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id Bloom,2003,C-print mounted on plexiglas ©mika ninagawa
Sakuran,2006,C-print mounted on Plexiglas© cmika ninagawa
第一次看見這個名字,眼中的實花是以導演的身份。紅藍分割交融的畫面襯託出人物的美豔,濃烈與靜謐,熾熱與陰鬱,或明或暗。死亡與欲望在這外表下游離,滲透出悲傷的氣息。電影《惡女花魁》「Sakuran」,2006
無論是花魁,是為了美不惜代價的莉莉子(出自電影《狼狽》),還是計劃死亡的太宰治(出自《人間失格:太宰治和三個女人們》),感性浪漫的另一面往往暗藏著隱隱的不安,和頹靡。
電影《狼狽》「ヘルタースケルター」,2012
電影《人間失格 太宰治と3人の女たち》,2019
鏡頭下的對象,似被蒙上了曖昧夢幻的霧,仿佛虛無縹緲又盈滿曖昧情愫。也正如蜷川實花自己說:我的作品表現並不是單向的,應該是雙向或多向的。既有小女生可愛的一面,也有死亡的、頹廢的氣氛。她誇張華美的演繹,放大了人們的貪婪和虛空的夢境,流連其間,是夢想,愛與死的人生主題,它張牙舞爪伸向人深處的欲望。
noir,2015,C-print mounted on plexiglas ©mika ninagawa
noir,2015,C-print mounted on plexiglas ©mika ninagawa
noir, 2015,C-print mounted on plexiglas ©mika ninagawa
noir,2015,C-print mounted on Plexiglas ©mika ninagawa
「假花的存在是因為人類想要看到永遠不會枯萎的花」
©mika ninagawa, Courtesy of Tomio Koyama Gallery
蜷川實花受藝術感染,離不開另一個名字——蜷川幸雄,日本導演及話劇泰鬥。或許是受父親的影響,她生來對美有著獨特敏銳的嗅覺。「他在我小時候跟我說,如果擺在你面前的有左右兩條路,即使別人都選擇了右邊的路,如果你認為左邊才是正確的,那就不要因為只有你一個人選擇左邊而猶豫,要有自己的想法。」
父親蜷川幸雄和母親真山知子
獨立是父親終身的教誨,也正是這樣,在她的畫面裡 女性顯得異常美豔而堅韌,以濃厚的色彩表達,近乎完美地揉入女性魅力,創造出獨具風格的「實花」領地。
蜷川實花,1972
website: mikaninagawa.com
Instrgram: mikaninagawa.of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