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開始帶著孩子們讀繪本,大約是在一年半前。那時的出發點真的很簡單,就是因為與溪共讀了一兩年,很想跟大家分享,僅此而已。完全沒想到,在這條路上,竟能收穫這麼多。這件事情也讓我很是感慨,很多時候,想法越是簡單純粹,最後的結果可能會越出乎意料。至少現在的一4班,繪本意識已經深入人心,也可以說,繪本閱讀已經融入孩子們的學習與生活之中。
在接手這個班時,基於之前半年的共讀探索,我自己設想的繪本計劃是「五個一」:一天讀一本、一次親子共讀體驗、一批故事主播、一個公眾號平臺和一場繪本劇演出。幸運的是,在家長們的熱心幫助下,這「五個一」都完美實現了。在我看來,這幾項算是在班級中進行閱讀推廣比較有效的方法,因此,在這裡也簡單做一個小小的總結。希望這些經驗對於其他的老師能有幫助。
繪本劇《彩虹色的花》
1.一天讀一本:因為我們用的是景山教材,課時非常緊張,所以幾乎沒有完整的繪本課,大部分都是利用自主學習或是其他見縫插針的時間,算下來差不多平均一天至少讀一本。每次說「一會兒我們講故事,你們抓緊時間完成****」,孩子們的效率都無比高。有時候忙於其他的事情,孩子們還會提醒我,「老師,這個故事什麼時候講啊?」繪本閱讀已經成為他們學習生活中的一部分。
2.一次親子共讀: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能夠完全獨立自主閱讀的還是比較少的。不少家長認為,既然已經開始認字,孩子自己就能看,於是完全撒手,然後發現,孩子好像對閱讀越來越不感興趣。其實,一、二年級的孩子,親子閱讀依然重要。一方面,這是親子關係中的一種依賴,另外一方面,孩子也在親子閱讀中學習,為後面的自主閱讀打下基礎。正是認識到了親子閱讀在低段孩子身上的重要性,在聖誕節時,我在班裡發起了「聖誕親子共讀月」活動,每個孩子與家長共讀一本關於聖誕的繪本,然後再讓孩子在班裡與大家分享。於是,去年的12月,我們一起共讀了30多本聖誕節繪本。
3.一批故事主播:「故事主播」這個方法,還是從一些公眾號中借鑑而來的,也就是由孩子來朗讀繪本,家長錄製音頻,然後通過公眾號等方式展現出來。孩子們都需要鼓勵,通過一遍遍地讀繪本,然後錄下來,再分享給更多的人聽,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無論是閱讀能力、朗讀能力還是自信,都能得到提升。目前,班裡大概有10多個孩子都當過「故事主播」了。相信以後會有更多的「故事主播」湧現出來。
4.一個公眾號:最開始的時候,機緣巧合,朋友創辦了專注講故事的公眾號,為我們班的孩子搭建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孩子們朗讀的繪本,通過她的精心製作,就變成了精美的聲音繪本,這樣的方式深受孩子以及家長們的喜歡。但除了朗讀,平時我們還做了很多的繪本拓展,口語或寫作,留下了很多寶貴的「作品」,於是我也萌發了創辦一個公眾號,記錄與孩子們共讀點滴的想法,「Jenny的小花園」就這樣誕生了。
5.一場繪本劇:繪本劇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配合閱讀的拓展方式,而且不管是低中高年級的孩子,都非常喜歡角色扮演,只是不同的年齡段孩子演繹出來突出的重點會不一樣。這一學期本來有一次班會,我早就想好了利用班會的時候排演繪本劇《彩虹色的花》,因為讀過這個故事之後,不用我多說,孩子們自然而然就理解了分享與幫助的意義。這也是我在這一年中最想讓孩子們學的東西——愛的能力。不料因各種活動安排,班會沒有如期舉行,但幸運的是,一4的家長們自發組織了繪本劇演出活動,讓繪本計劃沒有遺憾。這也是我和孩子們收到的最好的、最溫暖、最感人、最難忘的禮物。
以上是從如何組織繪本閱讀大的層面上來說的,具體到一本繪本要如何讀孩子會更喜歡,更能發揮出它原本的價值,這又是另外一回事。從我自己的經驗來,這更考驗的是讀的方式與方法。
低年級的孩子,大部分時候還是老師讀,在這過程中,我會根據情節提出一些問題,包括引導他們猜測故事走向、理解情節、關注細節等,但更多的時候,我會採用一些適合的拓展方式,讓繪本共讀變得更有趣、更有意思。總結起來,拓展方式有以下幾種:
《魔法親親》「吻之手」
1.手工製作:一說到要做手工,小朋友們絕對興奮。因此對於有些繪本,引入手工創作的方式,無論是調動孩子的閱讀興趣還是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都有幫助。比如,讀《魔法親親》,就和爸爸媽媽一起做一個帶著愛的「吻之手」;讀《我變成了一棵聖誕樹》,就做一棵屬於你自己的聖誕樹;讀《好餓的毛毛蟲》,就做一條你喜歡的毛毛蟲;讀《烏鴉麵包店》,就用彩泥捏一捏形式各樣的麵包……
2.口語拓展:一年級的孩子,說的能力遠遠大於他們寫的能力。繪本中有不少都是適合用來仿照說的,比如我們已經嘗試過的《我爸爸》《一本關於顏色的黑書》《樹真好》,孩子仿照繪本中的句子,創作出來的就是別有一番味道的篇章。
3.寫話訓練:一下孩子們開始嘗試寫完整地一、兩句話。這一學期,我嘗試過多次仿照繪本樣子寫話的訓練。比如,讀完《動物園》《動物詩歌集合》,創作動物小詩歌;還有讀完《生氣湯》《我不生氣》《生氣的亞瑟》,寫一寫自己通常什麼時候會生氣,生氣的時候會怎麼辦。
4.劇目表演:演繹是孩子理解一種理解文本的很好的方式。適合演出的繪本有很多,但組織起來有一定難度。在六一或其他節日時,將平時讀過的繪本排演成一出繪本劇,會是激發孩子閱讀興趣的一種特別好的方式。一4班的專屬結業式是以繪本劇《彩虹色的花》來呈現的,從現場來看,每一個孩子,都非常地投入,也很享受演繹的過程。《小黑魚》《會飛的抱抱》《石頭湯》等,也是非常適合演繹的繪本。
5.原創繪本:這裡的原創是指仿照所讀的繪本,自己創作。我們班最有意思的原創就是《逃家小兔》。
原創繪本《逃家小孩》
帶孩子讀繪本,就是在他們心中種下一顆幸福的種子,希望有一天,這顆小小的種子能夠發芽、慢慢長大。
附:一年級共讀繪本書單
《魔法親親》《大衛,不可以》《大衛上學去》《大衛惹麻煩》
《中秋節的故事》《月亮的味道》《爸爸,我要月亮》《圓圓的月亮》《月亮忘記了》
《小球聽民樂》《海有多深?》《恐龍有多大?》《一百萬是多少?》《天有多高?》
《中國童謠·四季兒歌》《海的女兒》《逃家小兔》《牙齒大街的新鮮事》《肚子裡有個火車站》《蘇和的白馬》《一園青菜成了精》《落葉跳舞》
《我爸爸》《我媽媽》《爺爺一定有辦法》《我的爸爸叫焦尼》
《雪孩子》《紙馬》《下雪天》《白雪晶晶》《冰糖葫蘆誰買?》《一個冬夜》《汪汪的家》
《比爾的聖誕禮物》《從窗外送來的禮物》《貝爾熊的聖誕夜》《聖誕節的禮物》《什麼是聖誕節?》《極地特快》《我們來慶祝聖誕節吧!》《聖誕快樂—學會分享》《一個不能沒有禮物的日子》《我們的樹》《威廉先生的聖誕樹》《聖誕老人的王國》《巴巴爸爸和聖誕禮物》《大衛,聖誕節到啦!》《折耳兔奇奇好棒--好大的聖誕樹》《可愛的鼠小弟—鼠小弟的聖誕節》《聖誕前夜》《小玻的第一個聖誕節》《貝貝熊--遇見聖誕熊》《啪嗒貓—聖誕大驚喜》《鼴鼠的故事—鼴鼠過聖誕節》《小兔子的聖誕願望》《聖誕老人你別走》《莉莉和米洛—聖誕節》《我變成了一棵聖誕樹》
《春節的故事》《過年啦》《年》《團圓》
《動物之美·海洋天堂》《桃花源的故事》《春龍節》《十二生肖的故事》
《我喜歡自己》《青蛙弗洛格成長故事·我就是喜歡我自己》
《老虎來喝下午茶》《石頭湯》《圖書館獅子》《世界上最大的家》《馬修的夢》《早起的一天》《西頓動物記·狼王羅伯》
《生氣湯》《我不生氣》《生氣的亞瑟》《我變成了一隻噴火龍了》
《一本關於顏色的黑書》《小種子》《阿迪和朱莉》《大家來聽音樂會》《森林大熊》《樹真好》《請不要生氣》《動物園》《動物詩歌集》《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樓上的外婆和樓下的外婆》《先左腳,再右腳》《小黑魚》《鱷魚哥尼流》《讓媽媽生氣的10個方法》《小龍查理去上學》《愛心樹》《活了一百萬次的貓》《西爾維婭和小鳥》《天生一對》《清明節》《端午節》
《夏天來了》《夏天的夜晚》《揭秘美術》《揭秘名建築》
長按二維碼,關注這座小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