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還不知道「名創優品」和「無印良品」的時候,真的是對這兩家店傻傻分不清楚。不僅店名相似,就連門店裝修風格、產品包裝都極其相仿。
後來才知道,名創優品是山寨,無印良品才是正版。可偏偏,我們知道後依然喜歡去名創優品消費,這大概是貧窮的錯吧!
那你知道名創優品和無印良品的區別嗎?
有一種尷尬叫做
「山寨碾壓正版」
先來說說正版無印良品,來自日本的雜貨品牌,日文翻譯過來就是無品牌標誌的好產品。2005年,無印良品開始進軍中國市場。憑藉簡潔優質的設計俘獲一大批中國粉絲。
而聽起來像是日本品牌的名創優品,實際上是在中國註冊的本土牌子,註冊於2016年6月28日,主打低端產品路線,憑藉「創意+低價」的商業模式在中國進行瘋狂擴張。
名創優品抄襲成性已經不是新鮮事,與快時尚品牌「優衣庫」撞logo,與「無印良品」撞門店裝修又撞名字,甚至與國際大牌香奈兒也撞了包裝,偏偏又拿它無可奈何!名創優品葉國富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雜誌採訪時還說,在設計界,從來只是互相借鑑,沒有模仿。
就是這麼個抄襲成性的品牌,居然還能計劃上市了!
據彭博社消息,名創優品已經計劃IPO,或將籌資10億美元。名創優品方面回應稱,2018年1月15日舉辦的名創優品品牌戰略大會上已正式啟動IPO項目及員工股權激勵項目。
而正版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的業績卻屢屢下滑!根據2019財年Q4(1-3月份)的數據顯示,無印良品在中國內地市場可比銷售跌幅3.9%,較Q3略有改善,但整體呈持續下滑。
山寨能上市,正版卻敗退,無印良品VS名創優品,到底輸在哪裡?
價格對比
虛高VS真低
雖說如今價格已經不是消費者考慮的首要因素,但是它對購買行為仍然起著重要的決定作用,畢竟物美價廉的東西誰不想要。
但是就是在價格上,無印良品在日本與中國的差異定價就被飽受詬病。無印良品於20世紀80s誕生於日本,正值日本經濟萎靡之時,國民無能為力去購買品質產品。
這時候,無印良品決定走「無品牌的優質產品」概念,用簡潔的包裝節省成本,走起平民路線的無印良品收到國民的熱烈追捧。
而無印良品在中國走的定位可不是同樣一回事了。它把自己包裝成「小資品牌」,也就是說只有小資才買得起的品牌。
無印良品在中國的售價比日本的幾乎要高2~3倍,要知道在它在日本僅是一個低端的雜貨品牌,久而久之這種離譜的閉著眼睛定價的方式自然令人不滿。
相比之下,中國民眾更喜歡升級版十元店「名創優品」,在產品路線、門店裝修上,名創優品與無印良品的差別不大,同樣走的簡約的文藝風及美好的小資情調。
抄襲與否暫且不說。但是,價格確實要比無印良品要低很多。大部分產品都是10~20元,就連中小學生都買的起!
一個是虛高,一個是真低,消費者會選誰?答案不言而喻!
口碑對比
貨次價高VS便宜實用
講完價格,再來說說消費者最講究的商品性價比。所謂性價比,自然就是產品的質量得配的上其價格。
無印良品的產品質量是否配的上這牛逼哄哄的價格?一邊宣揚「無品牌的優質產品」的理念,一邊頻頻出現產品質量風波,這是最為人所詬病的。
遠的不說,今年的兩起極為轟動的產品事件就足以說明問題。
今年1月份,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抽檢出無印良品的一款餅乾具有基因毒性和致癌物環氧丙醇和丙烯醯胺,在檢測的非預先包裝或豁免營養標籤的預先包裝樣品中,其環氧丙醇和丙烯醯胺含量均為最高。
無獨有偶,就連一直被無印良品標榜為「天然水」的飲用水,也被檢測出含有致癌物質,並且溴酸鹽含量達到了平時的2到4倍,最後還不得不從全球召回59萬瓶。
產品質量問題最為致命,致癌物風波一出,誰還敢買!但更令人生氣的是無印良品這個價格與質量嚴重不對等,價格高到離譜,質量也沒好到哪裡去。
再看名創優品,表面上它是憑低價出圈,但是如果產品劣質,又有誰會買他家的產品呢?從名創優品門店裡邊熙熙攘攘的人群來看,消費者還是很買單的。
雖然名創優品也有過劣質產品消息出現,但便宜實用的評價佔大部分,十塊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買的到物超所值,」這誰不想買啊!
貨次價高VS便宜實用,消費者又不傻,肯定會買便宜又實用的那個啊!
消費群體分析
中產階級VS大眾群體
從消費群體覆蓋面也可以看出品牌的經營狀況。從無印良品、名創優品的品牌定位我們可以知道兩者的群體定位都是年輕消費群體,而且主要偏向女性。但是年輕消費群體的消費層次也還是有明顯劃分的。
自進軍中國以來,無印良品的消費者階層定位一直就是「中產階級」,「小資一族」,這是自然的,沒有一定消費能力的人,誰能買的起這價格高昂的產品?
這也限制了其經營的局限性,只能去服務和鞏固這些固定的消費者,而沒能拓展新的消費群體。
而我們知道,名創優品的定位是低端產品路線,簡而言之,就是升級版的「十元店。」
想想以前上小學初中,我們是不是經常去學校附近的十元店晃悠呢?也就是說這種「十元店」模式所定位的消費群體可以下探到學生群體。
這種低價、親民的模式不僅可以下探,還可以上延。上延到哪裡呢?中產階級、小資階層也能被夠及。高價的東西不是誰都買的起,低價的東西誰都能買,就是這個道理。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看到很多商場山寨名創優品的門店門庭若市,而正版無印良品門庭冷落的原因?
(來源:首席營銷官 李東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