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八大工業大省點評:粵蘇魯浙,閩豫川冀,誰才是工業強省?

2021-01-11 猴軍集

今年新冠疫情告訴我們兩個道理:1、糧食安全非常重要;2、工業才是「硬」經濟,沒有工業支撐的房地產、服務業不堪一擊,去工業化如同自斷手臂。

這場病毒並非全是壞事,它讓我們看到了經濟中的泡沫和浮躁。這幾個月支撐中國經濟快速復甦的是製造業,11月出口暴漲21%,也是因為全球對中國製造的超預期需求。保持中國製造業和產業鏈優勢,中國經濟就能以不變應萬變,立於不敗之地。

讓我們來看看中國各省市的工業實力:

一、廣東

廣東是中國工業第一省,不論是產值、效益還是國際化,廣東工業都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世界工廠三分在中國,而中國工廠三分在廣東。當然廣東工業也並非沒有問題,珠三角土地成本急劇上升,正在侵蝕廣東「世界工廠」的根基。中國製造業外流,其實主要是珠三角製造業外流。從中國流向越南的企業,有一半來自廣東。而且流失的企業正從勞動密集型企業向中高端製造企業蔓延,這是非常危險的信號!即使是華為等超級企業,也對深圳的高房價、高地價不滿!珠三角核心城市必須清醒了,必須遏制製造業外流趨勢,否則悔之晚矣!

我對廣東有如下建議:

1、向製造業企業供應充足的低價工業用地。建議通過稅收分成模式,由惠州、汕尾、陽江、江門、肇慶等地向深圳、東莞、廣州、珠海等城市的企業提供低價工業用地,對於關鍵性企業可以給予補貼幫助遷移,儘量把生產留在中國。

2、政府使用國有土地建設標準化廠房,以低價向製造企業出租,甚至可以用稅收抵扣。

3、主動將非核心產業鏈向周邊轉移,如江西贛州、湖南郴州、衡陽、廣西梧州、玉林,都是非常理想的目的地。只要保住了產業鏈,企業就很難放棄中國,就能保住中國的製造業優勢。

廣東工業不應龜縮於珠三角狹小區域內,應該向周邊擴散,用空間換成本,守住產業鏈,廣東工業才能長盛不衰。

二、江蘇

廣東和江蘇位於中國工業第一集團,遙遙領先其它所有省市。江蘇工業門類比廣東更齊全,為何實力和效益卻有較大差距?根本原因是江蘇缺少位於產業鏈終點的超級企業!廣東強大源自於華為、中興、大疆、美的、格力、比亞迪、廣汽、TCL、創維、康佳等一大批位居產業鏈頂點的「超級企業」。每一個超級企業背後都是幾十、幾百、幾千家供應鏈企業,他們共同構成了一個龐大的技術、產業聯盟,能夠參與世界競爭,有更高產業話語權,能獲取更高利潤。而江蘇雖然企業眾多,但主要是產業鏈條上的中間企業,缺乏終端超級企業,話語權、盈利水平與廣東相比差距很大。江蘇要想更進一步,必須培育自己的超級企業,掌握行業話語權!

三、山東

山東規模以上企業營收位居全國第三,與其GDP基本相符。但從盈利能力來看,山東工業落後於浙江,與福建相當。山東工業主要是傳統產業,鋼鐵、化工、能源、採掘、食品等,這些產業容易出產值,但不容易出效益。如山東鋼鐵一年營業額700多億,利潤5.8億,利潤率0.8%,還不如存銀行收益高。山東營收超1000億的企業一共12家,總利潤還不如一個華為!山東工業大而不強,產業結構原始落後。山東要想逆轉下滑趨勢,必須對工業動大手術,提高高新技術產業佔比,否則只會繼續沉淪!

四、浙江

從產業結構看,浙江與廣東不相上下,優於江蘇、山東。浙江是中國民營經濟最發達的省份,民營、國有、外資經濟三分天下,實現了最優化配置。同為工業強省,浙江製造業外流壓力遠低於廣東和江蘇。浙江企業最大的特點是「靈活」,緊跟市場變化調整經營模式和主營業務。比如寧波杉杉,最初主營業務是服裝,現在已經轉型成為一家投資+新能源為主的高科技企業,主要業務為產業投資、鋰離子電池材料、電池系統集成、充電樁建設等,服裝業務佔比已不足10%!浙江幾乎每一家知名企業的發展歷程都充滿了「變」,靈活性令人驚嘆!

五、福建

福建GDP比河南低1萬多億,但工業產值卻高了一萬多億,可見福建工業之強大。福建工業和浙江有相似之處,都是民營經濟發達,企業競爭力強,但也有不同之處:浙江人善於「變」,福建人善於「專」。福建人認準了一個產業就會百折不撓,一條道走到黑,最終取得成功,如服裝、運動鞋、民營醫院、鋰電池,都是不太起眼的小生意,但福建硬是專心致志地做到了全球第一。

六、河南

工業是河南最大的短板,雖然產值位居全國第六,但工業實力並不比四川、湖北、安徽等省份強。河南要想成為經濟強省,必須打造出一個強大的工業體系。目前,河南有一定實力的產業有能源、汽車、醫藥、食品、裝備製造,主要是傳統產業,相當於弱化版山東。河南工業發展要分兩條線走:

1、傳統產業數位化、智能化,如汽車向自動駕駛、網際網路方向發展,新材料向電子、集成電路、特種材料方向發展;

2、打造新興產業集群,如面向一帶一路打造工程機械產業集群,面向交通運輸打造智能物流產業集群,面向農業打造智慧農業產業集群。

河南應積極利用自己交通物流上的優勢,打造中原工業聚集區。只有工業崛起了,河南才能真正崛起。

七、四川

四川工業主要集中在成都、綿陽、德陽三市,其它城市工業都只能算起步階段。四川是中國外出務工大省,根本原因還是省內工業較弱,提供的就業機會較少。四川地處內陸,區位上不利於工業發展,隨著一帶一路的興起,四川的區位大大改觀,成都躋身中歐班列四大始發地之一。四川完全可以依託一帶一路,發展面向歐洲、中亞、西亞的製造業,如智能終端、小家電、洗化用品都是不錯的選擇。而且四川本身有8000多萬人口,加上重慶的3000多萬,內需也是一個大市場。

八、河北

河北是中國重工業佔比最高的省份之一,鋼鐵產量佔全國四分之一,是2-4名的總和。其它如煤炭、化工、建材等,也都是高汙染、高耗能產業。可以說,河北的產業結構是中國所有省份中最糟糕的。河北近年經濟低迷,主要是環保壓力下的重化產業收縮。河北的工業轉型任務艱巨,幾乎要重建工業體系。河北應積極與北京合作,在京津冀構建一套類似於長三角的完整產業鏈。如果這項工作能做成,河北將成為中國第二個江蘇。

綜合來看,中國真正的工業強省只有四個:廣東、江蘇、浙江、福建,不僅有規模,還有質量、結構和競爭力。山東大而不強,河南、四川、河北差距更大。

今天先寫這幾個省,明天繼續。

關注猴軍集,城市、農村、經濟、人文!

相關焦點

  • 【川網會客廳】省人大代表胡修奎:做強做大製造業 助力老工業城市...
    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28日訊(川網集團兩會報導組記者 徐昭磊 嶽東 攝影報導)自2017年自貢獲批全國老工業城市轉型升級示範區以來,自貢的新型製造業企業在國內和海外市場營銷不斷拓展,新籤產品訂單日益增多…近年來,自貢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探索老工業城市產業轉型升級新路徑,以工業轉型升級為突破口,園區建設為依託,創新驅動、全面開放為引領
  • 全面助力工業企業數位化轉型 中國聯通5G+工業網際網路應用推進大會...
    本次大會由中國聯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聯合主辦,邀請了來自政府、研究機構、企業的知名專家學者,共同研討產業政策、分享行業洞察和案例實踐。大會在31個省(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設立了分會場,並同時進行了網上直播。
  • 縣域工業哪家強?來看看最新發布的《中國縣域工業競爭力地圖》
    來源標題:縣域工業哪家強?來看看最新發布的《中國縣域工業競爭力地圖》 縣域經濟是中國經濟社會最基本的地域單元。而在即將到來的「十四五」時期,縣域工業處在重大發展機遇期。
  • ...山東工業大省地位持續鞏固 今年14個縣(市)11個區入圍中國工業...
    一、工業大省地位持續鞏固  經過五年改革發展,山東門類齊全、結構完備的工業體系更加雄厚,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中的197個、666個工業小類中的526個。  二、市場主體實力顯著增強  截至今年11月,全省市場主體數量達到1170.9萬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6363戶。實施「領航型」企業培育計劃,青島海爾、濱州魏橋2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83家企業上榜中國製造業500強;青島海爾、青島啤酒、煙臺張裕等9個品牌入圍中國品牌價值百強,41家企業進入中國最具價值品牌500強。
  • 工業強省山東駛上「氫高速」
    為推進新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推動黃河流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傳統能源大省山東通過10年左右的努力,實現山東省氫能產業從小到大、從弱變強的突破性發展,打造「中國氫谷」「東方氫島」兩大品牌,培育壯大「魯氫經濟帶」(青島—濰坊—淄博—濟南—聊城—濟寧),建成集氫能創新研發、裝備製造、產品應用、商業運營於一體的國家氫能與燃料電池示範區,為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 關於工業4.0術語的五十個經典點評:看懂它們,中國製造2025一目了然!
    可惜CM不被國人重視,國人最愛工業4.0。 25.BOM Bill of Materials 物料表,但不是簡單指物料清單,而是包含一定的母子結構關係 點評:BOM是製造業真正的DNA,其管理水平才區分先進位造業企業競爭力的核心指標。
  • 中國關係「最好」三個省,三省親如一家,黑吉遼和雲貴川,你選誰
    眾所周知,中國擁有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34個省級行政區,這幾十個省、區中最關係不錯的3個省,很多人就在一個小時,想起了東北的黑吉遼三省,它們之間的團結和父母密度,大家都可以看到,關係好三省的人民連自我介紹都相同,我的東北,看這裡,中國關係最好的三省不是黑吉遼
  • 二戰前的世界八大工業
    經過兩個五年計劃,蘇聯的工業經濟實力持續暴增,1935年至1938年蘇聯的工業產量分別佔到世界工業總份額的42.7%至45.9%。蘇聯的現代化工業化水平和工業技術含量及很多尖端高科技研發實力創造力遠高於美德英等工業強國,所以在二戰前美德英等西方國家的工業科技力量沒有蘇聯強。
  • 校友會2020中國工業大學排名50強
    校友會2020中國工業大學排名50強 (點擊查看完整版),包含校友會2020中國重點大學排名、2020中國一般大學排名、2020中國雙一流大學排名、2020中國985工程大學排名、2020中國211工程大學排名、2020全國重點高等學校排名、2020中國副部級大學排名和2020中國部屬大學排名等系列排名公布,旨在為2020年全國高考考生填報志願挑選大學和專業提供權威參考指南。
  • 工業吸塵器排行榜10強
    對於目前而已國內有的工業吸塵器品牌或者廠家都非常多,如果要去選擇應用在自己工廠的工業吸塵器,相信是不少車間一直都要在考慮的一個問題。當然就目前的一個情況而言,我們首先是要需要了解下工業吸塵器的前十強!工業吸塵器對於前面的十強品牌,你不管選擇哪一家其實都是算是比較合適的!
  • 中國設計70人工業設計系列 中國工業設計之父
    而中國設計師應該要研究中國人所存在的環境,了解社會結構,關注社會矛盾,去研究我們中國人真正需要的東西,倡導合理、智慧的生存方式,這才是設計與社會最完美的銜接方式。所以說傳統不是繼承,而是創造,創造當代中國人還未曾有過的生存方式。
  • 忽米工業設計平臺亮相中國國際工業設計博覽會
    ');}-->   人民網重慶12月16日電 產業因工業設計而更具活力,城市因工業設計而更加美好。13日下午,為期3天的2020年中國國際工業設計博覽會在武漢降下帷幕。300餘家工業設計企業參展,數百名知名院士專家、設計師共同探討設計賦能智能製造新趨勢。
  • 誰是中國物產最富饒之省?物華天寶12省全方位對比,選出天選之子
    能源和礦產品雖然也是物產,但具有不可再生性和偶然分布性,不具有太強的參考價值!通過本表,我們可以看出中國農業發展的基本情況:1、各省市農業產業化水平;2、各省市農業規模;3、各省市農業從業人口數量;4、各省市勤勞程度;5、各省市對中國糧食安全的貢獻。
  • 西安工業大學、北方工業大學、湖南工業大學最新排名,實力很強
    · 三所高校全國排名情況(根據「校友會」、「武書連」、「軟科」三大機構排名)在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西安工業大學排名第263;北方工業大學排名第162;湖南工業大學排名第259。在2020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中,西安工業大學排名第285;北方工業大學排名第295;湖南工業大學排名第304。在2020武書連中國大學排名中,西安工業大學排名第309;北方工業大學排名第298;湖南工業大學排名第235。
  • 好消息,吳江工業EDTA四鈉_工業三聚磷酸鈉廠家直銷價格
    吳江工業EDTA四鈉_工業三聚磷酸鈉廠家直銷價格 2 邊文;楊宗仁;張科達;;生物質與白音華褐煤共流化氣化冷模實驗初探[J];煤質技術;2009年05期黃腐酸鉀農業。新匠人提出問題與反思,吳老師做出回答,並點評商業模式。看吳曉波如何一語中的,從商業角度探究工匠經濟,細說品牌發展方向。明朝的工藝,現代的紅糖點擊連結▼立即購買 聚丙烯醯胺。
  • 2021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國際包裝印刷工業展面向八大終端
    「2021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國際印刷包裝工業展覽會」將於2021年5月13-15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同期增設「2021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包裝製品展覽會暨深圳標籤展」在粵港澳大灣區和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在雙重利好的市場環境下,也迎來了以深圳為核心的粵港澳大灣區包裝印刷及標籤需求的大爆發,新的發展機遇應運而生。
  • 重慶直轄,四川工業大洗牌
    當時老四川的發展思路還是很清晰的,以成都、重慶為中心全面帶動整個盆地發展,如果將資源投入成都地區,那川東北等地區又受不到輻射,將資源傾斜到重慶地區,那川西等地區又受不到輻射,所以老四川其實是相當均衡發展的,一旦傾斜哪一方都不利於全川的經濟發展,所以直到重慶直轄前重慶還是全國第四大城市。
  • 時風集團榮登山東工業企業100強榜單
    日前,山東省百強企業發布會在泉城濟南隆重舉行,會上發布了2019年度山東省工業百強企業榜單,時風集團再次榮登榜單。2019年以來,時風集團按照 「聚焦主業、適度多元,打造高端智慧製造平臺」的經營理念,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紮實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獲得實質性進展,居2020年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第440位,居中國機械工業百強第30位。
  • 蘇州反超上海成第一大工業城市的「爆發點」在哪裡?
    蘇州是中國工業實力最強三大城市之一,從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到外向型經濟突飛猛進,2019年蘇州工業產值就高達33600億,全球名列前茅!工業製造業是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全國城市之間的競爭,工業領域是最重要的看點及聚焦。工業製造業不強,城市難以強大!上海、蘇州、深圳是中國傳統的工業三強。三個城市的個性及特色非常鮮明。
  • 工業網際網路十大平臺誰是大贏家?| 十問2021中國企業服務
    事實上,早在2015年,國務院便印發了《中國製造2025》戰略文件,明確表示全面推進中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型。因此,在去年9月,工信部便公布了十大跨行業、跨領域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分別為:海爾COSMPlat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東方國信Cloudiip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用友精智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樹根互聯根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航天雲網INDICS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浪潮雲In-Cloud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華為FusionPlant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富士康BEACON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阿里supET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以及徐工信息漢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