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A廣告?欺負我讀書少?

2021-02-20 宋星的數字觀

很多名詞,從國外舶來,然後濫用成別的意思,或者將原本的名詞修修改改一下,變成了自己的名詞。

 

比如RTA廣告,顯然是從RTB廣告的名字變「幻」而來。但經過變換,這個名詞,就成了絕對如假包換的「中國原創」,你在國外找不到有這樣一種縮寫的廣告形式,或者,在國外會被認為是Real Time Advertising(實時廣告)的縮寫。而若RTA的含義真的是Real Time Advertising的話,那麼它就跟RTB(Real Time Bidding)並沒有很大的差別了,也就不用再謅出一個新詞了。

 

所以,RTA在中國的含義並不是Real Time Advertising,而是Real Time API。

Real Time API?實時API?這名詞讓我很懵逼,難道還有不實時的API?也許確實有不實時的API,但這世界上絕大部分的API都是實時傳送數據的,所以real time API這個名詞,聽起來簡直就是同義反覆。

 

為了搞清楚Real Time API是什麼,我們先看看API是什麼。

 

API是什麼?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應用的編程接口」的英語。不過,你不要按照字面上的意思理解它,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水管,水管裡面流淌的是數據,當你需要數據的時候,打開水管,數據就從別的地方,流到了你這裡。

 

比如,下圖中,你在百度的搜索結果頁面中,可以直接查詢攜程網上的航班信息。這就是利用了API,將攜程中的數據,直接傳送到了你的搜索結果頁面上。

知乎上有一個圖(來自於作者「下班去看書」,https://zhuanlan.zhihu.com/p/30742302),介紹了API,這個圖很簡潔清楚。

看了這個圖,你就能明白,API基本上就是real time的,我真的沒有見過不實時的API,儘管它可能存在,但我沒有見過。

 

回到RTA廣告上,既然名字被創造了出來,而且看起來跟RTB廣告還挺像,那麼它是否跟RTB廣告有淵源呢?

 

多少有一點。

 

RTA廣告是一種程序化廣告,毫無疑問,RTB廣告也是。這或許是它們的主要淵源。但,RTA和RTB雖然名字相近,卻絕對不是一個語境體系內的可以比較的概念。

 

原因在於,RTB廣告,可以是RTA的,也可以不是RTA的。同樣,RTA廣告,可以是RTB的,也可以不是RTB的。它們二者壓根不是一個層面上的事物。

 

那麼,應該怎麼理解RTA?

 

搞清楚RTA的核心,是理解RTA中的API是啥。API要實現的,是能夠傳送媒體人群數據給廣告主,然後讓廣告主決定是否給這個人投放(推送)廣告。

 

具體方式如下:

 

媒體平臺根據廣告主提供的目標人群要求,對其用戶人群進行圈選,並將圈選之後的人群的device ID通過API推送給廣告主。

廣告主將這些device ID與自己圈選的一方數據進行匹配。

匹配命中的device ID,會通過API返回給媒體,然後媒體對這些device ID進行廣告投放。

 

上面的第二步大家可能會比較疑惑,什麼叫「與自己圈選的一方數據進行匹配」?

 

這一步很關鍵,本質上透露了這種廣告適用的廣告主和場景。大家接著看下面的例子就能理解。

 

設想一個場景,還以攜程為例:假如攜程推一個「四川旅遊優惠季」的廣告,這個投放的策略已經想好,對過去兩周以及現在所有搜索過四川的酒店、航班、火車的用戶,進行廣告投放。

 

攜程實際上是對它已有的用戶,進行「喚醒式」的投放。

 

在RTA的方式下,攜程在自己的用戶資料庫中,做好一個人群細分的規則定義,即過去兩周以及現在所有搜索過四川酒店、航班、火車的用戶,然後只要有用戶滿足這個條件,就會進入這個細分的人群包。哪怕是剛剛完成了一次四川酒店搜索的用戶,這個用戶也會被裝入這個人群包中。然後媒體在投放廣告時,會把它(媒體)要觸達的目標人群的device ID通過API傳送給攜程,每傳送一個device ID,攜程就會把這個device ID跟剛才建立的那個人群包內的device ID進行匹配,如果命中,就會返回給媒體「參與競價」或是「可以給他投廣告」的信息。而如果沒有命中,則返回不參與競價或不投放廣告的信息。

 

再設想一個場景,假如攜程想要通過廣告獲得新的註冊用戶。那麼,同樣,媒體還是發給攜程某個人,然後攜程一看,說,這個人已經是我的既有的用戶了,你不用投了。直到媒體發來一個人,不僅不是攜程的既有用戶,而且人的其他屬性也符合要求,於是攜程同意參與競價或是用其他的方式給這個人投放廣告。對攜程而言,這樣的投放精度比只通過媒體數據進行投放,要好太多了,畢竟媒體是沒有準確的一個人是不是攜程用戶的數據的。

 

所以,實際上是媒體「聽命於」廣告主,問廣告主,「我投放這個人可以嗎?」


廣告主再根據自己選定的一方數據的人群,比對媒體發來的人,決定是否給這個人投放廣告。投放與否的決定權,在廣告主。很棒的一種方式。

 

這樣,如果一個device ID被命中,那麼理論上這個受眾就能看到一個「四川旅遊優惠季」的廣告,或是在第二個場景中,不給他投放廣告。

 

但為什麼說是理論上會看到呢?原因在於,是否給這個人推送一個廣告,取決於攜程購買的廣告形式具體是RTB還是合約廣告。

 

如果是RTB,那麼攜程還需要競價出價足夠高,才可能給這個用戶展現它的廣告。畢竟是實時競價(real time bidding),要跟其他廣告主競價的,競價成功,才有展現廣告的機會。要麼,攜程需要用優先交易(PD)的方式(即我的大課堂上介紹的PD方式)。

 

如果是合約廣告,則需要使用程序化合約廣告投放方式(即我在大課堂上講的AG——Automated Guaranteed的廣告方式)。

 

這也是為什麼我前面說,RTA廣告可以是RTB的方式,也可以不是的原因。

 

同樣,RTB的廣告,也可以用RTA與廣告主的一方數據做對接,但更可以就用傳統的方法,利用媒體自己的數據投放,還可以用第三方DMP進行數據的對接和實時傳輸。所以,RTB廣告,也可以是RTA的方式,也可以不選用RTA的方式。

 

因此,RTA和RTB,名字很像,但其實沒法直接比較。

讀到這裡,朋友們應該可能有似曾相識之感,因為,還有一種利用企業私域數據(一方數據)的廣告投放方式,跟RTA似乎挺像的——將自己的人群一方數據上傳給媒體,然後進行人群匹配後再進行投放的方法,這種方法,似乎更常見呀。

 

比如,我把我的數據導出來成為一個Excel,裡面有我的一萬個客戶的device ID,或是有他們的電話號碼,然後把這些數據做MD5加密,再上傳給阿里的品牌數據銀行,或者上傳給騰訊的騰訊廣告DMP,然後就可以針對性的投放廣告,或者做look-alike的人群放大之後,再進行投放了。

 

這種方法,沒有問題,但是,它與RTA有本質區別。

 

第一個區別,這種方法雖然是上傳了廣告主的一方數據,但是這些數據是導出為Excel之後,再上傳的,不屬於「實時」。

 

第二個區別,更加關鍵。RTA廣告中,廣告主並不傳輸數據給媒體,而是媒體把要投放的人的device ID給廣告主,然後廣告主「手握生殺大權」來決定是否投放。但私域數據廣告投放,需要把數據上傳給媒體。

 

第三個區別,由第二個區別所導致,那就是RTA廣告,媒體拿到的廣告主一方數據要更少,這樣廣告主的數據保密性相對會更好。這裡,朋友們可能存在疑問,你前面說了,不是媒體給廣告主device ID嗎?為什麼這裡你說媒體拿到的數據要更少,不是應該媒體完全拿不到數據嗎?

確實是媒體給廣告主數據沒錯,但一旦廣告主決定說,我要給這個device ID投放廣告,那麼媒體實際上也就知道,這個device ID是這個廣告主的一方人群中的一員了。

 

舉個例子,我是寶馬,我用RTA廣告,我決定對媒體發給我的1000萬個device ID中的1萬個投廣告,那麼媒體也就知道,這1萬個device ID至少有一個標籤,那就是「寶馬」!這些數據媒體未來當然可以反覆利用咯。所以,RTA廣告也好,其他的廣告也好,本質上最終還是得告訴媒體,投放出去的device ID是某個廣告主的人,而不可能完全不透露任何自己的數據信息。

RTA廣告對廣告主的要求是很高的。

 

有幾個具體要求。

 

其一,廣告主要有大量的DAU。如果DAU很少,那意味著一方數據很少,device ID也很少,如果device ID少,那麼媒體端把投放人群的device ID推送過來,能匹配到命中到的也會非常有限,甚至極少。廣告投放是要看規模的,零零星星命中幾個人,廣告就投不出去,也就失去了意義。不僅如此,如果DAU少,哪怕user絕對數量大,也沒有用,因為除了device ID的數量之外,廣告主還需要有足夠的用戶活躍行為來圈定不同用戶構成的細分人群。

 

其二,廣告主要有很好的數據能力。例如,要有一個相當好的能記錄用戶行為和細分用戶人群的CDP或者用戶數據中臺。此外,還要能夠跟媒體做RTA中API的對接和相關設置。

 

其三,投放量得大,還得持續。如果只是少規模投放,並且投放很不頻繁,這種方式,其實還不如更簡單的上傳自己的數據,做look-alike人群放大的投放。

 

這麼看來,並不是什麼廣告主都適合這種方式的。

本質上大部分品牌廣告主應該都很難應用到RTA廣告。

 

品牌企業,自己的CRM系統確實都是一方數據,但是數據體量小,更新也不實時。這種情況,對於大部分的普通品牌廣告主而言,十分常見。

 

如果品牌廣告主建立了自己的CDP,並且能夠實時收集自有觸點上的用戶ID和行為數據,那麼也就擁有了能夠跟媒體對接實現RTA廣告的技術可能性。但,問題是,即使有CDP,數據的體量與RTA投放的需求相比,可能仍然差距極大。

 

但對於另外一些廣告主,RTA這種方式就很適合。

 

例如前面例子中的攜程,或者其他的大網服app:旅遊、在線教育或是遊戲,另外在線零售(比如盒馬、京東等),也適合於這種方式。

 

這些廣告主的DAU大,數據能力強,並且廣告投放既頻繁,也極具規模。

 

RTA對它們的另一個好處,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好處,是投放的效果,理論上,RTA實現了利用廣告主一方數據的更精確的選人,所以應該能進一步降低浪費,強化目標人群的精度,從而實現更好的投放效果。但是,這種方式也存在一個效果上的「永恆挑戰」,或者說「永恆悖論」。

 

這個悖論,是廣告領域的永恆問題——規模和精確性的矛盾。在第一方數據更精確應用的前提下,減少了浪費,但投放的規模會傾向於縮小。畢竟,更細分的人群,和更精準的人群,並不能直接劃上等號。

 

當然,RTA仍然值得稱道,儘管它的名字像是從RTB「山寨」而來,但確實是廣告投放技術上一個很實用的發明。

 

只是,是否適用於你,就必須得從長計議了。

 

相信你已經理解RTA廣告這個名詞了,有問題或者評論,歡迎留言。本月中的兩次大課堂見!

相關焦點

  • 人醜就要多讀書?我讀書少,你不要騙我
    」2015年,一個被美國哈佛、耶魯、康奈爾等6所名校錄取、並獲得MIT全獎的女孩曾經這樣調侃自己:「人醜就要多讀書。每當不想學習的時候,拿鏡子一照,我就有了想要學習的動力。」從那之後,「人醜就要多讀書」一夜之間就變成一個網絡流行語,並風靡於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藉此發揮的表情包也不少。
  • 起點讀書去廣告版
    《起點讀書去廣告版》給你帶來更多的優質原創小說資源內容,帶來不一樣的小說閱讀玩法體驗,起點讀書去廣告版對於經常喜歡閱讀的你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感受到更多的經典小說閱讀資源,帶來更多的選擇。
  • 少買衣服,多讀書
    但少有人知道夢露是多麼痴迷讀書我知道自己有多麼三流,可以感到自己天賦的匱乏,就像是穿著廉價粗俗的內衣。但是,上帝,我有多麼渴望去學習,去改變,去進步。,我會讓你難於離開我,就像我現在難於離開你一樣。可上帝沒有這樣安排,但我們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過墳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
  • 百億富二代男星曝悽慘經歷,童年被親戚欺負,點蠟燭讀書河邊洗澡
    因為父母不在身邊,童年時的他經常被親戚欺負,遭受各種冷言冷語。 那時候還在讀小學,年齡只有9歲、10歲的他,要過著到河邊去洗澡,凌晨3點起床割香蕉以及點蠟燭讀書的苦日子,十分悽涼。
  • 秦始皇:讓我告訴你,讀書到底有什麼用?
    即使不蹲監獄的時候,作為敵對國質子的兒子,我也飽受趙國公子們的欺負,時常有性命之虞。即便是在這麼惡劣的處境之下,我父親還問我選了老師,讓我跟隨和他一起出使趙國的申越來做我的老師,申老師給我講的啟蒙教材是助秦國發跡的《商君書》。當時我很困惑,我的處境可謂朝不保夕,他給我讀《商君書》有什麼用呢?
  • 初夏,我想和你一起讀書
    讀書已成為我的一種生活方式,它能讓我在日漸浮躁的世界裡始終保持平靜,保持謙恭!編輯主持的節目及創意錄製的公益廣告獲得國家及省級獎項30餘項。記得安靜下來,讀一本書,讀那些時代的故事,讀那些真誠的美好。雨薇:魅力881主持人,2017年全國電臺「優秀DJ」獲得者。
  • 龍老師原創:天生自帶被欺負氣質的我為何從不被欺負
    那天改菲菲的文章《品學兼優的孩子為什麼還會被欺負》時,我的內心五味雜陳,情不自禁地回憶起了自己的人生旅程:我其實才是那個天生自帶被欺負氣質的女孩。也許之前的所有經歷都是歷練,30歲這年,命運突然發生了逆轉,無論我走在哪裡,好像都被掌聲包圍。我在一則短視頻裡對此進行了總結,我之所以不被欺負,是因為我敢於去給別人劃定界限,在劃定界限的過程中,我不僅說得出來,還做得出來。在上次的視頻號發布後,有讀者寫評論問我:「怎麼說得出來,又怎麼做得出來?」
  • 那年,讀書不是我的夢想,我的夢想就是不讀書
    當然,說起讀大學就有我考大學的斷背艱難。通常意義上的「父母為你好」大多都是情感上的綁架者,笑容可掬又雷霆萬鈞的「用心良苦」,來勸導接受「一切為你好」的這個不爭事實。那年,讀書不是我的夢想,我的夢想就是不讀書。父母有兩張臉,一半是威逼,一半是利誘。
  • 城會玩之爸爸我讀書少你憋騙我,想知道雙肩包路人的心理陰影面積
    城會玩之爸爸我讀書少你憋騙我,想知道雙肩包路人的心理陰影面積 2020-12-06
  • 說《讀書》 | 強世功:我的《讀書》時代
    我雖然不能像博爾赫斯那樣,將天堂想像為一座巨大的圖書館,但對讀書的熱愛變成了對艱難歲月所經歷的生活傷痛的療治。讀書讓我忘記飢餓和傷痛,讓我忘記痛苦和憂煩,遇到難過的事情只要有書讀就很快讓自己重新變得明亮快樂起來,覺得自己的痛苦和故事中主人公的經歷比起來根本渺小得不值一提。讀書也讓我變得性格沉靜,心靈敏感,讓我對古今中外的大千世界有了更多的想像。
  • 據說女生都喜歡痞帥的男生我讀書少別騙我
    但是聽說有一枚男紙完全符合這些瑪麗蘇的要求~他就是《我去上學啦》裡的簡直男孫藝洲!去食堂吃(蹭)飯都不忘展露一下自己的大哥風範,又要有小女生被洲哥的痞帥帥到啦~考試基本靠瞄~我瞄~我瞄~我再瞄~孫藝洲,你是瞄星來的瞄星人嗎!
  • 評測 KS RTA霧化器體驗及解決溫控口感淡的方法
    ……當然,僅僅是因為容量和造型,是沒可能令我這個懶人去寫這篇推薦的,當然還必須有其它的閃光點啦~(便宜……)看下去吧~絕對不是……不全是吧~這就是今天我要給大家推薦的我心目中的霧化神器~KS rta(以下簡稱KS)沒錯,這是網上的圖……忘拍了……也懶得拍了~反正這些不是重點(來打我呀)~
  • 會讀書與不會讀書,差的是整個人生
    我也希望你能明白:會讀書,讀懂書,你將擁有不一樣的人生。 >大家對於如何讀懂書的困惑,主要集中在這4方面: 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留給大家的獨處時間越來越少,平時想要抽時間讀書更是難上加難。
  • 多讀書好,還是少讀書好?孔子用一個普通木壺告訴了我們答案
    對於人們而言,書是先人們智慧的結晶,也是他們一生的經驗雜談,因此讀書對於人們而言,大多數情況下是有所幫助的。但是問題來了,既然人的一生需要讀書,那麼讀書的數量需要如何界定呢?到底是多讀書好,還是少讀書好呢?對於這個問題,孔子很早便將自己的見解告訴了我們。有一天,孔子乘著馬車周遊列國,在某個地方被兩個孩子攔了下來。
  • 被網貸廣告噁心到了;欺負窮人見識短?
    今天聽朋友吐槽,他看了某平臺的借錢廣告,感覺自己被噁心到了。廣告的內容大概是,一個中年人在飛機上求助空姐,說他老媽想吐,能不能開個窗透透氣。周圍的人嘲笑他沒常識,不知道飛機不能開窗戶。我看完真是一個大寫的問號?這三觀也太歪了,刻意嘲笑窮人沒常識,說借錢利息很低,鼓勵去靠借錢來讓別人不笑話自己……咋不說借了錢要連本帶利的還呢?
  • 【央視專題】我被一個男孩子欺負了,他們讓我……
    【央視專題】我被一個男孩子欺負了,他們讓我…… 2021-01-07 18: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告文案
    3、我沒有離開家,只是把家帶去了遠方。來源:方太母親節的TVC廣告4、年輕時一切的誤差都可以是天意,成年後一切天意都理解為誤差。7、我把我種在你身體裡,然後一起躲進時間的褶皺裡。文案來源:杜蕾斯春日詩集說到文案,怎麼能少了杜蕾斯呢?8、我不是天生強大,我只是天生要強.
  • 樸寶英讀書時遭到同學欺負,長大後見面時,她的反應卻是?
    當時欺負她的人居然還一臉笑嘻嘻,真是讓人無語啊!2011年的SBS節目《甜蜜故鄉行》裡,節目組為嘉賓樸寶英找來了特殊的客人——一起讀小學的三名同學。單看這畫面也許會以為是溫馨的敘舊時間吧,其實完全相反……其實這三人是當時最常欺負樸寶英的人,可以說是anti三人組!至於欺負樸寶英的「罪行」,現在開始一一公開:「從4樓扔下壞掉的牛奶,擊中樸寶英。 」樸寶英解釋:「因為壞掉的牛奶變得硬邦邦,很容易爆開。 原來是你們幹的啊!」
  • 不讀書我還能做什麼
    不讀書我還能做什麼呢?這個問題可能不光會在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心中產生,即便是學習成績不錯的學生可能也會迷茫和遇到不解,讀書最終的目的是什麼,假如不讀書我還可以去做什麼呢?有句老話講「書到用時方恨少」這裡的書真的就僅僅是讀書的「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