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Smith等首次報導應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技術對胎兒進行檢查,國內應用較晚,始於1995年,近幾年才開始越來越多地應用於胎兒各系統的檢查,尤其是神經系統,已成為胎兒超聲檢查的重要補充手段。雖然MRI在胎兒腹部和盆腔的應用較胎兒中樞神經系統和胸部少,但是在超聲診斷困難的情況下,MR檢查能夠提供重要的解剖信息,輔助診斷,幫助和指導制定圍產期手術計劃和方案。
胎兒MRI檢查的安全性
有很多孕婦認為,產前檢查儘量不要做核磁共振(MRI),做B超就足夠了,因為MRI會產生輻射,對胎兒有害。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MRI成像是斷層成像的一種,它利用磁共振現象從人體中獲得電磁信號,並重建出人體信息。MRI不用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就可成像,因此擔心射線輻射是多餘的。國外早已將其應用於產前檢查。
在診斷胎兒神經系統、心臟等的畸形上,MRI的正確率明顯優於B超。藉助MRI也可對肺發育不良的胎兒進行胎肺體積測定,並判定胎兒預後。但在早孕期,美國放射學會建議要慎用。
關於MRI檢查是否有電離輻射損害胚胎發育,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明確的界定,國際磁共振成像安全委員會( SMRI)要求告知接受檢查的妊婦,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 FDA)建議胎兒MRI檢查應在妊娠滿3個月後進行,ShellockFG等認為臨床常規應用1.5T MRI對孕婦或胎兒可以行MRI檢查,不管是否處於妊娠的前3個月都可以進行。英國國家放射防護委員會也表明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一提的是,因為Gd-DTPA可通過胎盤,產生宮內副反應,即輕度延緩動物發育,故到目前為止,沒有進行孕婦靜脈MRI增強檢查胎兒的文獻報導。
懷孕第一期避免核磁共振(MRI)檢查
事實上,若醫學上有正當理由必需作核磁共振檢查,能夠安全的實施在妊娠任何時期。但依據英國國家放射性保護學會建議,懷孕第一期能避免核磁共振檢查較好,因為懷孕初期是胎兒器官發育的關鍵時刻。此外,懷孕初期流產率也較高(15%),核磁共振檢查很容易成為待罪羔羊。
至於核磁共振掃描儀產生的快速共振電磁流噪音,是否會對子宮內胎兒產生聽力影響,英國曾有兩篇報告顯示不會有胎兒聽力傷害。需要使用顯影劑核磁共振 顯影劑通常作用改變附近氫核子磁場效應,而非經由放射不透性藥物分類是屬於C級,目前暫無造成先天性異常案例報導。
可以理解有些人擔心顯影劑安全性而建議不使用,事實上此顯影劑通常也用於新生兒及兒童放射檢查,根據美國放射線學會建議,經過深度詳細諮詢後告知孕婦及胎兒核磁共振檢查的好處及潛在風險可以使用。歐洲泌尿生殖放射學會通訊指導準則聲明,當懷孕婦女有醫學上理由需要核磁共振檢查時可以使用顯影劑。顯影劑盡 可能使用最低濃度需要劑量, 不建議使用於腎功能不良孕婦,因其有可能造成腎源性全身性纖維化。如有顯影劑過敏反應、空間幽閉恐慌症、心律調節器,體內金屬植入物或外科手術金屬夾,不建議核磁共振儀檢查。
好大夫大手筆
2015年好大夫執業醫師已經開始報名,網校課程提前學習!VIP班正在招生中,請大家抓住機會報名!!!
好大夫教育培訓項目
1
西醫執業和助理醫師
5
口腔執業和助理醫師
2
中醫執業和助理醫師
6
成教醫學類專升本、中專升大專
3
中西醫執業和助理醫師
7
三級心理諮詢師
4
執業藥師
8
護士應聘面試班
培訓形式
面授、網絡、平板視頻課、加密狗視頻課和手機下載視頻課,授課形式靈活多樣,滿足不同人群需要,讓您隨時隨地方便學習。祝您2015年順利實現個人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