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奧林巴斯OM-D系列橫評》中(還沒看過?在公眾號輸入:omd ),我花了比較長的篇幅介紹了EM1,EM5,EM10的一代/二代產品的特性和選購推薦。那麼在本文中,我將介紹奧林巴斯的另一個重要系列:Pen。
Pen的歷史比OM還久,可以追溯到1959年。它從開始設計到正式推出花費了近三年的時間,在全民35mm單眼相機時代裡,奧巴逆其道而行,推出了這款半格相機(畫幅只有35mm的一半,身材小巧,畫質不俗),而正是Pen的橫空出世使得奧林巴斯在二戰後日本經濟蕭條時代迅速崛起,成為攝影市場裡的一大玩家。即使今天,在東京中古市場,還能找到Pen系列膠片相機的身影。
下圖使用奧林巴斯Pen EE 膠片相機拍攝,膠片的質感非常舒服,片子非常軟:銳度不高,但解析度很高。
OK,關於Pen系列的歷史我們就講到這裡,下面我們來看一下Pen系列的幾大系列:
Pen-F
在Pen-F誕生之前,Pen相機屬於不可更換鏡頭。Pen-F誕生於1963年,是奧林巴斯第一款可換鏡頭的半格單眼相機,半格畫幅、獨特的側擺式反光板、旋轉式鈦合金快門,小巧的機身,Pen-F很快就成為了一代經典。
OK,我們就此打住,我們來看看這款到底是賣情懷還是靠實力吃飯的新Pen-F。
Pen-F發布於2016年,屬於Pen系列的旗艦機型,它的主要指標如下:
售價:近8K (情懷值2K)
點評:在EM1 Mark II出來之前,Pen-F售價已經超越了奧林巴斯OM-D系列的所有機型,要知道Pen-F當年出道的原因是為了設計一款6000日元的相機,僅為當時其他奧林巴斯相機售價的1/4,而今天Pen-F在日亞上的售價是126000日元...這和當年的理念完全不符合嘛。0.62的放大倍率實在太小,拍攝風格撥盤浪費了一個自定義撥盤
感覺和明星一樣,一舉成名之後,身價自然是水漲船高。不過吐槽歸吐槽,Pen-F機身的性能非常彪悍,可以滿足絕大數人的拍攝需求,絕非只賣情懷。
如果不著急,17年中可能是比較合適的入手時間。如果你和我一樣,早已毒發身亡,那不就吃幾個月泡麵的事情嘛。
適合人群:被Pen-F外觀和性能打動的人,並且可以接受其較高的售價
E-PL
E-PL系列和松下的GF系列非常相似,屬於入門系列。E-PL8是2016年發布的最新一代,它的主要指標如下:
售價:3K8(帶14-42ez鏡頭)
點評:作為上一代E-PL7毫無誠意的翻新之作,E-PL8性價比不如E-PL7高,除非你喜歡8這個數字,不然還是選上一代吧,不到3K。
適合人群:喜歡小巧輕便有一定顏值的相機,價格又不會成為負擔的同學
EP
其實我本不想介紹它的,但一想到要給各位講一個反面典型(EP5),還是談談它把。EP系列其實是和EM系列類似,定位於業餘中的高端機型。
EP5是EP系列的最新一代,目前早已停產,在Pen-F出來前,一直是Pen系列的帶頭大哥,它的參數並不弱:
1600w像素
五軸防抖
35區對焦
1/8000秒機械快門
自動追焦下5秒每張連拍
支持峰值對焦
全金屬機身
復古的外觀
看到圖片,你是不是想起來了當年的Pen?
售價:1K5左右(二手)
點評:當年的旗艦在二手市場也成了大白菜,原因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EP5的雙波輪比較容易出現失靈的情況,可以百度搜一下關鍵字就能找到一大堆的負面新聞,這與奧林巴斯的品控有關,另外快門的手感設計也比較一般。
適合人群: 如果不擔心波輪問題,可以作為初玩M43的入門機型,畢竟價格很白菜。
總結
Pen系列是奧林巴斯半格相機設計精髓的延續,既有情懷又有實力,小巧輕便,如果你接受不了OM-D的體型,又追求OM-D系列的強悍性能,那麼Pen-F正是為你設計的,如果你喜歡小巧又實惠的機身,那麼E-PL系列是不錯的選擇。
註:本文圖片均來自於網絡
參考連結
PEN膠捲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