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成大寫過《歲時田園雜興》六十首,共分四章,分春夏秋冬,每章十二首。大多數都寫得很美,比如第一章第一首寫春日的:
多漂亮啊!初春時節,柳樹的花絮四處飄蕩,在深邃的巷子中,間或傳來一兩聲雞叫。桑葉才剛萌發,嫩綠嫩綠,南宋的前惣理、籬休老幹部範成大,剛從午睡中醒來,無事可做,呆萌呆萌地四處張望,只看見滿窗都是朗潤的陽光,健僕美婢隨叫隨到,想扁誰扁誰,想睡誰睡誰,不曉得幾快活,真是人生的大贏家。這樣的美好日子,他寫了整整六十首,雨後竹筍,杏花清明,旗亭春社,鬥草兒童……幾乎每一首可以拍一個MTV。有這個詩歌為腳本,製片人不用細細構思,只要稍微發揮一下,照著拍,絕對比李姊柒的視頻有意境,絕對迷死無數老外。不過,我得提醒導演,在這組詩歌中,偶爾會出現這樣刺眼的不夠證能量的詩句:小婦人熬夜織布,為什麼呢?因為官府鄉紳催租稅,催得飛快,耽擱不得。作者還假裝額手稱慶:今天蠶桑收成好,大概可以留點蠶絲,自己織兩件好衣服了。採菱那首就更離譜了,說採菱的百姓,手指被扎得血淋淋的。種菱的原因是為了什麼呢?為了菱角是不收租的,但近來聽說郭家制定了新政策,準備施行「採蓤稅」,目前已經提交樞密院討論。好在不管範成大怎麼胡寫,南宋的百姓始終是愛國的,急公上之需,從來不抱怨,不氣餒,把勞作當成樂趣,不信請看這首詩:勞苦大眾通宵在田場上打穀子,整個夜晚,田場都洋溢著輕雷一樣的歡笑,可見心情十分快樂。打穀子累不累,苦不苦?當然苦,當然累。但為什麼人民群眾不喊苦不喊累,一直笑得合不攏嘴呢?因為有愛國信念。範成大也看到了勞動人民的愛國情懷,以及心境淡泊、熱愛勞動的情懷,但轉眼他又開始婦能量:說什麼收了兩鍾糧食,忍痛交給官府一斛,還能留下一些糠皮,讓兒子混個肚兒飽。試問,勞動人民有你那麼吝嗇嗎?還好,範成大不過是個文人,雖然喜歡誇大事實,很快又恢復正常,下一首又是歲月靜好,盡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家裡的糧倉滿滿的,多半用來釀酒取樂,醉裡賞菊。還有蒜瓣肉的鱸魚和鱠魚,大快朵頤。吃完了,抹抹嘴,橘子水果端上來,不曉得幾愜意。若非生在南宋這麼好的國家,有這樣的生活質量?想得美。全事介都羨慕我們,這是肯定的。只可惜那時沒有網絡和視頻,否則被金國人看到,大半個國家都會成為中華文明的粉絲,都想偷渡到南宋。這才是輸出文化和價值觀啊。可惜在那個萬惡的南宋時代,沒有發明網際網路,這麼好的生活,金國人看不到。即便這麼美好,範成大卻不滿足。不幸的是,在南宋時代,朝廷的管理手法不先進,還給了範成大這類酸文人鑽空子。你看看,他這說的是人話嗎:
寫公務員下鄉催租,罔顧朝廷政策已經說了免今年的租稅,真是一群貪婪的狼吏啊。其實人家官吏們只是忘記了這事而已,又不是故意的。
忘了說了,範成大是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進士,官至宰相、資政殿大學士,但很早就託病,回鄉隱居,在太湖邊買了一大塊地,建了個著名的別墅群,叫做石湖別墅,過了長達十年的富足的退休,哦不,籬休生活,享盡榮華富貴。儘管郭家對他如此厚待,朝廷對他如此尊崇,他卻沒有一直和朝廷精神保持一致,放鬆了證治警覺,舞文弄墨,在貌似一片正能量中,偷偷隱藏一些婦能量的東西。說到這裡,又不能不慶幸,還好那時候沒有網際網路,否則,被金國人看到他那些婦能量,會給郭家形象造成多麼巨大的傷害啊?可以說,範成大一輩子荷受皇恩,但愛國情懷和證治修養,還比不上我們現在一個川西的平民女子——李姊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