新冠疫苗。繼阿聯,巴西和土耳其之後。1月13日,印度尼西亞總統左科也當著全國人民的面,直播接種了中國疫苗。 這些國家的選擇都表現出了對中國疫苗的信任。
  • 中國疫苗訂單數量龐大,16國排隊預購了近5億劑,西方多國慌了神
    各國加大力度從中國採購疫苗據中國網報導,俄羅斯媒體報導,中國疫苗在海外訂單已經高達5億劑,中國疫苗訂單數量龐大,16國排隊預購了近5億劑。無數國家正在與北京商討,希望能夠從中國訂購一些疫苗,來將本國疫情給遏制下來。這讓西方多國慌了神。
  • 【深度】中國疫苗怎麼樣,聽聽接種過的外國人怎麼說?
    《環球時報》記者前兩天給房東陶菲克繳房租時,對方還主動打聽中國疫苗的事,問「在哪裡可以接種中國疫苗」。陶菲克說,一些埃及人對打這種全球新研發出來的疫苗本身就心存疑慮,如擔心有不良後果等,還有的想用美國研發的疫苗,但又被美國的防疫亂象嚇壞了。相比,他和很多埃及人最信任中國的疫苗,並打算儘快接種。
  • 中方疫苗效果驚豔,西方傻眼:我們怎麼辦
    目前中國和俄羅斯疫苗已經開始投入使用,後者則已經確立零售價。另一邊,已經確定引進中國疫苗的埃及也迎來救星,當地民眾開始重燃起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全世界知名藥企都基本遍布在西方國家,對此這些資本主義國家一致認為中國根本不可能研製出新冠疫苗,只有西方藥企才能研發出穩定且有效的疫苗。中國頂住壓力和質疑,潛心鑽研,終於取得重大成果,成功研製出疫苗。除了中國,俄羅斯也開始對外推出自製疫苗,統一售價為二十美元。
  • 給中國疫苗投下「信任票」 多國相繼訂購中國新冠疫苗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全球對疫苗翹首以盼。近日,多國相繼訂購中國疫苗,中國新冠疫苗有哪些優勢?新加坡《聯合早報》 :更易於運輸和儲存在各國急需疫苗以控制疫情的大背景下,疫苗能否快速接種成為訂購疫苗時不得不優先考慮的問題。
  • 美國疫苗接連出了大事!多國終於下定決心,開始購買中國疫苗
    而對於這些國家來說,新冠疫苗的研發成功,可能已經成為了他們的希望。但是隨著疫苗研發不利消息的傳來,整個西方世界的整體疫情防控形勢,似乎進入到了更加可怕的環境中。新冠疫苗的研發形勢不容樂觀從當前的統計數據來看,絕大部分的疫苗已經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階段了,而且不少美國醫療工作者已經在接種疫苗了。
  • 歐美接連傳來壞消息,想用中國疫苗?英媒直言:美疫苗受益於中國
    中國疫苗是很多國家唯一的希望對於很多國家來說,疫苗研發成功是它們唯一的希望。而當前唯一可以值得慶幸的消息就是,疫苗的研發速度還是較為可觀的。目前絕大部分的新冠疫苗都進入了第三期臨床試驗階段,這意味著最晚會在明年年末就會有大量的疫苗進入當前的國際市場。
  • 最新,中國疫苗獲巴林批准上市!我國疫苗或成發展中國家的希望
    據報導,該款疫苗的III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在對42299名接種志願者進行檢測後,數據表明其有效率為86%,中和抗體血清轉化率為99%,能100%預防中度和重度的新冠肺炎病例。值得注意的是,這已是近一個月以來,第二個國家獲準中國疫苗上市。
  • 急著給中國「扣帽子」?中國疫苗剛抵達印尼,就有人比美國先行一步
    據報導稱,120萬劑中國新冠疫苗已經運抵印尼首都,預計在2021年1月,還會有180萬劑中國疫苗運至該國,這將會給印尼嚴峻的疫情狀況帶來緩解和轉機。對此印尼政府也表達了強烈的感激之情。然而一向喜歡給中國「穿小鞋」的西方國家當然不願意放過任何詆毀中國的機會,中國疫苗運抵印尼不足24小時,英國就已經準備好了詆毀中國的大帽子,等著扣在中國的身上。
  • 急給中國「扣帽子」?中國疫苗剛抵達印尼,就有人比美國先行一步
    據報導稱,120萬劑中國新冠疫苗已經運抵印尼首都,預計在2021年1月,還會有180萬劑中國疫苗運至該國,這將會給印尼嚴峻的疫情狀況帶來緩解和轉機。對此印尼政府也表達了強烈的感激之情。然而一向喜歡給中國「穿小鞋」的西方國家當然不願意放過任何詆毀中國的機會,中國疫苗運抵印尼不足24小時,英國就已經準備好了詆毀中國的大帽子,等著扣在中國的身上。
  • 中國到底有多少人接種了新冠疫苗?
    早在11月的時候中國就表示有5款疫苗進入三期臨床測試,它們分別是:國藥集團研發的兩款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科興中維研發的一款新冠病毒滅活疫苗、軍科院聯合康希諾公司研發(陳薇院士團隊)的一款腺病毒載體疫苗、智飛生物研發的一款重組蛋白疫苗。
  • 與95%有效的疫苗媲美!中國疫苗迎來重要突破:在巴西證明有效
    參與巴西臨床試驗的工作人員透露稱,當前中國疫苗的有效率已經超過國際科學家認可的門檻;跟蹤該疫苗的科學家也表示,預計科興生物旗下疫苗的有效性可以和被稱為95%有效的疫苗媲美。與此同時,據財聯社報導,12月21日,巴西衛生監管部門的技術團隊參觀了中國生產新冠疫苗的工廠,在完成了對科興生物和布坦坦研究所(Butantan Institute)提供信息的評估後,發布了該工廠的良好操作規範證書。要知道,獲得認證是疫苗註冊和緊急批准的前提條件,這也為中國疫苗在巴西上市取得了有利條件。
  • 2000多億中國口罩運抵全球,40國擬購中國疫苗,美英經濟卻在做什麼
    在世界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趨勢下,中國製造的醫療類商品在人類共同應對新冠病毒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事情的一個新進展是,據媒體12月30日報導,第一批共300萬劑中國疫苗抵達土耳其。據統計,目前,至少40國計劃,擬購中國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