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
傳統文化和
福利,關注
「為你讀詩」文藝學堂 ▲
在顛沛流離的民國時代,多數女子命運可悽可嘆。
卻有一人,用獨到的智慧,活出了所有女人都羨慕的樣子。
即使在如今崇尚大女主的時代,她的生活姿態依然是大多數女人畢生的追求。
她一身詩意,風華絕代,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
在事業上,她是中國第一位女建築師,參與設計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在婚姻裡,她嫁給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梁啓超之子—梁思成,彼此扶持、伉儷情深,成就一段愛情佳話;
除此,她有文壇才子徐志摩對她念念不忘,更有學界泰鬥金嶽霖做一輩子的藍顏知己。
她,就是林徽因。
關於林徽因,多數人對她的所知,僅僅停留在
地攤文學中莫須有的緋聞上:她同時愛上了兩個男人,那到底愛金嶽霖還是梁思成?."
這一次我們不如聽一聽
林徽因的嫡親後人——曾孫女梁周洋女士,用
30封林徽因的親筆書信為線索,通過人物傳記的形式,講述曾祖母林徽因的一生
,為大家還原一個真實的林徽因。不是為了證明什麼,只是想通過曾祖母對
愛情、對
事業、對
婚姻的選擇和經營,為大多數的中國女性提供一些啟發和參考。
她是民國一代才女林徽因的曾孫女,中國NGO創始人梁從誡的孫女,中國青銅鏡收藏家梁鑑的女兒—
梁周洋。家世顯赫,書香門第,高曉松稱讚她為「中國第一名媛」,不止於她的家室,更在於她的才學和見識。作為牛津大學的高材生,她是聯合國安南助理秘書長教育項目的得力助手;同時,她熱衷於環保和慈善事業,常年不辭辛苦地到世界各地和鄉村學校宣傳環保和公益理念。她說,這一切都要感謝曾祖母給她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雖然未和曾祖母見過面,但爺爺時常提起她的點點滴滴,讓梁周洋感受她的風採。「她寫詩的時候,要點上一炷清香,擺一瓶插花,穿一襲白綢睡袍。「當時窮得連紙張都買不起,但她把我們的破房子布置得很舒服!鋪上粗木地板,在靠窗的牆上做一個簡單的書架,木凳上都鋪著裝飾的布,家裡的陶罐中時常放著她採來的野花」「她得著肺結核,日日咳血,卻時常工作到夜半,在一盞煤油燈下,和父親一起完成了《中國建築史》!
我問日本人打過來怎麼辦?她說,我們家門口不就是揚子江嗎?」梁周洋講的林徽因從客觀的史料出發,從親身經歷出發,從可學可用出發,我們更不要錯過。這一次,不要再聽世人妄議,不要再浪費時間讀沒有營養的花邊文章。
林徽因為什麼選擇了梁思成,而沒有選擇瘋狂追求的徐志摩?
聰明如林徽因,她清楚地知道如何理性的抉擇情感,找到適合自己的人。
志摩,
我理解您對真正的愛情幸福的追求,這原也無可厚非。但我懇求您理解我對幼儀悲苦的理解。
她待您委實是好的。儘管幼儀不記恨於我,但是
我不願意被理解為拆散你們的主要根源。她深知再浪漫的戀愛,如果不落到三觀人品,不落到吃飯穿衣,不落到相濡以沫,是萬萬不行的。
所以,她最終選擇了欣賞她、包容她、有共同志趣的梁思成為伴侶。
在大多數女性通過家庭,來實現自我價值時,她不甘於做一個家庭主婦。
而是和梁思成一起,丈量祖國的山山水水,參與設計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搶救瀕臨滅絕的景泰藍藝術,成為彼此事業的成就者!
想了解林徽因的愛情抉擇、婚姻智慧、事業開拓,請聽梁周洋講林徽因。30多篇書信中,包含林徽因與親朋好友
梁啓超、胡適、金嶽霖、沈從文、朱光潛等往來信件。讓你不僅讀懂完整的林徽因,還可以通過書信了解這些大師的處世智慧和胸懷。我們在梁周洋的講述中,不但可以學到林徽因的智慧,還能感受到
一代鴻儒的名門家風,民國知識分子的氣度與胸懷。讀林徽因寫給梁思成,學習夫妻和諧相處的智慧和情趣;
讀林徽因寫給費慰梅,忽然懂得如何擁有一生的閨蜜情誼.可以說這門課,不單單是一門人物傳記,還是一門
歷史課、文化課、為人處世課,讓你在收聽的過程中,不自覺的擁有了林徽因的
智慧、氣度、胸懷。她是面貌如花世家名媛
是畢生活躍的文壇才女
更是為中華建築灑盡熱血的愛國戰士
讀林徽因,學處事智慧
賞藝術文學、感文人風骨僅需
99元
▎購買須知
① 課程更新完畢後共30堂音頻課,每周一更新2節,一經訂閱,可隨時學習。
② 本課程為虛擬內容服務,訂閱後不支持退訂,請您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