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裝備是遊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有的玩家為了獲得心儀的裝備
不惜花重金購買
而倒賣遊戲裝備的黃牛、騙子
也隨之出現
遊戲玩家中的青少年群體
也成了他們的主要目標之一
動輒上萬元
遊戲裝備交易盛行
北京19歲的遊戲玩家劉敬亭告訴記者,最近《夢幻西遊》有一件附加三藍字的60級腰帶因為售價高火了,前不久第一手成交價達8.9萬元,現在該裝備在藏寶閣被第二次倒賣,成交價上升至14.5萬元。
「雖然平時一些數量有限的外觀也有在發售幾秒鐘之內被搶光的,有時一個髮型甚至賣到近萬元,但這個有特技野獸之力,並附加雙特效憤怒+無級別的腰帶賣出十幾萬元的價格,還真的有點瘋狂。」
記者在電商平臺上,看到有各種遊戲裝備出售,價格從幾元到幾十元不等,並沒有什麼貴得離譜的裝備。但在二手交易平臺上,記者發現這裡出售的遊戲裝備價格明顯要貴些,雖然也有幾元錢的裝備,但是幾十上百元的裝備不在少數。記者還看到一位賣家銷售《夢幻西遊》遊戲號,價格為2萬元。
據記者了解,現在遊戲虛擬財產的交易主要是通過第三方交易平臺進行,也有一部分通過QQ、微信進行。這些交易中有的是玩家將不想要的裝備拿出來銷售,但更多的是黃牛在倒賣。
「遊戲裝備能賣錢,倒賣者自然就冒出來了,遊戲中沒有什麼是不能賣的,大到遊戲帳號、限量外觀,小到煙花、材料,如果你願意,還可以把自己出租給別人。」北京遊戲玩家田源告訴記者,遊戲黃牛在各處收購各種裝備、遊戲帳號、禮包碼等虛擬財產,然後用五花八門的手段倒賣。
「我認識的一位玩家現在已經正式成為遊戲黃牛了,他曾經花3萬元買了一個退坑玩家(退坑就是表示不再玩這款或是根本不玩遊戲了,意思是從遊戲的坑裡出來)的角色,然後把所有的裝備、服裝分拆開來銷售,結果賺了1萬多元。還有,像《劍俠情緣(三)》衣服出了一套又一套,這些服裝、服飾中的限量款加價銷售是很正常的事。」
遊戲裝備交易藏陷阱
騙玩家又騙遊戲公司
據記者了解,在利益的誘惑下,以倒賣遊戲裝備為由行騙的騙子們開始活躍起來。「帳號代練」「裝備出售」「低價出售遊戲幣」「贈送禮包」......大量假廣告充斥在各大網遊中,玩家稍不注意就可能中招。
一方面騙子會謊稱有裝備出售,騙玩家交錢,一旦收到錢就立即拉黑買家;另一方面,他們還假裝收購賣家的裝備,但獲取裝備後卻不付款,並玩消失。
今年7月,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公安局公布了多個青少年買裝備、遊戲號被騙的案例:
●2020年7月17日,譚某某(男,11歲)玩手機遊戲時,有陌生人在遊戲內聯繫他,聲稱可以帶其打遊戲、買裝備,並通過微信把他拉入陌生微信群,要求他以買遊戲道具的名義發紅包。但他累計發了2500元的紅包,卻什麼裝備都沒有買到;
●2020年7月23日,夏某某(男,16歲)在手遊上收到陌生人發來的消息,稱要購買其遊戲帳號,但是要去其指定的平臺進行交易。當他進入對方指定的平臺進行提現操作時,平臺卻以解凍費的名義要求他轉帳充值,於是他便按照平臺要求充了800元,可是充值後買家卻消失了。
北京遊戲玩家天樂告訴記者:「我喜歡大遊戲,經常會拿用不到的裝備去交換需要的裝備。可即便這樣,還是會被騙。有一次我拿遊戲幣和一個賣家換皮膚,結果遊戲幣轉給對方之後就找不到人了。」
除了騙玩家以外,許多詐騙分子甚至開始騙遊戲公司。前不久,貴陽警方通報稱,3名犯罪嫌疑人偽造老乾媽公司印章與騰訊公司籤訂合作協議,騙取騰訊公司在推廣活動中配套贈送的網路遊戲禮包碼,之後再通過網際網路進行倒賣,以獲取非法經濟利益。據悉,按照當時的市場價估算,騰訊贈送給3名犯罪嫌疑人的《QQ飛車》禮包最多可獲利150萬元。
網路遊戲詐騙頻發
遊戲裝備買賣須謹慎
近來,各地警方接連發出警示,提醒消費者警惕網路遊戲類詐騙。
蘭州市公安局日前發布公告稱,今年1月1日至6月27日,蘭州市共發生226起遊戲充值、買賣帳號類詐騙案件,涉案金額達150萬餘元。該類案件受騙對象多為青少年、在校學生、無業人員,詐騙金額從幾十元到上萬元不等。
●在網際網路上交易遊戲裝備或者遊戲帳號時,一定要使用遊戲官方經營或授權的第三方平臺進行交易。如果遊戲本身沒有經營或者授權給第三方平臺,最好諮詢遊戲的官方客服,尋找官方認可的交易渠道。
●在陌生人要求匯款時,千萬要謹慎,無法辨別時可以向公安機關求助。如在交易過程中發現被騙,應第一時間到公安機關報案。
●此外,廣大青少年應減少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避免過度沉迷遊戲。
●不要輕信「低價充值」和「高價收購」,遊戲帳號交易一定要在官網上進行,不要在自己不熟悉的網站上交易,以免上當受騙;
●一般以各種名義要你交納費用的都是詐騙,特別是「交手續費」「帳號解凍」「押金」等,都是騙子的老套騙人手段,切勿上當;
●網路遊戲中青少年佔比高,廣大家長應加強對他們的引導,增強孩子的防詐意識;同時不要將手機支付以及銀行卡密碼等告知孩子,以免孩子偷偷使用消費。