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微爸爸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許多家長眼裡,只有認真學習,成績優秀才是正途,而不是整天有一些稀奇古怪的點子。然而在孩子這些「怪異」的行為中,蘊含著孩子的各項特質,當家長正確利用這些特質的時候,就能夠有效地培養孩子養成各種能力,為孩子打下成長基礎。
01老師布置「特殊」作業,讓孩子模仿世界名畫
在網上看到一個熱點話題,是某所小學的老師給學生布置了特殊作業,評選現場仿佛是奧斯卡頒獎典禮。為了凸顯學生的創意,讓孩子「腦洞大開」,因此,老師給學生布置了「特殊」的作業,讓學生通過家裡的道具,模仿世界名畫。
而老師曬出來的學生作業,讓眾多網友也是眼前一亮,無論是《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還是雲南作家的《明眸》,無不是模仿得惟妙惟肖,網友紛紛評論道「都是戲精」、「欠你個小金人」。
不得不說,老師的「特殊」作業,十分的有創意。相比繁瑣的課業,這種「小作業」更能激發孩子的興趣,讓孩子找到做作業的樂趣。
02這種有趣的作業方式,對於孩子來說有什麼意義呢?
1. 緩解枯燥
老師一味地講解書本上的知識,長篇大論地灌輸給孩子理論知識,會讓課堂氛圍變得枯燥乏味,加上外界對於孩子的吸引力,很容易就造成孩子不專心聽講。
造成授課效果不佳,孩子學習效率低。通過「有趣」的作業,調動孩子的興趣,讓孩子產生主動性,往往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2. 快樂學習
當一個人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整個過程都是快樂的而且不知疲倦。因此「有趣」的作業能夠讓孩子快樂地學習,而不是因為作業而感到焦慮,甚至因此對學習產生排斥心理。
其次是這種學習方式更有助於孩子記住知識,像通過模仿名畫的行為,讓孩子認識並深刻記住了這些名畫,在潛移默化中增長知識。
3. 挖掘孩子的潛力
一味地學習課本上的知識,給所有孩子灌輸同樣的營養,並不是最適合於孩子的學習方式。通過布置有趣的作業,讓教學實現多元化,不單單只停留於課本知識,讓孩子也能夠多元化發展,並在這個過程中發掘自身的潛力。
任何事物都像硬幣一樣具有兩面性,有利就有弊。部分家長認為,這樣的教育方式會讓他們不能理解和接受。
認為這種會讓孩子玩性大發,讓孩子有理由的不學習,是導致孩子成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沒有課本知識的支撐,哪裡能夠面對之後的高考?所以很多新的教學理念會因此而消失殆盡,讓傳統的教育模式仍舊繼續。
03結語
其實對於正在學習的孩子來說,他們是有無數種可能性的,家長讓孩子在接受傳統教育的同時,應該要注重培養孩子的其他品質,不單單僅靠學校的知識體系灌輸,讓孩子都成為「考試機器」。
在這裡提醒大家,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知識的累積,而這個累積的過程需要家長和學校共同推動,才是最有助於孩子成長的。
你覺得還有哪些創新的教育方式,對孩子來說是好的呢?歡迎分享。
(本文圖片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小微爸爸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