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充電基本原理是什麼?無線充電還有這些事要解決

2020-12-15 國際產業網

隨著物聯網、可穿戴和可攜式設備的發展,人們對於智能電子產品的依賴性越來越高。然而雜亂的充電線時常會讓消費者感到頭疼,頻繁插拔線材對充電接口也會造成一定損傷,於是人們開始尋求新的充電方式來改變這一狀況。當下,越來越多的電子設備開始採用無線充電技術。

日前,小米十周年發布會上發布了小米10「超大杯」系列,將無線充電的功率提升至50W,理論上通過無線充電花40分鐘即可將手機電量充滿。同時,小米還推出了兩款無線充電配件產品,以配合手機的使用需求。利用無線充電技術強勢吸引眼球的並非小米一家,在今年華為、三星等發布的新品中,也能不斷看到無線充電技術的身影。

那麼,無線充電的基本原理是什麼?有線充電與無線充電對硬體的性能有什麼不同的要求?隨著無線充電技術的發展,未來有線充電會被完全取代嗎?就此,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國內有關專家。

通過電磁感應給手機無線充電

簡單來看,無線充電技術是一種非物理接觸的電能傳輸方式,對於充電器的位置沒有限制,使用時只需將行動裝置放置在充電板上即可完成充電。

當前,無線充電作為一種可攜式的充電方式,已被應用到了生活中的諸多領域,適用範圍主要包括各種小功率電子設備,例如手機、平板電腦、電動牙刷、手環、電子手錶、電子眼鏡等。

在公共區域,無線充電技術還常被用來提供公益性或租賃式充電服務,並將成為未來生活中重要的應用場景,例如讓電動汽車擺脫粗重的充電線纜,實現隨時隨地充電。

那麼,該技術究竟是如何完成充電的?「無線充電技術最早起源於1890年尼古拉·特斯拉的無線電力輸送設想,主要理論基礎是電磁感應,簡單可以理解為『電生磁、磁生電』原理。」廈門大學信息學院副院長洪學敏教授說。

洪學敏以手機無線充電器為例解釋說,無線充電器中有一個磁芯,外面繞有線圈,充電器內部的電流通過線圈時會產生感應磁場,而電磁場能夠進行空間傳播。同時,手機中也有一個相應的接收線圈,在一定空間範圍內,能夠接收到充電器發出的電磁場,再經過一定的電路處理,就可以給手機充電了。

隨著充電技術的不斷發展,現在通過磁共振、電場耦合、無線電波傳輸等方式也可以實現無線充電,不過專家認為,當前主要的幾種無線充電方式各有利弊,近乎完美的無線充電方式還沒出現。

「電磁感應式是目前發展最為成熟、可以大規模普及的一種方式,它對於環境的適應能力比較強,而且已經實現了商業化和產業化。」華東師範大學通信與電子工程學院、上海市多維度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李慶利教授介紹說,這種方式採用的電磁波頻率較低,遠場區域僅存在少量電磁波,因而對其他設備不會造成太大的電磁幹擾。但是,這種方式的充電效率較低,較難滿足大功率電器的充電需求。

此外,磁共振無線充電方式具備傳輸距離遠、可以一對多無線充電等優點,適合未來在新能源汽車無線充電、公共場所無線充電熱點布置等應用場景中推廣使用,但是技術發展還不夠成熟。同時,無線電波式、電場耦合式的無線充電技術在未來的產業化應用場景,也需要進一步探索。

用電更安全、防水防潮性更好

據專家介紹,有線充電和無線充電的區別不僅僅在於充電方式的差異,二者對電子設備的硬體性能也有著不同的要求。

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有線充電目前十分成熟,硬體上只需要相應的接口和電源管理接口電路。而無線充電相比有線充電對設備硬體性能要求更高,由於充電方式不同,其充電器和接收器都需要重新設計。

「比如手機、智能穿戴等電子設備一般包含中央處理器(CPU)、數位訊號處理(DSP)等運

算處理晶片,無線充電的高頻交變電場可能會對這些晶片產生一定程度的幹擾,在設計上需要加強對交變電場的屏蔽措施,或採用具有更高抗幹擾能力的晶片。」李慶利說。

洪學敏也指出,無線充電目前還存在功率損耗方面的問題,充電時容易產生不必要的熱能,使得充電過程中電子設備的溫度明顯上升,因此設計無線充電類型的產品,需要選取耐熱性能比較好的電池。

無線充電技術逐步走向成熟,也給電子產品帶來了新的變化,使得新型電子產品具備了更多的新優勢:首先,無線充電技術解決了當電子設備過多時,消費者手中線纜過多的問題;另外,免插拔設計的電子產品具有較高的用電安全性,可避免電源線腐蝕老化帶來的漏電風險;設備密封性好,具有較好的防水防潮能力,在潮溼或易積水場合也能安全使用。

「無線充電技術極大地滿足了人們對電子設備便攜性、高效率等品質的追求,可以說無線充電技術是未來的主要趨勢。」李慶利說。

完善用戶體驗是全面普及的關鍵

雖然與傳統的有線充電方式相比,無線充電技術具有諸多優勢,但是該技術誕生至今並沒有全面普及,箇中原因既包括當前技術上的限制,也不乏人們對無線充電技術存在認識誤區。

「無線充電設備需要內置充電線圈,這造成可攜式設備體積相對有線充電方式的要大,同時增加了產品的成本,用戶接受度差。此外,實際使用過程中,無線充電的功率仍然較低,也使得用戶體驗較差。」洪學敏說。

同時,記者還了解到,人們對於無線充電依舊存在一些顧慮,例如電磁輻射等。對此,北京工業大學應用數理學院周洪直副教授曾在一次採訪中指出,給手機無線充電會產生一定的輻射,但在產品有質量保證和正確使用的前提下,這種輻射對人體幾乎沒有危害。

「未來,要實現無線技術的完全普及,還需要學術界和工業界一起攜手進行技術上的突破。」李慶利建議,從技術角度看,可以研究減小接收端線圈體積的方法,嘗試設計新材料線圈;研究提高充電效率的方法,縮短充電時間,比如從充電波形、電路設計、線圈新材料選擇、提高電池充電電流等方面考慮;鼓勵廠商形成相關產業聯盟,並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進行設計和生產,嚴格控制產品質量,防止出現充電安全事故給用戶造成損害。

洪學敏則認為應當進一步完善相應無線充電國家標準,建議國家給予更多政策支持,推動產學研相結合。同時,應大力宣傳無線充電的安全性及優點,使用戶逐漸消除對無線充電的誤解。(記者謝開飛通訊員歐陽桂蓮)

相關焦點

  • ...有望為iPhone無線充電,無線充電和無線反向充電的原理是什麼?
    專利中提到,部分電子設備包括一個或多個充電電池,可能需要外部電源才能充電。通常,這些設備可能使用通用或標準化的充電器。例如,某些設備可能使用通用串行總線(『USB』)連接線充電。但是,儘管具有標準化連接線,但每個設備可能需要單獨或專用的電源才能充電。在某些情況下,為每個設備提供單獨的電源可能會增加使用、存儲和/或傳輸的負擔。
  • 無線充電各種原理方案的比較 無線充電的技術瓶頸
    相比於電磁感應方式,其垂直距離得到了極大提高,而且也不需要嚴格對準;這些優勢激起了廣大公司的研發興趣,該技術被認為是將來最有希望廣泛應用於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的一種方式。目前,磁共振方式的無線充電面臨最大的挑戰就是產品的商業化。
  • 無線充電原理分析
    現在越來越多的行動裝置都支持無線充電了, 那麼無線充電是什麼?原理是什麼?我們來看一下無線充電無線充電就是不需要像傳統充電器一樣經過線纜傳輸電到設備裡,只需要將設備和無線充電基座進行接觸,就能進行充電。因此無線充電也可以稱作感應充電或非接觸式感應充電。
  • 手機無線充電是什麼原理?
    手機無線充電是什麼原理?★簡單理解為手機無線充電裝置與被無線充電手機裝置之間僅僅存在以磁場傳送能量的方式。早在1831年法拉第發現了電子磁感應現象,揭示了電與磁的關係,通俗點說,電能生磁,磁也能生電,而我們目前主流的無線充電技術,磁感應無線充電技術,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在我們手機的背部和無線充電器上都各有一個線圈,當充電器的線圈通電之後,線圈就會產生磁場,當我們把手機放在充電器上,我們手機位置的線圈就會感應到磁場,從而產生了感應電流;★奧斯特的電流磁效應,既任何通有電流的導線都可以在其周圍產生磁場的現象
  • iPhoneSE支持無線充電嗎?無線充電是什麼原理你知道嗎
    比如支持快速充電、支持無線充電、支持指紋識別等等。很多手機都已經開始支持無線充電,那無線充電是什麼原理你知道嗎?新iPhoneSE內置了3GB內存,這個水平跟目前的iPhone X和iPhone XR保持一致,而且還配備了A13處理器且支持最新iOS系統——這是所有安卓手機都沒有的。很多人擔心,小尺寸的iPhoneSe電池會不會很小?
  • 漲知識了,手機無線充電的工作原理原來是這樣的
    對於前幾年的無線充電概念,表示否定,表示這根本就是幻想,我對於無線的工作原理還沒明白,它就給我出了個充電的功能。直到某一天,真的實現了這個技術之後,才知道,這輩子,還有什麼沒見過呢?!       好吧,既然出了這麼個高技術,那麼小編就不得不去弄清楚它的無線充電原理。
  • 離真正的無線充電還差在哪裡?
    小編定義的真正無線充電 看到這個問題或許大家會有些困惑,畢竟現在就已經有無線充電技術了,所以小編將真正的無線充電技術定義一下,就是不用放在無線充電座上,直接拿在手中就能充電的這種模式。
  • 無線充電是什麼黑科技?怎麼做到的?
    炫酷的充電魔法陣,你想不想也要一個?掏出手機,把它放在一個黑黑的圓盤上,突然,圓盤上亮起了神秘複雜的花紋,仿佛與什麼不可名狀的超自然力量產生的聯繫!然後……手機進入了充電狀態。沒錯,這個看似炫酷的圓盤「魔法陣」實際上是一個無線充電器,它的作用是給手機充電。
  • 蘋果筆記本有望為iPhone無線充電:原理是什麼?
    1月6日,據外媒報導,蘋果申請了一項新專利,專利名稱為 「電子設備之間的電感充電」。該專利描述了如何為 iPhone、Apple Watch 進行無線充電,MacBook觸控板兩側的區域可作為無線充電板。除此之外,iPad 背部也可為手機手錶進行無線充電。
  • 宜家的無線充電家居 檯燈床頭櫃可充電是什麼原理?
    宜家上月在北美及歐洲地區推出支持無線充電的家居產品系列,首批產品包括檯燈、落地燈、床頭櫃等,支持三星Galaxy S系列、谷歌Nexus系列、微軟Lumia 920等智慧型手機的無線充電,而蘋果iPhone手機則仍不支持直接無線充電。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其原理和標準。
  • 現在電動汽車的無線充電功能,早在1890年就有無線充電功能了
    #所謂的無線充電技術,其基本原理和變壓器的原理一樣,就是我們中學物理課上學過的『電生磁、磁生電』原理。他是運用了電磁感應原理,用兩個磁感耦合線圈完成了短距離的無線電能傳輸,並且成功點亮了燈泡,這個技術則被稱為磁感應耦合技術,所以磁感應強度的國際單位制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 華為哪些手機支持無線充電,無線充電原理和使用方法介紹
    華為正向無線充電使用方法:1、把無線充電器放在水平表面上,連接電源;2、將需要充電的手機/平板放在無線充電器的中央位置;3、放上幾秒鐘後會有「滴」的聲音,表示開始充電。華為反向無線充電開啟和使用方法:1、進入設置>電池,開啟無線反向充電開關;2、在需要充電的設備開機後,將它放到支持無線充電設備背面的中心位置;3、如果5秒後還沒開始充電,位置可以調整一下;
  • iPhone12無法無線充電怎麼辦 iPhone12無法無線充電解決方法
    目前有一些iPhone 12用戶在為手機充電時發現該機型無線充電存在異常。表現為iPhone 12時常會出現無法充電的問題,例如前一天可以正常充電,但第二天卻無法使用無線充電。根據用戶的反饋,該問題全系iPhone 12機型都受到了影響。  當遇到此問題後,可以嘗試重啟設備,然後再進行無線充電。
  • 無線充電寶什麼牌子好,無線充電寶十大排名
    充電寶這些電量類型不可否認是目前大家手機的必備單品之一,究其主要原因其實還是手機電池電量一般,如果智慧型手機可以像以前功能機那樣待機長達半個月就好了。現如今我們對充電寶在外觀以及充電性能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於傳統的有線充電寶,近些年逐漸普遍的無線充電技術也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
  • 無線充電有什麼意義_無線充電的好處和壞處
    打開APP 無線充電有什麼意義_無線充電的好處和壞處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14 14:13:06   無線充電技術是什麼   無線充電技術是完全不藉助電線,利用磁鐵為設備充電的技術。
  • 蘋果的無線充電都弱爆了,這才是真正的無線充電!
    如果想玩得再酷炫一些還有我們之前介紹過的無線懸浮充電不過這些所謂的無線充電雖說逼格是有了,但。。充電的時候不能刷盆友圈、不能玩手機。。這完全不能忍啊。。好在國外一個也是忍不了的公司推出了一款真正的無線充電神器——AirVolt
  • 什麼是Qi無線充電方案?Qi無線充電標準方案有何特點?
    Qi是無線充電聯盟(全球首個推動無線充電技術的標準化組織)推出的「無線充電」標準,該標準具有通用性和便捷性兩個特徵。不同品牌生產的電子產品,只要符合Qi標準就能使用Qi無線充電器進行充電。無線充電技術已經得到了市場的普遍認可。在不用連接電源線的情況下為電子產品充電,使得用戶在使用可攜式設備時更加使得,也為產品研發、設計人員提供了更多解決問題的新思路。從智慧型手機、可穿戴設備到電動汽車,越來越多的產品開始使用無線充電技術。一鑫創研繼續為大家講解Qi標準無線充電方案。
  • 無線充電,對電動汽車來說有用麼?
    該標準體系規劃標準18 項,規範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在公共以及私人應用領域的技術要求、性能要求、功能要求、安全要求、通信協議、測試要求及試驗方法、互操作性要求及測試方法、施工驗收、運行維護等。本次發布4項國家標準,還有4項國標正在編制過程中。無線充電,在如今這個年代,並不是什麼新鮮玩意。
  • 無線充電如何保證充電安全
    那麼,無線充電的標準有哪些?為何要出臺Qi 1.3標準?如何實現這種新的鑑權標準?近日,英飛凌科技宣布推出OPTIGA™ Trust Charge交鑰匙解決方案,專為無線充電的身份鑑權打造。為此,電子產品世界等媒體採訪了英飛凌科技安全互聯繫統事業部大中華區市場經理張慶峰先生。
  • 無線充電的電力傳輸技術原理和應用標準
    LSDEETC-電子工程專輯無線能量傳輸的概念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確切地說,它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特斯拉發明線圈的時候。無線能量傳輸的一個關鍵指標是效率:一個有效的系統,要能夠將大部分能量從發射器有效地傳輸到接收設備。用於近場無線傳輸的電感耦合方式有兩種,分別為標準電感耦合和諧振感應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