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節奏日益快速的今天,身上標有職業女性、新手媽媽的標籤,即便有父母幫忙,仍然會覺得時間遠遠不夠用,需要在工作上努力,要陪伴孩子成長,要儘可能多的幫忙收拾家務,還要擠出一點點時間養點花草掙扎在小資的邊緣,追求得越多,就感覺時間成本越高,這可能就是我比較喜歡智能化小家電的原因,用現代化的手段幫自己從某些循環中解放出來,而掃地機器人肯定是我覺得最應該擁有的產品。 身為母親,總希望孩子每天能生活在乾淨的環境中,也希望在娃搗亂弄髒地面時,自己不動手,地面就能神奇地變乾淨,所以掃地機器人已經成為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電器了。
對我來說,一臺好的掃地機器人應該把重點放在「機器人」上,他應該知道哪裡要掃,哪裡不掃,哪裡多掃,哪裡少掃,不單單對空間有平面的認知,還應該有立體的認知,能夠正確地表達自己當前的困難,並請求幫助,能成為寶寶娛樂的玩具,還要有一個強大的售後,持續更新程序,讓掃地機器人一直在進步,石頭T7可以做到。幾年前買過一個石頭S5掃地機器人,對他們家的產品就一直很有好感,一是因為一直堅持系統更新,二是因為售後做得比較好,所以這次入手T7還是可以做到閉眼入的。
亮點與細節
我比較喜歡石頭T7的純白加玫瑰金的配色,很簡潔大氣,整體機身流線型造型,讓機器人看起來更柔和,僅保留三個按鈕,更易老人操作,黑白配色的充電座信號發射區面積更大,更容易讓掃地機器人找到回家的路,打開後蓋,方便收納電線繩,美觀又實用。
配有多個傳感器,讓機器人更加眼光目明,仿佛長了很多隻小眼睛,能迅速認清所處區域的地形,對於危險的區域迅速做出判斷 【回衝傳感器】精準地找到充電樁【沿牆傳感器】幫助繪製房間輪廓【雷射測距傳感器】遇前方有障礙,自動降速行駛,減小撞擊力道【雷射壓力頭傳感器】防止進入高度不夠的地方【懸崖傳感器】防止機器人踩空掉下樓梯
水箱設計增加了容量,一次可攜帶水量比S5多出將近一半,應付大面積的房子也沒啥問題,拖地的出水量可選擇「關閉」、「小水量」、「中水量」、「大水量」四種模式,可根據不同區域不同需求定製不同的出水量。
試用過程與體驗
1. 掃地 每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會用沿牆傳感器沿著房間輪廓走一圈,繪製出房間的輪廓圖,再採用Z字型走路方式進行全方位清掃,保證不錯過任何一個角落,清掃吸力可選擇「輕柔」、「安靜」、「標準」、「強力」、「MAX」五種模式,滿足對不同家庭環境的清掃需求,還可開啟地毯增壓模式,在檢測到地毯區域開啟最大吸力,離開地毯後自動恢復正常吸力。
2. 爬坡 我家有兩個障礙是我之前用過的掃地機器人都無法超越的,一個是廚房2.3cm的下沉,一個是陽臺落地窗軌道,以往的掃地機器人進入廚房就很難帶水箱爬上來,表現好點的十次能爬上來一次,而石頭T7爬坡時遇到困難就後退,再重新找個位置衝刺,馬力較強,即使帶著拖地布也是每次都能用較短的時間爬上來;落地窗軌道是之前永恆的痛,使用的時候必須要關閉玻璃門,用玻璃門限制掃地機器人爬上去,不然就容易卡在軌道上,這次測試T7,對於這種軌道,爬上去確實越不過去,但很快會自己向後加大馬力退出,T7的進退得宜讓我覺得很欣喜。
3. 虛擬牆 虛擬牆我最早接觸這個概念是在某R姓掃地機上,當時設置虛擬牆需要配合一個虛擬牆配件,需要實物輔助劃線,而現在T7可以實現在電子地圖上畫一道線當作是虛擬牆。如果攔在門口,掃地機就不會進入這個房間,或者你有非規則區域不希望掃地機器人來清掃,是用虛擬牆就非常方便,另外還可以設置清掃禁區及拖地禁區,清掃禁區是掃地機不管帶不帶抹布都會避開清掃,拖地禁區是掃地機器人帶抹布的時候不會去清掃,比如寶寶床底有一個小墊子留個寶寶爬床底玩,我不希望掃地機器人爬這個墊子上,就在這邊設置了掃地禁區。
4. 地圖功能 第一次掃完空間會自動構造一個清掃地圖,後面如果有增加房間清掃會提示是否更新,地圖可自動劃分區塊,也可手動劃分區塊,對於不同區塊可選擇單獨的清掃次數及清掃模式,清掃次數可選擇1-3次,對於廚房等油煙較重的區塊,可以選擇多次清掃,還能按塊定製清掃順序。手動換地方能迅速定位自己在地圖的位置,而不依靠充電樁。
5. 多款語音包 有「標準普通話」、「臺灣普通話」、「粵語版」、「播音員版」、「後宮嬪妃版」、「動漫兒童版」、「機器人版」、「萌妹子版」、「妲己版」九個版本語音包,讓掃地機器人也玩上cosplay,我們家寶寶最愛後宮嬪妃版,小傢伙每天都要指著掃地機器人喊著「宮」,要看宮表演掃地技能,我感覺石頭機器人在他心裡也是一個家人的存在了,再配一個小愛音響,可以語音控制掃地機器人,構建家電智能網絡。
使用心得
優點:有強大的售後,動力強勁,爬坡及回退能力卓越,地圖模式非常人性化,並且能幫助掃地機器人更加智能,配備多個語音包,讓掃地機器人更顯趣味。
缺點:抹布如果使用完不及時更換,會一直保持溼潤,容易有異味,不適合懶人,最好能在停止使用的時候停止出水並吹風烘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