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115師五位旅長都是誰?建國後授予啥軍銜

2020-12-21 騰訊網

隨著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國共談判取得了很大的突破,雙方第二次合作正式達成。雖然在人民軍隊的改編問題上,老蔣設置了很多障礙,但因為我方的顧全大局,最終人民軍隊還是完成了改編。根據雙方的協議,陝北的紅軍三大主力分別改編為八路軍115師、120師、129師,投入到抗日戰爭中,國共雙方團結起來,一致對外,與日寇展開浴血奮戰。

115師的前身是紅一方面軍主力和紅十五軍團(紅25軍與陝北紅軍合編而成),由林帥擔任師長,羅榮桓擔任政訓處主任,聶榮臻擔任副師長,周昆擔任參謀長,肖華擔任政訓處副主任,全師總兵力15000人,戰鬥力非常強勁。

115師下轄兩個旅,分別為343旅、344旅。其中,343旅是由重組後的紅一軍團的第二師、第四師改編而來,總兵力6500人,旅長陳光,副旅長周建屏,參謀長陳士榘。陳光在紅軍時期就是一員虎將,他擔任343旅旅長後,率領這支部隊在抗日戰場出手不凡,343旅先是在平型關伏擊戰中立下奇功,又在廣陽戰鬥中全殲日軍的先頭部隊,參謀長陳士榘還在戰鬥中親手抓獲日本俘虜,打出了八路軍的赫赫威風。

林帥受傷後,陳光被任命為115師代理師長,與羅帥一起率部挺進山東,為山東根據地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解放戰爭時期陳光擔任過四野副參謀長的職務,如果能夠參加五五授銜的話,是有著大將的資格的,但陳光在1954年因故去世,未能得到軍銜,實在是一大遺憾。

陳光升任代師長後,接任115師343旅旅長位置的是李天佑。李天佑年僅十五歲即參加了百色起義,任起義軍的機槍連排長。紅七軍轉戰中央蘇區後,納入紅一方面軍的建制,李天佑憑藉出色的軍事能力火箭般躥升,很快便做到了師長,當時年僅20歲。

抗戰中,李天佑率領343旅取得過汾離公路伏擊戰的勝利,狠狠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解放戰爭中,李天佑擔任東野一縱司令員、38軍軍長,參加了東北戰場的一系列戰役,成為第四野戰軍的一員虎將,1955年,李天佑被授予上將軍銜。從百色起義的紅小鬼,到新中國的開國上將,李天佑的人生可謂是頗具傳奇色彩了。

343旅第三任旅長是楊勇。楊勇大革命時期就參加革命了,是瀏陽農民武裝中的一名「童子軍」成員。大革命失敗後,楊勇冒著白色恐怖的威脅,毅然入了黨,被組織上派往中央蘇區,進入彭老總的紅三軍團,先後擔任宣傳隊長、連副指導員、營教導員、團政治處主任、政委等職務,是紅軍中一位出色的政工幹部,長徵結束後,楊勇升任師政委,成為紅軍中的一員高級將領。

抗日戰爭時期,楊勇從政工幹部轉任軍事幹部,任職343旅旅長期間,指揮所部取得過潘溪渡戰鬥的勝利,隊伍迅速發展壯大,楊勇很快升任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成為一員戰功赫赫的名將。

解放戰爭時期,楊勇是二野的三位兵團司令員之一,另外兩位是陳賡和陳錫聯。楊勇不僅指揮打仗有一套,政治工作更是其所擅長,是一位軍政雙優的幹部,1955年,楊勇被授予上將軍銜。

344旅是由紅15軍團發展而來,首任旅長是徐海東。因為在長徵中受過嚴重的傷勢,徐海東自從擔任紅15軍團軍團長後身體狀況就不是很好,擔任344旅旅長後又遇到部下張紹東叛變投敵之事,心力交瘁,1938年8月,徐海東被迫回到延安休養,這位紅軍時期戰功赫赫的名將也因身體狀況的拖累,軍功簿上少了不少戰功。

徐海東回延安後,繼任344旅旅長的是楊得志。楊得志原來是安源煤礦的一位煤礦工人,朱老總率部舉行湘南起義時參加起義,隨朱總上井岡山後表現不俗,很快在紅軍隊伍中出人頭地。紅軍時期,楊得志擔任過20團團長、紅一團團長、紅二師師長等職務,他指揮的強渡大渡河、強渡烏江天險,都是長徵中的壯舉,至今仍令人津津樂道。

楊得志繼任344旅旅長後,率部翻過太行山,穿過平漢鐵路,來到了冀魯豫交界處,在此地,344旅痛擊頑軍扈金祿、石友三、丁樹本,發展壯大了冀魯豫抗日根據地。楊得志也在抗戰後期榮升冀魯豫軍區司令員。

解放戰爭時期,楊得志擔任華北軍區第二兵團司令員、19兵團司令員,指揮過清風店戰役、察綏戰役等一系列勝仗,率部解放了石家莊,創造了解放戰爭時期首次攻克省會級城市的先例,成為人們軍隊中一員戰功赫赫的虎將。1955年,楊得志被授予上將軍銜。抗戰後期,344旅編入八路軍第二縱隊,這個番號也就此退出了歷史舞臺。

感謝您的閱讀,敬請繼續關注。

相關焦點

  • 1940年八路軍115師整編後,6個旅的旅長都是誰?其中1人叛變
    剩餘5人中,成就最低的被授予少將軍銜。那麼1940年八路軍115師整編後,6個旅的旅長是誰?我們接著往下看。教導第1旅旅長彭明治,湖南常寧人,建國後被授予開國中將軍銜。他是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後來又進入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學習。抗戰初期擔任八路軍第115師343旅685團參謀長,參加了平型關戰役及廣陽、呂梁、淮陰、淮安、保安山等戰役。曾在蘇魯豫皖邊區,他率部在一年內斃傷日偽軍1.18萬餘人,堪稱傳奇。
  • 紅四方面軍成立時下轄四個師,師長都是誰?建國後授何軍銜?
    部隊下轄兩個軍四個師,其中紅四軍下面有三個師,紅二十五軍單獨設一個師,兵力共計3萬餘人。那麼紅四方面軍剛成立時,四大師長分別是誰呢?建國後授何軍銜?我們接著往下看。第十師師長倪志亮倪志亮,1900年出生,北京人。他早年在皖系和陝軍當過兵,25歲考入黃埔軍校四期,參加過廣州起義。
  • 紅一方面軍參加長徵的24位師級將領,後來分別授予啥軍銜
    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鬥爭失利後,人民軍隊開始了波瀾壯闊的長徵之旅。為了方便指揮,組織上對紅軍進行了重新整編,共編成了五個軍團,五個軍團共下轄12個師。那麼這十二個師的師長、政委都是誰?後來又分別授予什麼軍銜呢?且聽本人一一道來。
  • 四大野戰軍第一縱隊為何下轄四個師?師長是誰?後授予什麼軍銜
    而作為一縱的司令員葉飛在1955年更是被授予上將軍銜,那麼這支強悍的縱隊下轄的師部都由誰擔任師長呢?他們在後來又被授予什麼軍銜呢?我們接著往下看。縱隊和軍的形勢是相同的,而他們的編制也是以「三三制」,及一個縱隊下轄三個師,一個師下轄三個旅,不過華東野戰軍第一縱隊卻設立了四個師,而且師長在後來都被授予將銜,那麼這四人分別是誰呢?
  • 八路軍最初的三個師政委,兩位病逝,一位成元帥
    八路軍成立後,只有三個師,師長後來都是元帥,副師長有兩位也是元帥,只有蕭克評了上將,而且是第一上將。所以大家都說,八路軍的師長和副師長那都是元帥級別的。那麼,八路軍的師政委呢?八路軍最初成立的時候,沿用國民黨的部隊番號,沒有政委一說,叫政訓處主任。在八路軍成立不久,我軍的優良傳統政委制度恢復,三個師的政委都是誰呢?分別是聶榮臻、關向應和張浩。按理說,這三位師政委也是元帥級別的,因為師政委和師長平級,還要大於副師長,所以,師政委也應該評元帥。那麼,這三位師政委後來都是什麼軍銜呢?
  • 賀龍元帥解放大西南,統帥5個軍,軍長都是誰?後來授予什麼軍銜
    抗日戰爭初期,毛主席和朱老總親自任命他為八路軍總部特務團團長,之後他又被調往115師344旅688團擔任團長,在他率領下創建和擴大了晉東南敵後抗日根據地。解放戰爭初期,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六縱隊副司令員,華北軍區第十四旅隊司令員,在解放湯陰成時,活捉孫殿英,後來被任命為18兵團61軍長,隨賀老總進川作戰,為解放大西南作出巨大貢獻,抗美援朝戰爭打響後,他再次入朝作戰,擔任第三兵團60軍軍長,1955年授予中將軍銜。
  • 紅軍13個師改編為八路軍,13位師長當時擔任什麼職位,後成就如何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全國進入全面抗戰狀態,國共之間第二次合作,同仇敵愾共同抗戰,中國工農紅軍三個方面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18集團軍,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八路軍,我們都知道八路軍在建立之初擁有3個主力師的建制,分別是由紅一方面軍改編而來的115師,紅二方面軍改編而來的120師以及紅四方面軍改編而來的129師。
  • 東野八縱司令員段蘇權,建國後榮譽滿身,為何僅僅授予少將軍銜?
    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建設祖國的事業上,可是新中國成立授予軍銜時,他卻僅僅是一名少將,這是為什麼呢?說到東北野戰軍,這個部隊是五個野戰軍中最強的,從東北打到海南島。其中一縱隊司令員段蘇權在遼瀋戰役後調離野戰軍,卻錯過了平津戰役。段蘇權,1916年出生於湖南,少年時曾讀過幾年的書。後來被城市的一所高等小學錄取。
  • 八路軍第115師走出的開國上將都有誰?分別擔任什麼職務?
    抗戰全面爆發後,中國工農紅軍被改編為八路軍,下轄第115師、第120師和第129師。這三個師,是抗戰初期共產黨的主力部隊。57位開國上將中,出自這3個師的有28位。其中又以八路軍第115師居多,有11位。八路軍第115師走出的開國上將都有誰?分別擔任什麼職務?我們接著往下看。
  • 新四軍的28個營,營長在建國後,分別獲得了什麼軍銜
    而組成這個軍隊的二十八個營的營長在數量上相當於八路軍的三個師的數量了。作為軍隊裡一個營的最高指揮官,在1955年裡營長的編制軍銜是大尉,1988年中改為少校,稍深為中校,較淺為上尉。那麼建國後,這二十八個營長都有著怎麼樣的任命軍銜呢?
  • 新四軍成立時有28個營,營長們建國後獲什麼軍銜
    營長人數和八路軍三個師相當。 那麼,這28名營長,日後發展如何呢,有多少人能在建國後獲得軍銜呢? 首先,由於新四軍活躍在富庶華東平原水網地帶,那裡是日偽統治的重心,也是國軍兵力較多的地方,戰爭是非常殘酷的。在頻繁的戰事中,有不少新四軍將領壯烈犧牲。
  • 八路軍三個師中129師最能打,為啥115師發展的卻最好?
    接連幾次之後紅軍都有所斬獲,但是作用不大。 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從陝北出發,去抗戰最嚴峻的華北前線,和日軍鬥,開闢根據地,發展隊伍。蔣介石每個月給八路軍發軍餉,蔣介石的目的很明確,想借日本人的手消滅八路軍。之後他中央軍一統天下。不過也有好的一點就是這個時候的八路軍有軍餉拿,吃穿用度基本上不再發愁。
  • 一個軍長一個師政委,後軍長成為上將,1955年同時被授予上將軍銜
    一九三五年六月懋功會師後,先後對紅四方面軍、紅四方面軍第4、9、30、31、33軍進行了整編。上述五軍中,第四軍是紅四方面軍的老牌革命部隊,由第十師、第十一師和第十二師組成,共三個師。現在講一下,當時的第4軍軍長,以及他手下的一個師政委,他們後來都有很大的成就,1955年同時還被授予上將軍銜。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繼續往下看吧。那時是許世友,他是紅四方面軍第4軍軍長,他是河南新縣許家窪人(此地原屬湖北麻城),生於1905年。童年時代,許世友因家境貧寒,曾到少林寺學習武術,後來毅然走上革命道路。
  • 1955年,主管授銜工作的四位負責人,分別是什麼軍銜?
    但是由於軍銜評定需要綜合各種因素,工作紛繁複雜,很難做到所有人滿意。有不少將領覺得自己功勞大,資歷老,嫌軍銜太低了,為此鬧得很兇。也有的將領高風亮節,主動要求降低一級。到了9月份,授銜名單正式出爐。一共評出了十位開國元帥,十位開國大將和數以千計的共和國將軍,總體來說是公平公正的。那麼主管授銜工作的負責人,又是什麼軍銜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 八路軍的王牌115師,能力多強,兵力有多少?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八路軍的王牌115師,能力多強,兵力有多少?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當年日本剛剛發起侵略的時候,我們國家主要是國民軍在做戰,後來國民黨一味退讓,才有八路軍了,八路軍剛剛成立時只有六個旅,隨著不斷有人員加入,隊伍越來越大,出現了很多王牌部隊,而今天要說的就是在戰爭中立下了重大功勞的八路軍王牌115師,這個隊伍不僅戰鬥力強悍,人數更是不斷在增加,在戰爭時間參加了多次重要戰役並且取得了勝利,那麼這個師到底有多少兵力,為什麼如此強悍呢?
  • 解放戰爭中,東北野戰軍四個副司令員都是誰?後來被授予什麼軍銜?
    東北野戰軍是解放戰爭時期我軍主力部隊之一,也是當時實力最強的一支野戰部隊,其前身是東北民主聯軍,是由抗日戰爭後期開赴東北的八路軍、新四軍主力各一部及東北抗日聯軍逐步發展起來的。
  • 抗美援朝時,第一批參戰的18位師長,最終被授予什麼軍銜
    那麼,戰爭結束後,這十八個師長都是誰?都被授予了什麼軍銜?接下來,按照順序來了解一下。38軍38軍是由東北野戰軍改編而成,主要有112師、113師、114師三個師。39軍39軍是由東北野戰軍第二縱隊,改編而成的,包含了三個師的隊伍,分別是115師、116師、117師三個師。第115師師長是王良太,被授予少將軍銜。第116師師長同117師的師長張竭誠,一同被授予少將軍銜。
  • 中國12位國防部長全記錄,他們都是什麼軍銜,有何特點?(上)
    曾任紅三軍團軍團長、八路軍副總司令、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1955年9月被授予元帥軍銜。他身經百戰,是一員勇將,參加了多次在我軍歷史上有重要地位的戰役,毛主席曾有詩云: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他性格鮮明,嫉惡如仇,深受人民愛戴。
  • 建國後我軍軍服軍銜概述
    今天咱們欣賞一下【建國後我軍軍服軍銜】這個話題,接下來咱們就探討一下。沒有看過前期精彩文章的朋友,希望點讚+關注,精彩節目不迷路!望軍迷朋友們及時關注,精彩內容不容錯過!好了,進入正題: 軍服是軍人穿在身上的身份證,軍銜是軍人級別和軍兵種信息的體現,也是部隊管理和識別的需要。
  • 八路軍成立後,115師有4個團,戰鬥力強大的獨立團為什麼沒番號?
    平型關大捷,是八路軍對上日軍後打的第一個大勝仗, 以殲敵一千多人開創了一個記錄。不但主席、蔣介石都致電祝賀,全國的各大報刊、廣播電臺和國外的報紙、電臺也都報導了平型關大捷的消息,八路軍115師從此名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