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ELLE DECORATION
The Owner
林志炫,中國臺灣歌手,2013年憑藉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節目的「三冠王」再次開啟在國內的個人名聲。他致力於「one take」(一次成型錄音)理念的倡導,先後推出現場錄音專輯《擦聲而過2》及《One Take》,成為華語樂壇第一人。2015年計劃推出《One Take 2》並進行個唱巡演,行之有餘還參與臺灣癌症基金會的公益事務。
從臺北到基隆,驅車半小時的光景,GPS已經顯示到達了目的地:一邊是高聳簇新的半山豪宅,一邊是已有了年代感、素樸到無法引起視覺激蕩的6層建築。林志炫的家就在這幢6層老樓裡,因為他有很強的家庭觀念,希望父母、兄弟姐妹都能住在一起,於是全家人安於一棟,父親居於最高一層,兄弟姊妹彼此照應。
已年屆50的林志炫儘管看上去仍是三十多歲的模樣,但時間的催促已讓他萌生了迎接新的家庭生活和下一代的願望,裝修自己居住的樓層也正是為了未來的小家庭在此安居樂業做足準備。他希望孩子能從小在大家庭氛圍的浸淫中成長,因此建築內的電梯、樓梯都做得格外寬敞,「因為是自地自建,就不太有『分攤過多公共空間』的疑慮,總要給孩子們留足自由奔跑的空間。」林志炫微笑著說。
▲入門處的玄關櫃以軟木塞、金色銅片與木皮等3款特殊貼皮定製而成,柜子四面皆為抽屜置物設計,在開放的大領域裡有小領域的隔間功能,又不影響整體的穿透性。白色造型花器出自八方新氣王俠軍的作品。
▲客廳,也是視聽室,營造令人放鬆的氛圍。淺灰色沙發、黑色菱格方椅與圓形桌皆出自Minotti。桌上茶壺與杯組來自丹麥 Georg Jensen。白色球形桌燈來自Flos。毛毯與原木色小邊桌出自Cassina。影音設備來自丹麥Bang & Olufsen。
說起裝修,曾研習土木工程的林志炫雖算專業,但他卻坦承這次整個家的設計多半來自女朋友,裝修期間他正忙於工作,無暇旁顧,基本都是女友敲定方案和細節。「每次她做的選擇和給予設計師的意見跟我都是如出一轍,可謂心有靈犀,」並感慨與女友之間的默契:「如果能遇到一個比自己更懂得自己,更了解自己的人,就要緊抓住不放,成就一個誰都不願意再離開的家。」
對他而言,世界只有裡外之分,工作上知音在哪裡,他便出現在哪裡;回到家則極為私密,接近獨享或與家人共享,享受並珍惜與另一半的相處,因此家裡看不見任何工作的痕跡。「情感很重要,互相了解、有共同喜好,能懂對方是最重要的。素顏在1.5米的距離看30年都不膩是我的選擇標準。素顏不是指不化妝,而是毫不矯飾。聊天時對方的回答比我想像中還要好時,那種心靈的滿足是無法言喻的,很多小小的火花都在生活當中。」人和空間的「素顏」,都可貴在兩相不厭。這個家的客廳用原木條鋪滿天花板與牆面,以平衡深灰色地板並遮去結構上不合理的屋梁,成了聽音樂和看演唱會錄影的地方。連接餐廚區域的動線流暢,從任何角度看都極具穿透性,大量運用視覺錯位的技巧,巧妙地將隔間隱形,卻同時保留了大量儲物空間。
▲餐廳裡,圓桌是凝聚家庭與親人相聚時刻的最好選擇。桌椅皆出自義大利品牌Minotti。餐具為丹麥的Georg Jensen。線條簡單大氣的燈具來自義大利Oluce。
▲廚房,系統是奧地利品牌Team7。中島高腳椅來自義大利Kristalia。茶具組出自藝術家王俠軍的作品和丹麥品牌Georg Jensen,廚房用品亦來自丹麥Georg Jensen。
▲林志炫的童心顯露在數量龐大的樂高積木與各種玩具車,那是他「男孩」的一面。
唱盡世間的款款深情,未曾想到澄澈的嗓音背後居然還隱藏著一位酷愛樂高玩具的男孩,精緻的積木堆出了「男孩」的夢想城市:環狀鐵道圍繞起錯落的建築與街道,如假包換的救護車、跑車與飛機承載著一顆男兒心,卻也能讓來訪的孩童們玩得入迷;書柜上擺放著一整排透明水晶的Snoopy玩偶......還有一張小男孩的他與母親相擁而笑的合影,透露他對母親的眷念。
▲主臥,無一物多餘,所有東西都被設計巧妙的收納櫃藏起來。床組、床頭櫃、床墊來自義大利Minotti。床頭燈具是義大利Oluce。寢具來自英國Wedgwood。
▲更衣室,設計中將地面抬高,下面設計成可儲物的地臺,一方面有更多儲物空間,另外更不會因為衣物掛得太高而很難拿取。衛浴設備是美國科勒、義大利Teuco、德國Hansgrohe與義大利Fantini的組合。衛浴用品選自英國Wedgwood與寬庭。
林志炫也有很「科技宅」的一面:所有家具的隱蔽功能可與詹姆士·邦德系列電影媲美,甚至廚房中島的水龍頭和主臥的化妝櫃也是升降式的,不使用時絕不露出炫酷的「真面目」。平日裡空間方正大器,很多留白,選用的顏色清朗明楚:黑、白、銀、灰、原木色,綠色點綴其間。「空間裡沒有視覺上的任何阻隔,能更放鬆、更完整地展現自己,在交流上更加深入,」他說,「家,最重要的是情感交流。」家裡的主臥,床鋪、書桌、更衣間與衛生間連成一片,視線一望到底,浴室、如廁空間亦全部透明,伴侶間敢於如此坦誠的勇氣,一如他對歌曲的演繹——看似溫文,實則高亢的張力。
在別人看來光鮮的「歌星」標籤,對他來說,只是一份要用心做好的「職業」。和他一起工作的人知道,他從不給自己太多壓力,這份「留白」是為了維持聲音的最佳狀態。但他也有執念:新專輯《One Take 2》裡必須有一首歌是在臺灣錄製,而且每首歌都會標註在哪裡、幾點幾分錄製完成。「怎麼音樂停了?」採訪中他幾次停下來提醒——耳朵始終歇不下來。對家,他亦是一樣,刻意留白,讓音樂來填滿空間以豐盈人的內在情感。
還原家真實的狀態
自由
自在
自我
不僅僅是設計
更是生活美學的探究!
021image上海映象設計—美式生活居所締造者
【設計 媒體合作】
私信:art-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