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九點半,手機收到一條振奮人心的推送:
3月4日,增城警方經過十幾年的不懈努力,終於尋找回15年前在增城被拐的少年申某。
這個「少年申某」,被拐時,年僅1歲。
15年了,申軍良也許終於可以睡個好覺。可憐天下父母心……
至今申軍良都無法忘記:2005年1月4日,上午10點40分。
申軍良高中畢業後,從老家河南周口南下打工,憑藉自己的努力,迅速在打工仔隊伍中脫穎而出。
很快,他就被提拔為廠裡的管理崗。
沒過幾年,申軍良就成為家族的頂梁柱,全村最風光的人。
他曾經管理過一萬多工人,在這一天之前,月薪就能拿到六、七千,收入不菲。
他對身邊的人出手很大方,日子也過得闊綽,村裡的人出來打工,都會先來投奔他。
「家族的頂梁柱」「全村最風光的人」這兩張標籤,就在這一刻被赫然撕下。
那天是周二,像往常一樣,申軍良去上班、妻子於曉莉在家裡照顧孩子。
一家三口租住在廣州增城的石灘鎮,這是一棟四層民宅,隔壁住著一對貴州籍的夫婦。
申軍良怎麼也想不到,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鄰居,身邊居然住著人販子。
光天化日之下,兩個歹徒突然闖入申軍良的家中,抱住於曉莉,在她眼睛和嘴上抹上了「藥水」。
於曉莉瞬間失明,頭上還被套著塑膠袋,五花大綁地被鎖在廚房。
但是恍惚間,她聽到了年僅一歲的兒子,一聲驚叫。
當她掙脫束縛,卻發現那兩個歹徒和孩子,都不見了。那是她最後一次聽到兒子的聲音。
於曉莉被綁時的第一反應是入室搶劫,但是空蕩蕩的床鋪還殘留兒子熟睡後的餘溫,凌亂的被子……
眼前的一切塵埃落定,把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打入了人間地獄。
走出寫字樓接到妻子電話的那一刻,申軍良腦袋發懵,趕緊一路走,一路像失心瘋一樣,逢人就問:
你看到我的孩子了嗎?
當他回到家後才發現,隔壁這對夫妻,像幽靈一樣,早在幾天前就搬走了……
失去兒子的申軍良辭去了高薪工作,變賣老家的宅基地和車子,開始長達15年的尋子之路。
事發後,申軍良第一時間報了警。
他發動同事和親友,在增城的大街小巷,所到之處都張貼了尋人啟事,尋找他心愛的孩子。
年邁的老父親聞訊後,在派出所門前的草坪上蹲守了整整一周。
可申聰就像是從人間蒸發一樣,音訊杳無。
孩子被搶走20天後,妻子於曉莉被檢查出精神分裂,脾氣非常暴躁,經常瘋瘋癲癲。
後來的兩個兒子出生,總算給這個可憐的女人一絲慰藉。
可她經歷過失子之痛後,愈發變得謹小慎微,天天在屋裡抱著孩子,不讓別人看,也不出門。
2009年,申軍良幾乎天天都輾轉於廣州、東莞、珠海、深圳等地,貼了幾萬份尋人啟事。
但是三年多了,希望一次次落空。申軍良趴在窗戶邊聽誰家的孩子在哭,都會潸然落淚。
尋子無果,想讓妻子換個生活環境,便舉家遷往山東,在濟南的一家企業打工,維持一家人吃穿用度。
但是,他從未有過一刻放棄要找到兒子的希望。
任何線索他都不肯放過,有人告訴他孩子被賣到了珠海,他就千裡迢迢遠赴珠海;
聽到東莞有消息,他就立刻跑到東莞去發傳單;
陌生人說,我手裡有線索,但是你要給我兩千塊錢我才告訴你,他不問真假就去打錢過去。
申軍良多次往返於山東和廣東,向警方打聽申聰的下落。
隨著網絡的普及,他同時在網上繼續尋找兒子,渴望能從打拐志願者那裡得到一些幫助。
十幾年過去,申軍良砸鍋賣鐵也要找到孩子,讓一家人的生活變得捉襟見肘。
他花了上百萬,欠債四十多萬,一百萬張尋人啟事發出去,一張也捨不得浪費。
如果看到別人丟掉,就撿回來,擦乾淨後繼續發。
寬裕一點時,尋人啟事就會變成彩印,上面是申聰一歲之前的照片。
他們擠在濟南的一間房租600塊的屋子裡,家具有的是二手,有的是撿來的。
老父親扛著鐵鍬和鋤頭去挖溝,換得一天60塊錢的工錢,只為了能給申軍良湊點路費。
申軍良沒有哪一天感到幸福過。
事情沒有像小說或者電視劇那樣,順利迎來父子團聚的抱頭痛哭畫面。
直到2016年,涉案的五名嫌疑犯全部落網,這才重新燃起申軍良的一絲希望。
當年闖進他家中的那兩個人,分別是劉正洪和楊朝平,樓下還有把風和接應的周容平、陳壽碧。
他們把申聰搶走後,交給了張維平。
張維平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懷揣發財夢坐上綠皮火車,南下廣東「淘金」。
家庭貧困早早輟學的他,和大多數打工仔並沒有什麼區別。
有一天,舍友陳英帶著他來到馬路邊,指向一個抱著孩子的女人說:
「能不能幫我把這個孩子賣掉?那個女人是我老鄉,孩子的媽媽。」
張維平很快找到了買家,這個孩子被賣9000元「撫養費」。
這次他分得500元,也是他第一次嘗到販賣兒童的甜頭。但是他的野心不止於此。
不久他就因販賣兒童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
牢獄生活並沒有讓他因此感到蒙羞和悔過。出獄後第一件事,就是拐走一個一歲的男孩。
隨後,他就認識了那個大名鼎鼎的「梅姨」。
張維平偷來的孩子,經「梅姨」一介紹,他自己居然能得到11000元的「撫養費」。
在如此高額的利誘下,他和「梅姨」達成默契,孩子不問來處。
形成這樣一條產業鏈後,只要能賺錢,毀掉多少家庭他們卻渾然不覺。
據張維平供述,一歲的申聰被交到自己手上後,他就轉移給梅姨進行「分銷」。
可是,他們口中的「梅姨」卻始終沒有落網。
有了這個線索,還經過專家比對畫出了「梅姨」的畫像,就算懸賞20萬,申軍良依然沒有找到兒子的下落。
與申聰一樣,2003年到2005年間,被這5個窮兇極惡的人販拐走的,還有8個孩子。
大多在1歲至3歲之間,孩子的父母為湖南、江西、四川等地的南下務工人員。
在去年11月「梅姨」第二次畫像傳遍全網時,已經找回了兩個孩子。
但是其中一個孩子的父親在他被拐走的第三年,選擇了跳火車自殺。
其母業已改嫁組建新的家庭,並有了自己的孩子。
而申軍良卻一直帶著對兒子申聰的執念,頑強地扛了下來。
搶走他孩子的,有的死刑,有的無期徒刑。可他唯一的心願就是,申聰這些年在養父母那裡能過得好。
在這以後,紫金縣有個爆料人給了申軍良一條明確的線索:
線索中孩子的年齡和長相都和申聰相吻合。
申軍良立馬就租了一輛麵包車,天氣悶熱,他在沒有空調的車廂裡蹲守一個月。
他很確信這個孩子就是申聰,可DNA比對結果卻讓他大失所望。
申軍良感到心裡特別痛。
當年那個叱吒職場、意氣風發的全村希望,如今44歲了,抱著「死也要找到你」的決心。
一次次從滿懷希望到希望破碎,隨著那被警方找回的兩個孩子,重拾信心。
他仿佛看見了申聰的影子,就在不遠處,在回家的路上。
今年春節前夕,申軍良計劃再赴廣州尋找申聰,能讓一家人齊齊整整吃一頓團圓飯。
但是因為沒有借到路費,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他只好蟄伏在家中等消息。
功夫不負有心人,3月5日,申軍良突然接到了廣州警方的電話:
通知他和家人去廣州準備認親。
昨天晚上,申軍良在朋友圈發了一條長文,宣布喜事,兒子申聰終於找到了!
申聰現在跟著長期在外打工的養父母,生活在一個鄉鎮上,家中並不寬裕。
但是申聰身體健康,正在讀初三。
這是他第二次為迎接申聰回家,準備全套新衣服,上一次是在人販子落網後。
他想為兒子找個好學校,受到好的教育,彌補15年缺失的父愛。
(素材來源:澎湃新聞,網易新聞,雜誌之旅,北京青年報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無商業目的,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