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持續發力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
優化衛生環境 共建共享美麗家園
清理小廣告
2017年,南陽市獲得「國家衛生城市」榮譽稱號。3年來,市委、市政府按照政府領導、部門協作、群眾動手、社會參與、依法治理、科學指導的方針,持續發力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
清潔路面
健全工作機制 持續發力扮靚家園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把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作為改善人民群眾生活環境,提升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重要抓手。
為切實加強領導,市委、市政府決定成立南陽市健康城市建設工作指揮部。指揮部定期召開專題會、現場會、協調會、推進會、督查會,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難點問題。實行市級領導分包重點、難點工作機制,堅持定期檢查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重點工作和市容環境衛生,針對發現的問題,現場辦公,及時解決。四區和市直有關單位按照相關工作要求,成立領導組織,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確保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持續開展各級衛生創建活動,我市所轄縣均為省級以上衛生縣城。
清掃垃圾
廣泛宣傳發動 倡樹文明衛生風尚
借力南陽市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建立新聞宣傳工作例會制度,在主流媒體開闢「創建動態」專欄,及時報導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動態,倡導文明衛生行為,對不文明不衛生行為和髒亂差單位及時予以曝光、批評。
市區各單位、車站、廣場、社區等場所設置了以鞏固提升國家衛生城市和健康教育為主題的宣傳欄和電子屏,並根據不同季節和流行病發生趨勢及時更換內容。在全市公交車、計程車及客車上張貼宣傳標語,設立禁菸標誌,不斷增強廣大群眾的衛生意識和公德意識。
開展多種形式的群眾性宣教活動。充分利用愛國衛生月、世界衛生日、世界無菸日等宣傳活動,採取健康諮詢、義診、免費發放宣傳單、專題健康講座等形式,組織開展宣傳普及衛生防病知識,引導市民積極參與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工作。
通過深入宣傳,廣泛動員,進一步提高了市民的衛生意識、城市意識和文明意識,形成了全民參與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的良好局面。
專項治理整頓 持續優化衛生環境
專項整治美化市容。開展戶外廣告專項整治行動,規範戶外廣告、門店招牌設置秩序和審批,淨化城市公共空間,高標準設置與城市容貌相映襯、公益、宣傳和廣告於一體的戶外廣告;開展市容提升行動,刷新沿街建築立面,對全市主次幹道建築進行了立面刷新,改造完善城市家具,採取清洗、粉刷、修飾、拆除等方式,提升了閱報欄、公交候車亭、道路名牌、配電箱、公共座椅等市容觀瞻水平;在城區實施市政基礎設施提升行動,對景觀道路的電纜實施規範入地工程;對城區主次幹道沿街建築圍擋進行改造提升,增加文明公益廣告,提升改造公交風雨棚,新建了一批美觀便民的候車亭棚,規範設置停車泊位。
治理「五小」門店(小餐飲店、小浴室、小美容美髮、小歌舞廳、小旅店)。嚴格按照「五小」門店標準,突出基礎設施、證照辦理、衛生制度等重點,實施綜合整治。通過治理,有效推動了「五小」門店自身基礎設施的配備和完善,防蚊蠅和防鼠設施符合國家標準。
整治農貿市場。按照國家衛生城市標準要求,對市區農貿市場進行升級改造,完善了市場硬體建設。同時,強化市場管理,健全管理隊伍,使改造後的農貿市場達到了設施配套、匾額整齊、店內整潔、證照齊全、秩序良好的要求。
整治社區樓院衛生。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對轄區內小區、單位庭樓院垃圾亂倒、樓道雜物堆放、亂貼亂畫、垃圾容器無密閉,保潔不及時和綠化帶內垃圾雜物多等問題進行專項治理活動,清理垃圾雜物,清除衛生死角。
整治城中村及城鄉接合部。按照城中村及城鄉接合部衛生標準,明確了任務與責任,加強督查力度,對工作反彈,衛生保潔不到位,環衛設施數量不足的問題,要求限期整改達標。經過整治,市區城中村和城鄉接合部衛生狀況得到有效保持。
提升城市功能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在鞏固衛生城市創建成果的同時,推進白河國家城市溼地公園綠化、300公裡林蔭道系統建設、公園遊園綠化、內河沿線綠化、社會綠化等五大綠化提升工程,新增城市公園綠地689萬平方米。
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安裝果皮箱6000餘個,新建公廁230座、垃圾中轉站7座,改造不達標公廁127座,實行「垃圾不落地」工程,強化灑水抑塵,主次幹道每天「三灑一衝」。
強化防治措施 病媒生物防致達標
組織市病媒生物防致省級考核工作,做到分工明確,經費落實到位,病媒生物防致工作實現規範化,通過治本為主、標本兼治的綜合防治措施,我市病媒生物降到了不足為害的程度,重點行業和單位防蚊蠅和防鼠設施合格率≥95%。
經省愛衛辦組織專家考核,南陽市建成區鼠類、蜚蠊、蚊蟲和蠅類密度控制水平達到了C級,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保持在國家標準之內。
(南都晨報記者 王勇 高嵩 通訊員 郭軍傑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