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沙漠之舟
圖:來自網絡
每天在小區周圍散步時都能看到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蹣跚著腳步不停地走著,走著。由於腿腳不方便,他不會走太遠,只是在小區的附近轉來轉去。
老人身高一米七左右,身體微胖,國字型方臉,濃眉大眼。看得出他左手和左腳都不得勁,走路有點歪斜,不過說話還算清楚。聽人說他是腦梗落下的後遺症,他還有糖尿病,所以每天要走七八裡路。走路就是他每天的必修課。
每天不經意間的邂逅,從擦肩而過的相視一笑,到慢慢地熟悉,漸漸地我們有了聊天的話題。
夏季的一個傍晚,天氣不算太熱,我和老伴在體育場走了兩圈,又遇到了老吳,互相打過招呼後,我提議坐下歇歇,老伴和老吳隨聲附和。
於是我們三人就在花壇邊上坐下,透過體育場的柵欄,看到閃爍的霓虹燈下車輛穿梭,悠閒散步的人們說說笑笑,老吳感慨地說到:和平盛世就是好啊!看看現在的城市多美好,現代人的生活多幸福!
聽到老吳發自內心的感慨,我不由地想了解一下他的過往:大哥,您是啥單位退休的?退休前幹什麼工作?家裡有幾個孩子?您現在的工資是……
誰知老吳也是個健談的主,我的問話打開了老吳的話匣子:唉,說起我這一輩子也夠曲折的。我十六歲入伍,當得是工程兵,專管開山修路。在部隊幹了十六年,混上了個正連長。本來還有再上升的空間,後來為了想生個兒子,改變了我的人生道路。
我好奇地插話:大哥,您能說來俺聽聽嗎?
老吳接著說出來事情的原委:我家兄妹七人,弟兄六個,一個姐姐。我結婚後,一連生了四個閨女,在那計劃生育抓得很緊的年代,想再生個兒子那是非常困難的。
我當時想,四個閨女就四個閨女吧,毛主席他老人家都說婦女能頂半邊天!何況四個閨女還寄養在親戚家兩個,再生下去,一是計劃生育的政策不允許,二是家裡的經濟條件也不行。
後來,家裡發生的一件事使我改變了主意,我伯父家的女兒出嫁,我父母、妻子都慌著跑過去幫忙。伯父家高朋滿座,喜氣洋洋,我妻子想去招呼招呼客人,幫著妹妹拾掇拾掇東西。
誰知剛邁進伯父家的大門,就被我大娘趕了出來:您家沒個男孩,你今天就別過來了,免得俺閨女沾了你的晦氣!
妻子被我大娘當眾羞辱了一番,回到家哭成了淚人。娘託人給我寫了一封信,把家裡發生的事說了一遍。信上還說,您弟兄六個,他們五家都有了男丁,就你無後,不管咋說,你得想法回來給我再生個孫子,咱不能叫像您大娘那樣的人看不起,喊咱絕戶頭。
我雖然在部隊接受現代化思想教育,但是對老家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識,還是有所保留的。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加上我媳婦當著眾人的面被我大娘羞辱。我下定決心不在部隊幹了,就找領導要求轉業,領導不明白其中的緣由,不同意我轉業。
我只好一五一十地道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我談話的指導員,看著做不通我的思想工作,就只好向上級匯報,批准了我的轉業申請。1976年,我轉業到了地方,被安排在一個汽車修造廠當廠長,這一幹就是18年。後來汽修廠倒閉,我又被調到水利局任機械科科長,直到退休。
我打斷了老吳的話,刨根問底:那您後來生了兒子沒有?
老吳回答:我偷三瞞四,望眼欲穿,等生了五個閨女後,最後終於生了一個兒子!
我問:您現在覺得幸福嗎?驕傲嗎?
老吳的回答是:啥幸福不幸福,驕傲吧驕傲的,兒子、兒媳都在外面打工,一個孫子,一個孫女還小。我的兩個工資卡,給他們一個。
我好奇:您怎麼有兩個工資卡?
老吳:一個是軍轉幹的省補市補,一個是我在水利局退休的工資。
聽完老吳的敘述,我禁不住進一步發問:要是擱現在,您還會堅持非要生這麼多孩子嗎?還會千方百計地要生個兒子嗎?
老吳肯定地回答:那絕對不會!現在人的思想哪有那麼守舊,那麼封建。生閨女,生兒子還不都一樣,頂多生兩個就夠啦!現在,我兒子還不都是要靠我給他的那份工資和他幾個姐姐幫襯著過日子!
聽完老吳的一席話,我似乎無語了。是啊,現在的年輕人多聰明,思想多前衛,多數家庭都只要一個孩子,且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有的年輕夫婦還自願做丁克,一個孩子也不要。就是有兩個孩子的家庭,也多是希望有一男一女。人的生育觀念隨著社會突飛猛進的發展,正在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
望著老吳蹣跚著遠去的背影,我對老伴說:老吳要不是為了生兒子,後來也許能升團長了!老伴說:那也不是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