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捨得》:「窒息式雞娃」究竟給孩子帶來了什麼?

2022-01-06 北京來說口才總部

近日,一部以教育為主題的電視劇頻頻出現在家長們的視野中,這部電視劇將「雞娃」「教育內卷」「升學憂慮」帶入大眾視野,引起全民的熱烈討論。它就是電視劇《小捨得》。而在這部電視劇中,爭議最大的角色就是蔣欣飾演的「窒息式雞娃」家長田雨嵐。

何為「雞娃」?就是給孩子打雞血,不停地讓孩子去學習、去拼搏。那何為「窒息式雞娃」呢?我們來看看田雨嵐的行為。

家中掛滿了兒子的獎狀,對孩子嚴加要求,學習成績就是一切。她的育兒觀念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學習千萬不能放鬆。

把孩子的成績時時刻刻掛在嘴邊,作為自己炫耀的資本,絲毫不在意孩子的心情。別人都在吃飯時,子悠卻要孤零零地站在飯桌旁,背著無人在意的圓周率。


對孩子的要求永遠沒有盡頭,為了孩子能夠考上田雨嵐自己喜歡的中學,彈劾老師,賄賂其他家長左右班幹部競選。

當金牌班的鐘老師因為私人恩怨對子悠進行語言暴力時,田雨嵐為了保證子悠能繼續留在金牌班,選擇無視子悠所受到的傷害,甚至辯解道作為老師罵兩句是應該的。 

而這樣的「窒息式雞娃」給孩子帶來了什麼呢?或許有人會說,子悠的成績不錯。可是子悠開心嗎?幸福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子悠在眾人面前,眼含熱淚,終於說出了他深埋心中的那句話:「媽媽愛的不是我,而是考滿分的我。」

家長們到底為什麼要「雞娃」呢?很多家長給出了答案,「不給孩子打雞血,將來被社會淘汰怎麼辦?」「我們這一代已經吃過的苦,怎麼能讓孩子也經歷一遍?」

在競爭壓力日益加劇的當今社會,家長們的擔憂是非常合理的。但是家長們要明確一個事實:有一些事情,家長和孩子都不喜歡做,唯一的區別是孩子無力反抗。如果你只是一味地「雞娃」,娃會瘋。

教育專家提出:最好的雞娃教育其實是,家長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足夠努力,給孩子打樣板。

首先,言傳身教永遠比一味地命令效果更好。

如果你喜歡讀書、鑽研學問,孩子自然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你的影響,愛上讀書學習。

其次,不要一味地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孩子身上。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我們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會活出自己的精彩。

最後,不要把「我都是為你好」常常掛在嘴邊。

熱衷「雞娃」的家長們,常常把對孩子付出了多少掛在嘴邊,四處宣揚。只要孩子稍微表現不如意,便到處訴苦,無形中又為孩子增添了不少心理壓力。

「雞娃」當道,家長們要做的,不是跟風投入,而是對家庭教育的徹底思考。

正確「雞娃」到底應該常和孩子說些什麼呢?家長們快戳視頻了解一下吧!

歡迎大家點讚+評論哦!

關注來說語言表達視頻號,定期分享實用口才、熱情朗誦、自信表達和趣味親子等實用妙招。

來說語言表達——做你育兒路上最貼心的陪伴,讓孩子開心快樂成長!

掃碼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家校傳聲筒|「窒息式雞娃」火了 是教育有道還是病態焦慮
    意外的是,這種「窒息式雞娃」竟然受到部分網友熱捧,認為激烈的教育競爭下,是該動用強力手段才能讓孩子始終保持在第一梯隊。這個問題大家怎麼看?一起來探討。電視劇《小捨得》裡田雨嵐「窒息式雞娃」名場面◎場景一:見縫插針的「曬娃」「比成績」是田雨嵐最愛的環節,家庭聚會上,她一會兒炫耀孩子英語詞彙量,兒子一個單詞沒說上來,就當眾掉甩臉;一會兒又「凡爾賽」兒子能背圓周率小數點兩千位,孩子聲音小了一點,
  • 《小捨得》:何止雞娃扎了心,人到中年的三重困境都被這部劇寫透
    2021年,由蔣欣、宋佳、佟大為、張國立等飾演的、最戳中產家長的劇《小捨得》,自開播以來,每一集都在「雞娃」這件事上扎家長們的心窩子。 家庭聚會上,提倡素質教育、快樂育兒的宋佳媽媽讓女兒表演文藝,結果歌剛唱完,蔣欣就開始讓兒子在全家人面前表演背誦圓周率——奔著小數點後2000位去的那種。吃得不是家宴,而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 什麼是「雞娃」的自我修養?來看看這份典型「雞娃」簡歷吧!
    「雞娃」是最近掀起的一陣育兒新方向,很多家長們都懷揣著滿腔熱情勢要培養孩子成為新時代的「雞娃典範」。有位北京的朋友說,每到周末,北京的大型商場,都會有形形色色的孩子出現,他們不是逛街玩的,而是來參加補習班、興趣班。
  • 拒絕「雞娃」潮低齡化,碰碰狐家庭課堂為孩子帶來輕鬆快樂的雙語...
    在如今的教育環境中,一場全民「雞娃」的風潮愈演愈烈。「雞娃」即「給娃打雞血」,指家長調動一切資源,力求讓孩子成為教育競爭中的佼佼者。雞娃、葷雞、素雞、耐雞……這些不是什麼新開發的雞肉食品線,而是當今學齡兒童父母圈裡人盡皆知的育兒「黑話」,而這種「黑話」正在逐漸向學齡前兒童逼近。
  • 教育孩子該「雞娃」還是「佛系」?專家建議:適合孩子最重要
    近年來,「雞娃」「佛系」不僅成為家長圈中的流行語,也引發了不少熱議。 作為父母,你對孩子是嚴格管教還是放任自由?如何更好地管教孩子,和孩子有恰當的相處之道?近日,記者採訪了部分家長和老師,聽聽他們有什麼看法和建議。
  • Angelababy自曝是「雞血媽媽」引爭議:別讓盲目「雞娃」害了孩子
    你可不僅僅是打雞血,是妥妥的「雞娃」啊!(所謂「雞娃」,是近幾年熱門的一種教育方式,意為「給孩子打雞血」,不停的讓孩子去學習、拼搏)如今我們處於教育競爭全球化的時代,世界各國都普遍出現了「雞娃」式育兒,孩子們面臨著素質與能力的更高要求,爸爸媽媽們對孩子進行更為全面的教育培養也是一種必然的驅使。
  • 為什麼雞娃?如何雞娃?
    百度百科裡面是這樣說的:雞娃,網絡名詞,就是給孩子打雞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虎媽」、「狼爸」們為了孩子能讀好書,不斷地給孩子安排學習和活動,不停地讓孩子去拼搏。這種行為就叫做「雞娃」。初讀這個詞條,我似乎感覺到了淡淡的嘲諷和不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沒有錯,「虎媽」、「狼爸」雖然不精準但這麼說也不是不可以。後來想通了,問題出在「雞血」這兩字上。
  • 什麼是窒息式自慰
    今天小明就為大家科普一下,這是什麼東東。由於之前上映的《五十度灰》,讓更多人認識到了SM,即施虐——受虐,這是性愛方式的一種特殊分類。從某種角度來說,窒息式自慰可以算是SM的延伸或者特殊形式, 因為它也是通過對肉體造成的虐待來加深快感,只不過窒息式自慰造成虐待的方式比較極端,用的是窒息缺氧的方式。另外,它是自慰的一種。
  • 跳出「雞娃」與「佛系」,育兒有新路
    「雞娃」壓制孩子的天性,孩子負擔沉重,容易造成長期的心理創傷。「佛系」則過於放任,孩子習慣散漫,容易做事半途而廢。「雞娃」幫助孩子樹立目標感,督促孩子振作精神,去挑戰任務。「佛系」抱持寬容,給孩子自由,有利發揮孩子的原發天性。
  • 雞娃無國界,各國教育殊途同歸:除了刷題更重要是什麼?
    如果你有孩子,那你一定聽過「雞娃」一詞。所謂雞娃,就是為了讓孩子上名校、考高分,而給孩子做各種學習規劃,安排各類學習活動,一路給娃也給自己打雞血。填鴨式教育、題海戰術、虎媽模式,這些年仿佛都成了中國式教育的代名詞。
  • 雞飛狗跳是雞娃常態嗎?
    在這個全民雞娃的時代,輔導作業被娃氣到心梗,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這種段子層出不窮。彷佛,不雞飛狗跳就不是真的在雞娃,又彷佛,雞娃就不得不進入雞飛狗跳模式。難道雞飛狗跳是雞娃常態嗎?說實話,如果是常態的話,大部分人很可能都堅持不下去。就跟絕食減肥似的,你試試看能不能堅持一個禮拜不吃飯?
  • 窒息式性愛
    窒息式性愛(erotic asphyxiation)是指為了獲得性快感,故意限制大腦供氧的行為。該做法利用人體在缺氧、窒息的瞬間,局部器官的高度收縮,而使自己或對方從中得到性快感和性高潮,但常有不小心而令人死亡的事件發生。如果是自慰時進行此行為,則會被稱為自淫性窒息。
  • 佟大為、小宋佳聯袂出演夫妻,《小捨得》電視劇將產生幾大看點
    2020年,佟大為和小宋佳聯袂出演電視劇《小捨得》,劇中扮演夫妻,從形象到演技,他倆算是完美組合了。 目前這部劇已經殺青。 兩大實力派俊男美女組合,並且劇中還有蔣欣和張國立實力加盟,這部劇就產生了幾大看點。
  • 中國教育四重奏之《小捨得》開機,居然不是原班人馬
    「中國教育四重奏」 之《小捨得》 魯引弓 著,聚焦「小升初」「幼升小」的重磅新作,直面中產階層焦慮,緩解家長疲憊的身心,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同名電視劇正緊張拍攝中。中國教育四重奏」叢書(《小捨得》《小痛愛》《小歡喜》《小別離》),為作家、資深媒體人魯引弓創作的教育話題小說系列,聚焦幼升小、小升初、中考留學、高考,以及愛的教育,全景式再現中國目前的教育現狀,暖心勵志,堪稱現實主義題材佳作。該系列小說所呈現的有溫度的故事,有助於每個家庭關注孩子的幸福成長,著手締造融洽的親子關係。
  • 熱播劇《小捨得》中媽媽「窒息式教育」引爭議,母愛並非控制
    雖然電視劇中的人物形象與故事情節存在了誇張的表達方式,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那些以愛之名,過度控制孩子的家長也是存在的。那些家長認為自己非常愛孩子,給了孩子最好的愛,但是孩子的感受卻與家長大相逕庭。其實,每個人都渴望自由,孩子也是如此。長期被家長控制長大的孩子,自主能力比較低,也有的孩子會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看到有些家長也在做一些取捨,他們認為雖然舍掉了孩子的童年快樂,但會得到成年的無憂無慮。但是很多時候,家長們其實是舍掉了孩子健康的心理,得到了孩子滿心的埋怨。家長們都是愛自己孩子的,但是過度的愛卻讓孩子窒息,家長們要謹記愛並不等於控制。
  • 陣容大換血,黃磊海清不在,《小捨得》還能成為爆款電視劇嗎?
    但是也正是因為這樣,家長和孩子的矛盾也是因此而來。所以在娛樂圈中就有很多這種類型的影視劇,最出名的莫過於黃磊和海清主演的《小別離》和《小歡喜》,一個聚焦中考,一個聚焦高考,可以說這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兩個時刻了。
  • 喝雞血長大的「雞娃」,最終長成了什麼樣子?
    相似的地方在於,大多數留言中,來自父母或者其他力量的「雞」都給現在的我們帶來了負面的影響:焦慮,迷茫,甚至創傷,它們客觀存在,無處逃避。但也有一些零星的留言,是希望自己當年被「雞娃」、正在「雞娃」,或者給我們提供了雞娃的正面案例。在糾結「雞娃不雞娃」之前,我們是否忽視了更重要的問題?
  • 解決「雞娃」難題 六一名師開講在即 最香平板華為MatePad圖賞
    「雞娃」的正確方法是所有父母都關心的話題,自孩子出生,家長就為孩子的成長傾注了無數心血。尤其在孩子進入學校,家長沒有一日不為孩子的學業操碎了心,紛紛拼盡全力想要幫助孩子提高課業,爭取更美好的明天。當然,「雞娃」的過程是辛苦的,路途之中也難免遇到令人焦慮的難題。
  • 《小歡喜》的續集《小捨得》,演員陣容大換血,黃磊海清集體缺席
    《小捨得》主要講述的是「小升初」的故事,書中不少「吐槽」、思考奧數杯賽、校外補習班的情節引發了讀者共鳴,這本小說是在2018年1月出版,在同年3月,教育部門就出臺了整頓「奧數熱」的相關政策,被讀者視為經典的預測。
  • 如果我真有什麼雞娃神器,那就是它了(乾貨貼)
    不過掃視一下家裡,到現在為止,要說我真有什麼雞娃神器,就是這個了——牆貼白板。(我家的白板夠雜夠亂夠充實)這個神器真的是每個娃都值得擁有一個。我在讓孩子學演講與口才?別入坑!這篇裡講過,孩子的演講能力就是在最真實的溝通場景中練習出來的,絕對不是在坑人的演講與口才班裡拿腔作勢演出來的。很多孩子都愛扮演老師,那就給他們足夠的機會來演,演著演著就不怕了,演著演著就會表達了。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講出來了,才算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