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收集了哪些信息?蘋果用戶更新後將對此一清二楚

2020-12-21 汽車全享

手機上的APP收集個人隱私信息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情,最令人無法忍受的當屬安卓APP,它們一般來說都有不授予權限就無法使用的限制,蘋果用戶不但無需擔心這種問題,而已對於隱私保護,近日還迎來升級。

隱私慣例摘要

通俗而言,更新之後的App產品頁面,將向用戶呈現自己可能會收集數據類型,共分為三類:用來追蹤用戶的數據、與用戶關聯的數據,以及不會與用戶關聯的數據。這就可以讓用戶清楚地知道,自己將要下載使用的APP將會對哪些數據進行收集,從而判斷是否要繼續使用。

數據數據內容

所謂數據用於追蹤,是指從App收集的用戶或設備數據,與不同來源(如其他企業的App、網站或線下場所)的數據兩者進行了關聯,用於定向廣告或廣告評估目的;或者這些數據被數據代理商共享。關聯數據則是指不會用於追蹤、但與用戶身份信息有關的數據;再者就是與用戶本人無關的數據。只不過面對這樣的解釋,可能大部分用戶都無法理解具體的內容。

對此,蘋果公司將會進一步要求開發者進行改進,最終打造一套讓用戶輕鬆理解的系統,幫助用戶判斷是否需要進行授權、使用,達到對於個人隱私保護的目的,目前,蘋果用戶已可以在更新系統後體驗這一功能。

相關焦點

  • 蘋果隱私的重點更新在於App Store?
    每一代 iOS 更新以及新硬體的發布,蘋果都會根據全新的功能來更新隱私規定,並公開給用戶,讓用戶安心。 如果你目前在用最新系統的蘋果設備,每當你打開一個 app,你的蘋果設備會彈出很多窗口,來確定你對各種隱私維度的授權。 而今年蘋果隱私的重點更新,在 App Store。
  • App都收集了你的什麼數據?今天起蘋果用戶可以明確知曉
    通俗而言,更新之後的App產品頁面,將向用戶呈現自己可能會收集數據類型,共分為三類:用來追蹤用戶的數據、與用戶關聯的數據,以及不會與用戶關聯的數據。所謂數據用於追蹤,是指從App收集的用戶或設備數據,與不同來源(如其他企業的App、網站或線下場所)的數據兩者進行了關聯,用於定向廣告或廣告評估目的;或者這些數據被數據代理商共享。
  • 蘋果App Store 新增 App「隱私」信息,你需要了解的都在這裡
    第三個是透明和控制原則,蘋果一直認為 app 應該尊重用戶的隱私,因而在作業系統中做了很多保護,從而讓客戶更好的了解到自己的哪些數據被收集到,對自己的信息有更多的掌控。最後是安全保護原則,安全保護原則是蘋果在隱私方面所做的一切的根基,不管是硬體、軟體還是服務,蘋果都遵循這一原則。
  • 蘋果更新App 隱私保護說明 下載前可充分了解隱私權限
    【環球網智能報導 記者 張陽】在今年6月舉行WWDC開發者大會上,蘋果公司提出將會把應用程式的權限需求前置,以此來進一步改善隱私安全。也就是說,蘋果公司在App Store中把應用的權限需求做成類似食品上的營養信息標籤,讓用戶在下載前就充分了解到,該應用會涉及到哪些權限。
  • 蘋果新隱私功能上線,180萬APP被影響,再不能濫用我們的信息了!
    近日,蘋果為系統添加了一條隱私政策,給APP的數據收集上了一道枷鎖。明確APP收集哪些信息以及用在何處12月15日,蘋果正式宣布,在App Store上線隱私信息功能,要求開發者向用戶提供隱私慣例摘要。
  • 特別提醒:12月8日起提交及更新App需要包含隱私信息
    12月4日,蘋果官方再次發布消息,提醒開發者儘快在App Store Connect中提交App的隱私信息,以便於讓用戶能了解App可能收集的一些數據類型,以及該數據是否會用於連結或跟蹤他們。從2020年12月8日起,提交至App Store的新app和app更新都將需要包含App的隱私信息,但現有App將仍可供下載。
  • 快訊|蘋果隱私標籤曝光Facebook收集大量用戶信息
    財經網科技12月16日訊,據36氪消息,本周蘋果更新 App Store,裡面開始顯示 App 收集的用戶數據類型。其中,Facebook收集的信息格外引人關注。 App Store 標籤顯示 Facebook 收集多種用戶數據,光是標籤長度就有好幾頁。
  • 蘋果更新了其應用程式商店,顯示了各種應用收集哪些信息的「隱私...
    2020-12-15 02:34:42來源:FX168 蘋果更新了其應用程式商店,顯示了各種應用收集哪些信息的「隱私標籤」。
  • 蘋果推送iOS14.3,更新後的用戶怎麼說?更新的功能介紹
    12月15日蘋果推送了 iOS 14.3,看看更新後的用戶怎麼說? 從網上收集了一些更新後的用戶,總體上看,大家沒有特別的反應,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沒有出現各種掉電或者突然退出程序的情況,說明系統基本穩定,大家沒事的話可以更新,比較謹慎的用戶建議再等等。
  • 蘋果推App Store隱私新規 用戶可查看數據是否被追蹤
    【CNMO新聞】12月15日,App Store正式上線隱私信息功能。根據官方描述的信息來看,開發者向App Store提交應用或更新時,須自行報告如何使用用戶的數據,例如使用情況、聯繫信息或位置等,並報告這些數據是否會被用於跟蹤。
  • 你天天撒謊,蘋果看不下去
    每一代 iOS 更新以及新硬體的發布,蘋果都會根據全新的功能來更新隱私規定,並公開給用戶,讓用戶安心。如果你目前在用最新系統的蘋果設備,每當你打開一個 app,你的蘋果設備會彈出很多窗口,來確定你對各種隱私維度的授權。而今年蘋果隱私的重點更新,在 App Store。
  • 使用APP隱私被獲取?蘋果用戶新功能可查詢
    這段言論在網上也獲得很大的反響,畢竟對於現如今很多APP來說,根據用戶默認的權限而獲得的隱私不在少數,一般都會在下載完成進入安裝程序時都會有一個選項是要讀取手機存儲卡裡的信息
  • 蘋果隱私標籤打臉Facebook:收集信息超級多
    據報導,本周早些時候蘋果更新App Store,裡面開始顯示App收集的用戶數據類型。其中,Facebook收集的信息格外引人關注。App Store標籤顯示Facebook收集多種用戶數據,光是標籤長度就有好幾頁。
  • 重大通知:蘋果 App Store 審核指南更新、Apple 登錄期限推遲
    2020 年 3 月 4 日,蘋果更新 App Store 審核指南。據蘋果官方通知顯示,此次更改包含:評論回應、飽和的 App 類別、推送通知、通過 Apple 登錄、數據收集及儲存和行動裝置管理等方面。
  • 瑞幸咖啡涉嫌私自收集用戶信息背後:APP屢遭用戶投訴
    雷達財經 文|深海1月8日,工信部公布了第二批15款侵害用戶權益的應用名單。拉勾招聘、天涯社區、風行視頻和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上榜。拉勾招聘和瑞幸咖啡存在私自收集個人信息行為,天涯社區和風行視頻所涉問題為不給權限不讓用等。上述應用需在2020年1月17日前完成整改落實工作,逾期不整改的,工信部將組織開展相關處置工作。對此,瑞幸咖啡回應稱,為了防止黑客騙取首杯免費,瑞幸咖啡APP除了需要客戶提供手機號碼,還需要客戶提供手機的設備MAC地址作為雙重驗證。
  • 蘋果公司升級隱私保護,限制APP追蹤用戶數據會影響廣告業?
    甚至在A網站上點擊蘋果公司的新聞,B購物網站上立刻推來蘋果iPhone 12打折的信息。科技公司規模越來越龐大,收集的私隱信息越來越多。在帶來各種便利的同時,也引起了大眾私隱保護的焦慮。所幸,已經開始有科技公司採取措施,試圖保護用戶隱私了。
  • 【公告】關於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工作的公告
    App強制授權、過度索權、超範圍收集個人信息的現象大量存在,違法違規使用個人信息的問題十分突出,廣大網民對此反應強烈。為切實治理個人信息保護方面存在的亂象,按照中央網信辦等四部委《關於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的公告》精神及河北省委網信辦、省通信管理局《關於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共廊坊市委網信辦決定在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工作,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工作目的此次專項治理將圍繞收集與功能無關的個人信息
  • App收集使用人臉信息標準:不應生成用戶畫像及定向推送
    App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最小必要評估旨在對移動網際網路行業收集使用用戶人臉、通訊錄、簡訊、位置、圖片等個人敏感信息進行規範,落實最小、必要的原則。所謂「最小、必要」原則,指的是處理個人信息應當具有明確、合理的目的,並應當限於實現處理目的的最小範圍,不得進行與處理目的無關的個人信息處理。
  • 收集整理「Foodie」用戶反饋
    整理用戶反饋經統計,bug類問題42條,功能完善類問題12條,功能新增類問題6條:將收集到的用戶反饋內容進一步整理,如下表:三、分析用戶反饋1. bug類問題的存在,不僅僅是產品本身存在漏洞,更直接影響到用戶的正常使用以及用戶體驗,需優先解決。優先級:重要且緊急2.
  • 蘋果隱私標籤打臉 Facebook:收集信息超級多,標籤長度就有好幾頁
    據報導,本周早些時候蘋果更新 App Store,裡面開始顯示 App 收集的用戶數據類型。其中,Facebook 收集的信息格外引人關注。App Store 標籤顯示 Facebook 收集多種用戶數據,光是標籤長度就有好幾頁。在過去 5 年裡,蘋果與 Facebook 的衝突越來越嚴重,因為它們有著不同的業務模式。蘋果是一家硬體公司,靠銷售硬體賺錢。最近幾年蘋果越來越重視隱私,這使得一些公司收集用戶數據越來越困難,重視隱私也成為了蘋果產品的一大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