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料子的普通和永遠永遠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教授、兒童文學博士生導師 梅子涵
這一定是一個人人都讀得懂,也聽得懂的故事。
爺爺是那樣有辦法,總是能把舊的看上去可以扔棄的東西重新變新,讓你看見了、穿上了,吃驚不小、喜出望外;「樓板下的」小老鼠一家,也是智慧非凡、辛勤非凡,可以把所有的零零碎碎縫製成自己喜歡的模樣,把平常的日子裝扮起來,平常的日子就是很忙碌,很幸福的了!
於是,這一個精彩的故事就這樣被閱讀完了、理解得清清楚楚了?
還有些什麼呢?
如果是一個成年人,你在讀這個故事的時候;如果有一個孩子坐在你的邊上,你正在對他講著這個故事,那麼你會得還看見些什麼,想到些什麼,再說些什麼?
我很想和你討論討論。
這個故事裡的奇蹟全都是爺爺創造的,是他的慈祥的愛心和靈巧的手,可是其實這也是所有慈愛的長輩們都創造得出來的。只不過他們可能不是把一塊料子縫製成溫暖、舒服的毯子,再喀吱喀吱縫進縫出又把舊了的毯子製成了衣服、領帶直到很小的一粒鈕扣。爺爺的那目光和微微的笑,也是慈愛的長輩們的目光和微笑,誰都能看見,誰也都有這記憶。孩子們看見了嗎?我們已經不是孩子的大人們,怎麼不敘述一下你的記憶呢?那也會得是一個很精彩的故事,把許多的人都感動了呢!
這個精彩、奇妙的故事,其實都只是由一塊很普通的料子帶來。精彩和奇妙本來就是在最最平常裡的。平常的日子,平常的東西,平常的人。一個平常的人,如果你能把自己「剪裁」好,「縫製」好,那麼你會被人欣賞,令人驚異的。你雖然是日日都只在普通的生活裡,根本沒遇上轟轟烈烈,沒看見神仙皇帝和哈利·波特,可是你卻是可能寫出優秀的作文乃至傑出的小說的。普通的生活和日子是最好的料子。無論是藍顏色、紅顏色、黃顏色、灰顏色,甚至黑顏色。重要的是你能想到把它變成什麼。爺爺的奇妙是不僅想到了把它變成一條毯子,更是接二連三地變成衣服、領帶、手帕,乃至讓人一點兒沒有料到的一粒鈕扣!
一定別放棄了欣賞每一幅圖裡的普普通通的溫暖生活,屋裡的情景、街上的快樂,很多的眼神、很多的笑容。看見了約瑟的小妹妹了嗎?他還有一個小妹妹呢。看見麵包圈和那張開了嘴巴在說話的鸚鵡了嗎?它們是這個社區裡的每天的聲音和快樂,是孩子們每天的太陽光和一輩子的惦念。看見屋頂上最樸實的瓦片和路上最經走磨的石頭了嗎?它們不聲不響地許多年地保護了溫暖,別處的人喜悅地走進這裡,也把這裡的希望帶去天下。他們(它們)是這個故事的環境,也是這個故事的原因,要不,這樣的奇妙故事就不會得在這兒出現了。
鈕扣是爺爺的靈感的高峰。
讓一本書的故事的結束處還有一群小老鼠在忙碌和喜悅,用零零碎碎裝扮自己的整體,這可說是寫這本書的作家的靈感的高峰。而高峰的高峰自然是這一本書的結尾:這些材料還夠……寫成一個奇妙的故事。
鈕扣掉了,故事再怎麼寫下去?
這個「結尾」讓故事絕處逢生,有了輕巧又詩意的告別。但這個奇妙的故事其實已經在告別之前寫了出來,讓你讀到了,於是結尾也是開頭,很多的優秀的文學作品,開始和結尾就是這樣前呼後應,相互連接,像畫了一個無可挑剔的圓,回味無窮地團團轉著。我們也興奮得團團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