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簡稱「川」或「蜀」,省會成都,位於西南腹地。北宋真宗鹹平年間將地處今四川盆地一帶的川峽路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為「川峽四路」或「四川路」,後來簡稱「四川」,四川由此得名。截至2018年底,四川省下轄18個省轄市,3個自治州,17個縣級市,108個縣,4個自治縣,54個市轄區。其中,就渠縣來說,人口超130萬,隸屬於四川省達州市,位於四川省東部、達州市西南部,地處渠江流域核心區,與廣安、南充、巴中山水相連,總面積2018平方千米。
渠縣早在新石器時期便有了人類活動,殷商時期賨人在今土溪鎮城壩村建立了都城,周赧王元年(前314年)設置宕渠縣,明洪武九年(1376年)定名渠縣。在漢末三國時期,名將王平就出自今四川省達州市渠縣一帶。
一
首先,渠縣隸屬於四川省達州市。渠縣境東西北三面環山,東北高、西南低平,海拔222-1196.2米,相對高差974.2米,平均海拔360米,絕大部分區域海拔在500米以下。對於渠縣來說,丘陵佔總面積的60%,低山佔29.1%,河谷階地佔10.9%。縣境東部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東安與龍潭鄉接界的萬裡坪海拔1196.2米為渠縣第一高峰。西北部一帶,為紅層低山,海拔500-889米,柏水鄉陳家寨主峰海拔889米為西北部最高點。餘為連綿起伏的紅色丘陵,海拔在300-500米不等。渠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7.6℃,1月份平均氣溫6.6℃,8月份平均氣溫28.1℃,年平均降雨量1068.5毫米。
二
就渠縣的歷史來說,春秋時期,該地區屬巴國的疆域,到了戰國時期,秦國消滅巴國,蜀國,設立宕渠縣(隸巴郡),今四川省渠縣一帶屬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達州市渠縣一帶仍屬巴郡宕渠縣。東漢和帝永元年間(89年—105年),析宕渠縣之東置宣漢縣(治今達州市),析宕渠縣之北置漢昌縣(治今巴中市)。王平(?—248年),字子均,巴西宕渠(今四川省渠縣)人,籍貫益州。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在漢末三國時期,王平原屬曹操,曹操與劉備爭漢中,得以投降劉備。公元228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與馬謖一同守街亭。在街亭之戰中,馬謖兵敗,但是王平阻止了張郃的進一步追擊,降低了蜀軍的損失。基於此,王平之後深受諸葛亮的器重,率領蜀漢的無當飛軍,多次隨諸葛亮北伐。公元234年,諸葛亮死後,王平被後主劉禪拜為前監軍、鎮北大將軍,鎮守漢中,曹爽率領十萬大軍攻漢中時,被王平所擊退,累封安漢侯。延熙十一年(公元248年),王平去世,其子王訓繼承了爵位。
三
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渠縣一帶成為蜀漢的疆域。南朝梁時期,設立流江縣。同時置北宕渠郡。領流江、始安(治今廣安)2縣。北周武成元年(559年),改北宕渠郡置流江郡。渠州領流江、景陽二郡外,另撤鄰州所屬2郡歸渠州。隋開皇三年(583年),以原流江、鄰山和容山容川三郡(今墊江)合置渠州。大業三年(607年),隋煬帝楊廣這位皇帝在位時,渠州改名宕渠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唐朝建立後,改宕渠郡為渠州。天寶元年(742年),唐玄宗李隆基這位皇帝在位時,改渠州為鄰山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渠州。
四
最後,至元十一年(1274年),也即元朝時期,改置渠州「安撫司」。至元二十年(1283年)還治舊城,罷安撫司,改置渠州,今渠縣一帶屬之。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撤渠州,改流江縣設立渠縣。就渠縣這一地名,因為縣城北有渠江,即宕渠水為名。渠,水居之意。由此,就渠縣這一建制,始於明朝初期,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清朝這一歷史階段,依然設立渠縣。到了1928年,渠縣直屬於四川省。1993年,渠縣屬達川地區。如今,渠縣屬達州市。截至2018年底,渠縣總面積達2018平方千米,總人口約為135萬人,也即渠縣為四川省人口較多的一個縣,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