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當中領導給下屬談理想的事情可謂是屢見不鮮了,這種行為一般不被大家看好,甚至有人說這樣的領導就是「空手套白狼」,想把員工變成免費勞動力。
小張是我一個認識十幾年的朋友,幾乎每隔幾個月就會聽到他發一次牢騷。都是以下這些情況:
1 :最近這個公司真差勁,一天到晚洗腦,也不漲工資
2 :這工作真沒法幹了,一個月就那麼點錢
3 :那個王總真不是個東西,一天天滿嘴跑火車
但是就算是經常聽到他抱怨,每一次離職他都是心驚膽戰,害怕找不到工作。事實證明這麼多年他換工作的意義不大,收入並沒有隨著跳槽而有所增加。
一般像小張所描述的這些問題背後都有一個角色,那就是愛談理想的領導。這一類領導會跟你說:「現在是吃苦的時候,不要老想著工資,學習經驗很重要。」
很明顯這是一句並不討人喜歡的話,很多情商低的人會因為這句話把領導歸類到「SB」類型,並且在工作中表現出極大的牴觸情緒,久而久之領導也不愛跟他談理想了。
有人說這是好事啊,落了個耳根清淨,終於不用再聽那些廢話了,這就是所謂的我只愛談錢,不談理想。
甚至針對這一的情況,網上曾流行著一句話:「理想戒了很多年了,要談就談錢吧。」
理想這個詞語,我們其實接觸的很早,在上幼兒園,甚至剛學會說話的時候,家長老師都喜歡問我們這個問題:「你有什麼理想啊,長大了想做什麼呢?」
那時候我們幾乎出奇的一致,我要當科學家,我要當探險家,我要當大老闆,我們早起蓬勃的回答了這個問題。
為何到了職場就變了味道呢?到底是領導的錯還是我們情商太低,處理不了長大後這樣的問題?
我還有一個朋友,26歲的女孩王萌,在她的上一份工作當中就遇到了一個把理想當成家常便飯的領導。
每天一小會,三天一大會,都是大談理想,但是對於待遇問題可以說是止口如瓶,對於這樣的事情,王萌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她從不反對領導的個人習慣,但是其他同事可以說是恨不得把領導給打上一頓。
王萌是做財務工作的,在這個公司做了半年之後,發現了領導的這個問題,面對領導一次次找自己私自談話的行為,她都微笑且禮貌的回應著:「您說得非常對,我都記住了」。
入職滿半年以後,她便開始了重投簡歷的,並且利用周末時間主動約好面試,終於在一個月之內重新找到了一份自己滿意的工作,給領導遞交了辭職信。
而辭職的理由是:感謝領導這麼久的栽培,因為個人家庭原因,不得不辭職!
很多同事認為,領導不會批准王萌的辭職。但是結果是意外的,領導很快的批准了她的辭職,並給她發了一條意味深長的微信消息。
領導說:我相信你一定能找到一份待遇與你能力匹配的好工作,加油。
這句話在一般人看來這位領導是肯定不會說的,但是事實確實如此,王萌順利離職並得到了領導的祝福。
其實談理想的領導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自己的認知和情商不夠用。往往能力強的人不在意領導這樣的行為,並且可以像王萌意義,理性看待,並彰顯出自己的個人魅力。
反而那些像小張一樣的人,沒有足夠的把握確定自己能否得到更好的工作,卻對這樣的事情罵聲不斷,甚至不惜與領導當面辯論,讓關係更加緊張。
情商高的人處事不驚,情商低的人總是把事情弄得雷聲大雨點小,面對領導問題,不喜歡可以選擇離職,畢竟職場是個互相選擇的關係。
但是如果自己能力不足,沒那個勇氣,何必把自己弄得那麼難堪呢?很多領導的所謂理想本質上並沒有錯,錯的是沒給夠足夠好的待遇。
談理想的領導真不可怕,可怕的就是我們認知不足的情況下表現出的低情商行為,不僅領導不喜歡,甚至周邊的朋友聽了你的埋怨也只是敷衍一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