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落差的Altra路跑鞋去跑戈壁跑越野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2021-03-04 丁丁runner

         實話實說:這是一篇非典型的跑鞋測評。首先,我不是一名專業人士,只是一個普通跑者。過去也寫過一些很裝的測評裝備文字,但實際上,我當時對鞋子並沒有很深的研究。很多專業的術語、提法實際上是邊寫邊學的,屬於現炒現賣。其次,隨著跑齡的增長,我的腳貌似越來越遲鈍,穿什麼樣的跑鞋感覺差不多,主要特點都能有體會,但相同定位的品牌與品牌之間、同一品牌不同款之間的細微差別,我真的很難察覺、區分。第三,今天的Altra Provision 2.5測評稿已經是第四版了。此前我對每一項都有打分,但轉念一想,我有什麼資格給它打分?一個非常年輕的「10後」跑鞋,能速躋身美國十大跑鞋之列的品牌,我的跑齡與知識都不足以給它評判。

        索性,就實話實說,講講我測評的過程和具體感受。最後,感謝鬱金香的邀請,讓我能有機會接觸一款有趣、好玩、超酷的跑鞋。

一 測評背景

       2016年2月24-27日,ISPO BEIJING 2016展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我非常榮幸受鬱金香之邀,參加了有關Altra跑鞋品牌正式擁抱中國的發布會。

        會上,我有三個地方印象很深:

       1,Altra是一個非常年輕的「10後」跑鞋品牌,居然迅速躋身美國十大跑鞋品牌之列,讓我非常震驚和嘆服;

       2,Altra 跑鞋非常有個性:鞋底很厚,還是零落差,鞋頭圓頭圓腦,憨頭憨腦的。乍一看,很不習慣,哪有這麼怪的鞋?!有人喜歡它的憨,有人則認為是醜,爭來爭去都記住了它的怪樣子;

        3,它旗下有一款智能跑鞋,自帶超薄傳感器,不僅可以進行跑步狀態的追蹤,還可對跑姿、足弓、衝擊力等進行測試,感覺好高大上。據我所知,智能鞋墊是繼跑步心率表之後新的兵家必爭之地。

二   開箱報告

       第一印象  我收到的這款是Altra Provision 2.5,紅色,42.5,男款。不過,有一個不幸的消息,我上一個手機4月初在訓練時不慎進水,徹底掛了,拍的開箱照片因沒備份也跟著掛了。在此只能是一張資料圖:


       上腳體驗   「零落差」對我並非很突兀,這些年我接觸過一些接近零落差的越野跑鞋。比如某品牌的越野跑鞋,前後落差非常小,而且鞋底整體偏薄,甚至其重量比不少路跑鞋還輕。當然,像Altra這樣真正的零落差跑鞋,於我還是第一次遇見並試穿。收到鞋的當天和第二天,我特地穿著上下班通勤。

       首先,就感覺自己長高了幾公分;其次,感覺鞋底略硬;第三,有點不太會走路了。平時工作,走路自然隨意,不像跑步那樣,而前後都一致,猛地穿上,腳不知道如何發力了。一走感覺整雙鞋底都在動,而不是穿普通鞋那樣有彎曲、蹬地的連貫動作。第四,感覺足弓始終有支撐。跟我穿索康尼的第一感覺一樣,習慣了其他跑鞋的足弓設計,穿上Altra始終趕緊到足弓被支撐被保護,第一天脫鞋後,兩隻腳有酥麻的感覺,持續了一陣,不過僅僅一天也就適應了。


       局部細節 第一,顏色是我喜歡的紅色,鞋底白色顯得很搭;第二,鞋頭居然是圓的,前腳掌寬。觀察了一下家裡的50多雙跑鞋,Altra是唯一的圓大頭跑鞋,唯一!第三,鞋舌居然是歪的,不像其它跑鞋,非常周正規矩。實事求是講,到測評結束,我也不知道這鞋舌為什麼歪、歪著有什麼妙用,因為自始至終沒遇到跟鞋舌有關的任何問題;第四,面料、做工啊什麼的,看起來很舒服,但更多的也看不出來什麼。

        初步結論   如果從第一印象和簡單接觸來看,打一個不恰當的比方,Altra就像一個理工男。非常低調,其貌不揚,但仔細一看,衣著也有講究,談吐有分寸。更重要的是,實用,不花哨。這鞋應該暗合這種低調、實用、講究的氣質。


三 評測報告

        

1,測評裡程:

       3月16日,收到鞋Provision 2.5。17日,第一次路跑,10KM 41分+,跑下來,脫鞋後足弓一陣酥麻。酥麻的狀態持續好幾天,約一周後酥麻消失,腳完全適應,再無任何不適感。


(後來發現跑鞋隨附一個說明,解釋了過渡的情況)

       3月穿著Altra Provision 2.5 跑了75公裡。4月穿著跑了185公裡。5月跑了64KM。截止5月2日,Altra Provision 2.5專門測試跑結束,共計324公裡的跑量。(註:5月2日至今穿Altra 又跑了100公裡,共計424公裡。)

       先交代一個有趣的小插曲就是,拿到手的是Provision 2.5,但陰差陽錯我聽錯了,以為編輯給我的是Superior 2.5 (後來一查,只有Superior 2.0 )。我就想當然地以為這是一款輕量級越野跑鞋,因此折騰完路跑後,我想方設法穿著去跑越野,用各種路況虐它。於是,有了下面非常複雜的系列測評,活生生把一雙路跑鞋折騰成越野鞋:


2,測評路況:

        一,操場的塑膠跑道;二,奧森的水泥、塑膠、草地等混合路面;三,潮白河河床草地、沙地、礫石、水泥等綜合複雜路面;四,長城腳下的公社越野賽中的山徑、野路、柏油、農田、河床等綜合路面;五,華語商學院戈壁挑戰賽的比賽路線,黑戈壁+駱駝刺+沙地+山谷巖石+柏油路+土路等綜合複雜路面。




3,評測過程:

      1次戈11探路模擬:5月1日、2日,探路戈11的比賽路線,共計64KM,恰逢當地30年一遇的雨雪天氣;

      1次越野比賽:4月24日在長城腳下的公社30KM越野賽;

       4次速度訓練:2次在操場的10個1000米間歇跑;2次賽前的強度跑(當時都是為了備戰4月18日的波士頓馬拉松);

       3次模擬戈壁複雜路況的拉練:清明節期間在潮白河連續三天拉練,共計70KM;

     其它節奏跑、慢跑等日常跑步訓練等200公裡左右(含5月2日至今)


四 綜合感受

       根據主觀感受+實際表現+跑後反應等因素來給跑鞋做一個具體的反饋,純屬個人體驗,僅供參考。

       鞋楦鞋頭  最滿意  個人以為Altra Provision 2.5最突出的特點在於,鞋楦夠寬尤其是前腳掌鞋楦很寬,對於我這樣的肥腳是最大的福音。腳趾頭在鞋裡面是有足夠的空間,很自由。我現在訓練的時候,基本能適應市面上大多數跑鞋,但具體到比賽中,比如馬拉松、越野賽的時候,會首選鞋楦寬的跑鞋。至於什麼品牌都不太重要,甚至減震等性能、重量等因素都讓位於寬度,畢竟夾腳、起泡、黑指甲的滋味不好受。Altra Provision 2.5的前腳掌部分是夠寬的,而看起來後跟部分是正常的鞋楦,具有一定的包裹性,這樣穿起來腳不會在裡面晃蕩。


         我測試的時候誤以為Provision 2.5是越野鞋,當然後來鬱金香的編輯告訴我,這款路跑鞋也兼有越野的功能。我在潮白河拉練、長城腳下的公社越野賽和戈壁探路長達164公裡的測評中,Altra Provision 2.5應該是很好地幫助了我。跑後雙腳都沒有任何不適感,更沒有出現起泡、夾腳、磨破、黑指甲等情況。尤其是長城腳下的公社越野賽,從山上一路往下衝,不僅減震好,而且再也沒出現腳趾頭頂鞋頭的情況。

       還需要提及的是,Altra Provision 2.5鞋頭的圓頭設計也超級贊。很多人跑山地跑越野,最怵下坡:一是下坡技術不過硬不紮實;二是有時下坡路段偏偏體能下降,控制不住自己,容易摔;三是腳容易在鞋子裡打滑,下坡的時候頂得腳趾頭生疼生疼的。而我在長城腳下的公社30KM越野賽的下坡路段,再也沒有頂腳趾頭頂的火辣辣的感覺了。這跟圓頭設計有關,基本接近於腳趾頭的外形,自然也就對腳趾頭形成了保護,而不是二次傷害。


                

        鞋面鞋舌  實事求是講,我對鞋面不夠敏感,到底什麼材質做的也不清楚,也不關心。一般而言我們跑者會關注它的透氣性,但Altra Provision 2.5 透氣性如何,我沒有太多的發言權。鞋舌不對稱的設計,到底有什麼好處或作用,我的實際路跑與越野跑都沒有體驗到,或根本沒去考慮這個因素。

       包裹性能   個人是很認可 Altra Provision 2.5的包裹性能的。客觀來講,它的前腳掌部分的寬,多多少少會影響整體的包裹性。這無法跟那種普通鞋楦或類似馬拉松鞋整體性的緊緻、貼合相比。但Provision的前寬後窄,在越野的下坡卻是很實用的。這種該有的包裹性,讓腳不會在鞋裡打滑,傷及腳趾頭。不過,這在日常路跑中不太容易體會出來。

        需要提醒一下,如果一個跑者腳是偏瘦的,那麼這雙鞋對他而言,整體包裹性能肯定不是最出色的。

         抓地性能   Altra Provision 2.5的鞋底跟很多跑鞋不同,乍一看,像鞋底附上了一副龍爪。也特別像運動員在腳底板打的那種肌效貼。龍爪一樣的鞋底,對應的是五個腳趾以及相應的筋脈。這個設計,顯然不僅僅追求所謂的抓地性能,而且是追求提高兩者合一的運動表現。當編輯告訴我,這款鞋主要是路跑,兼顧越野後,我恍然大悟:這種鞋底設計應主要為了提高運動性能,而不是專門針對越野的。

         日常的路跑訓練多在操場、奧森,對抓地性能考驗並不多。Altra Provision 2.5鼓勵或誘導跑者進行前腳掌落地的,一旦適應以後,更多的感受到來自鞋底的回彈與支撐,而不是抓地。而在潮白河拉練中,不少路段是流沙、沙石,對抓地有考驗,但並不大,那時注意力多集中在穩定性上。

         真正的考驗是,在5月1日、2日,我在戈壁探路,恰逢了當地人聲稱30年一遇的大雨和小雪天氣,非常溼滑,非常泥濘,虐到爆。比如第一天的16KM黑戈壁,不是一般的鬆軟,而是跑一步滑半步,車轍印很多地方都是爛泥。在駱駝刺的地方,更是沼澤地一樣,深一腳淺一腳,別說跑了,走都很困難。這兩種路況,什麼鞋都白搭,什麼抓地性能更是無從談起。

       這次戈壁探路碰上中雨,也算是給測評及時地補課。在黑戈壁、駱駝刺的路段,任何鞋都白搭,只能靠腿部力量與核心力量艱難前行。所有人都是一腿泥,出了駱駝刺路段鞋上都裹著厚厚一層泥。接下來是山谷路段,就看出了一雙越野跑鞋的抓地性能,那時路面有沙、礫石、巖石、泥土,不斷變化。進山谷前,我使勁跺腳,收效甚微。就這樣, Altra 帶著不少泥,在不停變換路面的山谷裡前行。不過還好,抓地給力,毫不打滑。很快,鞋底的泥都蹭沒了。而山谷的下坡路段,是大片裸露的巖石,需要不停地跳躍,如果打滑,極容易崴腳或摔倒,但是  Altra Provision 2.5此刻讓我毫無後顧之憂。


        緩震性能  很滿意  在424公裡的專門測試中, Altra Provision 2.5的緩震性能表現出色。不管是速度訓練,還是越野比賽以及後來的戈壁探路,它能很好地幫助我承受速度帶來的衝擊力。跑後膝蓋、小腿、踝關節等沒有任何的不適。

        尤其是長城腳下的公社春季越野賽30KM,是我中斷2年越野比賽後的第一次越野賽。事先還是很擔心的,不知道能否完成,也擔心賽後的恢復。而真一開始比賽後,什麼顧慮全都拋諸腦後,撒丫子一通狂跑,下坡連蹦帶跳像跳舞一樣飛快下山的。結果是,賽後腳與膝蓋沒任何不適。


        速度表現  最初我確實把 Altra Provision 2.5當做路跑鞋使用的,比如在操場上的日常訓練。在去波士頓馬拉松前,有幾次例行的強度訓練和間歇跑訓練, 它雖然很厚但依然能勝任速度的要求。

       不過,我在此強調的是,它也只是能勝任而已,但別指望在速度方面幫助更多,因為還是偏沉偏重,還有些軟。此外,我平時不是前腳掌跑法,習慣全腳掌(有點裝哈,實際就是後腳掌落地)。因此,前幾次間歇跑訓練,跑起來,也跟腳,但總是覺得有那麼一點點不得勁兒。可能是自己習慣後跟落地,如此一來過渡慢了。

        後來,也許是適應了Provision 2.5足弓的支撐設計,也許是Provision 2.5誘導或鼓勵我去前腳掌落地,至少在速度訓練時,我努力去前腳掌落地,跑起來就少了遲滯感,多了一些輕快。


       越野表現  很出色 在潮白河模擬拉練、長城腳下的公社30KM越野賽和戈11探路模擬的各種實戰中,Altra Provision 2.5整體表現是出色的。個人覺得,能否提供良好的支撐、在複雜多變的路面能否保護腳與踝、在相對緩和的路面能否提供速度支持、在惡劣天氣下比如暴曬、雨雪的環境下能否不掉鏈子,還能防滑、抓地好、提供保護等,是判斷一雙越野鞋的基本面。我腳上的Altra Provision 2.5已經用表現證明了其優異性能。

       在此,我想簡要談談零落差的感受。如上所述,我不太習慣前腳掌落地的方式。這樣,戈壁第一天探路後,我的足弓略有反應,判斷是足底筋膜有一些緊張。回到住處後,我冰水浸泡並用高球滾腳底板後,不適的症狀很快消失,而且此後再也沒有任何不適的症狀。第二天的探路,一切正常。

        個人的理解是,零落差的跑鞋,如果你是前腳掌跑法,那恭喜你,如魚得水,或叫如虎添翼。如果你是全腳掌或後跟落地的跑者,可能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五 綜合評定

      個人認為是一款功能出色,面向大多數跑者的路跑鞋(兼越野鞋)不管是初級跑者還是資深大咖,都能Hold住它,不同的人穿會有不同的表現。

       它不是一款靠速度來表現自己的跑鞋,而是一款對長距離耐力跑有很大幫助、支撐的跑鞋。同時,它也能適應多數複雜越野路況。

        適宜人群:肥腳掌的跑者、耐力跑者等等。

相關焦點

  • 高彈靚麗,舒服舒服——ALTRA Olympus4.0越野跑鞋體驗
    在很多小夥伴的眼中,ALTRA是來自美國的小眾專業跑鞋品牌。因為ALTRA幫助了極多的跑者在越野跑賽事中獲得榮譽。對我印象較深的是張大媽有一篇關於ALTRA鞋4800公裡不掉鏈的長跑歷程。或許也是這樣牛的、叉的經歷我看到了很多以往玩戶外、玩戰術的小夥伴們也穿著ALTRA迷戀于越野跑。
  • 雙十一買越野跑鞋?Altra Olympus 4.可以一試!
    我在很多文中都有表達過,簡單的單日戶外徒步我一般會放棄笨重的高幫登山鞋而是選擇輕便舒適的戶外越野跑鞋。除了用過的薩洛蒙,平時見得最多的就是Altra。Altra吸引我的除了酷炫的造型,還有他們家的零落差鞋底設計。十一回老家忘記帶鞋,又遇上陰雨天,網面的跑鞋第一天就溼了,又給了我買新鞋的理由。
  • MAX戶外裝備研究院:ALTRA緩震越野跑鞋體驗,多場景快速奔跑的保障
    本文經 MAX戶外精選授權轉載,原標題《ALTRA緩震越野跑鞋體驗,多場景快速奔跑的保障 | 裝備研究院》,作者:sunjun5,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身邊愛跑步的朋友不少,不過能持續不斷的堅持的跑著的小夥伴不算多,更不要說是越野跑了,而我自己也是舒適激情式的參與跑步的活動。為什麼不能堅持?
  • 《跑者世界》2020最佳跑鞋夏季版榜單·越野跑鞋篇
    而越野跑鞋除了可以勝任越野跑之外,還很適合難度不高的徒步登山活動。諸如Hoka One One、Altra等新興跑鞋品牌,也是通過越野跑比賽中的出眾成績,逐漸走進大家視野的。這款越野跑鞋最突出的優點就是Contagrip外底具備出眾的溼地抓地力,即便山勢陡峭、樹葉密布,也不影響其防滑性。同時相對中端的價位,配備了防碎石網布、防穿刺鞋底夾層、鞋帶收納倉、立體舒適的鞋墊等。雙重緩震中底,比前代略軟,適合長途越野路面和短程的鋪裝路面。
  • 【越野】最重要的越野跑裝備 越野跑鞋如何選擇?
    ,我形容它是:「介於登山鞋和路跑鞋之間的一種存在。」登山鞋與路跑鞋是兩種極端的存在,前者是用來「走路、攀爬」的;後者是用來「奔跑」的,前者需要的是穩定、保護、在不平坦環境的制動力(控制動作的能力);後者需要輕量化、精簡、能讓跑者做出最流暢、有效率的跑步動作。
  • 跨界 越野越跑 四款越野跑鞋推薦
    ◆Scarpa Ignite如果時光倒退三至四年,Ignite 42碼單只305克的重量絕對能完爆市面上絕大多數的越野跑鞋。不過在輕量化跑鞋漫天橫飛的今天,它的身量略顯中庸,但重量並不是考量一雙越野跑鞋能力的唯一因素,因為有使用環境針對性的產品才會令人安心。經過多種地形的測試後我認為Ignite最擅長在乾燥的碎石路,沙土路以及略顯泥濘的林道中發揮它的優勢,這一切源於其鋒銳且不規則的大底花紋和經過精心調製的橡膠密度。
  • 《跑者世界》2020上半年最舒適跑鞋榜單
    《跑者世界》是全球跑者心目中最權威的跑鞋雜誌之一,其推出的各種裝備榜單,通常經過數百人長時間的測試,得到的結論也比較客觀、有參考性。下面是《跑者世界》在年中更新的的2020上半年最舒適的跑鞋榜單,共10款跑鞋。如果你還在尋找一雙舒適、安全的跑鞋,可以參考一下。
  • 路跑能穿越野跑鞋?
    何時穿路跑鞋儘管較新版的越野跑鞋重量更輕,更靈活,但在某些情況下,您需要專用的公路鞋。例如,您正在進行馬拉松訓練計劃,如節奏跑步或間歇鍛鍊,則不應在路上穿越野跑鞋。選擇較輕的路跑鞋,會讓你感覺更舒適、更快。
  • NO ALTERNATIVE |2018 Vibram鞋底越野跑鞋薈萃
    相當硬的小徑,地面是非常硬的火山巖;平坦溼滑路面,需要跑鞋具備很好抓地力;糊狀、草地和軟地形,火山灰造就的泥地乾燥和堅硬的沙地地形,伴有戈壁地貌。跑鞋要素路跑鞋和越野跑鞋之間最大的區別是鞋底的橡膠。你要注意到,越野跑鞋比路跑鞋使用的橡膠更加具有粘性和自潔功能,因此它能更好地應對潮溼的環境,並更好地抓住巖石。越野跑鞋往往重要的是鞋底的齒耳會突出,鞋底花紋會更深。
  • 越野跑訓練,業餘跑者如何嘗試練習?
    許多因素使越野跑帶來了一種與路跑賽完全不同的體驗。參加越野跑比賽的選手數量眾多,路面情況也多有變化,有水泥地,草地,石子路,甚至泥地等。除此之外,越野跑路線還有各種坡度的上下坡是免不了的。對於業餘跑者,如果沒有越野跑的經驗,想嘗試一下一定要先做好一些預備的練習,如果你沒有準備好,越野跑還是不太適合初跑者。越野跑訓練的準備工作1.有一年以上的路跑經驗。相比於路跑,越野跑在對跑者的協調能力,專注力和耐力要求上更高。經過一年以上的路跑訓練,跑者對跑步的基本要點逐漸熟悉你,可以讓跑者在耐力和身體協調能力上逐步適應對越野跑的要求。
  • 什麼跑鞋最好,哪種跑鞋好,薩洛蒙城市跑鞋和越野跑鞋測評
    最後在草地上進行了測試,對於柔軟地面,鞋子的越野基因充分地發揮了出來,抓地力可觀,讓人跑起來信心十足。另外,比較高的鞋底也讓細沙不容易進入到鞋裡。如果把鞋頭硬化一下,完全可以用來跑越野。是Ortholite鞋墊,這是薩洛蒙各類跑鞋都曾使用的當家鞋墊技術,透氣、吸汗、防臭、緩衝良好。我覺得鞋墊這麼重要的東西薩洛蒙應該不會含糊,讓我使用一段時間後再反饋。優點:小時候,出門走幾裡便是茫茫戈壁。一雙小小的膠底運動鞋陪伴我在戈壁中肆意奔跑,腳下掀起的沙塵就像風火輪上的火焰,讓我感覺自己在飛。從小便愛上了這種感覺,愛上了跑步。
  • 【越野跑】如何選擇你的越野跑鞋?
    3毫米落差路感非常好。男款US10碼單只重量220克。Evo Jawz鞋舌非常薄,加上透氣小孔減輕鞋的重量。跑鞋很貼腳,包裹感良好,增加腳步的靈活及反應。顯然,對於中間或均衡地形的越野跑鞋,沒有特別突出的具有侵略性的鞋底齒耳,也不像平坦地形的齒耳排列緊密。這一類越野跑鞋設計注重全能性,能夠適應多數跑者的需求。
  • 關于越野跑裝備,請了解
    越野跑鞋跑步之所以如此受歡迎,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你只需要一雙跑鞋"的簡單概念,而你可以去跑步。而在越野跑中,它並不太簡單,但它是相似的。如果你想開始越野跑,它也可以很簡單。如果您經常去當地的戶外運動商店或線上瀏覽,您可能會發現幾十幾百種不同類型的越野跑鞋型號。與路跑鞋有什麼不同越野跑鞋提供大多數公路跑鞋通常不具有的功能。決定哪雙鞋適合您,以及您在哪裡穿著比賽。
  • 輕量型越野鞋—Altra Superior 4.0測評 【內含福利】
    外觀第一眼看到4.0,所關注到的仍然是它的大頭設計。Superior 4.0的定位主要是越野跑鞋,因此本次測評重點關注的是Superior 4.0的緩震與回彈性、支撐與包裹性以及防滑性。防滑性也是越野跑鞋的重要特性。
  • 薩洛蒙防水越野跑鞋、薩洛蒙城市路跑鞋、戶外越野跑鞋試用測評
    不僅跑步穿,日常穿上他去個商場、散個步都很不錯,不管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都能很好的搭配,不僅毫無違和感而且還很上鏡,確實是動力、居家、休閒皆宜。薩洛蒙男款城市路跑鞋試用測評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跑步已成為人們運動鍛鍊的首選。而一雙高品質的跑鞋,是跑步一族必不可少的裝備。Salomon 薩洛蒙是全球頂級戶外運動品牌,專注于越野跑、長距離路跑及滑雪運動。為奔跑助力,為馬拉松加油,這款跑鞋可以說是十分專業了。鞋型設計上相當簡潔利落,做工非常的細緻,選用的面料透氣性好,快速散熱,乾爽舒適。
  • [時尚]爆發式進化的路跑鞋——ALTRA TORIN 4.0
    ,去除多餘的高度再粘回去,發明zero drop的故事,而現在Altra的「大鞋頭」和「平鞋底」的特色,在跑友中間已經是耳熟能詳了,也不用海淘,自己某東旗艦店就能入手。像我這樣的「養生跑者」,在長距離訓練、比賽時非常需要跑鞋的保護,對鞋子的性能也會比「大師」們更加的敏感,所以對鞋子的要求,往往會更加高一些。Torin是Altra跑鞋矩陣中定位輕量緩衝的全能跑鞋,4.0版本作為19年的最新鞋款,Altra為其保留了長久以來引以為傲的鞋頭和中底設計的同時,做了相當大的改進。
  • salomon越野跑鞋是一款適應土石路,緩震及保護性優異的越野跑鞋
    穿上路跑的行頭,按照規劃好的路線,Salomon Speedcross4越野之行,走你。先是出門1公裡的水泥與柏油路段,穿慣平底運動鞋的人首次換上Speedcross 4腳感是完全不同的。Contagrip 大底凸起的鉤釘狀顆粒,在平整的硬路面上,有些類似小時候穿的橡膠底釘鞋的感覺——跑起來摩擦力尚可很輕鬆,但是腳下有種踩棉花之感。
  • 越野與路跑的幾個注意點
    都說馬拉松是跑步入門,越野才是最終歸宿。對於大多數跑者而言,越野無疑有著致命的誘惑力,它指引著人們去挑戰與徵服,徵服高山、徵服原野、徵服50~100公裡、徵服內心的渴望。近年來,國內外一些著名的越野賽事規模漸長,參加越野跑的人群越來越多。
  • 技術貼 | 如何選擇適合我們的山地越野跑鞋
    在山地越野跑和天空跑的世界中,相較於其他裝備,鞋子是最最重要的!在市場上有不同類型的越野跑鞋,不同的足跟高度差,不同的鞋面材質,不同的鞋楦,不同類型的中底...等等。對於大部分跑者來說,看到這些東西往往都會感到懵圈,哪一款鞋子才是更適合我的呢?
  • 知乎問答 | 越野跑鞋和普通跑鞋的區別?
    由此,越野跑出現了,越野跑鞋自然也就隨之出現。這些當然並不重要。想要分辨越野跑鞋與路跑鞋最直觀的就是看鞋底,越野跑鞋往往有非常深的齒耳,並且所採用的橡膠材料較多較硬,正因為此越野跑鞋具備了非常出色的防滑性能和抓地力。而路跑鞋的鞋底就是簡單的一層橡膠,雖然也有齒耳,但是較淺,因為路跑的路面不太會出現溼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